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形成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2月至2 0 0 3年12月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2 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为2 1.1% (2 6/12 3 )。单变量分析表明:手术失血量、手术方式、近端空肠切除长度、胆瘘、腹腔感染、术后白蛋白水平、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前3d日均胃液引流量及胆汁引流量为有意义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确定了6个独立与胃排空延迟相关的变量:腹腔感染、手术方式、手术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前3d日均胃液引流量及胆汁引流量。结论 腹腔感染、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手术失血量≥10 0 0ml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胃排空延迟伴随有术后排气时间延长、术后前3d胃液引流量增多及胆汁引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壶腹周围肿瘤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壶腹周围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式,即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SPD)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PPPD)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PD)。全组病例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术式,空肠-胰腺端端套入法。结果 ①全组病例经病理确诊,其中胰头癌37例,乏特壶腹癌26例,胆管下段癌19例,十二指肠癌3例。胰周淋巴转移率为32.56%。②并发症:全组无术中死亡。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3.49%),肺部感染3例,胃排空障2例(2.33%),伤口、腹腔感染3例,术中大出血1例,胆瘘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③生存率:全组病例获得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2%、34.64%、13.53%。结论 ①早期诊断是提高壶腹周围癌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的关键。强调对高危人群的检测、肿瘤标记物检查、早期B超、CT、螺旋CT三维成像等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②合理选择手术病例和方式,作者认为胰头癌原则上行PD,壶腹癌、胆管下段癌、十二指肠癌可考虑行PPPD,适当选择侵犯SMV-PV的病例施行EP手术是安全可行的。③预防胰瘘是降低PP病死率的关键。④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PP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治疗壶腹周围癌的疗效。方法:采用PPPD治疗的壶腹周围癌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均痊愈出院。并发胰瘘、腹腔感染1例,应激性胃溃疡出血1例,切口感染2例,胃排空障碍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8%。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97.3%、62.1%、28.6%。结论:PPPD具有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低的优点,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是治疗壶腹周围癌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Gao HQ  Yang YM  Zhuang Y  Wang WM  Wu WH  Wan YL  Huang YT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5):1048-1051
目的 探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后胃排空延迟(DGE)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42例PPPD与同期104例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SPD)围手术期并发症,对可能影响PPPD术后发生DGE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PPPD与SPD手术时问、失血量相当,PPPD组术后胰瘘明显少于SPD组,两组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PPD组DGE发生率为35.7%,显著高于SPD组的18.3%(P=0.024)。与手术时间〈6h者相比,手术时间〉6h者DGE发生率明显增加(17.2%对76.9%,P〈0.05)。结肠后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后DGE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结肠前十二指肠空肠吻合者(50%对20%,P=0.043)。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胰瘘、胆瘘等腹腔并发症并非导致DGE的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也无预防DGE的效果。结论 PPPD术后DGE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采取结肠前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目前尚无确切药物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空肠自十二指肠床向上引出行消化道重建方法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 年7 月至2011 年1 月间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空肠经十二指肠床消化道重建方法的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空肠经十二指肠床消化道重建,无手术死亡病例,无胃排空障碍、无腹腔感染及残留脓肿、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空肠经十二指肠床消化道重建接近原始的消化道排列方式,符合生理状态,术后引流更通畅,腹腔感染及脓肿、肠梗阻发生率低,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一种安全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6.
如何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并发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从1935年Whipple报告3例分两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癌以来,对Vaters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胆总管下端癌及胰头癌均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随着普外科医师临床经验的积累及手术操作日趋熟练,在一些医院中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毕竟手术范围大,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吻合口又多,而许多医院,甚至一些基层医院的外科医师也开展了此手术,事实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如术后出血、腹腔感染、胆肠吻合口瘘、胰肠吻合口瘘等等,其中以出血(腹腔内手术野出血或消化道出血)和胰肠吻…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严重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1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25例,保留幽门和十二指肠升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1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28例。全组患者均放置胰管支撑引流,103例肝总管放置T管引流。结果术后胰瘘2例(1.52%),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0.76%),吻合口出血3例(2.27%),胆瘘2例(1.52%)。其他切口感染6例,胃排空延迟2例,肺部感染1例,腹腔脓肿1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3.6%。结论胰管内支架安放和肝总管T管引流是预防PD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关键。及时有效的处理出血、胰瘘、胆瘘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引流管的放置与术后管理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8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管理经验。结果 术后腹腔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10 .2 % (9/88) ,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 3 .4(3/88) % ,其中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 5 .5 % (3/5 5 )。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引流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术中合理放置引流管 ,术后加强腹腔引流的管理 ,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解放军第401医院肝胆外科自2004年4月至2010年6月期间所行的37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体会,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生存率。结果本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9%(7/37),其中胃排空障碍1例,胰瘘3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无胆瘘、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漏、消化道应激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37例患者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54个月,平均31.4个月。1年生存率为75.7%(28/37),2年生存率为56.3%(18/32),3年生存率为34.6%(9/26)。结论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影响胰头癌、壶腹周围癌根治的彻底性,手术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良的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胰管空肠套入式吻合方式预防胰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残胰重建方式为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套入式端侧精确吻合(改良胰管空肠吻合)者41例(改良组),胰空肠端端常规套入吻合手术者70例(常规组),比较两种胰肠吻合方法对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改良组41例术后恢复顺利,无一例发生胰瘘;常规组发生胰瘘13例(18.57%)。两种术式间胰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如消化道出血、胃排空障碍、胆瘘、腹腔感染、肺感染和切口感染以及生存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套入式吻合在预防胰瘘发生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PPD)与Whipple手术在围手术期恢复情况。方法 将 49例PPPD与同期 63例Whipple术后恢复情况作对照比较。 结果 PPPD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减少 ,手术并发症略低 ,术后营养状况相似 ,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PPD组病人放置胃管时间、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大于Whipple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者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分别为 3 5 5%、11 1% ,术后有、无手术并发症者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分别为 46 2 %、9 3 % ,两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PPPD是一种安全的手术 ,术式本身并不影响胃排空延迟的发生及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结果38例病人中,胆总管结石36例,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2例。同时合并胆囊结石34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2例,合并肝囊肿2例。术前全部病人均行B超和MRCP检查。37例(97.4%)完成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1例因致密粘连中转开腹手术,36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2例同时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14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24例行胆总管T管引流。手术时间为1~4h,平均1.5h。住院时间3~12d,平均5.5d。术后发生胆瘘2例,胆总管下端残余结石1例,胸腔积液1例。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安全、微创、美观,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评估腹腔镜下不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PPD)的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治疗组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LPD组及LPPPD组。结果本组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5例患者中有25例行LPD,有20例行LPPPD。1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为(472.95±33.47)min,术中出血量为(202.84±108.74)mL,术后ICU监护时间为(1.29±3.04)d,术后住院时间为(15.07±5.48)d。LPD组和LPPP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减压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PPPD组的术后ICU监护时间明显长于LPD组(P=0.028)。2术后并发症情况:有25例(55.56%)患者术后发生了并发症,其中胰瘘10例,胆汁漏1例,胃排空障碍6例,感染3例,吻合口出血2例,肠系膜血栓形成1例,术后腹腔积液1例,乳糜瘘1例。LPD组和LPPP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及具体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PPPD组术后死亡1例。结论本组研究结果初步提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是可行的、安全的;另外LPPPD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幽门切除术后引起的消化液的返流等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胆汁胰液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并探讨其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取胆汁胰液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57例为胰胃吻合,79例为胰肠吻合.手术主要步骤:①胰胃吻合术后,在距胰胃吻合口远端5~ 10 cm处行近端空肠胃后壁端侧吻合.②胰肠吻合术后,胰肠吻合口10 cm左右将胃后壁与空肠行侧侧吻合.随后在距胃肠吻合口40 ~ 50 cm处离断空肠,形成游离肠袢;远端封闭后与胆管行端侧吻合;在距胆肠吻合口40~50 cm处与游离肠袢的远端行侧侧或端侧Y形吻合.收集术前、术中和术后资料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136例消化道重建(含胰胃或胰肠吻合时间)中位时间为71min(62~97 min),手术死亡率为0;术后并发症为13.2%(18例),包括术后出血2例,胆漏2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并感染2例,胃瘫3例,腹腔感染3例,胰漏4例(3例A级和1例B级胰漏).结论 胆胰分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对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谅  伏晓  周铁  仇毓东 《腹部外科》2014,27(5):339-342
目的总结沿肝中静脉解剖性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经验以及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肝胆外科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因肝胆管结石病行沿肝中静脉解剖性半肝切除的病例资料,统计临床表现、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研究者3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0.6岁。左半肝切除22例(66.7%),右半肝切除11例(33.3%);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60ml,术中输血3例(9.1%)。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24.2%o),其中腹腔感染2例(6.1%),胆漏1例(3%),另轻微并发症5例(15.1%)。围手术期无死亡及再手术病例。平均随访34个月,术后结石复发4例(12.1%),其中再次手术1例(3%)。结论在重视个体化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和创新手术技术的前提下,沿肝中静脉解剖性半肝切除术能使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治疗保持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低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Pylorus preserv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 an overview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Pylorus preserv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 (PPPD) was reintroduced 12 years ago. Since that time, over 400 patients have undergone PPPD with approximately 41 per cent having chronic pancreatitis and 54 per cent having pancreatic and other periampullary malignancies. Reported 5-year survivals in this latter group have been comparable to those achieved by the classic Whipple procedure. The postoperative mortality rate in 339 reported patients has been 3.8 per cent.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including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has been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lassic Whipple operation. However, PPPD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fewer late problems with dumping, diarrhoea,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8.6 per cent), and marginal ulceration (3.6 per cent). Moreover, most patients undergoing PPPD have been able to return to their preoperative and preillness weight. The additional advantage of decreased operative time makes PPPD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o the classic pancreatoduodenectomy.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胰管多发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14年间经手术治疗的17例慢性胰腺炎胰管多发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胰头肿块合并胰头部胰管结石,5例胰体结石,8例胰尾结石,1例全胰管结石.结石数量4~31枚.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行胰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行胰尾切除术.其中4例同时行脾切除术.结果 17例均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及胰漏.术后出现胸腔积液2例,切口裂开1例.获随访13例,时间1~7年,复查CT,1例胰体结石复发.术前腹痛12例术后8例(66.7%)疼痛完全消失,3例疼痛部分缓解,1例术后未戒酒,慢性胰腺炎未控制,顽固性疼痛需止痛药物治疗.术前血糖升高10例,术后8例血糖恢复正常,2例仍需胰岛素控制.术前脂肪泻6例,有4例痊愈,2例仍服胰酶制剂.结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多发胰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壶腹周围癌及胰头癌的效果。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关于PPPD与PD治疗壶腹周围癌及胰头癌的相关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用RevMan 5.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468例患者,PPPD组232例,PD组236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术后1,2,3年生存率(RR=1.20,95%CI=0.73-1.97;RR=1.02,95%CI=0.78-1.32;RR=0.99,95% CI=0.84-1.16)以及术后并发症与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RR=0.86,95% CI=0.66-1.14;RR=1.30,95% CI=0.69-2.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PPD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少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527.21,95% CI=-1044.05--10.36,P=0.05;WMD=-29.82,95% CI=-48.05--11.59,P=0.001)。结论:如果把握手术适应征,PPPD与PD比较,前者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并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