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过去一直沿用强心甙类药物,如洋地黄毒甙,地高辛等进行治疗。利用上述药物的正性肌力作用与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增加心输出量,减轻心脏负荷与心肌耗氧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强心甙类药物安全范围小,容易中毒,毒副作用严重,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研制并应用于临床的部分非甙类强心药,包括新型的β—受体激动剂,扩血管药,PDE抑制剂以及ACEI等的药理与进展。 相似文献
2.
3.
4.
5.
氨基甙类抗生素是一类抗菌谱较为广泛的静止期杀菌剂,临床应用广泛。但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以婴幼儿为著。如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过敏性休克及严重的急性贫血等。近年来链霉素应用逐渐减少,而庆大霉素的应用日趋增多。有人测定其毒性发生率为2%左右,肾毒性发生率为5%~10%。王道兴报道,一位25岁男患儿因静滴庆大霉素而发生急性贫血,经抢救脱险。另有报道,丁胺卡那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因此,临床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注意以下问题。 1 选药要适当 伤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大多为病毒引起,这些疾病潜伏期及病程较短,多数可自愈,故不宜选用本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其中耳蜗症状为耳鸣(高音调为主)、耳聋;前庭症状为口周麻木或走路不稳等。 (1)对不能配合作测听检查18例2~6岁的小儿采用击掌法或拍击法。其结果见表4。 (2)对能够配合作测听检查的20例耳蜗症状患者,检查结果:2KHz,气导损失见表5。 相似文献
8.
戴玉良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5):440-440
婴幼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在临床上常见 ,是引起肺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强心药是主要治疗措施。本文总结 1995年 1月— 1999年 12月资料完整的婴幼儿肺炎并发心衰 5 6例 ,观察强心药早期干预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6例 ,男 35例 ,女 2 1例 ;年龄 2个月~ 1岁 45例 ,1~岁 10例 ,4岁 1例。均有发热、咳嗽、气促 ,肺部听诊有水泡音 ,X线胸片示点片状影。肺炎并发心衷按 1984年南宁会议《关于小儿肺炎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修订草案》的标准确诊[1] 。可疑心衰诊断指标 :在肺炎基础上突然出现烦躁不安 ,呼… 相似文献
9.
甙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特别是在玄参科、旋花科、蔷薇科、萝摩科、百合科、豆科和夹竹桃科等,它由糖类和称甙元的非糖部分组成。这类植物有些具有抗肿瘤活性。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flavescensAition)含有苦参甙(Trifolirhizin),同属植物槐(S.JaponicalL.)含有其异构体槐甙(Sophojaponicin),均有抗癌作用,其甙的活性强于甙元,后者对肉瘤-180有显著抑制作用。当小鼠给量1000mg时,抑制率与丝裂霉素相近,二者糖组分均为D-葡萄糖,且右旋体较左旋体…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对10例氨基甙抗生素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其中9例系庆大霉素所致,1例和应用卡那霉素与链霉素有关。均因不适当的用药所致。所以握掌该类抗生素的适应证,用药剂量和疗程,选择给药途径和方法等,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急性肾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自本世纪40年代中期链霉素问世以来,氨基甙类抗生素成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至今仍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该类药物常用的给药方法是将1日量分2~3次给予。近年研究发现,氨基甙类在每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1日1次给药,可以获得优于1日多次给药的疗效,且毒副反应有所减轻〔1~3〕。1 1日1次给药可明显提高抗菌活性 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分两种,一是时间依赖性,即药物的杀菌效应和速度与细菌受药物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关,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二是浓度依赖性,即药物的杀菌速度及程度取决于药物浓度,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如氨基甙类抗生素〔4… 相似文献
13.
14.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耳毒性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问世及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学者们便开始了对其耳毒性的研究[1] ,但其耳毒性的机制目前仍处于争论之中[2 ,3 ] 。本研究利用ABR技术同步进行透射电镜的观察 ,试图描述其耳毒性机制的形态学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的探讨。1 材料和方法1 1材料 选用发育正常的 2个月龄健康豚鼠 ,雌雄不限 ,无中耳疾病 ,Preyer氏反应正常 ,体重 2 0 0~ 35 0 g。1 2分组 实验动物分两组 ,每组 5只 ,实验组给予庆大霉素腹腔注射 ,剂量为 10 0m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剂量为 10 0mg/kg。1 3ABR检测… 相似文献
15.
16.
一氧化氮在机体内 ,不仅可以介导内皮细胞舒张和神经信息传导 ,还在许多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 ,一氧化氮在氨基糖甙类药物的耳毒性作用机制中占重要地位 ,调节一氧化氮的生成可能是治疗和预防氨基糖甙类药物耳毒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氨基甙类抗生素肾损害观察体会长治县人民医院(047100)陆素芬附院儿科方金龙,张翠芝氨基甙类抗生素(AGA)为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但其可致严重副作用,尤其肾损害,有的甚至发生于常规剂量应用时。本文报告20例,以期进一步引起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临床... 相似文献
18.
19.
氨基甙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很少发生过敏反应,不用做皮试(链霉素除外),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临床,但在治疗中不合理的应用会发生过敏及其他的副作用。本文结合三个病例的分析,对其临床合理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耀卿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5)
甙系糖分子中环状半缩醛上的羟基与非糖分子中的羟基(或酚基),失水缩合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常用的很多中药中都含有甙,且以甙为有效成分。甙的溶解性常无明显的规律,一般能溶解于水和酒精中,有些甙也可溶解于氯仿和乙酸乙脂,但难溶于醚和苯。甙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含有甙类成分的药物通常同时含有相应的专一的分解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容易被相应的酶所水解。根据临床需要,在炮制含甙类药物时,通常有“保甙”和“去甙”两种炮制目的。由于甙的亲水性,在炮制药材的浸泡软化节段时要遵守“少泡多润”的原则,防止甙因水解或酶解而达到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