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抑毒调平液对慢性乙肝患者Th_1/Th_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口服抑毒调平液或安慰剂。收集治疗前、治疗后停药时及停药3月末空腹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另选30例年龄、性别与治疗组、对照组无差异的正常人作正常组。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清IL-2、IFN-γ、IL-12的水平及IFN-γ/IL-4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IL-4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停药时、停药3月末治疗组IL-2、IL-12、IFN-γ、IFN-γ/IL-4的值持续增加(P<0.05),IL-4持续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抑毒调平液上调血清中IL-2、IL-12、IFN-γ的含量及IFN-γ/IL-4的比值,下调IL-4的含量,促使Th_1/Th_2分泌的细胞因子比值恢复平衡,至少维持治疗结束后3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抑毒调平液对慢性乙型肝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分别口服抑素调平液或安慰剂。收集治疗前,治疗后停药时及停药3月末空腹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IL-2、IFN-γ、IL-12的水平及IFN-γ/IL-4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IL-4的含明明显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停药时,停药3月末治疗组IL-2、IL-12、IFN-γ、IFN-γ/IL-4的值持续增加(P<0.05),IL-4持续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抑毒调平流上调血清中IL-2、IL-12、IFN-γ的含量及IFN-γ/IL-4的比值,调IL-4的代名词,促使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比值恢复平衡,至少维持治疗结后3个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患者与健康女性中医体质分布、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以及Th1/Th2平衡情况,探讨宫颈HR-HPV感染患者Th1/Th2平衡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R-HPV感染患者(感染组)与健康女性(对照组)各60例,应用《KY3H中医体质辨识表》 进行体质辨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比较两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并比较两组中偏颇体质人群的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以及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情况。[结果]感染组中偏颇体质占主导(63.33%),且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感染组IL-2、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4、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颇体质人群中,感染组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其中IL-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FN-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偏颇体质Th1/Th2细胞因子比较,感染组IL-2/IL-4、IL-2/IL-10、IFN-γ/IL-4、IFN-γ/IL-10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颇体质女性更易感染HR-HPV,且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Th1/Th2平衡向Th2漂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探讨其在阴道局部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细胞因子IFN-γ、IL-12、IL-4及IFN-γ,IL-4表达情况.结果: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组(VVC组)阴道灌洗液细胞因子IL-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组(RVVC组)(P<0.05),RVVC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4在VVC组与RVV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VC组与RVVC组IFN-γ/IL-4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VVC患者阴道局部存在Th2细胞极化,抑制Th1细胞增殖及免疫功能的发挥,局部免疫功能紊乱降低了对念珠菌感染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前列腺素E1(PGE1)对脂多糖(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Th1/Th2的影响.方法 尾静脉注射LPS复制大鼠ALI模型,PGE1雾化入宽大玻璃瓶内让大鼠自由吸入,用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及IFN-γ/IL-4比值.结果 LPS组外周血及BALF中IFN-γ/IL-4比值较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显著升高(P<0.01),PGE1组外周血IFN-γ/IL-4(Th1/Th2)比值在6、12及24 h时间点显著低于LPS组(P<0.01),而BALF中各时间点IFN-γ/IL-4(Th1/Th2)比值显著低于LPS组(P<0.01).结论 雾化吸入PGE1可使LPS所致大鼠ALI失衡的Th1/Th2趋于平衡,减轻LPS所致大鼠AL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抑郁状态与辅助性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小细胞肺癌患者91例,按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标准分为抑郁组41例和无抑郁组50例,并设立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hl型细胞因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水平较健康组明显下降,IL-4、IL-10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而与无抑郁组比较,抑郁组外周血中IL-2、IFN-γ水平下降更为明显,IL-4、IL-10水平升高更为显著.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Thl/Th2型细胞因子明显失衡,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伴有抑郁障碍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更为显著.因此,尽早识别和治疗小细胞肺癌伴抑郁障碍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卡莫氟(1-hexylcarbamoyl-5-fluorouracil,HCFU) 和柳氮磺胺吡啶(sulfalazine,SSZ)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后体内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19例AS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HCFU(9例)和SSZ (10例),RT-PCR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mRNA片段的表达。结果:HCFU治疗后AS患者PBMC中IFN-γ、TNF-α mRNA的表达率分别为33.33%、44.4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IL-4及IL-6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SZ治疗后AS患者PBMC中IFN-γ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70%,半定量结果显示,治疗后PBMC中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80% AS患者在治疗后PBMC中IL 4 mRNA呈阳性表达,较治疗前21.05%明显升高(P<0.05)。IL-2、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HCFU能使TNF-α mRNA表达降低,促进AS患者的免疫应答从Th1型向Th2型转变,小剂量即可使病情缓解。SSZ未发现对TNF-α mRNA表达有明显影响,可促使AS患者的免疫应答从Th1型向Th2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Th1/Th2漂移变化规律,为卫气营血辨证提供客观的实验指标.方法 将5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卫分证组20例,气分证组15例,营分证组15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16例为健康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不同阶段患者血清Th1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β)、γ-干扰素(IFN-γ)、IL-4、IL-5、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卫分证组、气分证组、营分证组IL-2、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气分证组、营分证组TNF-β、IL-4、IL-5、IL-6、IL-10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卫分证组比较,气分证组IL-2、TNF-β、IFN-γ、IL-4、IL-5、IL-6、IL-10水平显著上升(P<0.05,P<0.01),营分证组TNF-β、IL-4、IL-5、IL-6、IL-10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气分证组比较,营分证组IL-2、TNF-β、IFN-γ均有下降趋势,IFN-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4、IL-6、IL-10继续上升(P<0.05,P<0.01).结论 从卫分证到气分证再到营分证病理发展与Th1/Th2漂移密切相关,IL-2、TNF-β、IFN-γ、IL-4、IL-5、IL-6、IL-10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卫气营血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原发性肝癌术后Th1/Th2漂移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对原发性肝癌(PHC)手术切除后病人Th1/Th2漂移的影响.方法 以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 (IL-2)代表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6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前和术后10 d即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5 d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类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以20例原发性肝癌单纯手术切除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重组人生长激素组与单纯手术切除组比较,术前Th1类细胞因子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0 d重组人生长激素组Th1类细胞因子显著增高,与单纯手术切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2.58,P<0.01).结论 短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促使PHC手术切除后病人免疫状态向Th1状态漂移.  相似文献   

10.
卢寨娥  蒋竞 《浙江医学》2014,(2):118-119,123
目的:探讨雌激素治疗对绝经妇女辅助性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生育年龄组、绝经组、雌激素治疗组共3组,每组各10例,分离、培养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ELISA法测培养液上清液IL-4、IFN-γ质量浓度,并计算IFN-γ/IL-4比值。结果绝经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生育年龄组、IL-4水平显著低于生育年龄组、IFN-γ/IL-4比值显著高于生育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雌激素治疗组IL-4水平显著低于生育年龄组、IFN-γ/IL-4比值显著高于生育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雌激素治疗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绝经组、IL-4水平显著高于绝经组、IFN-γ/IL-4比值显著低于绝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绝经后发生Th1/Th2平衡变化,出现向Th1漂移现象,而雌激素治疗能改善Th1/Th2平衡的偏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手术患儿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Th2平衡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CPB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80例,年龄4~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5 mg/kg,舒芬太尼1 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诱导,右美托咪定组给予初始剂量1 μg/kg右美托咪定泵注(给药时间>10 min),然后以0.5 μg·kg-1·h-1的速率维持至术毕,对照组同样的方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开始前(T1)、CPB开始后30 min(T2)、CPB停止即刻(T3)、CPB停止后24 h(T4)和CPB停止后72 h(T5)采集动脉血样,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 -6、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IL-4的水平。 结果 2组患儿血浆IL-4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右美托咪定组IL-4水平在T2~4时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血浆IFN-γ、IFN-γ/IL-4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右美托咪定组IFN-γ、IFN-γ/IL-4水平在T2~4时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右美托咪定组TNF-α、IL-6水平在T2~4时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CPB引起的Th1/Th2向Th2漂移,缓解机体免疫抑制状态,减轻围术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中辅助性T细胞1(Th1)和Th2及热休克蛋白(HS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为AMI组;选取同时间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20例为UA组和造影正常的心痛患者20例(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比较3组外周血及冠脉血中Th1/Th2含量及相应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浓度;比较不同组间血清中HSP及其抗体含量差异。结果:AMI患者外周血中Th1、Th2及IFN-γ含量、Th1/Th2和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IL-4含量则明显低于UA组和对照组;AMI患者冠脉阻塞段血清中Th1、Th2及IFN-γ、IL-4含量、Th1/Th2和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UA组外周血和冠脉血中Th1及IFN-γ含量、Th1/Th2和IFN—γ/IL-4比值明显上升,Th2及IL-4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外周血及冠脉阻塞段血清中HSP60及其抗体含量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UA组患者外周血和冠脉血中HSP60及其抗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发生T细胞亚群偏移现象,主要表现为Th1亢进,HSP60及其抗体表达上升。  相似文献   

13.
顽疣净对复发尖锐湿疣T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顽疣净含药血清对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细胞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ELISA法检测顽疣净含药血清对T细胞分泌IL-2I、L-4和IFN-γ的影响。结果:顽疣净能有效提高Th1型细胞因子IL-2和IFN-γ水平,降低Th2型细胞因子IL-4表达。结论:顽疣净含药血清具有调整复发CA患者的Th1/Th2亚群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对CHB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单一治疗的研究方法,选择40例明确诊断的CHB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肝功能(ALT、AST)、HBV—DNA、HBeAg和血清IL-4、IFN—γ的水平,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结果40例CHB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CHB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HBV-DNA水平明显下降(P〈0.01),HBeAg转阴率37.5%;CHB组治疗前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FN-γ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48周后CHB组IL-4水平明显下降(P〈0.01),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CHB近期临床疗效确切,患者依从性好,能纠正CHB患者Th1/Th2失衡状态,明显改善CHB患者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h1/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探讨阿德福韦酯抗乙型肝炎病毒(HBV) 的免疫效应机制。方法:22例乙型肝炎患者每日服用阿德福韦酯10 mg,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周通过三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因子水平、HBV DNA和肝功生化指标。结果: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后,各时相点Th1分泌的细胞因子IL-2、IFN、TNF与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Th1分泌的细胞因子TNF水平明显高于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6及IL-10水平(P<0.05)。治疗后(12及24周末),Th1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仍高于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但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阿德福韦酯组患者Th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2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IFN、IL-4和IL-6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阿 德福韦酯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过程中,可调动机体的免疫反应,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恢复T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各型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及其临床意义,为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组1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7例,重型乙型肝炎组8例,急性乙型肝炎组5例)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夹心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IL-2、IL-4及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比较,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血清IL-2、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型乙型肝炎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L-4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Th1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疾病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HBV感染慢性化可能与Th2细胞因子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晓红  余柯  李作孝 《中国医疗前沿》2012,(21):11+23-11,23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对EAE豚鼠发病及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探索NPY对EAE发病影响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3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E对照组、NPY干预组。观察三组豚鼠血清IL-4、IFN-γ的含量,Th1/Th2比值,以及发病情况。结果 EAE豚鼠发病后血清IL-4含量降低,血清IFN-γ含量升高,Th1/Th2比值升高,Th1/Th2细胞失衡;而NPY干预组高峰期血清IL-4含量明显增高(P〈0.001),血清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01),Th1/Th2比值降低(P〈0.001),一定程度地纠正Th1/Th2细胞失衡。结论侧脑室注射NPY对EAE能起到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促进IL-4分泌,抑制IFN-γ的产生而发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辅助T细胞1/辅助T细胞2(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直肠癌根治术病例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设定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0.5 ng/mL和5 ng/mL(二者为等效镇痛剂量).在麻醉诱导前(T0)、手术后6 h(T1)、12 h(T2)、24 h(T3)、72 h(T4)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h1类细胞因子y干扰素(IFN-y)、白细胞介素2(IL-2)、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结果 SF组细胞因子水平T1、T2、T3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N-γ、IL-2水平均降低;IL-4、IL-10水平均升高,T4与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T1、T2、T3、T4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N-γ、IL-2水平降低,IL-4、IL-10水平升高;SF组与F组比较:T0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时点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IFN-γ、IL-2水平降低更显著,IL-4、IL-10水平升高更显著.结论 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舒芬太尼对Th1/Th2平衡的影响相对较小,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麻醉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含量及其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以及补体C3和C4的含量,流式细胞法检测T细胞亚群含量。结果:(1)Th1/Th2细胞因子:观察组的Th1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TNF-a)、干扰素-γ(IFN-γ)含量低于对照组,Th2细胞因子白介素-6、10(IL-6、IL-10)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2)免疫功能:观察组的CD4+T细胞、CD16/65+NK细胞、补体C3和C4含量低于对照组,CD8+T细胞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3)细胞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关系:TNF-a、IFN-γ含量与CD4+T细胞、CD16/65+NK细胞、补体C3和C4的含量呈正相关,与CD8+T细胞含量呈负相关;IL-6、IL-10含量与CD4+T细胞、CD16/65+NK细胞、补体C3和C4的含量呈负相关,与CD8+T细胞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肝癌患者存在Th1/Th2漂移,血清中Th1细胞因子TNF-a和IFN-γ含量降低、而Th2细胞因子IL-6、IL-10含量升高,且与机体的天然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