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VEGF和BCL-2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Closure,VAC.)对鼠失神经支配创面愈合中VEGF、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只),于大鼠背部做一2cm×2cm的矩形全层皮肤缺损,其中A组创面予以封闭式负压引流组,B组未加封闭式负压引流;负压在20-80mmHg。在VAC后1,3,6,9,12天,A、B两组同时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创面VEG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Bcl-2的表达和标记指数。结果:A组较B组其VEGF、Bcl-2表达及标记指数明显增加(P<0.001)。结论:VAC能明显促进创面的修复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胫骨远端钢板外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对7例7侧胫骨远端骨折术后出现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钢板外露的患者采用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进行治疗.患者于钢板外露后7 ~26d接受封闭负压吸引.术后7~ 14d,创面行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覆盖.创面缺损面积4cm ×2cm~13cm ×4cm.结果 创面封闭负压吸引平均1.3次.经负压吸引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所有创面均行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覆盖,皮瓣面积6cm×3cm~15 cm×6 cm.其中6例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术后4~6个月,X线证实骨折愈合.所有皮瓣与受区愈合良好,无骨髓炎及慢性窦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治疗胫骨远端钢板外露中能达到保留钢板、覆盖创面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是较为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但在使用过程中常遇到一些问题,如胃管与负压吸引管连接不紧密,连接管与胃管外接头不吻合,影响负压治疗效果。我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一次性1ml注射器解决上述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臧妍  周琴  史艳茹  梁敏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3):1852-1853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于临床已逾十年,它的优点是能迅速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组织健康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1]。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负压封闭引流过程中时常会出现  相似文献   

5.
陈一衡  徐华梓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5):361-363,378
目的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我院最近收治的1例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过程,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该病的病因、病理、好发部位、诊断及治疗的方法和原则等。结果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是一种以广泛骨质增生肥大及韧带、肌腱钙化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椎体前外侧缘的钙化、骨化及多个椎体骨桥的形成。治疗上主要是针对肌腱和肌腱附着处出现的钙化和骨化所引起的症状行对症处理。结论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并不少见但却容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诊断该病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治疗主要是降低其并发症带来的危害,应该特别注意发生在颈椎的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联合外科手术治疗体表急性感染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体表急性感染期创面病人58例,对病灶进行外科手术清创处理后,辅助应用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吸引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 58例病人中,46例病人在使用一次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后急性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创面局部血运显著改善,创面一期愈合;12例创面范围较大病人,连续给予2~3次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辅助治疗后,通过借助皮肤牵张器、皮瓣转移或皮片移植封闭创面,创面得以愈合。治疗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治疗急性感染创面的过程中,采用外科手术联合可调节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炎症扩散,更快的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深部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组25例深部难治性创面患者,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创面使用-0.017~-0.060MPa的负压持续吸引5~7天,予以更换VSD材料。测量VSD治疗前后创面大小。结果:25例深部难治性创面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通过负压治疗创面大小从(36±9)cm2减少至(21±8)cm2,取得了传统方法治疗无法达到的优良效果。结论:该技术操作简单,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换药,疗效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在外耳再造中,负压引流技术在减少术区血肿形成、塑形再造耳方面有重要作用。如果不能保障负压引流装置提供有效的负压,很容易导致手术的失败。因此,在外耳再造术中选择合适的负压引流装置是非常必要的。我科于2011年2月至今选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球来代替简易负压引流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负压吸引技术在治疗深度和浅度慢性创面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的122例深浅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浅度创面负压吸引组与深达骨面的创面负压吸引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及其愈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浅度负压吸引组与深度创面负压吸引组在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0)。深度慢性创面采用负压吸引治疗后并发症较少,且愈合率较高。结论负压吸引技术在深、浅度慢性创面治疗方面具有相似的作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负压吸引技术用于深度慢性创面治疗在并发症及愈合率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自动定量静脉采血管是利用负压原理而达到定量采血的目的。其特点是使用方便、防止感染。但在临床使用中偶有采血管因负压不足而致采血失败的现象发生。笔者总结出一种补救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暂时关闭加负压辅助吸引技术在救治严重腹部创伤病人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普外科应用腹腔暂时关闭加负压辅助吸引技术成功救治3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过程。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治愈,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在严重腹部创伤病人的救治中,合理有效应用腹腔暂时关闭加负压辅助吸引技术,可有效防治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提高严重腹部创伤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假体乳房再造是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方式的主流,然而再造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组织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增加医疗成本、影响美观,严重者还将导致假体缺失、乳房再造失败,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负压技术的进步,闭合切口负压治疗和负压联合滴注疗法被证明在预防和治疗假体乳房再造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其确切机制和使用负压技术的最佳条件及选择仍不清楚。本文从闭合切口负压治疗(ciNPWT)、负压滴注疗法(NPWTi-d)的应用现状与机制研究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复杂创面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四肢复杂创面患者102例,其中常规换药方法治疗33例,普通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35例,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34例,比较三组患者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与传统治疗方法比较,普通型负压封闭引流术和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复发率均较低(P<0.05),改进型封闭负压引流术愈合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亦较普通型短(P<0.05)。结论〓改进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骨科复杂创面方面,具有减少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复发率等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辅助治疗阴茎、阴囊坏疽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类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整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4例阴茎、阴囊坏疽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回顾分析其治疗过程中配合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的方法及其疗效。4例患者均早期行广泛、彻底的阴囊、阴茎坏疽清创术,并静脉应用二联广谱抗生素,清创后为充分创面引流,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待创面清洁后,予以创面缝合。结果:4例患者经配合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后,坏疽创面引流更加充分,阴囊、阴茎坏疽范围快速局限化,未出现睾丸坏死情况。4例患者均在坏疽创面清洁后,二期缝合,创面顺利愈合后出院。3个月后随访,局部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结论: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冲洗技术配合早期行广泛、彻底清创可有效促进坏疽范围的局限化,显著降低换药频率和缩短患者住院周期,是治疗阴茎阴囊坏疽的极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负压穿刺法在急诊血液病患者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急诊输血的血液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负压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连接输血器,以静脉留置针进行常规静脉穿刺;负压组静脉留置针连接一次性使用采血针接头及真空采血管,带负压进行静脉穿刺。结果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回血率及穿刺回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静脉留置针负压穿刺法穿刺稳定,回血自然、快速,操作者可尽快做出有效判断,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成为治疗急性、慢性创面愈合的最佳治疗手段。植皮术也是修复皮肤及软组织最为广泛的临床应用,但仅仅靠植皮,存在皮片坏死、创面感染以至手术失败的可能性。我院烧伤与皮肤外科自2009年以来在各中疑难、复杂的创面、植皮术中应用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采用持负压封闭引流技术63例患者的植皮效果及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在肝胆外科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3月以来应用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共138例,同时统计分析了1992年3月以来应用普通双套管负压引流病人112例,将其进行对照.结果:应用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技术组120例均保持良好的通畅引流,18例发生内套管堵塞,3例发生并发症.普通双套管负压引流组38例发生内套管堵塞,10例发生并发症.结论:自制双套管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在肝胆外科方面比普通双套管负压引流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制作幼猪肌腱外露创面模型2×12个,设为封闭负压引流组(VSD组)和对照组,对表达CD31的新生血管、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成熟血管和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细胞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第7天,VSD组CD31阳性新生血管数为(19.90±1.36)个,α-SMA阳性成熟血管数为(11.90±1.32)个,VEGF阳性新生血管数为(69.90±1.27)个,CD31 mRNA表达量为(1.543±0.072);对照组分别为(13.20±1.02)、(8.20±1.05)、(44.20 ±0.72)个以及(0.988 ±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封闭负压引流能加速创面血管化,肉芽覆盖肌腱,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负压闭式引流技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欣  蔡林  胡昊 《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0):692-693
目的探讨闭式负压引流(VSD)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总结VSD技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特点。结果采用VSD技术来替换换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时,维持在-125至-150mmHg的负压,及时处理堵管和漏气,从而有效地达到负压闭式引流培养伤口肉芽组织的效果。促进局部炎症消退和创面愈合,缩短疗程。结论保持有效负压是负压闭式引流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折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急慢性骨感染22例。结果22例均获随访,病程1周~6年,平均18个月,创面均获愈合。1次负压治疗18例,2次负压治疗2例,3次负压治疗2个例,负压引流出液体量为250-1200ml,平均400ml。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急慢性骨感染效果确切,技术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