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立 《中国美容医学》2014,(11):915-917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修复上中切牙切1/3~1/2楔形缺损的效果。方法:将楔缺的形状制成唇窄腭宽的相似三角等腰梯形立方体状,并作锁扣装置,再行复合树脂常规斜面法修复。结果:1年后对两组患者69颗牙进行复查,经χ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上中切牙切1/3~1/2楔形缺损,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及形态,区别于唇颊颈部的楔状缺损(Ⅴ类洞型缺损),也有别于前牙Ⅲ、Ⅳ洞型缺损,对抗力形和固位形要求较高,运用斜面+树脂凸+常规斜面法修复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联合牵引矫治弯曲阻生年轻恒前牙的疗效。方法:收集自2019年以来笔者医院收治的30例弯曲阻生年轻恒前牙病例,患儿年龄7~10岁,运用外科开窗联合牵引方法,将弯曲阻生年轻恒前牙恢复至正常牙列位置。患牙为观察组,对侧同名牙作为正常对照组,在双侧中切牙均受损的病例中,以同颌侧切牙为对照组,术后随访24个月。CBCT测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唇侧牙槽骨厚度、牙冠高度和牙根长度,评估预后效果。结果:29例患者共30颗患牙,其中男15例,女14例,失访3例,平均年龄(7.98±0.63)岁,成功率96.3%。利用CBCT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后,唇侧牙槽骨厚度小于对照组,且牙根长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牙冠高度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外科手术联合正畸牵引适用于年轻弯曲恒前牙的治疗,有利于牙根发育和唇侧牙槽骨的改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aided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全瓷贴面修复体对活髓前牙美学修复效果及牙龈牙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4例(共153颗患牙)活髓前牙美学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共78颗患牙)与试验组(n=42,共75颗患牙)。对照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试验组采用CAD/CAM全瓷贴面修复。对比两组术后12个月的修复效果,沟龈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index,P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龈沟液量与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1α)水平,对比两组术后1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邻牙的颜色匹配度、修复体完整度、基牙敏感程度及牙髓状态、修复体边缘染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修复牙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修复牙PI、GI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烤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 1月-2023年1月汉中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90例前牙美容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 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烤瓷冠修复,试验组给予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烤瓷贴 面。比较两组牙体修复成功率、牙龈状况、修复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牙体修复成功 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P <0.05);试验组牙龈状态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修复满 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6.67%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牙美容修复采用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联合烤瓷贴面能够提高牙 体修复成功率及修复满意度,改善牙龈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上颌前牙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因上 颌前牙单牙缺损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n=24)与对照组(n=24)。对照组予以上颌前牙单牙延期种植延期修复,观察组予以上颌前牙单 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比较两组牙槽嵴宽度变化、探诊深度、软组织改良龈沟出血指数、红色美学指 数、种植成功率及种植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M4、M3、M2及M1牙槽嵴宽度均大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探诊深度、软组织改良龈沟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红色美学指数评分 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美观度、咀嚼功能、色泽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上颌前牙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上颌前牙单牙缺损的修 复效果确切,能够减少骨量吸收,有利于骨组织生长,同时改善植体周围软组织功能,能够在保证美观度 的情况下提高种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玻璃纤维桩核联合全瓷冠修复在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 1月-12月长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 验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金属桩联合钴铬全瓷冠修复,试验组给予玻璃纤维桩核联合全瓷冠修复,比 较两组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口腔指标、修复效果及牙齿美观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IL-6、IL-8、 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出血指数、牙周探针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均低于对 照组(P<0.05);试验组修复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试验组牙齿美观满意 度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结论 玻璃纤维桩核联合全瓷冠修复在前牙牙体缺损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口腔指标,增强修复效果,患者对修复后牙齿 美观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两种桩核系统在不同程度的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8~50岁的病例167例共321颗经过完善根管治疗,需行桩核修复的上颌前牙,按照临床牙冠缺损的程度不同分为3级,随机分组,设计制作玻璃纤维桩核(A组81例共172颗患牙)和铸造金属桩核(B组86例共149颗患牙),桩核完成后均行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患者随访2年,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3级患者中,A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5.42%、98.61%、98.08%,总体成功率为94.77%;B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2.5%、82.22%、84.38%,总体成功率为83.22%。经统计学检验,除第1级患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第1级病例成功率与其他两组和整体成功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桩核系统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玻璃纤维桩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临床效果优于金铂合金桩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双颌前突拔牙病例的矫治过程中使用改良磨牙长牵引钩对控制前牙覆(牙合)和预备支抗的作用。方法:20例双颌前突、前牙覆(牙合)Ⅰ°、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矫治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使用常规的成品磨牙带环牵引钩,实验组10例使用改良磨牙长牵引钧进行牵引,治疗过程中均不采取其他辅助打开咬合和控制支抗的措施。拔牙间隙关闭完时测量前牙的覆(牙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拔牙间隙关闭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牙覆(牙合)均有所加深,但实验组前牙覆(牙合)改变较少,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冠、根近中移动量均较对照组的少,差别有显著性;而实验组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冠、根近中移动量也较对照组的少,但差别无显著性。结论:改良磨牙长牵引钩在拔牙矫治病例中可以起到支抗预备、防止支抗磨牙前倾移位及前牙覆(牙合)加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联合GBR修复缺牙的美学效果。方法:8位上颌前牙残根无法保留,伴唇侧缺损的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18~55岁,接受了骨水平种植即刻修复同期GBR骨增量处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术前留取口内照片及放射线资料,在术后、修复完成及复查时,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及牙龈情况,询问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接受种植修复的8例患者种植体均存活,有1例出现邻牙唇侧牙龈萎缩,其余牙齿的牙龈稳定,有2例术后牙龈缘位置向冠方增长。种植复查时放射线检查基本与修复时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前牙区应用即刻种植的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美学效果,是一种较可靠的种植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前突畸形是最常见的牙颌畸形之一,早在1778年Hunter曾给下颌前突畸形下了这样的定义:下颌骨过分的向前突出以致造成前牙反(牙合),闭口不便以及容貌的破坏。下颌前突畸形常伴有牙颌关系的错乱,前牙反牙合或伴开(牙合),后牙呈安氏Ⅲ类错(牙合)关系,颜面下1/3的突出是其显著特征,约占各类牙颌面畸形者的35%.  相似文献   

11.
刘玮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3):36-39
目的 比较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早期种植延期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 院收治的150例牙周病前牙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前牙早 期种植延期修复,试验组给予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比较两组穿龈深度、美学效果、修复成功率及 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4、12、24周后穿龈深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4、 12、24周后PES评分、W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 80.00%(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结论 即刻种植即刻 修复在牙周病患者前牙修复中的效果优于早期种植延期修复,能有效提高修复成功率,且修复后并发症发 生风险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刘正刚  刘莉娟  曹慧琴 《中国美容医学》2005,14(2):201-202,i007
目的:寻找一种少磨牙体修复前牙切缘V形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登士柏公司生产的Prime&Bond NT粘结剂和Dyract AP复合体修复前牙切缘V形缺损。结果:半年内修复成功率95.93%,二年后成功率为88.62%。结论:Dyract AP粘结性强、耐磨、色泽好,适用于前牙切缘V形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对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活髓前牙美容修复的临床研究。方法:对637颗活髓前牙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容修复并进行临床观察随访。结果:活髓前牙行光固化复合树脂美容修复疗效比较满意,4年、5年、6年的成功率均在70%以上。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是一种可靠的活髓前牙美容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3岁,因牙列缺失,要求行全牙列金瓷固定桥修复。检查:,缺失.反he(图1a)。治疗:(1)牙体治疗:对有牙髓炎、牙周炎、根尖周炎的患牙首先进行完善的治疗。(2)牙体预备:尽量少磨牙,保存牙体和活髓。由于前牙反he的病例伴有下颌骨前突.因此备牙时唇侧牙体适当多磨.从视觉上尽可能内收前突的下颌骨.以达到较理想的美容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前牙唇侧骨壁部分缺损即刻种植的疗效及对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行上前牙即刻种植修复的患者62例。根据唇侧骨壁完整性将患者分为完整组(唇侧骨壁完整)和缺损组(唇侧骨壁有冠方缺损但不超过1/2),各31例,对两组均实施即刻种植。术后12个月,评价两组的种植成功率、并发症情况,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评价两组的唇侧骨壁厚度、红色美学指数(Pinkestheticscore,PES)、白色美学指数(White estheticscore,WES)。结果:两组种植成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冠方、中部、根尖的唇侧骨壁厚度均有所减小(P<0.05),但两组组间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PES、WE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后即刻(P<0.05),但两组PES、W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唇侧骨壁完整患者即刻种植相比,唇侧骨壁部分缺损患者采取即刻种植同其疗效相当,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美观度较好。  相似文献   

16.
探究前牙边缘缺损瓷修复期间予以不同牙体预备方式对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 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前牙边缘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牙体预备,研究组予以全瓷冠牙体预 备,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口腔健康状况、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GCF指标高于对照组,PD、GI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全瓷冠牙体预 备进行前牙边缘缺损瓷修复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前牙缺损情况,提高牙体黏结强度,减少邻牙坏 龋、脱落等情况,保障患者口腔健康并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探究在前牙美学粘接修复中应用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 0 2 2 年 4月-2023年5月于珠海彭春苗口腔诊所实施前牙美学粘接修复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Dyract AP复合体修复术,观察组行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比 较两组不同类型前牙缺损(前牙牙冠缺损、各类龋洞、过小牙、牙间隙)的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前牙牙 冠缺损修复优良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68.57%(P <0.05);观察组牙间隙修复优良率为94.59%,高于对 照组的72.22%(P<0.05);观察组各类龋洞修复优良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观察 组过小牙修复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P <0.05)。结论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在前牙美 学粘接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针对不同类型前牙缺损的修复优良率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前牙残根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例。对照组予以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前牙残根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 牙周健康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修复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 组治疗后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 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前牙残根正畸 牵引加牙冠延长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牙周健康情况,提升修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纤维桩在前牙大面积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总结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前牙需要行牙体缺损修复的患者35例49颗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使用纤维桩进行修复,观察6~18个月,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评价桩棱修复体的临床疗效.结果:经18个月的随访观察,49颗患牙中,1颗根折;1颗桩核松动;1颗冠脱落;成功率93.88%.从修复体的美观性、边缘密合性、固位及牙周状况均较满意.结论:纤维桩强度高、色泽好、操作简便,成为前牙美容修复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直丝弓矫治器结合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Multiloop Edgewise Arch Wire,MEAW)和结合平面导板打开成人前牙深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分别应用直丝弓矫治器结合MEAW和平面导板各治疗24例骨性I类前牙深覆成人病例,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咬合打开的时间及治疗前后病例的双侧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值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打开覆的时间:MEAW组(3.89±0.24)月,平面导板组(2.15±0.45)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MEAW组:上、下颌双尖牙与第一磨牙均向远中直立,上、下颌双尖牙伸长,上下前牙唇倾并压低,下颌并未发生明显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平面导板组:上颌牙齿在角度和长度方面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下前牙压低,下颌双尖牙及磨牙伸长,尤以第一磨牙显著,下颌发生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论:本研究显示直丝弓矫治器结合MEAW技术或结合平面导板均可有效地矫治成人前牙深覆,但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其各自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