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同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随子宫肌瘤患者分两组,服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3-6个月。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大小,用放免疫法测定性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闭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A组瘤体积于服药后3个月时平均缩小52.56%,6个月时平均缩小61.69%;B组分别为缩小48.61%及52.12%。治疗6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两组治疗后estradiol(E2)和Progestagen(P)下降明显(P<0.01)。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吕肌瘤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并以服米非司酮25mg/d为较理想的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盆腔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迄今原因不明,传统观点认为雌激素是刺激子宫肿瘤发生与生长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研究表明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是子宫肌瘤发生的启动因子[2,3],用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可使子宫肌瘤萎缩[4].  相似文献   

3.
周莉 《时尚育儿》2016,(1):37-37
目的:探讨在治疗子宫肌瘤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3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照组服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持续治疗三个月,对2组子宫肌瘤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理想。P值小于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效果更佳,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的用量为25mg/d,研究组患者的用量为12.5mg/d。治疗3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肌瘤反跳生长情况和对照组差异比较也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其进行手术后,其内膜不规则增生情况,研究组发生率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米非司酮治疗中,25mg/d和12.5mg/d剂量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12.5mg/d可以有效的减少内膜不规则增生发生率,更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闭经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理想,能够明显减少肌瘤体积,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78例(2015.11月~2016.10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39例为一组.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米非司酮使用大剂量,观察组则使用小剂量,观察2组的月经状况,子宫和肌瘤的情况以及激素水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月经状况(时长6.83±1.37d、总量194.85±30.62 ml)均少于对照组,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血清激素水平情况优于对照组,故此,2组子宫肌瘤患者之间,对比各项数据有差别,P值小于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上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大剂量更为可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子宫肌瘤患者48例(所属时间为2016.10.17日~~2017.3.17);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小剂量米非司酮)、对照组(大剂量米非司酮),各24例患者,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月经量和时间以及肌瘤的体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但采用小剂量(12.5mg/次)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数据差异值明显大于实施大剂量(25mg/次)的对照组患者,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差异较大,P<0.05,具有一定的对比性.结论: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改善子宫肌瘤继续肿大、月经期长的情况,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体内孕酮、促卵泡成熟激素等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12.5 mg/d和25 mg/d两组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副作用,以及评估停药后肌瘤反跳生长的情况。方法:选取10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分别予米非司酮12.5 mg/d和25 mg/d,连续服用3个月。用药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同时评估患者血清中血红蛋白浓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子宫内膜情况,并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子宫肌瘤反跳生长情况。结果:两组剂量米非司酮均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提升血红蛋白及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分别比较两组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反跳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12.5 mg/d组发生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率显著低于25 mg/d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25 mg/d和12.5 mg/d两个剂量均能缩小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但以12.5 mg/d剂量更为安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后反跳率高,建议最好作为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军  张文玲  张娅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178-117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子宫肌瘤患者68例,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mg,连用3个月。用药前及用药后分别测定子宫及肌瘤体积,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用药后子宫及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E1、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尚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佟爽 《现代保健》2013,(10):126-12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寻找最合适剂量。方法:回顾45例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的疗效,按用药剂量分为高剂量组25mg/(次·d)和低剂量组10mg/(次·d),其中高剂量组23例,低剂量组22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彩色超声检测子宫肌瘤大小,同时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变化。结果:服药后,两组患者的肌瘤体积均比治疗前显著减少,治疗后高剂量组显著小于低剂量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E2、P值均有显著的降低;治疗后高剂量组FSH、E2、P值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10mg/(次·d)和25mg/(次·d)的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剂量,但25mg/(次·d)的剂量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为医院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5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口服米非司酮剂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每次12.5 mg、每天1次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每次5.0 mg、每天1次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安全性等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发现,在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100.0%和26.9%,与对照组的100.0%和3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道反应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小剂量米非司酮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5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07例,对照组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雌性激素水平、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结果 治疗0个月后,试验组的促卵泡生成素、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12.5mg,1次/d,睡前服用,连服3月。结果:68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闭经,贫血症状纠正,血红蛋白指标出现上升,在围绝经期的患者可致绝经,肌瘤体积缩小。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子宫肌瘤的一种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它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使用孕激素受体桔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使肌瘤体积缩小。我院自2001年来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8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三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为探索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观察291例健康、月经规律妇女,在避孕失败或无保护的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服药,并随机分为3组,组1(n=99)单次口服25mg米非司酮;组Ⅱ(n=92)单次服用10mg米非司酮;组Ⅲ(n=100)单次服用5mg米非司酮。3组共4例失败。避孕有效率分别为83.8%、84.92%和70.5%,三组间无明显差异。服低剂量米非司酮后副反应发生率低,对月经影响小。观察5例服用5mg米非司酮妇女子宫内膜形态,3例出现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2例变化不明显。结果表明,5mg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临床上虽有一定成功率,但对子宫内膜影响不肯定,尚需进一步研究,故应谨慎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李玉芬 《现代保健》2014,(28):130-133
目的:讨论子宫肌瘤的诊断、术式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10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无临床症状者16例,占14.8%,92例有临床症状,占85.2%,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残端出血、尿路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其主要并发症。结论:部分宫肌瘤患者早期无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依据患者的年龄、有无生育要求来决定。术后加强观察、随访是预防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不同服用方法对皮下埋植避孕术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影响。方法:120例行皮下埋植避孕术妇女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一日组在埋植日和每月月经来潮当日服米非司酮50mg,共服6次;两日组在埋植日和每月月经来潮当日、次日各服米非司酮25mg,共服6次。结果:服用米非司酮期间出血天数和滴血天数较对照组减少(P<0.01),经期延长和长期不规则出血百分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一日组和两日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停药后组出血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滴血天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一日组和两日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皮下埋植术后单次服用米非司酮可以改善术后子宫异常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配伍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终止12~25周妊娠效果。方法将妊娠12~25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200mg顿服,36h后阴道内置米索前列醇400μg(组Ⅰ)或600μg(组Ⅱ),若24h未见妊娠物排出则重复给药1次。第1次用米索前列醇后48h内妊娠物排出为成功。结果两组引流产成功率分别为94%和100%,引流产时间分别为9.06±8.25h和6.70±4.82h,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产时阴道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呕吐、腹泻、头痛、头晕等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组Ⅰ发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组Ⅱ(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200mg配伍米索前列醇400μg及600μg用于终止12~25周妊娠,引产效果均比较满意,但400μg组发生副反应更低,而600μg组引流产时间较短,米索前列醇的最佳用药量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62例,B超观察用药前后子宫与腺肌瘤的体积变化,监测用药前后促卵泡成熟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_2)、孕酮(P)、睾酮(T)水平。结果:用药前后子宫及腺肌瘤体积均有显著差异(P<0.01),FSH、LH、E_2、P、T水平用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PRL显著降低(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使子宫与腺肌瘤的体积明显缩小,并消除和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