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骶髂关节螺钉置钉治疗骶骨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江西省人民医院采用3D打印手术导板引导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0例骶骨骨折病例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19~62岁,平均(34.72±12.45)岁;DenisⅠ区骨折4例,DenisⅡ区骨折6例。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获得骶骨骨折模型和骶髂螺钉置钉导板,术中通过导板辅助置钉,术后通过X线检查、三维CT扫描评价骶髂螺钉位于骶椎椎体内的位置情况,并将手术前后的CT薄层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9.0软件,测量术前模拟螺钉轨迹和术后实际螺钉轨迹,随访疗效。结果 10例骶骨骨折患者共应用3D打印骶髂螺钉导板13个,其中3例患者双侧置钉,共置入骶髂螺钉23枚;参照Smith评定标准,22枚完全位于骶椎椎体内,评为0级,准确率95.65%;仅1枚穿出骶椎进入骶管,评为Ⅰ级(4.34%),但没有神经症状;术前模拟螺钉轨迹和术后实际螺钉轨迹高度一致,两者进钉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28个月,平均(1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复位固定治疗陈旧性DenisⅠ、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丛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治疗37例陈旧性骶骨骨折伴骶丛损伤(GibbonsⅢ级)患者资料,根据是否采用骨盆解锁复位架辅助直视下复位固定分为使用组和未使用组。使用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38±6....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骶前骶孔扩大成形、骶丛神经减压治疗陈旧性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1例陈旧性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患者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17~54岁,平均38岁;骶骨骨折按Denis分型均为Ⅱ区;神经损伤按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标准分级:完全损伤2例,部分损伤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7~12.0个月,平均6个月。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腰骶干及S1神经孔周围结构,直视下行骶孔扩大成形、松解骨折块及骨痂压迫的S1神经根及腰骶干,不稳定骶骨骨折者同时行复位内固定治疗。通过评价骨折愈合、神经功能恢复(BMRC标准)等观察疗效。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有10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术中探查发现骶骨骨折完全愈合且S1神经孔完全闭塞,无法完成骶孔成形术而终止手术。手术时间70~22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450~2800 mL,平均1100 mL。术后复查X线片、CT示骶孔扩大成形明显,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至4年,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根据BMRC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完全恢复5例,部分恢复4例,未恢复1例。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能较好地显露腰骶干及S1神经孔周围结构,直视下骶孔扩大成形、松解骨折块及骨痂压迫的S1神经根及腰骶干,是治疗陈旧性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DenisⅡ型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早期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enisⅡ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12例DenisⅡ型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男8例,女4例;年龄28~54岁,平均40岁。所有患者经详细体格检查及X线片、CT、MRI扫描等确诊,依据影像学资料进行Denis分型均为Ⅱ型。伤后6~14d手术,平均9d。8例骶前孔明显变形,责任骨块侵入骶孔压迫神经根,行后路骶神经减压内固定术;4例骶前孔轻度变形,无明显责任骨块侵入骶孔,行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骨折均Ⅰ期愈合,其中11例神经损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Gibbons骶神经损害评分术前平均(2.67±0.49)分,术后平均(1.50±0.67)分,术后评分低于术前。结论:DenisⅡ型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全身情况许可应尽早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间随访到的16例骶骨骨折伴腰骶丛神经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28~41岁,平均33岁。结果本组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2年,平均14个月。16例骶骨骨折并骶管狭窄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有明显骨块压迫,行骶椎板切开减压,12例完全恢复正常,4例部分恢复。结论对于骶骨骨折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实施积极复位、神经减压、内固定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手术治疗方法。方法5例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患者使用GSS内固定系统固定及骶管减压。结果骨折均一期愈合,4例坐骨神经损伤中,3例下肢顽固性疼痛和感觉过敏者,2例疼痛消失,1例疼痛减轻,感觉均恢复;1例足下垂未恢复;1例鞍区麻木、大小便失禁者,术后鞍区感觉及括约肌功能得到恢复。结论GSS内固定及骶管减压治疗不稳定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9年2月,对21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6例;年龄16~60岁,平均36.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5例,挤压伤3例。按Denis分型标准:Ⅰ型5例,Ⅱ型14例,Ⅲ型2例。12例单纯行骶骨骨折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9例在内固定后同时行后路骶神经减压术。结果:21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9个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不愈合、明显双下肢不等长发生。9例行骶神经探查减压患者,神经损伤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3例,未恢复2例。12例单纯行骶骨骨折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患者,神经损伤完全恢复9例,部分恢复2例,未恢复1例。根据Majeed功能评价:优7例,良9例,可4例,差1例。结论:骶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恢复骶骨的解剖关系,有利于神经损伤的恢复。对伴有明显骨块压迫者适宜行神经探查松解术。  相似文献   

8.
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压迫性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压迫性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手术治疗19例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从压迫性损伤患者.男13例,女6例;年龄21~56岁,平均34.7岁.骨盆类型按Tile分型,A型2例,B型6例,C型11例;按Young-Burgess分型,前后挤压型1例,侧方挤压型10例,垂直剪切型3例.复合型5例.采用神经减压进行治疗,其中后路减压8例,前路减压6例,前后联合入路减压5例.16例行骨折复位内同定,其中骶髂前路重建钢板内固定6例,经皮骶髂螺钉内崮定3例,后路"M"形钢板内固定4例,髂腰固定3例;同时将前环固定6例.结果 19例患者术中均证实神经有压迫性损伤,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及感染.1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27个月.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0.6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2例,部分恢复4例,未恢复1例.6例术前合并鞍区感觉减退及排便困难者,4例恢复正常,2例部分恢复.结论 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时,应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确定神经损伤的性质及部位,如证实神经损伤为骨性压迫,宜尽早手术减压;对骨折移位明显、骨盆不稳者可同期行骨折复位内固定,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D导航技术辅助下经皮双节段加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Denis Ⅱ、Ⅲ型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45例骶骨Denis Ⅱ、Ⅲ型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31例,女14例;年龄30~65岁,平均48.3岁。骨盆骨折均为高能量致伤,按照Tile分型标准:C1型24例,C2型16例,C3型5例;骶骨骨折Denis分型:Ⅱ型31例,Ⅲ型14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5~12 d,平均7.5 d。术中在3D导航技术辅助下植入S1、S2双节段加长骶髂螺钉。记录每枚螺钉植入时间、术中X线暴露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影像学复查,参照Gras评价标准评定螺钉位置情况,参照Matta评分标准评价骶骨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标准对骨盆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术中共植入加长骶髂螺钉101枚,每枚螺钉植入时间30~45 min,平均37.3 min;术中X线暴露时间40~55 s,平均46.2 s。术中均无神经、血管及脏器损伤发生。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影像学复查示,参照Matta评分标准,骨折复位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腰骶丛减压术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01—2021-04潢川县人民医院行腰骶丛减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腹直肌旁入路(腹直肌组)和骶骨后正中入路(骶骨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记录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骶丛...  相似文献   

11.
骶骨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骶骨骨折病例作回顾分析,根据Denis骶骨骨折分类法,Ⅰ型15例,Ⅱ型16例,Ⅲ型5例。Ⅰ型骨折中2例伴有L4或L5神经根损伤,1例L4、L5神经根损伤。Ⅱ型12例伴有S1、S2神经根损伤。Ⅲ型3例单侧S1、S2神经根损伤,2例双侧S1、S2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损伤。Ⅰ型骨折15例予保守治疗,Ⅱ、Ⅲ型骨折21例均予手术治疗,其中8例无神经损伤或损伤轻微者单纯行骶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3例伴有严重神经损伤者,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神经探查松解术。结果:随访6~36个月,36例骶骨骨折均愈合,神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恢复。3例Ⅰ型,10例Ⅱ型,3例Ⅲ型神经症状完全恢复,2例Ⅱ型残留骶神经损伤症状,2例Ⅲ型残留鞍区感觉减退、排尿乏力及性功能减退等症状。结论:骶骨骨折的治疗方案应取决于骨折类型及骶神经损伤程度。Ⅰ型骶骨骨折保守治疗效果满意,Ⅱ、Ⅲ型骶骨骨折需切复内固定手术,有严重骶神经损伤者需神经探查松解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腰椎-骨盆固定治疗U型骶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05年12月至2011年2月年收治的8例U型骶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21~53岁,平均36.9岁;骨折类型按照骨折形态学分类:H型损伤5例,U、T和“人”字型损伤各1例;骶骨横形骨折按Roy-Camille和Strange-Vognsen分型:Ⅱ型2例,Ⅲ型6例;神经损伤按Gibbons等的评分标准:3级2例,4级6例;7例合并多发伤.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所有患者行后路骶骨椎板减压和骶神经根减压、骨折复位和腰椎-骨盆固定术,3例行骨盆前环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 ~ 24个月(平均14.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CT扫描示骨折均愈合;2例患者切口皮缘部分坏死,l例患者伤口深部感染经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后愈合;5例患者诉髂后上棘螺钉突出不适;6例直肠、膀胱功能障碍患者3例完全康复,3例有不同程度地改善;Gibbons评分平均提高2.45分.1例髂骨螺钉位置不佳,无发生内固定断裂和复位丢失等并发症.结论 U型骶骨骨折常引起脊柱-骨盆不稳定和神经损伤,早期神经减压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腰椎-骨盆固定可提供多平面的稳定性,是治疗此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髂骨钉在腰骶骨盆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4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10例患者,其中L5S1椎体结核5例,骶骨骨巨细胞瘤2例,重度骨质疏松合并腰骶椎滑脱3例;男4例,女6例;年龄25~75岁,平均46.5岁。术前主要表现腰痛,腰部活动受限及排便困难等,应用髂骨钉及腰骶椎弓根钉技术进行腰骶骨盆重建,疗效评定采用Nakai评分标准,骨性融合情况采用Suk标准判断。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大血管损伤,术后均按时拆线,手术切口Ⅰ期愈合。均获得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无双下肢感觉、运动减退,无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均恢复正常负重及行走。按Nakai评定标准:优7例,良2例,中1例。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3.5个月。结论:通过髂骨钉的应用使腰椎与骨盆间达到坚强的内固定,有效的解决了因腰骶部病变需要固定的难题。具有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减少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骨盆损伤中移位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骨盆损伤中移位骶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0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33例伴有骶骨骨折的骨盆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根据AO/OTA的分型方法,骨盆B型损伤5例,C型28例.根据Denis的分型方法,骶骨I型骨折13例、Ⅱ型11例、Ⅲ型9例.其中早期合并原发性神经损伤23例.骶骨骨折应用张力带钢板固定1例;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经骨盆后方沿双侧髂嵴横向固定10例,经L_(4,5)或L_5S_1及双侧髂嵴后方纵向固定16例;骶髂螺钉固定3例;骶骨棒固定2例;骶髂螺钉联合骶骨棒固定1例.术中间期行椎板切除、马尾神经减压11例,二期行神经松解、骶前孔扩大术2例.结果 术后随访12~82个月,平均27.3个月.根据Majeed疗效标准,优17例、良7例、可2例、差7例.骶骨I型骨折疗效优良率为92.3%、Ⅱ型为72.7%、Ⅲ型为44.4%.神经损伤恢复情况在手术治疗组中优6例、良4例、无变化3例;在非手术治疗组中优6例、良1例、无变化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腰骶部切口深部感染2例,腰骶僵硬不适2例.神经损伤一过性加重4例,迟发性骶神经损伤3例.结论 手术治疗是改善骶骨骨折复位质量的重要途径,骨盆前、后环损伤的联合制动是提高骨折内同定强度的有效方法.对手术指征明确的骶神经损伤,早期定位减压有助于其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前3D打印技术模拟复杂骨盆骨折手术提高疗效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的200例复杂骨盆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47例,女53例;年龄19 ~ 62岁,平均35岁.骨折按Tile分型:B型78例,C型122例.其中73例患者术前采取CT三维重建、血管造影、3D打印快速成型、计算机模拟与个体化标本模拟手术,术中按术前计划手术(3D技术组);127例患者常规术前检查及手术(常规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等,术后根据Matta等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个月至6年(平均24个月)随访.与常规组相比,3D技术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根据Matta等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3D技术组:优59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达93.2%;常规组:优69例,良36例,可18例,差4例,优良率达82.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技术组与常规组分别出现切口浅表感染1例、3例,尿路感染2例、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5例,股外侧皮神经麻痹1例、3例.仅常规组出现腹股沟疝2例.无一例患者发生医源性损伤L6、S1神经根及坐骨神经损伤.结论 血管造影、快速成型、计算机辅助的个体化3D打印技术术前模拟可提高复杂骨盆骨折的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78例不稳定骨盆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和"C"型臂X线机或CT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及TSRH系统固定.按照AO分型:B2型3例,B3型4例,C1型12例,C2型34例,C3型25例.患者入院后均在抗休克、输血等治疗的同时急诊用骨盆外固定架暂时固定复位,以稳定病情、减少出血.伤后7~10 d手术,20例前路手术后1周行后路手术,58例为一期前后路同时手术内固定.后路经皮"C"型臂X线机引导下骶髂复合体空心螺钉固定10例,CT引导下经皮空心螺钉固定20例,切开复位TSRH系统固定48例.手术时间2~5 h,平均3 h.结果 术后浅表感染5例,经换药愈合;深部感染2例,经清创引流愈合.3例术中损伤膀胱行及时修补,2例术后发现膀胱损伤行膀胱造瘘后愈合.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经溶栓等保守治疗治愈.术前合并骶丛损伤的患者术后3~6个月功能大部分恢复.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0个月,无骨折不愈合.下肢长度差异在10 mm内72例,10~20 mm 6例.复位根据Tornetta和Matta评定标准,优5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94.9%.术后功能按照Majeed评分系统,优45例,良20例,可13例,优良率83.3%.结论 对不稳定性骨盆环骨折患者采用前后环切开复位内固定,稳定性好、并发症少,可使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徐琳  卫永鲲  欧阳振  尹伟 《中国骨伤》2022,35(11):1015-1019
目的: 探讨通过改良Stoppa联合Kocher-Langenbeck (K-L)入路辅助3D打印技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3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3D打印组),45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常规手术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以及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8±3.5)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两组术后Matta复位评价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利用改良Stoppa联合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术前制定合理手术方案,避免术中不必要的操作及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且更便于术中骨折精准复位,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双钢板个性化手术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5-12诊治的60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双钢板个性化手术治疗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5(12.0~14.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为(98.1±7.7)min,对照组为(143.0±13.0)min;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40.7±21.3)ml,对照组为(394.3±43.9)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标准评定疗效:观察组优2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3%;对照组优16例,良6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73.3%。观察组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效果满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