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潜伏期分娩镇痛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可行走分娩镇痛在潜伏期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对子宫收缩力和新生儿阿氏评分的影响.方法 对确已临产无内科合并症初产妇共50例.随机分为二组.Ⅰ组:宫口开张1 cm左右;Ⅱ组:为正常对照组未采用分娩镇痛.观察镇痛起效时间,子宫收缩力的变化,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结局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 Ⅰ组与Ⅱ组相比总产程无差异.第一产程中Ⅰ组于Ⅱ组相比子宫收缩力显著降低,P<0.05,催产素使用率为100%.二组间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舒芬太尼合并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应用于无痛分娩,有明显的分娩镇痛作用,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对新生儿的阿氏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停药时机对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临产产妇,年龄(25.79±0.36)岁,自愿要求硬膜外分娩镇痛,无内科合并症,无麻醉及产科经阴道分娩禁忌证的初产妇,共24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80例;A组(宫口扩张8cm停药组)产妇宫口扩张〉2em时开始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宫LI扩张到8em时停药;B组(第二产程完毕停药组)产妇宫口扩张〉2em时开始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第二产程完毕时停药;C组(对照组)产妇未行分娩镇痛;观察比较3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疼痛评分及新生儿评分。结果:3组第二产程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两组分别与C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涪0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及新生儿评分3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能有效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不影响产妇的分娩方式,第二产程延长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
刘玉秋  王野  王梓 《齐鲁医学杂志》2011,26(3):225-226,229
目的研究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 90例无产科并发症及硬膜外穿刺禁忌证的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潜伏期镇痛组当进入产程、宫颈口<3 cm时进行硬膜外镇痛;活跃期镇痛组当宫颈口≥3 cm时进行硬膜外镇痛;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措施。结果各组间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潜伏期镇痛组第一产程潜伏期VAS评分与活跃期镇痛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8.6,q=9.89、15.63,P<0.01);潜伏期镇痛组及活跃期镇痛组第一产程活跃期与第二产程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80.2、126.3,q=12.36~18.32,P<0.01)。各组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均较产前明显增高(t=2.47~5.07,P<0.01),潜伏期镇痛组产妇产后24 h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活跃期镇痛组及对照组(t=2.48、4.51,P<0.01);潜伏期镇痛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短,与活跃期镇痛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46、3.84,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可促进泌乳素分泌,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单胎、头位、无妊娠并发症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40例,分为分娩镇痛组(A组,n=20),采用0.075%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非镇痛组(B组,n=20),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和改良的Bromage评定。结果:A组镇痛后10min、20min、30min,宫口开全时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效果明显,用改良的Bromage评定产妇能否行走A、B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后对运动无明显影响。结论:0.075%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用于可行走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妇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分娩的6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盐酸罗哌卡因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产妇不采取任何措施行自然分娩。比较2组产妇的疼痛评分、产程、泌乳量,镇痛前及产后24、48 h血清泌乳素(PRL)水平,产后30 min和24、48 h始动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1产程活跃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第1产程潜伏期、第2产程、第3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镇痛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于宫口开3 cm、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镇痛前血清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 h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始动泌乳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 h的泌乳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能够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1产程的活跃期,增加产妇泌乳素水平,增加产后泌乳量。  相似文献   

6.
分娩期疼痛对产妇和胎儿有诸多不良影响,分娩镇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产程中的疼痛,但传统的分娩镇痛一般在活跃期开始实施,这使产妇依然不能接受全程的镇痛,降低了分娩镇痛的整体舒适度。在此背景下,潜伏期实施分娩镇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被提上了日程。现就潜伏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膜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36例接受分娩的顺产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给予硬膜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A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舒芬太尼;B组给予0.15%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舒芬太尼。结果两组产妇均成功分娩,母子平安。两组镇痛前、镇痛后5min和镇痛后10min的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后30min和镇痛后60min,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运动阻滞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镇痛起效时间和术中追加罗哌卡因剂量均显著少于A组(P<0.05)。B组副反应率稍高于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15%的罗哌卡因联合0.5μg/mL的舒芬太尼进行硬膜外镇痛,具有更快的起效时间、更高的有效性,而且安全性基本可以保证,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妊娠产妇82例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依据是否进行分娩镇痛分组,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硬膜外分娩镇痛组)41例,观察组使用0.15%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15μg/mL的舒芬太尼混合液,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麻醉药物,仅给予催产素进行静脉滴注,对比两组产妇在出血量、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情况及术后6 h、12 h、24 h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血量为(208.7±28.7)mL、第一产程(545.8±300.6)min、第二产程(84.8±31.9)min、第三产程时间(18.0±4.4)min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6 h、12 h、24 h疼痛评分分别为(2.0±0.5)分、(1.5±0.4)分、(1.1±0.3)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镇痛效果明显,减少了出血量,缩短了产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产程潜伏期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评价潜伏期镇痛的可行性。方法:初产妇300例,ASAⅠ~Ⅱ级,足月、单胎、头位、无产科并发症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随机分为3组(n=100)。潜伏期组(L组),进入产程后,宫口开至0.5~2.5 cm进行镇痛;活跃期组(A组),宫口≥3 cm进行镇痛;对照组(非镇痛组,C组),不予镇痛药物。L、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分次注入0.15%罗哌卡因达10 mL/h,至宫口开全时停止注入药物。行VAS评分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记录产程、催产素使用情况、阴道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L组和A组镇痛效果、产程、催产素使用及分娩方式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L组、A组镇痛期间呼吸循环平稳,VAS评分降低,产程延长,催产素使用例数增多,顺产及器械助产率增加,剖宫产率降低(P〈0.05);三组阴道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Bromage分级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潜伏期硬膜外腔注入0.15%罗哌卡因行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对产程进展及母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将施行分娩镇痛的168例作为硬膜外组,另选择同期172例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新生儿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及产妇第三产程和产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 ①产程时间比较,硬膜外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比对照组延长,两组具极显著性差异(Ρ<0.01),第三产程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硬膜外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③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硬膜外阻滞对产妇产程有延长作用,但对新生儿出生结局及产妇产后出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同间隔时间硬膜外规律间断输注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对爆发痛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有分娩镇痛要求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60min组(A组)、75min组(B组)和90min组(C组)。分别规律间断60min、75min、90min单次注射镇痛液6ml,均无背景持续输注剂量。记录VAS、爆发痛、麻醉药物用量、阻滞平面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与镇痛前相比,3组产妇在实施分娩镇痛后VAS均降低(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期间,3组爆发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与C组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但B组与C组两组间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律间断间隔给药时间自60min延长至75min、90min,麻醉药物用量明显减少,但爆发痛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是一种可行的硬膜外规律间断分娩镇痛注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硬膜外规律间断注射不同容量局麻药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行分娩镇痛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4 ml组(A组)、6 ml组(B组)和8 ml组(C组).分别规律间断硬膜外注射0.125%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0.4μg·m1-1 4、6、8 ml·h-1,均无背景输注剂量.记录疼痛VAS评分、PCEA追加次数、麻醉药物用量、最高阻滞平面、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与镇痛前相比,3组产妇在实施分娩镇痛后VAS均降低(P<0.05),但3组间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C组相比,A组PCEA追加次数明显增多(P<0.05);与A、B组相比,C组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增加(P<0.05).宫口开全时,A组最高阻滞平面最低(P<0.05),C组最高阻滞平面最高(P<0.05).结论 硬膜外以4、6、8 ml·h-1规律间断注射0.125%罗哌卡因与0.4 μg&#183;ml-1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均确切.由于4 ml组PCEA追加次数多而8 ml组用药量大,建议选择硬膜外规律间断注射镇痛液6 ml·h-1行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5.
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应用及母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自愿行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初产产妇21例为镇痛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21例产妇为对照组,作回顾性研究。对比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应用、胎儿窘迫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镇痛组的第一产程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产程、分娩方式和催产素应用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使第一产程缩短,不影响第二产程、分娩方式和催产素应用,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中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拟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罗哌卡因组(R组)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组(RF组)。观察并记录各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结果镇痛起效时间、首剂持续时间、局麻药总用量,R组分别为(3.6±2.4)min、(97±29)min、(31±18)mg,RF组分别为(2.6±1.0)min、(137±50)min、(14±11)mg,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两组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起效时间、首剂持续时间、优于单纯罗哌卡因组,局麻药总用量小于单纯罗哌卡因组,用于分娩镇痛更有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自动镇痛泵 (AF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对产后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5 0例。硬膜外腔自动镇痛泵内含有 0 75 %布比卡因 15ml,0 5 %布比卡因 0 5ml,氟哌啶醇 5mg ,吗啡 8mg ,麻黄素 15mg ,生理盐水 80ml,以每小时 2ml速度给药 ,持续给药 48小时 ,对照组则不给任何药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分别观察 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 ,肠蠕动恢复时间 ,拔尿管后排尿情况 ,产后出血、子宫复旧、泌乳情况及下床活动早晚情况 ,以及是否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结果 :①术后镇痛泵组患者术后无明显疼痛感 ,镇痛效果好 ,而对照组患者术后有明显疼痛感 (P <0 0 1) ;②镇痛泵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为 (16 68±9 3 2 )h ,对照组 (16 2 3± 10 1)h ,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③术后尿管拔除后尿潴留发生率 ,镇痛泵组 8例 ,对照组 2例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④镇痛泵组下床活动时间为 (19± 5 )h ,明显早于对照组 (2 7± 8)h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⑤ 2组患者产后出血、泌乳情况、子宫复旧、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硬膜外自动镇痛泵具有良好的镇痛  相似文献   

18.
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自控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瑞芬太尼0.1μg·kg^-1·min^-1静脉滴注用于分娩镇痛的健康初产妇302例为镇痛组,221例健康初产妇为对照组.两组用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经阴道分娩产妇中,第1产程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静脉用于自控式分娩镇痛可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可缩短第1产程时间,不提高器械助产和剖宫产率,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间隔硬膜外规律间断注射0.125%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有分娩镇痛要求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为45 min组(A组)、60 min组(B组)和75 min组(C组).分别规律间隔45、60、75 min注射0.125%罗哌卡因6 ml,均无背景持续输注剂量.记录VAS、爆发痛、罗哌卡因用量、阻滞平面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镇痛前相比,3组产妇在实施分娩镇痛后VAS均降低(P<0.05),但3组间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罗哌卡因用量减少(P<0.05),而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T8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爆发痛次数以C组产妇最多.结论 硬膜外规律以6 ml/45min、6 ml/60min和6 ml/75min间断输注0.125%罗哌卡因均可有效用于分娩镇痛,如按“全程无痛、最小药物用量”的原则,则6 ml/60 min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下腹部手术后0.2%罗哌卡因(Rop)或0.2%布比卡因(Bup)与吗啡(Mor)配伍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应。方法 选择经腹子宫全切术的病人6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三组双盲对照观察,R组(n=22);镇痛药为0.2%Rop+0.01%Mor,采用英国Graseby-9300PCA泵,以LCP模式给药;B组(n=22);镇痛药为0.2%Bup+0.01%Mor,P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