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狼疮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狼疮肾炎(LN)的治疗首选是口服皮质激素加环磷酰胺冲击疗法(IV-CTX),大多数患者疗效是满意的,但有些患者经上述正规标准治疗2个月或以上,病情仍不能控制,归属于难治性LN。我们对此采用环孢素A(CSA)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病例选择:20例难治性LN,女16例,男4例,平均年龄30岁(15-54岁),平均病程37.9个月(2-252个月);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SLE诊断标准,经2个月以上皮质激素加 IV-CTX标准治疗或用其他多种免疫抑制剂反复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2.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治疗重症活动性狼疮肾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期间对32例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的重症活动性狼疮肾炎(aLN)患者分别加用了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ouble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 DFPP)及环磷酰胺治疗。现将治疗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病例选择:32例,均为女性,年龄21-54岁,平均病程(4.9±3.6)年,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LN诊断标准。按Urowitz标准判定狼疮活动度,全部患者LACC积分均大于2分以上(5-7分)。患者Scr193-443u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sIL—10)水平改变与狼疮疾病活动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T)测定38例LN患者和22例健康志愿者sIL-10水平,同时应用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对 LN患者进行疾病活动评分,并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LN患者 sIL- 10水平明显较正常健康对照组高(19.7±7.2 pg/ml vs 12.0±2,9 pg/ml,P<0.05),对SLEDAI与sIL-10水平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r=0.105,P=0.609(P>0.05),提示LN患者SIL-10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无相关性。结论:L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异常升高可能是一种内源性的异常而与狼疮疾病活动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尿白介素-8在狼疮性肾炎活动性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能准确合理地评估狼疮性肾炎(LN)活动的客观指征。方法采用ELISA夹心法在LN活动期和环磷酰胺(CTX)加激素冲击治疗后8周测定患者晨尿白介素8(IL8)的水平,以治疗稳定期的LN患者作对照。结果发现LN活动期患者尿IL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LN患者(3256±1267vs1444±725pg/mg.Cr,P<005);CTX加激素治疗8周后的活动性LN患者,治疗后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1967±904vs3256±1267pg/mg.Cr,P<005),同时狼疮活动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明显好转。结论提示尿IL8水平与狼疮性肾炎的病变活动密切相关,并可作为LN活动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狼疮性肾炎中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进一步探讨狼疮性肾炎(LN)中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对58例LN患者血清进行了AECA和ACA检测,并应用免疫印迹方法对AECA的抗原进行分析。结果 在狼疮性肾炎中AECA与ACA阳性率分别为36.2%和39.7%,在23例ACA阳性患者中,17例AECA阳性,而35例ACA阴性患者中只有4例AECA阳性,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6.
狼疮肾炎终末期狼疮活动情况和预后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时狼疮活动情况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987~1997年资料完整的71例LN的ESRD患者临床性SLE活动和血清学SLE活动的各项指标、死亡原因,分析比较LN的ESRD患者与非LN的ESRD患者的存活率。结果本组LN的ESRD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前有648%已没有SLE临床活动表现。进行透析治疗后,SLE临床性活动渐趋静止状态,活动率从第一年563%下降至第十年28%;SLE血清学活动表现的消退,要比临床活动表现的消退缓慢;LN的ESRD透析治疗患者第2、5、10年的存活率与非LN透析患者相近,分别为796%、525%、305%,其死亡原因似与SLE活动无关。结论在LN的ESRD期间,SLE活动的静止趋势与时俱增,死亡原因与SLE活动性似无明显关系,LN的ESRD替代治疗患者的预后与非LN的ESRD替代治疗患者相同。当LN发展至不可逆的ESRD时,需长期作肾脏替代治疗,无必要再应用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7.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研究陈惠萍,黎磊石,王建平ACLINICOPATHOLOGICALSTUDYONACUTEINTERSTITIALNEPHRITIS(AIN)ChenHuiping;ZhangJinghong;LiLeishi,etal.(...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老年狼疮肾炎(LN)的临床特点,我们将近15年来收治的老年人LN34例与同期64例非老年人LN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资料与方法所有病例均按美国风湿病学协会1982年修订的系统性红班狼疮(SLE)诊断标准确诊,均伴有肾损害。年龄≥50岁为老年LN...  相似文献   

9.
霉酚酸酯治疗肾病综合征8例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院于1998年12月开始应用霉酚酸酯(MM)。治疗成人及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综)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治疗对象 原发性难治性肾综7例,女4例,男3例,年龄28-42岁6例;1例为8岁男童,病程6个月~3年。激素抵抗型4型(其中1例肾活检诊断为微小病变型),激素依赖型2例,因激素、环孢素(CSA)副作用停止用药1例, IV型狼疮肾炎( LN)顽固性肾综 1例(经肾活检诊断)。有肾功能损害2例,其中1例曾血透治疗2次。 治疗方法成人服 MMF1.0 g bid,儿童服20 mg·…  相似文献   

10.
狼疮肾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有功能的Fa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单核细胞凋亡加速的机制。方法 对灯例LN患者进行观察及以 15例正常人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 FaS和 Fas Ligand(FasL)的表达;单核细胞与重组人FaSL共孵育,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单核细胞体外存活率。结果LN患者单核细胞Fas的表达较正常人明显上调(P<0.05);处于狼疮活动期的LN患者与狼疮静止期的LN患者之间Fas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正常人和LN患者的单核细胞表面均未检测出FasL的表达。单核细胞与重组人FasL在体外共同培养2h后,LN者单核细胞的凋亡较正常人明显增加(P<0.05),单核细胞与重组人 FasL在体外共同培养6h后,LN患者单核细胞的存活率较正常人明显低下(P<0.05)。结论 LN患者单核细胞表面功能性Fas表达上调是LN患者单核细胞凋亡加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狼疮肾炎治疗与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死亡原因,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以来,存活率已明显提高。我们主要对本院50例LN经CTX冲击治疗和10年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1990~1999年诊治的118例LN,男18例,女100例;年龄15~70岁,平均(35±18)岁,发病时间2月~3年,平均18个月。肾活检14例,其中系膜增殖型6例,弥漫增殖型4例。局灶增殖型2例及膜性2例。 2治疗方法:(1)CTX冲击治疗组:50例,12mg/kg加入10%葡萄糖50…  相似文献   

12.
狼疮肾炎治疗现状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累及的重要器官,狼疮肾炎(LN)是继发性肾脏病导致终末期肾衰的常见病因之一。根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肾穿刺活检病理资料,LN占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81%。近 40年来,由于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联合应用,LN患者及肾脏的生存率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LN治疗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LN患者初始阶段如何进行个体化治疗,从而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和最小的副作用?维持治疗过程中如何合理用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和保护肾功能?重症LN和难治性LN有否更佳的治疗方法?这些都是我…  相似文献   

13.
狼疮肾炎患者血与尿白细胞介素-8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和尿中白细胞介素8( I L8) 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 L E) 及狼疮肾炎( L N) 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E L I S A 法对47 例 S L E 患者( 含37 例 L N) 、13 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和14 例正常对照进行血清和尿中 I L8 水平检测,比较分析其与 S L E 活动指数( S L E D A I) 、肾脏损害的相关关系。结果  S L E 患者血清 I L8 水平活动期为553 pg/ml( 中位数,下同) 静止期为2638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54 pg/ml( P < 0001) ,并且活动期高于静止期( P < 005) ,血清 I L8 水平与 S L E D A I正相关( r = 06003 , P < 005) ; S L E 患者尿 I L8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067pg/ml( P< 005) ,且 L N 组2529 pg/ml 明显高于 S L E 无肾炎组为211 pg/ml 及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组1941 pg/ml( P 值均< 005) ;肾脏组织病理狼疮活动指数( A I) 高者其血清、尿 I L8 水平显著高于 A I低者( P < 005) 。结论 血清 I 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对活动性狼疮肾炎(L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介素 10(IL-10)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半定量 RT-PCR技术观察 LFA- 1共刺激对活动性 LN患者 PBMC IL-10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单独抗CD3抗体(30 ng/ml)能诱导LN 患者PBMC IL-10 mRNA轻微表达(0.43+0.03vs 0.55±0.44,P<0.05)而在抗CD3抗体(30 ng/ml)存在的情况下,抗LFA-1抗体(2 μg/ml,相当于LFA-1配体)共刺激时明显增加了PBMC IL—10 mRNA表达(1.31±0.08vs 0.55+0,04,P<0.01)。LFA-1中和抗体明显抑制了这种共刺激诱导的IL—10 mRNA表达(1.31±0.08vs 0.64 ±0.03,P<0.01)。抗LFA-1抗体单独刺激时并不引起 IL-10 mRNA表达变化(P>0.05)。结论:LFA-1作为共刺激分子诱导 IL- 10 mRNA表达可能是其参与 LN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川芎嗪对活动期、静止期狼疮肾炎( L N)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 B M C) 白细胞介素12( I L12) 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地塞米松(10 - 5 mol/ L) ,川芎嗪(33 μg/ml) 对 L N 患者 P B M C 培养,以正常人为对照,分别采用 E L I S A 法和半定量 R T P C R 法检测细胞上清液及细胞 I L12 和 I L12 P40 m R N A 表达。结果 L N 活动期、静止期较正常对照组 I L12 蛋白、基因水平明显增高( P < 0 .01) 。地塞米松明显抑制狼疮肾炎 P B M C I L12 表达( P < 0 .01) ,而川芎嗪仅对活动期狼疮肾炎 P B M C I L12 表达抑制明显( P < 0 .05) ,两种药物对正常人对照 I L12 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 P > 0 .05) 。结论 狼疮肾炎 I L12 表达水平增高,这与 P B M C 处于异常活化状态有关;地塞米松、川芎嗪下调狼疮肾炎 I L12 表达,提示它们通过免疫调节直接抑制了活化的狼疮肾炎 P B M C 表达 I L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川芎嗪对活动期,静止期狼疮肾炎(LN)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地塞米松,川芎嗪对LN患者PBMC培养,以正常人为对照,分别采用ELISA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上清液及细胞IL-2和IL-12 P40mRNA表达。结果LN活动期,静止期较正常对照组IL-12蛋白,基因水平明显增高(P〈0.01)。地塞米松明显抑制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体外免疫吸附(EIA) 对狼疮肾炎(LN) 的治疗和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比较树脂型EIA、大剂量激素和CTX联合治疗( 简称EIA组)与大剂量激素和CTX治疗( 简称对照组) 血IgG、ANA、dsDNA、C3、24 小时尿蛋白、BUN、Scr 及其他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2 周时,EIA组血IgG、ANA、dsDNA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分别为IgG(10-03 ±2-91) 、(13-54 ±3-05)g/L,ANA(14-00 ±13-14)、(31-82 ±30-02)titer- 1,dsDNA(8-30 ±4-83) 、(27-00 ±18-51) %] 。C3 显著回升[ 两组分别为(587-3±97-03) 、(481-5±132-04)mg/L],24 小时尿蛋白、BUN、Scr 显著低于对照组[ 两组分别为24 小时尿蛋白(2-28±2-07) 、(5-98 ±3-34)g/24h,BUN(9-17 ±2-83)、(15-29 ±5-38)mmol/L、Scr(156-75 ±89-33)、(247-14±74-69)μmol/L) 。治疗4 周时,EIA 组血IgG、dsDNA 仍低于对照组[ 两组分别为Ig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NZB/WF1小鼠狼疮肾炎治疗作用的形态学研究吴人亮陈春莲邵菊芳孙汉英狼疮肾炎(LN)肾脏病变的程度是影响SLE预后的关键,现已表明IL-1在LN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中华医学杂志,1996,76:600]。目前人们尝试应用针对I...  相似文献   

19.
儿童狼疮肾炎血清一氧化氮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性疾病,其绝大多数伴有肾脏损伤,引起狼疮肾炎(LN)。研究发现免疫复合物性炎症时内源性一氧化氮(NO)合成增加,抑制NO合成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损伤[1]。我们对18例LN患儿及23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进行了测定,以期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在L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LN组18例,男2例,女16例,年龄9-14岁,平均12岁。病程 15 d-3年,平均 10个月。全部病例均符合1982年…  相似文献   

20.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 比较霉酚酸酯(MMF)与间断性环磷酚胺静脉冲击疗法(CTX)治疗狼疮肾炎(LN)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A组:间断性环磷酞胺冲击疗法治疗30例LN患者,平均随访(1865±6.10)(6~24)月. B组:MMF联合激素治疗LN患者,平均随访(21.89±7. 48)(6~48)月.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病情基本相似,但 B组(MMF)绝大部分为皮质激素联合 CTX治疗无效者,B组患者病程明显较A组长。结果CTX组、MMF组治疗LN均能降低蛋白尿和血尿,改善肾功能及免疫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MF组患者的平均疗程较CTX组明显延长,而疗效却基本相同 .不良反应:MMF组无肝功能受累、性腺抑制副反应,感染率为 13.3%。CTX组感染率为 23.3%.肝功能受累为 23.3%,性腺抑制为 28%.结论 CTX、MMF都能有效的控制狼疮肾炎,改善肾功能,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对病程长、激素联合CTX无效及病情迁延者,经MMF治疗后达到与CTX组同样效果,而且副作用少,提示MMF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