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国富 《中医研究》2012,25(9):72-74
有毒中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对毒性研究的深入,毒性中药具有较独特的疗效,一些疑难顽症均离不开它;但又很难使用,稍不谨慎,就会有中毒的危险,甚至致残、致死.中药毒性分级情况各不相同,有毒中药的毒性分级迄今尚无统一标准,仍沿用传统的经验分级方法,将有毒中药分为极毒、大毒、有毒和小毒4级.因用药部位、品种的不同,其成分的含量及所含毒性、用量、产地采集、炮制不同也有差异.因此,医药工作者在应用有毒中药时,千万不能盲目地乱用药物,应对症用药,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
有毒止痛中药配伍浅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晓丽  宋振华 《中草药》1998,29(6):424-425
有毒中药是指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的药物。它们虽具有毒烈峻猛之性,却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支“奇兵”,是“治病攻邪”的良药。善用毒药者,多能取效于顽病瘤疾,不善用者,则祸见须臾之间。有毒止痛中药是有毒中药之一,目前对其应用和研究亦日见增多,许多顽固性疼痛经加用毒剧止痛药治疗,疗效显著。但因其毒性,多数医者仍不敢放服用之,而中药配伍的优越性就在于通过药物合理的有机结合,以达既提高药物疗效,又削弱其毒副作用之目的。笔者就有毒止痛中药配伍作一探讨,拟为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明代《本草纲目》将有毒中药细分大毒、中毒、小毒、微毒四级,历代医家使用有毒中药治疗疑难重症常获良效,挽救了许多生命。而由于中药的毒副作用导致患者死亡的屡屡出现,如何发挥有毒中药的治疗作用,变弊为利?笔者提出管窥之见,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4.
徐振娜  刘思佳  宋丽丽  李遇伯 《中草药》2023,54(7):2301-2308
中药品种众多成分复杂,易受贮藏条件、炮制工艺、包装材料等条件的影响,发生质量变异现象,导致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有毒成分。明确中药有效期可以保障中药质量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中药国际化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有毒中药稳定性和有效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将有毒中药根据“毒-效”关系分为“毒-效”成分相同、“毒-效”成分不同、“毒-效”成分的相互转化3类,并对有毒中药稳定性和有效期研究方法进行介绍,为后续中药有效期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其性味归经、有毒无毒等药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从中药药性分布探讨中药用药警戒。方法:筛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中药饮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分析每种中药饮片不良反应报道,采取频数分布及关联规则挖掘、网络构建方法,分析与中药临床用药警戒相关的药性参数。结果:618种中药及饮片中有152种中药有不良反应报道,其中无毒中药109种,占71.71%。大毒及有毒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无毒中药,分别达到70%和66.67%。温性和寒性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频数最高,而热性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苦味和辛味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种数最多;归肝、肺、肾等经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种数最多。关联规则挖掘及关联网络结果显示,包含大毒、有毒、温、热以及苦味、辛味和归心、肝等经的关联规则最多,大毒与归肝经组合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达86%;而温热性中药与辛苦味的组合可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达80%以上,与肝经的组合可以达到75%。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除了与毒性记载密切相关之外,也与中药的性味归经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这些结果可以为中药尤其是无毒性记载中药的用药安全和警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明代<本草纲目>将有毒中药细分大毒、中毒、小毒、微毒四级,历代医家使用有毒中药治疗疑难重症常获良效,挽救了许多生命.而由于中药的毒副作用导致患者死亡的屡屡出现,如何发挥有毒中药的治疗作用,变弊为利?笔者提出管窥之见,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7.
试述中药的毒性成分及其毒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中毒是一个早已被认识近来又被着重提出的问题。中药中毒是由药物所含有毒成分引起的,了解有毒中药及其毒理作用,对于增强慎重用药意识,预防中药中毒,以及对中毒的诊断、处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药有毒与无毒,除受药物学因素影响外,还受配伍、给药途径、用药次数、时间及施用面积等用药方法的影响,认真研究、正确掌握中药的用法,是减少或消除中药毒副反应,化有毒中药为无毒之品,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当前国内外媒体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增多,特别是对有毒中药的使用提出了许多不同意见。所谓有毒中药,是指对人体既有药理治疗作用,而毒性又较大的一类中药。此类中药是"攻毒去实"之良药,特别是对毒邪亢盛有瘀、痰、顽、怪之急危重症,往往非毒剧中药不能克。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1部收载的83种有毒中药,从药味自身毒性成分、炮制方法、毒靶器官临床表征信息采集3个方面,探讨有毒中药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预警机制,对于预防有毒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降低药物损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明了有毒中药的概念,论述了有毒中药毒效相关性基础研究的意义,总结了有毒中药毒效相关性基础研究的现状,尤其深入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通过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资助有毒中药研究的实践,为今后一段时间有毒中药毒效相关性基础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药应用传承千年,历史悠久,对诸多疑难重症表现出显著疗效。然而有毒中药诱导的毒性反应,如心脏毒性、肝脏毒性、神经毒性、肾毒性等,严重损害了中医药的使用。有毒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效应的整体性特点,其毒性和药效内在机制异常复杂,绝不是单一途径、层面、机制的作用结局,而是形成复杂互作网络。文章基于有毒中药“毒与效”作用特点,提出应用整体药代动力学、网络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多学科前沿技术对有毒中药的毒效物质基础、毒效作用机制和毒效关系进行整合分析的研究思路,有望为中药安全性评价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以推进中医药系统化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三种毒剧类中药15种微量元素含量,探讨三种中药微量元素含量分布情况,为现代用药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处理中药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质谱(ICP—MS)法进行元素含量测定。结果:三种毒剧类中药的十五种微量元素含量中,十种人体必需元素的含量差异很大,相差有的达1~2个数量级,马钱子和斑蝥不含硒元素;有毒元素铊、铅、镉、汞、砷含量较低。结论:三种毒剧类中药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可能与中药的性味功效有关,铊、铅、镉、汞、砷等有毒元素含量较低,马钱子和斑蝥对硒的富集能力很低。  相似文献   

14.
中药毒性三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冀  杨蕾 《中医药学报》2003,31(3):20-21
对历代本草医籍中有关药毒的认识进行归纳,认为在对药毒的认识上主要包括三种涵义:一是药与毒相通且常并称;二是毒为药之偏性,药性峻烈之品被称作毒药;三是毒性指药物之为害,即近来较多研究的有毒中药的毒性。明确药毒概念的不同涵义,才能在研究有毒中药的安全应用时不失方向。  相似文献   

15.
对“中药中毒病例攀升”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原思通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0):579-582
目的 :论述中药毒性及合理用药问题。方法 :分析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及当前中药中毒病例攀升的原因。结果与讨论 :凡药皆有毒。用之合理 ,毒药可以医病。用之不合理 ,良药亦毒人。认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及用药经验 ,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论述中药毒性及合理用药问题。方法 :分析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及当前中药中毒病例攀升的原因。结果与讨论 :凡药皆有毒。用之合理 ,毒药可以医病。用之不合理 ,良药亦毒人。认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及用药经验 ,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本草纲目》误药与中毒案例看中药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晶 《江西中医药》1998,29(3):40-40
对中药的毒性,长期以来认识不一。而从现行本草著作及中药学教材看,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多倾向于有毒药物应用不当可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因此,对有毒中药均标出其毒性之大小,如砒石、升药、轻粉等标大毒,瓜蒂、朱砂、附子标有毒,桃仁、鸦胆子、吴茱萸等标有小毒。而未标明的大概就属“无毒”之品。然观《本草纲目》误药与中毒案例10余则,可见所谓“毒药”,其涵义绝非仅此,今择其中数则以析之,供同道参考。互有毒之“毒”所谓有毒之“毒”即指本草著作中明确标明“有毒”之药,服用导致中毒。如《本草纲目》卷九丹砂条引发明时珍曰…  相似文献   

18.
中药毒性研究与临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宗铎 《河南中医》1994,14(6):380-382
中药毒性研究与临床李宗铎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中草药/毒性,中药配伍/毒性,综述在许许多多的中医药书藉中,中药的性味之下往往标注有“有毒”、“大毒”、“小毒”,这些“有毒”的标记说明了该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用得不当就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9.
有毒中药是指具有一定毒性成分,副作用大,应用不当容易产生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一类药物。中药有毒品种为数甚多,正确使用有毒中药对于临床医务工作尤其重要。1减缓有毒中药毒性的基本方法1.1严格掌握毒性药的炮制,以降低毒性炮制中如蝉蜕去头、足,杏仁去皮,甘遂、大戟醋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毒中药的毒性机理及合理使用。方法:通过查阅我院病历资料,参考国内外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正确认识了中药的毒性,使临床应用做到趋利避害。结论:合理使用有毒中药,能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的独特疗效,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