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MR及CT对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的MR及CT表现。结果10例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表现为大囊为主型2例,肿瘤由位于深部白质区的大囊与位于皮层区的小部分实质构成。实质为主型8例,其中肿瘤实质内出现单发偏心性液化囊变区5例,出现多发小液化区3例。肿瘤实质与脑灰质比较于T1加权像呈等或略低信号,于T2加权像呈略高信号;在CT平扫时与脑灰质密度相似或略高于脑灰质密度;液化囊变区于T1加权像呈略高或等于脑脊液的低信号,于T2加权像呈等于脑脊液高信号,CT平扫呈略高于脑脊液的低密度。合并出血5例,钙化2例。结论幕上脑实质大囊为主型室管膜瘤,或实质为主型室管膜瘤肿瘤内出现单发偏心性液化囊变区,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CT扫描肿瘤实质与脑灰质比较呈等或略高密度,部分伴小斑点状钙化,MR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当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实质性肿块伴多发小液化囊变区,周围水肿明显时,与恶性星型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极难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脊髓内室管膜瘤的MRI影像表现,以提高脊髓内室管膜瘤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5例脊髓内室管膜瘤病例的MRI影像表现。结果15例病例均做了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其中颈髓4例,胸髓3例,腰骶段脊髓8例;15例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囊变,肿瘤长度1~4个椎体,平均3个椎体;轻中度不均匀强化4例,明显不均匀强化11例;边缘均清楚。结论MRI能够反映病灶特征,提高对脊髓内室管膜瘤的认识,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足够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实质室管膜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脑实质室管膜瘤的CT、MRI资料(16例中男4例,女12例,年龄29~63岁,中位年龄50岁),分析其病变部位、形态、与脑室关系、水肿情况及影像学特点。结果肿瘤12例位于幕上,4例位于幕下;12例呈囊实性,4例呈实性;16例均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体积多较大,周围水肿不明显;8例肿瘤内可见钙化。CT扫描呈不均匀混杂密度,MRI扫描呈不均质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可见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4例病灶呈显著多环样不规则强化。结论脑实质室管膜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和MR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累及的范围,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15例CT和MRI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CT和MR表现,旨在提高脑实质内不典型的室管膜瘤诊断的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均行CT和MR检查:男9例,女6例;10岁以下2例,11~20岁2例,30岁以上11例。结果: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好发于颞顶枕交界部位,多靠脑表面一侧生长,与脑室关系密切,囊变率较高,肿瘤实质常可见条状或点状钙化,MR增强扫描常可见血管影。瘤周一般有轻度水肿或无水肿,增强扫描多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肿瘤实质内出现条索状血管影,也是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的特征性表现。提高对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CT和MR表现的认识,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儿童期脑星形母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星形母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 对13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星形母细胞瘤的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星形母细胞瘤中,5例起于右侧额叶,3例起于左侧额叶,2例起于左侧额顶叶区,2例起于右侧脑室三角区旁。1例位于右侧颈叶。CT平扫肿瘤呈较大的表浅肿块,肿瘤密度高于正常脑实质,内可见小斑点状或团块状钙化。MRI扫描肿块于T1和T2加权成像与正常脑实质呈等信号,肿瘤内见有小的囊变或坏死区,肿瘤周围无明显水肿;增强后肿块呈非均匀性明显强化。结论 星形母细胞瘤多起源于脑的表浅部位,肿瘤内常发生钙化和存在坏死区,瘤周水肿轻是其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6.
脑室管膜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室管膜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瘤的CT表现。结果:幕上12例脑实质内8例,幕下3例中四脑室2例。20-35岁6例。室管膜瘤幕上脑实质内多见,并多有囊变与瘤周水肿,且多为恶性,其余部位多为实性肿块。平扫实性部分为等密度,易钙化,增强强化较明显。结论:室管膜瘤有较为特殊CT表现,结全发病部位、年龄,多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观察髓内室管膜瘤及星形细胞瘤的MRI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髓内室管膜瘤及12例星形细胞瘤的MRI及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二者MRI表现的差异。 结果 髓内室管膜瘤及星形细胞瘤的平扫MRI信号类似,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以不均匀高信号为主。28例髓内室管膜瘤中,中心性膨胀性生长26例,边界清楚18例,21例可见瘤内及瘤周囊变,明显强化21例,均匀强化19例,4例出现"帽征"; 12例星形细胞瘤中,偏心性生长9例,边界不清9例,出现囊变5例,轻度强化8例,以斑片状及结节状强化为主。二者生长方式、肿瘤边界、强化程度及方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RI有助于鉴别诊断髓内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脑室管膜瘤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瘤,行CT检查。结果:病灶14洌发生于第四脑室,1例发生于第三,四和侧脑室,5例发生于脑实质内,多数肿瘤以广基与脑室内表面相连。20例肿瘤均为实质性,其中4例实质内有单发或多发坏死囊变。4例肿瘤内有钙化。病灶多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不清,CT平扫呈等或略高密度。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一强化,余者强化不均一。多数病例由于肿瘤阻塞脑脊液通路而发生脑积水。结论:室管膜瘤多发生于小儿及青少年,肿瘤于四脑室者居多,也可发生于其余脑室或脑实质内。CT平扫多为等或略高密度,部分肿瘤实质内有囊变或钙化。增强扫描多呈明显均一强化,多数可有梗阻性脑积水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囊性脑转移瘤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5例囊性脑转移瘤MRI影像资料。结果:共检出21个病灶,病灶多分布于幕上皮髓质交界处,瘤周水肿以中、轻度多见。根据囊壁的形态分为光滑型、结节型、不光滑型。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壁结节强化。结论:囊性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需与脑脓肿及其他肿瘤性囊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绝大多数(31/35)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2例,囊实性病灶18例,单纯囊性病灶5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_1、稍长T_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_1、长T_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脊髓室管膜瘤MRI特征分析及其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磁共振(MRI)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脊髓室管膜瘤,所有患者均行了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肿瘤部位、大小、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有无囊变、出血及“帽征”。结果:全部脊髓室管膜瘤呈中心性生长,3例终丝室管膜瘤合并有椎间孔扩大,肿瘤平均累及2.7个椎体高度。在平扫MRI T1W1像上,大部分肿瘤呈等或低信号,在T2W1像上全部肿瘤呈高信号,10例肿瘤实质头端或尾端脊髓反应性囊变;3例瘤内囊变,2例可见肿瘤内出血,在T2W1像上,5例肿瘤可见“帽征”。增强扫描后,15例肿瘤表现为显著强化,14例肿瘤与正常脊髓分界清楚。结论:脊髓室管膜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脊髓室管膜瘤术前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内神经元及神经元与神经胶质混合性肿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8例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神经元及神经元与神经胶质混合性肿瘤,回顾分析其MRI资料。结果 神经节细胞瘤MRI的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无占位效应;神经节细胞胶质瘤MRI特征性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性病变伴有壁内结节,T1W1上为低信号,T2W1上为高信号,注射Gd-DTPA后,囊壁及结节增强;胚胎发育不良神经上皮肿瘤表现轻度占位效应,无瘤周水肿,病灶位于皮层,可有皮层下白质受累,边界清楚,肿瘤呈分叶状或脑回状外观,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少数病例表现轻度增强。结论 神经元及神经元与神经胶质混合性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癫痫发作为常见症状,MRI检查对确定诊断有重要价值,但须综合考虑临床资料,方能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部位及其MRI影像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嗅神经母细胞瘤13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MRI扫描结果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1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中,I期0例,II期3例,III期10例。13例肿瘤均破坏筛骨,部分肿瘤破坏蝶骨、上颌骨及纸板,10例肿瘤突破颅底而累及脑实质,其中7例肿瘤周围脑组织呈“指样”水肿,4例肿瘤内出现囊变、出血,3例肿瘤周围脑组织出现多个囊变区。7例肿瘤基本为实性。增强扫描其实性部分呈现中度甚至明显强化。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部位、肿瘤的形态、肿瘤的信号特征及对周围骨质及器官的破坏,对于此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G)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G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结果17例GG中,位于幕上16例,幕下1例;完全实性型6例,囊实性型9例,囊性型2例;瘤周无水肿或轻、中度水肿13例,重度水肿4例。2例囊性型病灶呈T1WI、T2FLAIR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无强化或轻度环形强化,囊壁小结节明显均匀强化。15例非囊性型病灶实性部分多呈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低信号,T2FLAIR稍高信号。17例患者的强化方式多样,其中明显均匀强化6例,11例病灶内呈结节状或片状强化,主要以轻、中度强化为主。结论GG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发病部位,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的CT表现。结果:术前3例诊断为肿瘤卒中,2例为囊性胶质瘤,1例为血管畸形伴脑内血肿。手术及病理证实病变均有包膜,动静脉畸形4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均伴有包膜内血肿。结论:慢性脑内血肿CT易误诊为肿瘤卒中、囊性胶质瘤等。占位效应较轻、有包膜的囊性灶、囊壁轻中度强化是其CT相对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脊髓室管膜瘤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室管膜瘤的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脊髓室管膜瘤MRI表现。结果;18例脊髓室管膜瘤中,主要位于颈髓11例,胸髓5例,马尾2例。肿瘤长度2~7个椎体高度。平均长度为3.5个椎体高度。肿瘤轴位相常表现位于脊髓中央长圆柱形占位,肿瘤实质在T2WI呈略高或高信号,83%肿瘤一端或两端可见囊腔。肿瘤边界清楚占89%,明显均匀强化占56%。明显不均匀强化39%。结论:脊髓室管膜瘤MRI表现颇具特征。术前正确诊断是可能,但不典型病例须与髓内星形细胞瘤和血管母细胞瘤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4种脾良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种脾良性肿瘤的CT表现,包括血管瘤18例、淋巴管瘤3例、血管淋巴管瘤19例及错构瘤1例,观察4种肿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 脾血管瘤均为实性病灶,11例单发,7例多发;增强扫描16例表现为渐进性强化。脾淋巴管瘤均为囊性病变,增强扫描无强化。脾血管淋巴管瘤可见实性、囊性、囊实性或混合性病灶,以实性多见(n=9),常见多发病灶(n=15);增强扫描实性病灶或病灶中的实性成分轻度强化,囊性病灶或病灶中的囊性成分无强化。错构瘤呈低密度肿块,强化方式与血管瘤类似。结论 4肿脾良性肿瘤的CT表现均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