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测试并评价新型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新鲜成人枕颈标本(C0-4)8例,分成4组:完整状态组、寰枢椎不稳状态组、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状态组和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状态组。通过加载1.50 N·m的力矩,对4组标本C1/C2、C2/C3节段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等6种运动方式下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vement,ROM)及稳定性指数(stability index,SI)进行测试。结果采用新型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后,C1/C2、C2/C3节段的ROM与正常完整标本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常规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动态固定法相比,C1/C2、C2/C3节段的R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用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固定与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C1/C2SI均上升,与完整状态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01)。C2/C3测试结果显示,采用动态固定时SI分别上升为109%、107%和112%;而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三维运动范围SI反而分别下降为77%、71%和87%,比动态固定SI分别低29%、34%和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新型寰枢椎后路动态固定系统既可维持寰枢椎的部分旋转功能,又可达到坚固固定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有效地减少对邻近节段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
寰枢椎失稳后路内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两种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采用8具新鲜人尸体枕颈部标本(C0—C3),进行寰枢失稳前后及不同方式固定后三维生物力学测试。旋转力矩为1.0Nm,屈伸力矩为1.5Nm。内固定方式为目前提倡的三种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技术,即经关节突侧块螺钉结合后路Gallie钢丝固定技术、Goe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和Tan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技术。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Fish's最小二乘法差异分析(LSD)及Tambane’s T2,进行统计学处理,评价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前后、屈伸和侧屈时,不同器械固定组测定的刚度值无明显差异,与未受损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失稳组相比都有增高(P〈0.05)。扭转时,未受损组与失稳组比较刚度测定值差别不大(P〉0.05);而三种内固定组的刚度明显增大(P〈0.001),TA+Gallie组与Goel组间比较差别不大(P〉0.05),而Tan技术组与前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侧块螺钉固定方式所提供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与金标准(Margerl+Gallie技术)相似,Tan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显示有更强的抗扭转性能。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着重考虑置钉的安全性,而不是固定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3):1217-1222
[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评价寰枢椎经关节螺钉联合椎板钩内固定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寰枢椎经关节螺钉联合椎板钩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两种内固定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加载到寰枢椎不稳的有限元模型上,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各个有限元模型的活动度(ROM),并提取内固定有限元模型的应力云图。[结果]寰枢椎经关节螺钉联合椎板钩内固定的活动度要略小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屈和伸的工况下,寰枢椎经关节螺钉联合椎板钩内固定产生应力值较大,主要集中在螺钉根部和经关节部位;在后伸工况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产生应力较大,主要集中在螺钉的根部和连接棒。[结论]寰枢椎经关节螺钉联合椎板钩内固定的稳定性略好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寰枢椎经关节螺钉联合椎板钩内固定在螺钉经关节部位和螺钉根部易产生断钉,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螺钉根部和连接棒处易产生断钉。 相似文献
5.
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目的:评价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6具新鲜颈椎标本,按随机顺序,对每一标本先后行C1-C2椎弓根螺钉、Magerl螺钉、Brooks钢丝以及螺钉联合钢丝固定,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测量其三维运动范围。结果:Magerl螺钉或C1-C2椎弓根螺钉联合Brooks钢丝组成的固定系统的三维运动范围最小。C1-C2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前后屈伸运动范围与Brooks钢丝固定无差异,但大于Magerl螺钉;其左右侧屈运动范围小于Brooks钢丝固定,大于Magerl螺钉;其轴向旋转角度明显小于Brooks钢丝固定,但与Magerl螺钉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1-C2椎弓根螺钉的三维稳定性与Magerl螺钉相当,联合Brooks钢丝固定可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前路经口寰枢椎复位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系统与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对枢椎及齿突的最大下位力,为临床选择固定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6个男性新鲜尸体寰枢椎标本(C1、2)制备寰枢椎不稳模型后,分别采用TARP系统(TARP组)和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椎弓根钉棒组)固定,采用材料试验机测量前、后路固定系统对枢椎及齿突的最大下拉力。结果 TARP组和椎弓根钉棒组最大下拉力分别为(77.38±16.10)N和(39.31±17.27)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06,P=0.000)。结论前路固定系统较后路固定系统对枢椎及齿突下拉力大,提示对于难复性寰枢椎脱位,从前路进行复位具有更可靠的复位效能。 相似文献
7.
寰枢椎不稳多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但由于其解剖及生物力学上的特殊性,内固定方式也与下颈椎明显不同,目的是提供即刻稳定性,解除脊髓及神经压迫,促进融合。目前固定方式主要包括钢丝固定技术、椎板夹或椎板钩技术、Magerl技术、寰椎侧块螺钉技术及椎弓根钉技术、枢椎椎弓根钉、枢椎椎板螺钉、峡部螺钉等,其后又出现寰椎后弓螺钉、后弓锁定钛板、寰枢侧块关节间融合器等新技术,但各固定方式在技术及恢复上颈椎稳定性上存在优缺点,故熟悉各内固定技术并对该领域研究进展有所了解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影像学参数设计一种新型后路寰枢椎固定系统,运用有限元方法评价该系统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运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测量工具对后弓发育正常且结构完整的成人寰椎CT进行解剖学参数测量,依据寰椎影像学测量参数设计出一种符合寰椎解剖结构的新型后路寰枢椎固定系统。对1例健康志愿者上颈椎进行薄层CT扫描,对其CT图片数字图像处理,进行网格划分、设置材料属性及载荷与边界条件,建立正常上颈椎有限元模型(正常模型),并与已发表文献对比验证其有效性;在正常模型基础上通过修改材料属性及去除横韧带构建寰枢椎失稳有限元模型(失稳模型),加载新型后路寰枢椎内固定系统至失稳模型上建立新型后路寰枢椎固定系统固定有限元模型(新型模型);运用Abaqus 2019对新型模型施加扭矩为1.5N·m,对该模型C0-C3节段屈伸、侧屈、旋转活动度进行计算分析,并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有限元模型(椎弓根螺钉模型)对比。结果:设计出的新型后路寰枢椎固定系统符合寰椎的解剖结构,此系统由新型寰椎后弓钢板、连接棒及枢椎椎弓根螺钉组成。与以往文献对比,建立的正常模型验证有效。新型模型与正常模型相比减少了屈伸95.3%、侧... 相似文献
9.
寰枢椎不稳和脱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枢椎不稳和脱位内固定的方法较多,如何正确选择手术方法对其治疗的安全及颈椎功能的保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文献,综述了寰枢椎前后路内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使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寰枢椎不稳的后路内固定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18例寰枢椎不稳患者经后路治疗 ,其中Apofix9例 ,Apofix +C1,2 经关节螺钉 9例。结果 共放置经关节螺钉 17枚 ,1例因放置过程中引起大出血 ,仅进行了单侧放置。术后并发感染 2例 ,经清创后愈合 ,无内固定失败和椎动脉及脊髓损伤等并发症。随访 5~ 16月 ,植骨全部融合。结论 Apofix和C1,2 经关节螺钉技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可提供有效的固定和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1.
寰枢椎后路固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枢椎不稳是由炎症、创伤、先天性疾病、肿瘤或退变引起的脊柱生物力学异常改变,常常需要手术固定。最初的后路钢丝固定技术操作安全,但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外固定制动,并且不融合率高。螺钉固定技术(经关节螺钉、寰枢椎侧块和椎弓根钉技术)融合率高、不需要坚强的术后制动,但是其技术要求高。枢椎椎板螺钉能坚强固定寰枢椎复合体,可作为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补充固定技术。文中将复习寰枢椎复合体后路固定的发展史和各种技术,同时讨论各自的成功率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Mihir R. Bapat Vinod J. Lahiri N. S. Harshavardhan Umesh S. Metkar Kshitij C. Chaudhary 《European spine journal》2007,16(2):187-197
Prospective study of 27 consecutive cases of tuberculous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operated between 1998 and 2003. Early surgical
stabilization of tuberculous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has gained popularity. This is largely due to success of chemotherapy
in rapid control of infection. Although selective atlanto–axial fusion techniques are advocated in other indications, their
role in tuberculosis remains confined to atlanto-axial wiring techniques that are mechanically unsound. The role of three-point
rigid fixation using trans-articular screws (TAS) remains unclear.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define the role
of trans-articular screws in tuberculous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based on radiological criteria. (2) To attempt to separate
patients that can be treated by selective atlanto-axial fixation as against the standard occipito–cervical fusion (OCF). (3)
Compare the 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outcome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wenty-seven consecutive patients of tuberculous
atlanto-axial instability were operated between 1998 and 2003. The pattern of articular surface destruction and the reducibility
of the atlanto-axial complex were assessed on plain radiographs and MRI. The reducibility of the C1–C2 joint was graded as
reducible, partially reducible and irreducible. Pattern of the C1–C2 articular mass destruction was grouped as minimal, moderate
and sever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surgical groups based on radiological findings and were treated with TAS (n=11) and OCF (n=16) fusion. The three-point fixation provided by the TAS allowed early brace free mobilization by 3 months with fusion rate
of 100%. Fusion occurred in 83.16% in the OCF group. Implant failure occurred in two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CF.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TAS group and the OCF group was 90.90 and 62.50%, respectively. Results in 27 consecutive patients
demonstrate improved patient fusion and satisfaction rates in the TAS group. Judicious selection of patients for TAS fixation
is possible with relatively few complications in tuberculosis of the atlanto-axial complex. This, however, require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MRI pattern of involvement of the atlanto-axial complex that is difficult in non-endemic areas.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横连模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C1-C2 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C1-C2 PSR)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C1-C2 PSR治疗32例寰枢椎脱位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有四肢麻木、无力等不同程度的脊髓神经损害表现。术前均行颈椎X线片、CT及三维重建、MRI、椎动脉CTA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7例采用钉尾横连(horizontal screw-screw crosslink,hS-S CL)C1-C2 PSR(A组),男4例,女3例,年龄45.57±9.05岁;12例采用棒-棒横连(horizontal rod-rod crosslink, hR-R CL)C1-C2 PSR(B组),男5例,女7例,年龄43.58±7.35岁;13例不用横连,只行C1-C2 PSR(C组),男6例,女,7例,年龄42.38±6.70岁。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法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术后半年及1年以上定期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CT,评估内固定位置及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无切口愈合不良,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JOA评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1年、2年和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人数:A组分别为4例、5例、6例、7例,B组分别为5例、9例、10例、12例,C组分别为1例、3例、5例、10例,术后6个月、1年、2年时A组、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时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螺钉移位、松动、断裂等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结论:不同横连模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横连较无横连植骨融合更早,钉尾横连和棒-棒横连临床疗效相当的,但前者在术中安装时更便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钛缆与钢丝治疗少儿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方法:63例15岁以下寰枢椎不稳患者,男38例,女25例。分别行后路钛缆固定(32例),钢丝内固定(31例),均采用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的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性融合时间、术后骨性融合病例数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钢丝固定组(110±35.6)min,钛缆固定组(70±25.4)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5 4,P<0.05)。手术出血量:钢丝固定组(160±55.8)ml,钛缆固定组(120±35.3)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5 7,P<0.05)。6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12.9个月,平均6.1个月。术后骨性融合时间:钢丝固定组(3.8±0.3)个月,钛缆固定组(3.1±0.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314 4,P>0.05)。钢丝固定患者中钢丝断裂4例,钢丝松脱2例,25例获骨性融合;钛缆固定患者中钛缆松脱1例,31例获骨性融合,未发生钛缆断裂、脊髓损伤等其他并发症。术后骨性融合病例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4.199 4,P<0.05)。按疗效评定标准,钛缆固定组,优21例,良10例,可1例,差0例;钢丝固定组,优14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134 2,P<0.05)。结论:钛缆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后路治疗少儿寰枢椎不稳的一种更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Cervifix在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高位颈髓压迫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Cervifix内固定系统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的价值。方法:36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并脊髓不全损伤行后路融合、Cervifix内固定。男23例、女13例,年龄15~62岁,平均38.3岁。陈旧性外伤21例,先天性畸形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寰椎前脱位6例。结果:随访8~42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脊髓功能按JOA17分法评定,改善率为71.4%。全部患者均获骨性融合,内置物无松动、断裂及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结论:Cervifix内固定可提供坚强有效的节段性固定,提高融合率。同时,可预防单纯减压融合术后早期失稳导致的高位脊髓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16.
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复习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系统的设计原理、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等相关文献,与传统的脊柱融合术相比,应用非融合系统可获得很好的疗效,并可以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和寰椎椎板钩内固定的力学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侧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和寰椎椎板钩内固定的力学稳定性。方法将6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包括枕骨基底部和C1-C4颈椎节段)置于1.5Nm载荷下,测量C1,2节段的三维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标本依Gallie内固定、双侧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和Gallie内固定、双侧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内固定、双侧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和寰椎椎板钩内固定、双侧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顺序实施固定,每次固定后测量三维运动范围。结果包含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的内固定组在旋转和侧屈方向上具有最小的ROM,其中双侧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和寰椎椎板钩内固定组在屈伸运动方向上也具有最小的ROM。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在旋转方向上ROM大于单纯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内固定组,但在侧屈和屈伸方向上接近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在侧屈和旋转方向上ROM均小于Gallie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经寰枢关节间隙螺钉和寰椎椎板钩“三点”内固定具有最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虽然双侧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生物力学稳定性上不及“三点”内固定,但明显优于Gallie内固定。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