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略论张子和对妇产科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元四大医家为学古不泥 ,开拓革新的医家典范 ,其中攻邪派代表张子和 ,代表著作《儒门事亲》在医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地位。张氏以攻邪著称 ,《儒门事亲》并非妇产科专著 ,但是《儒门事亲》对妇产科疾患的论述与治疗经验却十分丰富 ,张子和对中医妇产科的发展是有巨大贡献的。略析如下 :1 《儒门事亲》妇产科疾病的大致内容《儒门事亲·卷一·证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六》是张子和对带下的病机分析及辨证的学术专论 ;在《儒门事亲·治病百法》中 ,妇产科病证治法计 1 9条 ;在《儒门事亲·十形三疗》中列妇产科病案计 6 3案 ;在《儒门事…  相似文献   

2.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科学家之一 ,攻邪学派代表人 ,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儒门事亲》中 ,以攻邪汗吐下著称 ,以补法为擅长 ,对心理治疗也颇有研究。虽然张子和并非是骨伤科专科医师 ,但也颇有成就 ,现仅就其对创损疾患的方治作一略述 ,冀希望有益于现代骨伤科临床疗效的提高。1 金创、骨折方治金元时期 ,战火纷飞 ,张子和曾应征入伍 ,转战于江淮一带 ,张子和对金创折损研究颇深 ,并且收集整理了许多有益的方药和自己的医疗经验。《儒门事亲·治病百法》中专设“金创”、“杖疮”治法各 1条 ,在《十形三疗》中录医案 7则 ,专列…  相似文献   

3.
张子和皮肤科学术特色略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家之一 ,攻邪派代表 ,其主要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技术集中体现在《儒门事亲》中。虽然张氏并非专司皮肤科 ,但毕竟是临床医学家 ,对皮肤科亦颇有研究。现结合《儒门事亲》对张子和对皮肤科疾病的诊疗特色略述一二。1.深研皮肤疾患张子和对皮肤疾患的研究相当深入。《儒门事亲》中记录了很多皮肤疾患 ,如“丹火票”、瘾疹、癞、疥、温疮、甜疮、眉炼、风癣、皲裂、白秃疮、黑干黑曾、风刺、温癣、白屑、外肾囊燥痒等等。在《儒门事亲》卷十五中头面风疾第四、疮疡痈肿第一、小儿病症第十二、诸风疾证第十四中列有许多皮肤科…  相似文献   

4.
根据前人对小儿病理特点的论述,有受病、传变、机转、康复四个方面。一、受病儿科病证主要是外感和内伤。所以石寿棠在《医原》中提出:小儿“肌肤疏薄,易于感触”,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提出:“小儿初生之时,肠胃绵脆,易饥易饱。由于小儿肌肤疏薄,腠理不密,卫外机能  相似文献   

5.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攻邪派宗师 ,是一个伟大的中医理论家、临床家和教育家。对中药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略述其学术观点 ,以期有益于今日方药学发展 ,以期对临床方药的应用有新的启迪。1 在继承中求创新张子和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共录方 44 1首 (不含《三消论》中 8方 ) ,开宗明义第一篇 ,即是“七方十剂绳墨订” ,是张子和论述方剂理论的重要文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 ,将子和所论作为七方十剂的主要文献收录 ,对后世方剂理论的发展影响颇大。张子和“七方”方剂分类法 ,远绍难内 ,近承无已 ,又受河间之影…  相似文献   

6.
《三法六门》是金元四大医家攻邪派代表人张子和的方剂专篇之一 ,列《儒门事亲》卷十二 ,是张子和学说方药理论的重要论述。现就其学术特色略论如下 :1.《三法六门》方探源纵观张子和《儒门事亲》全书计 44 1方 ,其中卷十二《三法六门》方有 171首。其来源正如萧国钢在其《儒门事亲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1998.12版 )中指出 :精选古方、经方以符今用 ;汇粹符合攻邪理论的今方、时方以弥补前者之不足 ;搜求单方验方以求简便易行 ,捷效实用 ;熔裁经、时、单、验方 ,组创新方。《三法六门》171首方中 ,录自前人的方剂至少有半数以上。如…  相似文献   

7.
段雷 《河南中医》2014,34(2):359-360
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善用汗、吐、下三法。舟车丸为张氏所喜用,为"下法"的代表方之一。《儒门事亲》中舟车丸出现的频率较高,张子和用其治湿形之类病。  相似文献   

8.
张子和方药学术要点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璠 《光明中医》2002,17(6):38-39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攻邪派宗师 ,是一个伟大的中医理论家、临床家和教育家。对中药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略述其学术观点 ,以期有益于今日方药学发展 ,以期对临床方药的应用有新的启迪。1 发展七方十剂理论张子和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共录方 441首 (不含《三消论》中 8方 ) ,开宗明义第一篇 ,即是“七方十剂绳墨订” ,是张子和论述方剂理论的重要文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 ,将子和所论作为七方十剂的主要文献收录 ,对后世方剂理论的发展影响颇大。张子和“七方”方剂分类法 ,远绍难内 ,近承成无己 ,又受河间之…  相似文献   

9.
张子和骨伤用药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其攻邪理论自成体系 ,其在骨伤科的用药颇有特色 ,略述如下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卷十五《神效名方》中录有创损方 9首 ,卷十二《三法六门方》中录有 1首 ,在卷十五中录有破伤风方 7首 ,其中内服方 4首 ,外用方 3首。有“刀箭药”、“万圣神应丹”、“接骨药”、“圣灵丹”、“接骨丹”、“接骨散”、“乳香散”、“辰砂夺命丹”、“蜈蚣散”等 ,足见子和在骨伤方药之显著成就。张子和对骨伤科疾病 ,辨证施药 ,对后世影响颇大 ,不但在卷十五、卷十二两卷专列方剂中有明确阐述 ,而在《十形三疗》医案中 ,也有详细…  相似文献   

10.
李萍 《吉林中医药》2012,32(2):117-118
《黄帝内经》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张子和在其著作《儒门事亲》中共引用和应用《黄帝内经》条文216次,主要表现在伏邪理论、运气学说、治法治则以及临床应用等4个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秋伤于风,冬生咳嗽”.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有11处引用了该段原文,分属于风门和火门,主要用于阐明时气为病、疟、咳嗽和疳利的病机,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1.
张子和学术思想源流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般认为,张氏学术观秉承于金·刘完素。笔者认为,张子和学术理论基础,从《内经》及王冰注《素问》中获得有力的支撑。同时也可以发现,子和许多观点与《内经》并不完全合拍。张子和的学术思想在目前公认的七大流派(河间、易水、丹溪、攻邪、温补、伤寒、温热)中是较为独特的一家。其独特之点在于,它的学术渊源承受似有别于其他学派,把张氏学术思想、治疗方法、方药医案等资料与扁鹊学派人物和著作的学术观点作一些对照,有相通之处。子和的贡献在于将扁鹊学派的理论、治疗方法潜移于祖国医学的统一理论体系之中。故可认为是扁鹊学派传人。  相似文献   

12.
张从正 ,据刘祁《归潜志》卷六载 ,“从正”二字 ,为少时初名。后改名子和 ,贞礻右中 (12 13- 12 16年 )召补至太医院时所用 ,尔后即以此名行。号戴人 ,“戴”为西周、春秋时古国 ,在今河南兰考、杞县、封丘间 ,为宋所灭。原籍睢州考城 (今河南民权西南 )。约生于正隆一年 (115  相似文献   

13.
张子和(1156~1228年),名从正,字子和。因其籍贯睢州考城,春秋时为戴国,又自号戴人。  相似文献   

14.
认知疗法可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疾病过程中,是临床心理学治疗情绪、情感、行为等心理障碍,以及躯体疾病的常用方法。金元医家张子和擅用心理治疗,其病案中有许多治法与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疗法相似,不同的是所使用的手段较为丰富,不仅注重语言疏导,而且有假戏真做的反向认知法、以行为促动认知的行为认知法、习以为常的脱敏认知法、通过诱导矫正认知的诱导认知法等,列举数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前 ,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研究渐盛 ,特将近 1 0年研究的文献温习 ,以便对攻邪学说的再认识。1 张子和籍贯与著作张子和 (约 1 1 56— 1 2 2 8) ,名从正 ,字子和 ,号戴人。金代睢州考城人 ,河南开封、商丘、豫东一带 ,张反修等[1 ] 考证认为河南省民权县林七乡东南一带人。著有《儒门事亲》十五卷。邓铁涛等[2 ] 认为前三卷乃张子和所撰原稿 ,部分经麻知几润色 ,其余为麻知几、常仲明等人记录整理并补入的内容 ,亦反映张子和学术思想。另有《伤寒心镜别集》一卷、《三复指迷》一卷、《汗吐下法治病撮要》一卷、《秘录奇方》二卷、《张氏经验…  相似文献   

16.
徐妙燕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2):721-721
吾师张承烈主任中医师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悬壶40多年来,医术精湛。尤其对妇科疑难病证的治疗,有其独到经验,疗效卓著。现将其验案整理3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张梦侬(1896—1977),原名炳丞,字宏彪,湖北汉川人,生前曾任湖北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主任,全国名老中医,擅长治疗妇科、儿科及内科杂病。著有《临证会要》、《儿科辑要》、《产后临证医案》等书,其《临证会要》尤显张老临证特色。今就《临证会要》一书,条分缕析,探张老临床经验之奥妙,总结张老临证之特色,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8.
张镜人教授,名存鉴,是饮誉沪上的张氏医家第十二代传人,张氏家族自明末迄今执业行医代有传人,尤以擅治伤寒热病而名著江南。张老行医60余载,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热病主张祛邪为先,疗杂病独崇脾胃学说,他在治疗伤寒热病时强调的“表透”和“透表”,为医家所折服,著名中医学家、诗人裘沛然教授在诗中赞扬道:“醍醐重振旧家声,两字精严客尽惊”,这里的“两字”就是上述经验之谓。张老不仅是医术精深的医家,还是一位学识渊博、兴趣雅致的文人。他幼承庭训、国学功底深厚,少年、青年时期随父张益君学习中医期间,即秉承医文相通、注重文化的传统…  相似文献   

19.
范春 《国医论坛》2004,19(1):7-9
食疗 ,即饮食疗养的简称 ,是利用不同的食物来影响整个机体的功能 ,使其获得健康或治愈疾病的一种手段或措施 [1 ]。中医食疗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为丰富的内容 ,早在商汤时代伊尹撰写的《汤液经法》即是一部用汤液醪醴防治疾病的方书专著。《  相似文献   

20.
张磊中药运用阐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主任医师是全国名老中医之一。幼读经典,医理纯熟,治病用药,有章有法,临大证而不惑,遇险情而皆明,理验俱丰。现将他临证用药之经验归纳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