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缺损是指骨折断端因某种原因丧失了一些骨质而形成较大的缺损,多见于创伤、感染、先天性因素及肿瘤切除等。骨移植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甚至异种骨移植。自体骨移植虽具有较好的成骨活性,不存在免疫方面的问题,但需另作切口取骨,供骨来源受限,有供骨区疼痛、失血、手术瘢痕形成和时间延长等缺点;异体骨及异种骨移植难以及时获取移植骨,且有乙肝、爱滋病等感染及免疫反应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同种异体骨移植在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根治术中,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的效果。方法 选择1996年1月~2002年12月的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78髋,其中45髋在术中应用自体髂嵴三角形骨块移植于髂骨折断处(为A组),33髋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为B组)。结果 在髋臼指数的矫正上B组优于A组,对髋臼生长发育的影响、关节活动度、行走效果等方面,A、B组无明显差异,在骨愈合时间上,A组优于B组。结论 在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中,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有其优越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移植在小儿脊柱矫形术中的应用及免疫学改变。方法选取1999~2004年123例脊柱矫形患儿,按照融合材料不同分为3组:第1组48例,为自体骨植骨患儿;第2组64例,为以自体骨为主、同种异体骨混合植骨融合的患儿,其中自体骨量大于60%;第3组21例,为以同种异体骨为主、自体骨混合植骨融合的患儿,其中异体骨量大于60%。观察和分析术后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测、放射及同位素检查结果。结果第1组、第2组无明显排异反应;第3组3例出现早期排异反应(经病理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测证实),包括高热、局部无菌性渗出、C-反应蛋白(CRP)持续升高,病理检查见局部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未见新骨形成,骨膜反应不明显,免疫学检测显示CD^4+明显升高,CD^4+/CD^8+明显升高。3组骨痂形成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量同种异体骨移植可引起早期免疫排斥反应,将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应用可减少排斥反应,并能得到较牢固的融合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长骨骨巨细胞瘤(GCTB)的疗效分析,评价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分析1990年12月~2004年12月本院15例儿童长骨GCTB患者的术后疗效。根据Ennek ing外科分期系统分期:Ⅰ(Ⅰa、Ⅰb)期采用肿瘤刮除、氯化锌烧灼残腔、过氧化氢浸泡后异体植骨及病灶刮除后骨水泥填充的治疗方法;Ⅱb期采用瘤段切除大段异体骨移植重建,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2~16年,平均7年。Ⅰ期13例。其中9例GCTB采用病灶刮除,氯化锌烧灼残腔、过氧化氢浸泡后异体植骨的方法进行治疗,无1例复发,肢体无畸形;另4例采取病灶刮除后骨水泥填充,2例复发;Ⅱb期2例采用瘤段切除大段异体骨移植重建愈合良好,无塌陷及骨折,但患肢平均短缩2 cm,无移植排斥,无1例复发。结论Ⅰ(Ⅰa、Ⅰb)期GCTB,病灶刮除、氯化锌烧灼、过氧化氢浸泡后异体植骨可达满意效果,而单纯行病灶刮除后骨水泥填充效果不佳。Ⅱb期GCTB行瘤段切除虽肿瘤无复发,但会对儿童肢体发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U”形棒矫形加异体胎骨移植治疗脊柱侧凸任德胜,刘方俊,王保利,吴欣乐,熊斌本院1990年以来应用“U”形棒矫形加异体胎骨移植脊柱融合术治疗小儿特发性脊柱侧凸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10~14岁。侧凸原发弧在胸段8例,胸腰段5例,双主弧1例。侧凸...  相似文献   

6.
同种异体脱细胞骨的生物力学性质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人同种异体脱细胞骨的制备 ,生物力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取新鲜人尸体髂骨 ,用 2 0 %过氧化氢和 90 %的乙醚脱去其细胞成分 ,制成需要的骨块。以同等大小新鲜解冻骨块作对照 ,在通用力学实验机上行抗压性、应变程度、移位程度及弹性模量等测量。选择 37例先天性髋脱位 ,骨囊肿和内生软骨瘤的患儿行此脱细胞骨移植 ,随诊 3~ 12个月 ,观察骨诱导和骨缺损修复的效果。结果 组织学切片染色镜下观察见脱细胞骨保留较完整的骨小梁结构 ,无细胞残留。脱细胞骨的力学强度 ,抗压性与正常骨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但是弹性模量有所降低 (P <0 .0 1)。脱细胞骨在所有骨移植病例中显示良好的支撑效果和骨诱导成骨作用。结论 脱细胞骨是一种制备简单、效果可靠的骨移植材料 ,具有良好的硬度 ,相容性和诱导成骨功能 ,可以成为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小儿非骨化性纤维瘤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5~14岁,平均8.5岁。病灶均在下肢长管状骨,其中股骨远端10例,股骨颈1例,胫骨近端7例,远端1例,腓骨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式包括单纯病灶切除、病灶切除加自体髂骨或加异体骨移植术。结果: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术后随访1~5年,平均3.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根据其临床特点,典型的X线片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骨纤维异样增殖症、骨囊肿及骨巨细胞瘤相鉴别。因本病可引起疼痛及病理性骨折,确诊后应早期手术治疗。术式以病灶切除植骨术为主。  相似文献   

8.
多孔磷酸三钙陶瓷人工骨修复儿童骨缺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寻找一种替代骨移植进行骨缺损修复的材料,应用多孔磷酸三钙(TCP)陶瓷人工骨修复儿童骨缺损。1989年12月~1993年9月应用这种人工骨修复儿童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刮除术后所致腔状骨缺损17例,术后随访平均2年5个月。结果显示全部病例的骨缺损均得到修复,患肢活动及负(持)重恢复正常,无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效果满意。部分植入材料发生生物降解,被骨组织替代。多孔TCP陶瓷人工骨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高,效果不理想,是骨科领域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我科于1982~1997年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了26例患儿,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26例,男18例,女8例。左侧14例,右侧11例,双侧1例。按Boyd分类,Ⅱ型23例,Ⅲ型1例,Ⅳ型2例。手术方法:单纯植骨内固定7例,其中Ⅱ型5例,Ⅲ型1例,Ⅳ型1例;6例为单纯开放复位,植骨加内固定;1例为Ⅳ型,采用短路术式(By-Pass)。植骨来源为异体骨(包括胎儿骨、父母髂骨等)、自体髂骨和腓骨。内固定使用钢板、螺丝钉、克氏针等。吻合…  相似文献   

10.
基因治疗代表当前医学发展的前沿,全球有很多临床试验正在探索研究疾病的基因疗法。基因治疗在骨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也在进行积极探索。目前自体骨移植被认为是治疗骨不连、骨缺损等的金标准,但是自体骨移植应用有局限性,如骨量有限致取材有限,取材部位的疼痛、感觉异常、感染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HA)与胎儿骨(FB)混合治疗5例孤立性骨囊肿,包括股骨近端囊肿3例,肱骨及骼骨各1例。5例均行囊肿刮术,彻底清除内膜,HA-FB混合后,填满骨腔,术后石膏固定3个月。1年后患儿无自觉症状,X线表现人工骨颗粒间的透射间隙影消失,周边新生骨与基骨融合,骨皮质模糊不清,显示囊肿愈合。经20个月随访,均获治愈。并对各种治疗方法及骨化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石骨症是一种骨吸收与白细胞功能障碍性疾病,由白细胞超氧化物生成减少引起的免疫缺陷类似慢性肉芽肿性疾患(CGD)。除可选用骨移植或1,25—二羟胆骨化醇外,无其它治疗方法。该文应用重组人γ—干扰素(IFN—γ)治疗石骨症8例,证明IFN—γ可  相似文献   

13.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母体胎盘之间的“纽带”。胎儿从母体中吸取自己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也将自己体内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胎儿娩出母体后脐部用线结扎,残端3~7天逐渐干燥、脱落,在脐带脱落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做好良好的护理,现将笔者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对新生儿脐部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胎儿脐动脉血气值与Apgar评分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剖宫产胎儿进行脐动脉血气值测定,探讨与Apger评分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旨在加强剖宫产麻醉的术中管理。方法选择115例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的病例,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值并且评定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er评分。根据不同临床状态将所有病例分为四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胎儿取出前动脉收缩压低于100mmHg,持续2分钟以上或反复性低血压,以及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问隔时间延长、产妇有妊高征、胎盘功能不全、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等产科病理情况时,出现了胎儿脐动脉酸中毒。且1分钟Apger评分≤7分的病例显著增加。结论当存在有影响胎儿血气因素时应测定脐动脉血气值,同时应加强剖宫产麻醉的术中管理。  相似文献   

15.
孕妇及新生儿骨代谢指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反映孕妇及新生儿脐血的骨代谢,游离钙,总钙、骨型酸性磷酸酶及碱性在磷酸酶。结果显示脐血的4种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孕妇的相应值(P<0.01),说明胎儿骨代谢非常活跃,胎盘可以逆浓度主动转运Ca^2+至胎儿。  相似文献   

16.
骺部分早闭再开放自体骺软骨充填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骺开放自体骺软骨移植填充治疗儿童骺早闭的手术技术并评价其疗效,两例分别为胫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骺早闭患儿,其闭合范围〈50%,行骺开放及自体髂骨骺软骨填充治疗。分别随访10个月和14个月,结果纵向生长能力恢复,成角畸形部分矫正,表明生长期儿童行骺开放和自体骺软骨移植不但可防止骨桥形成,而且可恢复纵向生长能力,并矫正成角畸形。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先天性喉囊肿一例胡雁患儿女,因生后阵发性青紫、气促3小时入院。患儿胎龄40周,其母人工破膜后见羊水Ⅲ°粪染,胎儿宫内窘迫,经剖宫产娩出。生后全身青紫,哭声弱,气促,呻吟,1分钟Apgar评分7分,经吸痰,吸氧等处理后,呼吸稍平,5分钟Apgar...  相似文献   

18.
自体骨与异体骨在脊柱侧弯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 1996年间 ,笔者对 32例脊柱侧弯患儿进行器械矫形后 ,随机用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骨行脊柱后路融合各16例 ,对两种骨的使用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18例 ,女 14例。年龄 8~ 18岁。特发性脊柱侧弯 2 9例、先天性者 3例。原发弧在胸椎 17例、胸腰段 12例、腰椎 2例、双主弧 1例。自体植骨组平均年龄 12 .9岁 ,平均手术时间 2 6 4.6min ,平均出血量 475 .9ml,术前Cobb角平均 5 4.2°。异体植骨组平均年龄 12 .6岁 ,平均手术时间 2 2 1.6min ,平均出血量 392 .7ml,术前Cobb角平均5 2 .7°。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窒息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我院1990年至1998年用纳络酮抢救新生儿窒息3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32例中男24例,女8例,体重2.8~4.5kg。均为足月出生。产妇术前诊断:宫内窒息18例,子宫收缩无力8例,妊高症6例,均为别官产。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用2%利多卡因12~15ml,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5~10min。出生lmin后Apgar评分情况,0~4分17例,5~7分15例,抢救全部成功。二、方法胎儿娩出后立即采取头低足高位,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出生lmin后Apgar评分0~4分可迅速气管插管,5~7分可面罩给氧,立即脐静脉给纳络酮0.Zing,同时…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出现新生儿窒息,必须分秒必争紧急抢救、精心护理,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预防远期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