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造影对胃肠道出血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消化道急、慢性出血而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经手术病理证实血管性病变的患者12例,认为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是肠道血管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急性的、出血量0.5ml/min以上者有定位,甚至定性作用。对慢性“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提高诊断率,建议对于急性消化道出血者可急诊作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然后再行药物或手术治疗。对慢性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可与同位素扫描结合确定腹部出血的区域再行造影检查以求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其临床表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8年2月收治的1 40例消化道出血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胃镜或结肠镜及其相应病理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 从140例消化道出血中,出血导致中重度贫血59例,占42.14%,消化性溃疡15例,HP阳性12例,胃十二指肠炎39例,HP阳性12例,溃疡组由消化性溃疡病例组成,炎症组由胃十二指肠炎病例组成,溃疡组与炎症组HP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组病理改变比炎症组严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儿急性消化道出血,出血量较大,导致中重度贫血的发生率高.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和胃十二脂肠炎多见,其病理改变以胃窦部炎症为主,HP感染率以消化性溃疡较高.  相似文献   

3.
朱结辉  游箭  牟玮  李强 《重庆医学》2003,32(2):207-210
目的 比较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内镜检查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管造影、胃镜、结肠镜、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者对出血的显示情况和诊断正确率。结果 整体上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性动脉造影在出血活动期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优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选择性动脉造影与内镜检查(胃镜、结肠镜)在出血间歇期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无明显差异。结论 为明确消化道出血原因,急性大出血时选择性动脉造影是首选方法;慢性问断少量出血时,如果常规无创检查方法皆为阴性,行选择性动脉造影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出血在医学上并非是一种疾病,和“发烧”一样,它只是一些疾病的发病症状,而且多是由一种原发病所引起。急性消化道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消化道遗疡急性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7年4月应用腹腔镜技术为186例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及病理检查诊断证实,腹腔镜治疗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180例,中转手术6例,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治疗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点,既可明确诊断,又可以明确治疗,效果可靠,避免因开腹手术带来的手术切口感染和切口疝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现技术在国外、国内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6.
上中消化道憩室的X线诊断(附15例报告)泰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杨风官关键词消化道憩室;X线诊断中图法分类R573.9上中消化道憩室于体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或可引起炎症、溃疡、出血、穿孔及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现报告作者自1990年以来于X线钡餐检查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7.
赵静儒  张庆锋 《新疆医学》1996,26(2):111-112
我院小儿外科近年收治消化道重复畸形2例,加之作者在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进修期间所遇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例1 患儿女,4个月,以腹痛腹胀、频繁呕吐、停止排便4天于1995年3月入院。查体:急性脱水面容,全腹明显膨隆,脐周蠕动波可见,无明显的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靶基因人类斯钙素1(hSTC—1)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微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6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人类斯钙素1(hSTC—1)mRNA,12例健康成人、4例妊娠期妇女、14例消化道炎症疾病患者,并检测1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新鲜组织标本中的hSTC—1 mRNA。结果:69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食管癌组hSTC—lmRNA的阳性率为52.9%(9/17例),胃癌组的阳性率为57.7%(15/26例),大肠癌组的阳性率为53.8%(14/26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中新鲜组织标本的阳性率为100%(12/12例);而健康成人、妊娠期妇女、消化道炎症疾病患者外周血中无1例出现阳性。将肿瘤患者hSTC-1 mRNA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结合分析发现:外周血中的hSTC-1m RNA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应用RT—PCR方法检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hSTC—1m RN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成为检测肿瘤外周血微转移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出血并发血糖升高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并发血糖升高与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32例急性脑出血患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并发血糖升高患的病死率高于无并发血糖升高的患;并发消化道出血患的病死率高于无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并发血糖升高与消化道出血相互关联。结论:急性脑出血的许多并发症有密切的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10.
小儿消化道出血12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小伟 《海南医学》1996,(2):104-105
我们从1989年至1994年10月,共收治小儿消化道出血患儿128例,现将材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患儿79例,女性患儿49例,年龄2月~14岁,病程1天~1年。1.2诊断标准“‘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呕血或便血,但出血很少时仅表现为粪便潜血试验阳性,个别患儿先出现休克,然后才排血便。Treitz氏韧带以上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及(或)柏油样便;Treitz韧带以下的消化道出血为下消化道出血表现是便血,色鲜红、暗红、果酱样,急性大量出血时也可有呕血。出血量的判断:少量,无呕血及肉眼血便,胃液和(或)大便潜血…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立明  卢武胜 《四川医学》1997,18(6):360-362
报告74例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结果。发现异常者62例,其中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7例,胆道出血10例,小肠病变35例,结肠10例。53例作了手术或动脉栓塞。37例与手术或病理结果相符。结果表明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很有价值。本文分析了动脉造影的一般X线表现,着重讨论了动脉造影的时机选择及其对急性胆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小肠憩室的造影表现等。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瘘是指消化道与其他器官、消化道与腹腔或消化道与消化道有不正常通道。它继发于手术、损伤、炎症、感染等。其临床症状有瘘口局部症状、内稳态失衡、营养缺乏、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临床上的常见死因。其护理要点是围绕肠瘘引起的水电解质失衡、营养障碍及促进瘘口愈合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达到纠正内稳态失衡、控制感染、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目的。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29岁,因高处坠下2h于2003年5月10日急诊入院,入院后诊断为:失血性休克、腹部闭合性损伤、右侧眶壁损伤、头面部多处挫裂伤、右上及左下颌骨折、左尺骨鹰…  相似文献   

13.
将双氯芬酸钠栓致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7岁,因肛旁流脓1年,于2007年3月16日以“高位肛瘘”收入院。查体,T:36.6℃,P:78次/min,R:18次/min,BP:120/80mmHg。入院查血常规、心电图均正常。患者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带血管蒂空肠替代食管、胃重建消化道,观察空肠代食管、胃的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全组25例患者,其中行近端胃次全切除“P”型襻空肠间置10例;全胃切除主动脉弓下“P”型襻空肠-食管吻合术13例;全胃切除主动脉弓上空肠-食管吻合术2例。术后3个月进行食管内pH值监测,钡餐、胃镜检查,并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全组术后无吻合口漏及胸腹腔感染发生;患者术后均进食通畅,无明显返流性食管炎症状及病理征象;食管pH值均在5.5-6.6。术后存活5年以上8例。结论 带血管蒂空肠代食管、胃重建消化道术式,尤其是对食管中下段癌、贲门癌的效果确切,并发症低,术后生活质量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其诱发因素,探讨消化道出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及早期防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44.89%(211/470),其中早、晚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1%(20/198)和70.22%(191/272),可见病情越重,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越高(P〈0.01);出血发生在病程的第1-5d者占88.15%(186/211)。发生消化道出血的21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治愈38例,好转83例,自动出院36例,死亡54例。结论:消化道出血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重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剂量激素的使用是消化道出血的重要诱发因素,早期防治对于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光  徐晨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17):31-32
病历资料 患者,男,15岁。因上腹疼痛2天,伴呕吐、黑便1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天食用羊肉串和冰西瓜后出现上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进食后腹痛加重。腹痛与排便、体位无关:无排气、排便停止;伴低热,体温最高37.4℃。入院前1天出现呕吐,非喷射样,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约100ml,伴黑便3次,量约50ml/次。入院时无头晕、恶心、乏力、口渴,无发热、晕厥。既往有“胃炎”史,无消化道出血史。否认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17.
对221例下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所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阳性率高达93.2%,可明确出血部位者占66.1%,其中结脑息肉占首位,(2)息肉明显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于15~30岁者,肠癌好发于乙状结肠和横结肠,多见于40-60岁者,且以男性为主;(3)与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比,显示内镜诊断价值高于X线检量;(4)与病理诊断对比,符合率高达94.8-100%。文中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四大病因——息肉、恶性肿瘤、炎症及其它(渍疡性结肠炎、直肠孤立性溃疡、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寄生虫病、正常肠粘模)进行了讨论。认为下消化道出血者应常规予全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5年12月收治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脑CT和(或)MRI特征.结果 消化道大出血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全身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脑动脉灌流量锐减,老年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容易形成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结论 消化道大出血为临床危重症,如低血压休克不能及时纠正,易出现心脑血管合并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经导管栓塞靶动脉与动脉内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急性或慢性反复消化道出血患者,先作选择性血管减影显像(DS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后,即经导管栓塞靶动脉或作动脉内灌注。结果 灌注11例,即时止血率84.6%;栓塞9例,即时止血率100%;均无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栓塞靶动脉与动脉内灌注治疗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尤其对不能开腹手术的病例,能及时挽救生命,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老年急腹症在外科疾患中占重要地位,其中以感染与消化道梗阻多见。感染中急性阑尾炎、包性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穿孔导致的弥漫性腹膜炎居多;消化道梗阻中嵌顿疝、机械性肠梗阻多见。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9月,我院普外科共治疗老年急腹症19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