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报告 男,6岁.自幼体质弱,发育缓慢,下肢较上肢稍凉,冬天更明显,术前诊断为巨大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手术治疗,常规行左侧桡动脉及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分别测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切开心包探查,见肺动脉明显增粗,压力高.体外循环建立后下腔静脉无回心血,将其敞开暴露,仍无回心血,探查无左上腔静脉.  相似文献   

2.
于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4):4887-4887
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血气胸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据国内外报道该病的发病率每年在不断上升,有的地区患病率超过1%。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所以被大多数人接受。我科2008—06~2010~01间共为2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36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手术前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手术后维持良好的循环功能,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持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适时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量变化,防止心包填塞的发生;维持体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严格控制补液量及补液速度。结果:本组36例,9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其中2例出现室颤,肺炎8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肺高压危象3例,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止血1例,切口感染1例。痊愈35例,1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降低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6.
我院自2005年对施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矫治手术的学龄前患儿开展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2005—01/2007—12期间手术患儿主要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现对主动脉弓中断矫治术的体外循环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12岁,27kg。生后1个月即闻及心脏杂音,未经系统诊治。平素易感冒,无口唇紫绀,无肢端紫绀或杵状指(趾),四肢温暖,活动耐力差,不喜蹲踞。智力与同龄儿无异,体格瘦短。查体: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Ⅲ/6级收缩期粗糙杂音,Pz极度亢进,可触及震颤。四肢血压:左上肢108/58mmHg(1mmHg=0.133kPa),右上肢160/80mmHg,左下肢130/50mmHg,右下肢135/60mmHg。经UCG、MRI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弓中断(IAA)B型,合并心内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直径20mm、重度肺高压(PH)。  相似文献   

8.
蒋婧 《护理研究》1989,3(2):85-86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第七天发生右侧乳糜胸较为少见,此病例在我院心胸外科尚属首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本院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乳糜胸护理的治疗经验,探讨综合性的护理策略和方法在乳糜胸保守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之间1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乳糜胸保守治疗中护理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观察综合性的护理策略和方法在乳糜胸保守治疗中护理效果。【结果】患儿出现乳糜胸时间为术后0~8(2±3)d ,胸腔引流管引流5~46(15±9)d ,住院时间12~57(22±15)d。所有患儿均通过保守治疗,护理康复痊愈。无切口或胸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及时有效的综合性护理策略和方法可促进乳糜胸患儿的愈合和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
赵翠兰 《全科护理》2011,(14):1257-1258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畸形,约占先心病发生率的20%[1],是由于心脏在胚胎发育中,两心室之间的间隔发育异常,在左右心室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缺损可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动脉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弓中断误诊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动脉弓中断(IAA)系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中不到1%,多同时伴有其它复杂心脏畸形,自然生存率低,约 80%的患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内死亡。我们自1990~2003-01手术治疗3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3-02-2009-06期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失败后在昆明延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例病例的原因及危害性,探讨先心病外科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6例先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数分钟至24 h内,封堵器出现移位或完全脱落,其中2例出现心包填塞、溶血等严重并发症。该6例均在急诊体外循环下行封堵器取出术和先心病纠治术。另外11例先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失败后,择期体外循环下行手术纠治。结果全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心功能恢复至Ⅰ级。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充分认识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危害。介入治疗失败后可造成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及时的外科手术干预,可避免病情的恶化,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手术效果肯定,心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围术期处理。方法:2000-01/2008-01手术治疗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35例,年龄2-6月龄36例,6-12月龄99例;体重3.3-12 kg;其中室间隔缺损(VSD)112例,法乐氏四联症8例,动脉导管未闭15例。结果:手术死亡6例,病死率4.45%(6/135)。其中3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肾功能衰竭。结论:对婴儿期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发展迅速。2000年新型Amplatzer封堵气器问世,它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与此同时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与安全性亦越来越引起关注,现将我院2004—12/2007—05完成的101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11个月,主因咳喘3天就诊.查体:患儿烦躁,哭闹不安,口周无明显发绀.  相似文献   

16.
1996-06~2004-01我院为1 252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实施了心内直视术,其中13例出现迟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治疗后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奉华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266-7267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包和(或)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380例放置心包和(或)胸腔闭式引流的患儿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结果 370例于术后48~72h顺利拔管,5例术后4~6d拔管,均康复出院。5例死亡。结论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水密封及各引流管连接牢固,同时掌握好拔管的指征、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儿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弓中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发生率仅占新生儿的666/100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近年来,随着心血管诊治技术水平的提高,IAA手术矫治效果明显改善。我科1999年7月42007年12月共收治了9例IAA患儿,现就其围术期的护理观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56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5-10/2008—03共施行先心病封堵术56例。均封堵成功。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83年至1994年共收治先天性空间隔缺损40例,确诊后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空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早期死亡1例(2.5%),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2.5%),残余漏2例(5%),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