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甲腔成形及乳突腔充填术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耳甲腔成形术及乳突腔充填术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5例、25耳行乳突腔充填术及耳甲腔成形术,分别于术后3、6个月观察乳突腔缩小情况、干耳时间、术腔上皮化及术后是否出现前庭症状等.结果经随访1~2年,患者巨大乳突术腔明显变小,皮肤光滑,色泽正常,全部病例均获干耳,干耳时间平均为6周,1例术后出现头晕,耳鸣症状,4耳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术后实用气导听力提高15~25dB.结论耳甲腔成形术及乳突腔充填术可以缩小乳突腔,促进乳突腔的通气引流及上皮化,提高乳突根治术的效果,同时有利于鼓室成形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首次乳突根治术后复发的因素及再次根治术的临床要点。方法 分析23例(23耳)行乳突再根治手术患者的门诊和住院资料,再次行根治术前的乳突CT、术式、术中情况、术后内镜及听力学检查,统计分析手术前、后气导平均言语听阈等。结果 23例患者,术中无胆脂瘤者10例,有胆脂瘤者13例,选择手术方式不正确占17.39%(4/23),病灶残留、清除不彻底者占78.26%(18/23),术腔引流不畅者占82.61%(19/23),咽鼓管鼓口存在病变者占34.78%(8/23)。再次根治手术行改良乳突根治术+Ⅱ型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10耳(43.48%),改良乳突根治术+Ⅱ型鼓室成形术2耳(8.70%),改良乳突根治术+Ⅲ型鼓室成形术+耳甲腔成形术8耳(34.78%),改良乳突根治术+Ⅲ型鼓室成形术+外耳道后壁重建术1耳(4.35%),乳突根治术2耳 (8.70%)。术后术腔抗生素纱条填塞14 d,持续消炎治疗1周,嘱患者滴耳、定期返院换药等综合治疗。术后5~9周干耳,平均干耳时间7周。手术后23耳均干耳,无再次复发,术腔恢复良好,术后随访1年,21耳(91.30%)行鼓室成形术,术后鼓膜未再出现穿孔、流脓液等症状,且术后3个月的气导平均言语听阈、骨气导差均低于术前水平,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仔细的术前CT阅片、耳内镜及听力学评估、手术者扎实的耳显微外科基本功、术式的选择、病灶残留、术腔引流不畅、咽鼓管病变等均是乳突根治术后复发因素,如行再次手术时,应当充分认识复发原因,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以达到干耳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改良乳突根治术中耳甲腔成形术式的改良及其联合乳突封闭的疗效。方法将38例接受改良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Ⅲ型的中耳胆脂瘤患者分为2组,改良组20例术中进行耳甲腔成形改良术式联合乳突封闭术,对照组18例术中采用经典耳甲腔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干耳时间、术后6个月听力水平、术后与术前外耳道直径比、乳突术腔与外耳道口直径比等指标。结果改良组干耳时间为8.5±2.93周,对照组干耳时间为14.9±6.4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与术前外耳道口直径比为1.22±0.21,对照组为1.8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6个月听力提高14.1±5.67 dB,对照组为14.1±6.61 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乳突术腔体积为2.22±0.32 ml,对照组为3.55±0.32 ml,后者大于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乳突术腔与外耳道口直径比为2.26±0.35,对照组为2.36±0.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乳突根治术中采用改良耳甲腔成形术联合乳突封闭能有效缩小乳突术腔,缩短术后干耳时间,且能最大程度保留外耳道口直径接近正常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处理好乳突根治术后遗留的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突腔的方法。方法:以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31耳,骨疡型3耳。并行外耳道后壁中Ⅰ期鼓室成形术,修补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乳突腔。结果:经5年随访观察,外耳道接正常形态,保留含气突腔,达社交听力者16耳,达实用听力者16耳。结论:乳突根治术后外耳道后壁重建并Ⅰ期鼓室成形订,对解决乳突根治后遗留乳突腔或大外耳道,改善听力,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  相似文献   

5.
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对骨性外耳道缺损重建及对听力、干耳、术后大术腔引起耳部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 2006~2010年收治胆脂瘤型中耳炎7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开放式,采用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观察组为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术中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保留或重建骨性外耳道。结果 与传统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相比,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在听力提高、干耳及消除不适症状方面有更好疗效。结论 胆脂瘤型中耳炎术中保留或重建骨性耳道对术后提高听力、尽早干耳及消除“根治腔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耳甲腔成形术在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对胆脂瘤中耳炎患者行乳突病变切除术、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同时行耳甲腔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胆脂瘤中耳炎患者77例,其中41例(41耳) (治疗组)采用耳后切口施行乳突根治术、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及耳甲腔成形术;对照组36例(36耳)采用耳后切口施行乳突根治术、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及 3 年追踪观察两组患者干耳情况并行纯音听阈检查,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45.66±8.40 dB HL,骨气导差为26.05±8.15 dB,术后3年气导平均听阈为23.55±7.10 dB HL,骨气导差为10.79±5.52 dB.平均干耳时间24.25± 5.37天,治愈率100%.未发生外耳道狭窄.对照组术前气导平均听阈为43.78±9.25 dB HL,骨气导差为25.65±8.55 dB,术后3年气导平均听阈为29.33±8.32 dB HL,骨气导差为17.10±6.62 dB,12例发生外耳道狭窄,其中有8例胆脂瘤复发,干耳时间32.35±15.60天.结论 乳突根治术+软骨环-软骨膜鼓室成形术同时行耳甲腔成形术能使术腔迅速上皮化、易干耳,术后听力提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乳突手术中改良乳突腔充填及耳甲腔成形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乳突腔充填及耳甲腔成形术对开放式乳突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128例(130耳)胆脂瘤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经严格配对后分成改良组(65耳)和对照组(65耳),改良组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应用改良的耳后肌骨膜行"S"形切开,分成蒂在乳突腔上下方的耳后肌骨膜瓣并加用乳突骨粉行乳突腔填充,且以耳甲腔"C"形切口形成蒂在下方的耳道耳甲腔大皮瓣完成耳甲腔成形术;对照组则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采用传统乳突腔充填及耳甲腔成形术。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后干耳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随访1~4年,改良组患者耳道口宽大,术腔痂皮堆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式乳突术中应用改良乳突腔充填及耳甲腔成形术可缩短术后干耳时间,减少术腔痂皮堆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乳突根治术后长期流脓患者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对63例乳突根治术后长期不干耳患者再次施行乳突根治术,同时行乳突充填术及鼓室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经1~2月局部换药均获干耳,外道形态接近自然宽大的外耳道,气导听力较术前获得改善.结论 病灶清除不彻底,术腔难于清理是乳突根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乳突腔彻底开放,轮廓化,适度充填乳突腔,配合鼓室成形术,可以获得近似正常的外耳道,并且能有效改善听力.  相似文献   

9.
耳甲腔成形术在乳突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耳甲腔成形术对乳突根治术疗效的作用。方法:对32例做耳甲腔成形术(成形组)及36例未做耳甲腔成形术(对照组)的乳突根治术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成形组干耳时间平均为5周,其中1例出现耳廓软骨膜炎,5例术腔内痂皮堆积,2例再感染。对照组干耳时间平均为9周,外耳道均较狭窄,乳突腔内痂皮易堆积,再流脓12例。结论:耳甲腔成形术能缩短乳突根治术的干耳时间,可提高疗效。术前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术后的随访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中切除乳突尖的优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乳突尖部分切除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44例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中,行单纯乳突根治术(10例)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34例,含乳突切除术加鼓室成形术Ⅱ型或Ⅲ型)时.同时切除部分乳突尖外侧壁。结果:切除乳突尖后,乳突容积明显减小,术后3个月随访,干耳43例,占97.6%。干耳时间3周~2.5个月。术后1年随访,无一例胆脂瘤复发。结论:乳突尖部分切除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中消灭乳突死腔,最大程度达到干耳,减少胆脂瘤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本研究设计的扩大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复合瓣,结合骨粉乳突术腔填塞术,应用于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间胆脂瘤中耳乳突炎患者71例(71耳)施行在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基础上,应用扩大耳后带蒂肌骨膜瓣-外耳道皮瓣复合瓣,结合骨粉乳突术腔填塞术,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2年。手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为3周~1.5个月,平均29d。全部乳突术腔获干耳。结论扩大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复合瓣,结合骨粉行乳突术腔填塞术,应用于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以下优点:乳突术腔愈合时间短,上皮修复覆盖好;可避免乳突术腔植皮;术后干耳率高,基本无需术后乳突术腔清理。  相似文献   

12.
经耳后切口行中耳乳突病灶切除同时行鼓室成形、耳甲腔成形术,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和骨疡型中耳炎非常成熟的技术,术中行外耳道口扩大时,由于需切除部分耳甲腔软骨,加上术腔纱条填塞时间较长,易引起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笔者诊治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耳后双蒂肌骨膜瓣在乳突根治术中,填塞乳突腔对干耳及听力疗效的观察。方法对慢性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和耳甲腔成形术78例(耳)中,进行耳后双蒂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结果78例患者中,患耳干耳时间缩短至10~15天,58例听力较术前提高(17.2±4.9)dB。结论耳后双蒂肌骨膜瓣填塞对术后乳突腔的迅速上皮化、易干耳、重建外耳道后壁以及术后听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耳甲腔成形并一期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对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型)患者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耳甲腔成形、WullsteinⅢ型鼓室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耳后切口对37例(37耳)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型)病人施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及耳甲腔成形和Ⅲ型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听力平均提高16dB,26耳平均听力达35.8dB,9耳平均听力达25dB.跟踪随访2-4年,术腔均上皮化好,外耳道无痂皮堆积.26例鼓膜形态完全正常,5例鼓膜疤痕内陷,3例鼓膜穿孔但干耳,干耳率91.9%(34/37);3耳仍有间断性流脓,经再次手术干耳,2例胆脂瘤复发,复发率5.4%(2/37).干耳时间在5-9周,平均6.5周.结论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耳甲腔成形并Wullstein Ⅲ型鼓室成形术能使术腔迅速上皮化、易干耳,术后听力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首次乳突根治术后持续不干耳的原因及再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施行乳突腔填塞、外耳道后壁重建及鼓室成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外院曾行经典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长期不干耳患者14例(14耳),采用带血管蒂的耳后软组织瓣及颞肌瓣填塞乳突腔,取乳突骨皮质重建上鼓室及外耳道后壁,有适应证者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二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随访1~5年,14耳均保持干耳,外耳道形态大致正常或略扩大。结论二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在分析首次手术失败原因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优点为:①术后基本无乳突腔,外耳道形态近正常或略扩大,有利于保持干耳;②有适应证者均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有利于改善听力。乳突腔填塞、外耳道后壁重建及鼓室成形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作者总结马萨诸塞眼耳医院5年来(1962—1966)936例1074耳的手术结果。病例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均有统一标准。936例中单纯鼓室成形术331耳、成形术兼乳突根治术21耳、成形术兼乳突根治及闭塞术388耳、成形术兼上鼓室-鼓窦开放术29耳、单纯乳突根治术83耳、根治术兼闭塞术45耳、单纯改良根治术19耳、改良根治加闭塞术11耳、完全闭塞术9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单侧或双侧多次分期鼓室成形术失败的病例,包括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检查仍然不好,缺少听骨链支持的前庭窗手术,前庭窗有纤维性或硬化性病灶,以及严重中耳炎前庭窗、圆窗、后鼓室、鼓隐窝及咽鼓管口感染者。唯一方法是先施行乳突鼓室凿开术,彻底清除病灶,然后为了重建有效听力,分期施行Lempert的水平半规管的迷路开窗术。乳突鼓室凿开术:第一期手术即作者1960年改良的Lempert乳突鼓室凿开术与外耳道耳甲软骨成形术。经耳内或耳后径路的自身闭塞的无移植物乳突根治术腔,可以达到永久性干耳。和Lempert 1949年所描述相同,所有感染病灶均应除去。本手术将颞骨气房结构的内容物彻底清除,使水平半规管轮廓露出,将外耳道底削低至下鼓室底平面,使圆窗、前庭窗区彻底暴露,从鼓膜张肌管部切去感染的鼓膜张肌腱。这种无移植物自行缩小的乳突腔,自行堵塞咽鼓管口。因此手术后术腔变成充满蹼样纤维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处理乳突根治术后遗留的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乳突腔的方法。方法:应用骨性外耳道后壁重建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58例(58耳),清除病变的同时以颞骨皮质骨行骨性外耳道后壁重建并Ⅰ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随访1~3年,仅有1例胆脂瘤复发(复发率1.72%)。外耳道接近正常形态,保留含气乳突腔。纯音听阈提高30dBHL以上者(极效)5耳,提高20~29dBHL者(显效)11耳,提高10~19dBHL者(有效)30耳,总有效率为79.31%(46/58),〈10dBHL者(基本无效)8耳,无听力提高者(无效)4耳。术后平均气导听阈明显减少。结论:乳突根治术后以颞骨皮质骨行骨性外耳道后壁重建并Ⅰ期行鼓室成形术,有助于修复乳突根治术后遗留的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乳突腔,改善听力,降低胆脂瘤复发率,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切穿耳甲腔软组织层的耳甲腔成形术679耳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当数量的文献研究证实,耳甲腔成形术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手术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辅助术式。多年来,不少作者。研究出了一些不同的耳甲腔成形术式,但大多是小样本的报告。文献中有报道在耳甲腔成形术后虽然干耳,但存在外耳道口畸形,耳道乳突腔内易形成痂皮且难以清理并发真菌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EACC)的临床表现及颞骨CT特点进行分期,并探讨不同分期患者选择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33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期。其中Ⅰ期14耳,采用耳内镜下治疗,门诊局麻下一次或分次取出;Ⅱ期8耳,全麻显微镜下清除胆脂瘤后,再行外耳道成形术及耳甲腔成形术;Ⅲ期11耳,全麻下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外耳道、鼓室及乳突病变,视鼓室条件及听骨链受损情况选择一期或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Ⅰ期、Ⅱ期恢复良好,听力基本恢复正常;Ⅲ期恢复良好,择期行二期鼓室成形术,听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对EACC病变程度进行确切的分期,根据不同病变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