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艾滋病(AIDS)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的健康和生命。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妇女在妊娠、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造成胎儿或婴儿感染。作为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之一,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全球大约有90%以上的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1全球妇女、儿童艾滋病感染状况全球妇女和儿童艾滋病的发病和死亡依然严重。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截止2006年底,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3950万,其中妇女1770万人,15岁…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与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社会对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已经明确提出了4个步骤,即首先预防育龄妇女感染;防止已感染妇女非意愿的妊娠;预防通过孕期、分娩期和产后阶段的母婴垂直传播;对感染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综合关爱。对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倡导提供综合的干预措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对孕产妇及其家庭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的目的。1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1·1预防育龄妇女HIV感染目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已显示出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男性感染为主转向女性的感染率不断增高的特点,使得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更加增大,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母婴传播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也称艾滋病 (AIDS) ,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艾滋病的广泛流行成为全球最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 ,我国也面临HIV流行的严峻挑战。根据WHO的资料 ,截止到 2 0 0 2年底 ,全球儿童HIV感染者已达 35 0万 ,其中 90 %是通过母婴传播而被感染 ,2 0 0 2年因艾滋病死亡的儿童达到 6 1万。若不进行干预 ,HIV感染母婴传播发生率可达 15 %~ 4 0 %。我国的HIV母婴传播资料极不详尽 ,目前有案可查的HIV母婴传播的病例尚属少数 ,然而已婚妇女感染HI…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5年来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情况,总结工作经验,以促进今后工作中更加规范各项预防措施,切实降低当地艾滋病母婴传播机率。方法:查阅2006-2010年师宗县预防艾滋病母要传播工作报表、HIV感染孕产妇个案卡及所生儿童随访卡,分析该措施取得的效果。结果:通过5年来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措施,对减少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起到了良好作用。结论:通过规范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措施,能有效避免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发生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5.
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也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的最主要途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于阻断母婴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现通过对不同用药方式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国内外抗逆转录药物对阻断H IV母婴传播的疗效,为有效阻断HIV母婴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艾滋病母婴传播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提供理论依据及应采取的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运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没有进行母婴阻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原因;父母对艾滋病知识的缺乏是次要原因;社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是推手。结论:母婴传播艾滋病给家庭带来极大的不幸,尤其儿童,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莫大的伤害,因此要做好孕前、孕期和产前艾滋病的筛查和母婴阻断工作;要扩大全民健康教育,真正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建立和谐的感染者/病人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母婴传播及母婴阻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他可以通过母体直接传播给婴儿或是胎儿,这种病毒的感染在妇女怀孕或是分娩、哺乳的过程中都可能发生。英文缩写为HIV。如果没有任何干预,阳性艾滋病的孕妇发生母婴传播的概率较高,最高约达50%。但是实际上,不干预的情况很少出现,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医疗环境和医疗水平之间的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在发达国家其艾滋病的母婴传播明显要低于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8.
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主要途径[1 3]。我国公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HIV阳性妇女有婚姻和生育自由,并提供免费抗反转录病毒( antiretroviral,ARV)药物以阻断母婴传播。尽管采取综合阻断措施(ARV药物、产科干预、人工喂养)后HIV的母婴传播率明显降低,但仍存在母婴传播的危险,故国内外均有部分HIV阳性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为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HIV阳性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情况,改进HIV母婴阻断工作,开展了本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妊娠合并梅毒、淋病和艾滋病均可导致母婴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迄今为止,艾滋病仍无理想治疗方法,先天梅毒可导致婴儿严重残疾。基于妊娠合并梅毒和艾滋病感染后果严重,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开展妊娠合并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母婴传播阻断项目,以期降低这些感染的母婴传播率,提高围产期保健水  相似文献   

10.
1 妊娠合并艾滋病的流行情况进入 2 1世纪 ,艾滋病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HIV)母婴传播的流行趋势在世界范围内有增无减 ,据UNAIDS[1 ] (UnitedNationsProgrammeonHIV AIDS)资料 ,平均每年有二百多万感染妇女分娩 ,平均每天就有16 0 0多个婴儿感染HIV ,仅 2 0 0 0年 1年时间就有 6 0万儿童感染HIV - 1,主要是经母婴垂直传播引起。在一些艾滋病高发区 ,孕妇的感染率已经超过了 2 5 %。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情况亦不容乐观[2 ] ,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 ,…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患者中,妇女感染HIV的比例大幅度增长,由1998年的15.3%上升到2004年的39%,直至2006年的47.8%。尤其年轻妇女正是生育的高峰期,使得HIV母婴传播的危险性更大,婴儿感染HIV的人数快速增加,母婴传播所占HIV人群比例已由0.5%上升或超过1%。因此,预防HIV母婴传播,建立有效的阻断干预模式,是目前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博乐市妇幼保健站自2010年4月28日,制定《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以来,截至到11月30日,已免费为本市孕产妇检测艾滋病抗体人数达2032人次,有效的预防了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渠道。现将本年度数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阻断母婴传播中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确诊为艾滋病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尊重、保密的前提下对所有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严密观察孕妇的身体状况和各项生理指标,监测新生儿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所有新生儿HIV抗体检测得出的结果与以往患有艾滋病的产妇母婴传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10例确诊为艾滋病的产妇中选择终止妊娠3例,选择继续妊娠7例,选择终止妊娠的3例产妇手术过程顺利,无术后并发症,选择继续妊娠的7例产妇所生新生儿一年后检测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中降低了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概率,提高了新生儿的存活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前艾滋病正在全球蔓延,并且由高危人群转向低危人群,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中50%为女性,随着女性感染例数增加,孕妇感染HIV的几率增大,而儿童艾滋病90%来自母婴传播,因此了解孕妇HIV感染情况及HIV阳性孕妇的母婴传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是一种母婴传播性疾病,即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造成宫内感染的主要途径是致病微生物通过胎盘的垂直传播,其他途径有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上行性扩散和分娩时新生儿的围生期感染两种传播方式。大部分性传播疾病都存在母婴传播问题。例如,梅毒、乙型肝炎病毒及艾滋病等的母婴传播。国内大量调查发现,在我国新生儿中先天性感染的发病率很高,达5%左右,其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宫内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育龄妇女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情况;调查研究各种阻断方式的效果,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HIV母婴阻断措施。方法:2004年至2007年间,选择我国部分地区为调查地点,对来院进行孕检的妇女及孕期未曾检测HIV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HIV抗体筛查检测;对HIV阳性孕产妇采取相应阻断措施,此后追踪检测HIV母婴传播状况,综合分析各阻断方案的效果。结果:共筛查119616例孕产妇,检测HIV阳性65例,阳性率0.05%。65例阳性孕产妇中终止妊娠24例,分娩40例,待产1例;孕期、产时及产后发现的HIV阳性孕产妇分别占60.0%、15.4%及24.6%;性途径感染44例(67.7%),血途径感染21例(32.3%),以性传播途径为主;采取完全阻断措施20例(50.0%),1例HIV(+);不完全阻断措施15例(37.5%),1岁内死亡3例,失访2例;未实施阻断5例(12.5%),3例死产,1例HIV(+)。结论:孕产期做好HIV的自愿检测,有利于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及阻断工作的开展,根据疫情不同,筛检措施应因地制宜;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流行以性传播为主;HIV母婴阻断应提倡早期发现早期预防,以免错过接受阻断传播的最佳时机;当前预防HIV母婴传播的策略降低了传播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宫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宫内感染又称先天性感染。是一种母婴传播性疾病,即孕妇在妊娠期间受到感染而引起胎儿的宫内感染。造成宫内感染的主要途径是致病微生物通过胎盘的垂直传播,其他途径有孕妇下生殖道感染的上行性扩散和分娩时新生儿的围生期感染两种传播方式。大部分性传播疾病都存在母婴传播问题。例如,梅毒、乙型肝炎病毒及艾滋病等的母婴传播。国内大量调查发现,在我国新生儿中先天性感染的发病率很高,达5%左右,其危害十分严重。目前,宫内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如下:(1)一些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如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乙型肝炎病毒、风…  相似文献   

18.
HIV围产期感染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育龄妇女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数目增加,母婴传播而致儿童艾滋病(AIDS)的危险性日渐严重,急需发展阻断HIV母婴传播的策略与方法,因此进一步探讨HIV母婴传播发生时间、机理和危险因素十分重要。宫内感染可能为HI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产道感染可能性存在,但是只有能对胎儿感染作出产前诊断才得以深入研究;产后感染主要媒介为母乳,进一步权衡母乳喂养对婴儿死亡率的影响和传播HIV的危险以决定  相似文献   

19.
抗病毒药物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艾滋病流行已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截止2005年底女性累计感染者已占到感染总数的27·6%。对于母婴传播(mother to children transmission,MTCT),不同国家传播率不大相同,HIV阳性孕产妇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约,15%~50%会发生母婴传播(在欧美地区为15%~20%)[1]。在发达国家,由于进行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已使HIV母婴传播率降到8%以下[2]。近年来对HIV阳性母亲在围生期综合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选择性剖宫产和人工喂养等措施,使HIV的母婴传播率下降到2%以下。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使用,起到了至…  相似文献   

20.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传染病。HIV为RNA逆转录病毒,分为HIV-1型和HIV-2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约95%为HIV-1型。HIV-1型的母婴传播率较高,感染HIV-1型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的过程中可将HIV垂直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