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62岁,主因双下肢疼痛、发热4个月余,伴四肢麻木、无力2个月,于2001年10月27日入院。2001年7月6日患者无诱因出现双下肢小腿后部疼痛,较剧烈,站立及行走时加重,平卧时减轻,且右侧重于左侧,但力量正常,伴发热,体温最高38.5℃,无盗汗。当地先后诊为“旋毛虫病”、“风湿热”,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及激素治疗,症状可缓解,但停药又发。9月20日上述症状加重,且出现右下肢膝关节以下紧缩及麻木感,伴力弱及活动受限,渐左下肢、双手、前臂皮肤均出现上述感觉,右侧重于左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结节性多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工作.方法对我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结节性多动脉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性回顾性分析.结论以发热、皮肤结节、双下肢肌肉酸痛,体质量下降为伴随症状合并有其他系统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结节性多动脉炎.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可明显提高10a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是一种原因不明,以中、小动脉的坏死性炎症为主要特点,常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以心肌梗死起病的PAN患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因"间断腹痛伴发热11个月,加重5天"于2008年10月入院.腹痛以下腹部为甚,呈间断性绞痛,无呕吐、腹泻、黑便等症状;腹痛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伴有寒战、盗汗;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5 kg.既往有血吸虫病史30余年.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轻度贫血(98 g/L);尿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血沉增快(107 mm/h);肿瘤标志物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内;HBsAg、结核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均阴性.大肠气钡双重造影示直、结肠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腹部CT增强示胰腺体尾部占位,波及胃壁,脾脏肿大,腹膜后无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复习文献、研究结节性多动脉炎 (PAN)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 2 0 0 3年间诊治的17例PAN病例资料。结果 :本组PAN患者性别差异较小 (男 :女 =1:1.4 3) ,发病年龄以青少年为主(4 1 2 % ) ,其中半数 <2 9岁。 9例首发神经系统症状 ,其中头痛 5例 ,周围神经系统损害表现 4例 ,无脊髓受累病例。部分病例TCD和MRA检出头颅病变血管 ,神经活检示轴束性神经病伴小血管炎 ,肌活检示肌源性改变、中小动脉节段性坏死病变。激素或合用细胞毒药物疗效好。结论 :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与文献报道有差异 ,提示我国PAN的临床特点有独特之处 ?充分认识其临床特点将有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8岁,农民,主因头痛、头晕、呕吐2d,右侧肢体偏瘫昏迷1h入院。患者2d前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伴全身酸痛,于入院当天早上7:30突然晕厥,约1~2min后苏醒,自感右侧肢体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在当地治疗无效。入院前1h出现右侧肢体偏瘫,继之昏迷,于2005年1月23日13:10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3例以肺部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总结分析3例以肺部病变为首发症状的PAN患者的发病方式、症状和体征演变、实验室检查结果。同时分析血管超声、组织病理学等检查手段的诊断意义。结果 3例患者病初以咳嗽、咳痰伴长期不规则发热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均出现贫血、白细胞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增高;肺部CT提示肺部散在多发斑片状阴影;抗感染治疗无效。随着病情进展,3例患者先后出现消化道、皮肤、肾脏、神经、肌肉等损害;2例通过受累器官组织活检病理证实,3例经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以肺部病变为首发症状的结节性多动脉炎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实验室检查如血沉快、C反应蛋白升高、血白细胞升高等具有提示意义。再通过详细问诊、仔细查体等手段寻找皮肤、肾脏、胃肠道、腓肠肌和外周神经多发性神经病受累证据,进一步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或病变组织活检明确诊断。激素和/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以中小肌性动脉的节断性炎症与坏死为特征的非肉芽种性血管炎 ,主要表现为体重下降、发热、乏力、周围神经病变、肾衰竭、骨骼肌及皮肤损害、高血压、胃肠道损害及心衰等 ,由于这些损害均为非特异性 ,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常常导致误诊或漏诊。现对我科收治的 1例以周围神经损害为首发表现的结节性多动脉炎病人报道及分析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 ,6 8岁 ,广东人 ,因四肢麻木无力 1年 ,间歇性四肢末端发绀 6月 ,加重 1周于 2 0 0 1年9月入院。既往体健 ,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 ,否认毒物接触史及长期服用药物史。体查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 nodosa, PAN)并发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PAN患者35例,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双侧同一神经的侧间波幅比(interside amplitude ratios, IAR)。结果 35例PAN患者中有16例存在周围神经受损表现(45.7%),经神经电生理确诊为PAN并发周围神经病患者共10例(28.6%),其中男8例,女2例,发病年龄为(42.7±12.1)岁。4例以周围神经病症状首发,就诊时多为慢性病程(8/10),多发性单神经病(5/10),感觉运动均受累(9/10)和轴索损伤为主(8/10),1例为小纤维神经病。IAR可以发现神经电生理非对称性特点(6/10)。通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超过半数患者周围神经症状得到缓解(6/10),全部接受了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结论 PAN临床虽少见,但周围神经系统常受累,多为慢性病程和多发性单神经病。详细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针对小纤维神经的检查有助于疾病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分析一例伴有ANCA(+)的结节性多动脉炎导致肾脏损害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及诊疗流程,并就结节性多动脉炎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本例ANCA(+)确诊为PAN致肾脏损害的患者通过肾脏穿刺活检、血清学等检查进行早期诊断,及时给予免疫抑制治疗.结果 本例患者肾脏恢复良好,定期随访,脱离透析.结论 结节性多动脉炎可出现ANCA(+),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需要警惕结节性多动脉炎,积极的免疫抑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坏死和炎症为主要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大血管性血管炎、中等血管性血管炎(包括结节性多动脉炎、川崎病)和小血管炎(包括韦格纳氏肉芽肿、变应性肉芽肿病、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与传统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激素在缓解期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复发次数、MRI表现及缓解期激素治疗情况。结果:多发性硬化患者以女性居多,典型多发性硬化好发年龄在20~40岁(69.23%),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好发年龄在30~50岁(86.66%);本组中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占多发性硬化的大部分(53.57%),脊髓型多发性硬化以颈、胸髓部位病变常见;常规激素治疗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复发次数明显高于典型多发性硬化。结论:脊髓型多发性硬化常规减停激素治疗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与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整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与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诊断的结果。结果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出输卵管不通畅率为96.08%,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出输卵管不通畅率为62.75%,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出输卵管不通率明显高于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χ20.05,1=10.6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有较高的诊断精准性,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进行手术治疗的47例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于伤口一期愈合后出院,未出现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喉头水肿等病例;术后无一例发生伤口出血和感染;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均排除恶性病变;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2年,复发1例(2.1%).结论 手术治疗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确切;术中既要彻底切除病变腺体,也要尽量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术中操作时应注意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暴露.  相似文献   

17.
18.
杨美荣 《中原医刊》2001,28(4):35-36
输卵管炎症或阻塞,是造成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子宫输卵管碘化油造影是诊断输卵管病变的主要手段。我院自1998年12月到2000年12月两年间,共作子宫输卵管碘化油造影416例。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对象为二年来门诊需作造影术者416人。年龄最小23岁,最大40法岁,平均年龄31.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8年,平均4.5年。术前做过通液者186人,占造影总数的45%;男方精液常规检查者295例,占造影总数的71%;原发性不孕症95人,占造影总数的23%;继发性不孕321人…  相似文献   

19.
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对再次妊娠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妇女67例在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或成型术,术后进行HSG,对不同HSG情况的术 后妊娠率进行分析。结果: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保守手术后宫内妊娠率为46.3%,双侧输卵管通畅者宫内妊娠率 为66.7%,一侧输卵管通畅者宫内妊娠率为45.5%,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一侧或双侧通畅者宫 内妊娠率为57.7%,明显高于双侧不通者(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输卵管的功能取决于其通 畅情况,术后行HSG能有效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情况,预测宫内妊娠几率,为指导受孕方式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陈浩 《中外医疗》2012,31(28):32-33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的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该院2012年4—7月诊治的175例不孕症妇女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的X线征象。结果在175例患者中,输卵管病变119例,盆腔粘连19例,两者均有13例,其它病变7例,显影正常43例。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筛查子宫、输卵管及盆腔的病变,对不孕症患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