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辨证准确与否,是临床疗效的关键。现在临床上不辨证、不会辨证、辨证不准、辨证结论不统一等情况严重存在。证候规范应明确证、症状、体征、证候等概念,认识中医获取证候的特色,正确诠释、理解证候。  相似文献   

2.
欲辨证准确,应在熟悉中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遵循以症为据,辨别证素,整合成证名的思维规律。症状规范应明确证、症状、体征、证候等概念,认识中医获取证候的特色,正确诠释、理解症状。症状等病理信息的完整、全面、真实、客观,是准确辨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规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认为在依托西医疾病的前提下,中医辨证规范应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病证所属症状、体征的规范,其中包括症状术语的规范、症状间逻辑关系规范、症状体征分级规范、症状体征测量方法规范;二是疾病所属各证的规范,具体完成疾病所属各证基本构成规范、疾病所属各证构成比确定、疾病所属各证的症状构成规范、疾病所属中医各证临床诊断规范、疾病所属中医各证基本演变规律的确认、西医疾病分期、分类、分型等与所属中医各证对应关系的确认等。规范方法应兼顾逻辑分析、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等。  相似文献   

4.
论中医症状的规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文锋 《中医杂志》2005,46(9):649-651
症状规范首先应明确症、症状、体征、证候等的概念.症状等病理信息的全面、准确,是正确辨证的基础.症状规范的内容包括症名选择恰当,症状各自独立,不使用诊断术语,利于反映病情本质,正确诠释症状,症状的轻重区分,客观指征的选择等.为了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应当开展症状辨证的定量研究,制定出统一的症状辨证量表,并且建立常见症状的鉴别诊疗学.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证规范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认为在依托西医疾病的前提下,中医辨证规范应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病证所属症状、体征的规范,其中包括症状术语的规范、症状间逻辑关系规范、症状体征分级规范、症状体征测量方法规范;二是疾病所属各证的规范,具体完成疾病所属各证基本构成规范、疾病所属各证构成比确定、疾病所属各证的症状构成规范、疾病所属中医各证临床诊断规范、疾病所属中医各证基本演变规律的确认、西医疾病分期、分类、分型等与所属中医各证对应关系的确认等。规范方法应兼顾逻辑分析、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辨证规范化研究中关键环节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关于小儿肺炎中医辨证规范研究的问题和认识。认为建立完善小儿肺炎的中医临床辨证规范,应遵循病证规范的基本原则。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包括全面澄清和处理小儿肺炎各证所属症状体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小儿肺炎各证所属症状的分级问题、症状体征轻重程度测量方法、舌象诊断的客观化和标准化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辨证规范化研究中关键环节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关于小儿肺炎中医辨证规范研究的问题和认识。认为建立完善小儿肺炎的中医临床辨证规范,应遵循病证规范的基本原则。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包括全面澄清和处理小儿肺炎各证所属症状体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小儿肺炎各证所属症状的分级问题、症状体征轻重程度测量方法、舌象诊断的客观化和标准化等。  相似文献   

8.
虽然单纯证的动物模型的现代医学疾病属性确定无疑,但证的属性则因中医病因造模、干预后动物症状体征辨证和理化检测指标异常与证没有特异性对应关系而无法确定。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叠加了现代医学疾病模型和中医证模型两种造模方法,此类模型不仅自身存在各种弊端,而且还存在两种造模方法叠加后不确定的关系。病证结合模型通常不是在同病诸证的比较中建立起来,因而不具备排他性。中医证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证属性评价方法存在众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西医疾病诊断的症状体征与该病所辖诸证的症状体征相差悬殊,西医疾病的症状体征甚少,而病辖诸证辨证的症状体征远远超出疾病的症状体征,辨证症状绝大多数来历不明,以一种虚拟状态存在,进而导致由虚拟症状抽象出众多虚拟证,并通过相关辨证标准得以体现,给动物模型的研制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隐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为中医客观辨证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利用全国范围内收集的6 950例确诊为艾滋病患者的信息,首先进行隐结构分析,然后通过多维聚类得到客观的辨证标准,在考虑证候诠释时,需要同时从多角度对症状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分析。结果在隐结构分析基础上,利用综合聚类法进一步对艾滋病患者的数据深入分析,得到了更加明确的证候划分。艾滋病患者中有气血两虚证,且很常见,约占3/4;对于在艾滋病患者中鉴别气血两虚证而言,最重要的症状是脉弱,其次为舌淡、舌淡红、舌红和脉沉情况,其它症状无明显作用。结论隐结构模型分析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可为艾滋病中医证候辨证提供相对客观辨证标准;综合聚类分析能够为中医证候的解释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临床常见证候类型和症状/体征。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1979年至2011年5月所收录的有关慢性前列腺炎中医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334篇含有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分型和207篇含有证候症状/体征的文章进行分析,结合专家意见,确定常见证候及相关症状/体征。结果:慢性前列腺炎常见中医证候是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湿热瘀阻证和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脾气虚证。实证因素为湿热、气滞、血瘀,虚证因素则主要是肾虚和脾虚。常见临床症状/体征包括盆腔局部不适(会阴/少腹/阴器/腰骶等部位的疼痛、坠胀和其他不适)、排尿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尿末滴白、尿后滴沥)和其他症状(阴部潮湿、口苦、口干、血精等)等。对湿热下注证和气滞血瘀证症状/体征的进一步分析表明,湿热下注证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14个主要症状/体征,气滞血瘀证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13个主要症状/体征。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专家意见,有助于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候及其症状/体征的归纳和特征的抽提,可以作为进一步开展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候诊断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症状体征是中医临床诊疗活动的基本表现,是识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其描述和判定是中医准确辨证、诊病的基础,也是证候规范化的前提。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医症状研究的现状,认为目前中医症状的规范研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症名不统一,症状的内涵与外延模糊,复合症状随意组合,症状量化方法不成熟等方面。针对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症名的统一,明确症状的内涵与外延,合理对症状进行拆分与量化等相关建议。中医症状的规范化研究对中医辨证、诊病和学术交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药具有对症治疗和对证治疗双重属性,方剂具有对症候治疗和对证型治疗双重属性。方剂的对症候治疗是辨方症论治的依据,方剂的对证型治疗是辨证型论治的依据。辨方症论治属于经验医学的治病方式,而辨证型论治则属于理论医学的治病方式,两者均难以精通。建议在完全精通一种治病方式的情况下,再去掌握另一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挖掘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GC)常见中医证候(体征)的特征组合,分析发病特征,以此探讨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方法:对临床调查获取的919例慢性胃炎数据,运用互信息构建各症状(体征)的相似矩阵,采用近邻传播聚类(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APC)算法对88个慢性胃炎症状(体征)进行最优聚类。结果:88个慢性胃炎症状(体征)经APC算法分析后,最终被聚成22类症状群,且大部分症状聚类可以解释为某个相关的中医证素,能较完整的体现中医临床慢性胃炎证素分布规律及特点。结论:APC算法获取的慢性胃炎中医症状(体征)聚类可为疾病的发病特征分析提供依据,与中医理论有较高的一致性,这提示APC算法可用于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证候量表条目量化的方法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证候宏观量化诊断标准,是实现中医辨证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如何量化中医四诊指标,方法是关键。文章对中医证候量表中症状条目和体征舌脉条目的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症状条目采用Likert五点等级评定法、体征舌脉条目采用二值化处理是一种可行的量表条目量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描述中医精神症状的现代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中医精神症状的辨证现状,为规范中医精神症状术语,探索中医精神症状辨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医精神症状辨证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使用Excel表格建立中医精神症状数据库,并使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中医精神症状名词术语表述具有较大差异,症状内涵不明确,学术共识度较低;中医精神症状辨证意义不明确,精神症状的辨证多依附于躯体症状的辨证思路进行辨证,目前临床形成了以躯体症状辨证为主,精神症状辨证为辅的辨证模式。结论:中医精神症状术语需要逐步规范,精神症状的辨证意义亟待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以病为依托,以辨证结果为依据,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突出了中医辨证特色和优势,是对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辨证论治包含辨证与论治两个阶段。即根据四诊以辨证,所选之方药或所组之方药必须要与所辨之"证"符合。病机即病因导致某证候和某证候出现特定症状与体征的过程,对病机的分析也是对该过程的分析。病机主要就是体现在某"证"出现特定的症状与体征的过程,而辨证论治也是围绕这个过程而展开的,即据症(包括望、闻、问、切)以辨证、审证而察机、据证参机以选方、随证而加减,而其中的关键即病机。现在中医大夫之所以出现临床效果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没有坚持中医特色与中医思维。如果应用西医思维来统摄中医,其临床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中医大夫只有坚持中医特色、中医思维才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这样才能提高中医的自信从而培养铁杆中医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医智能问诊系统,实现快速获取关键症状并完成辨证,为中医问诊智能化、客观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Item-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ItemCF)和遗传算法构建症状获取模块以获取患者的症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分类器并基于获取到的症状完成中医辨证。结果该系统实现了高效地获取患者症状并完成中医辨证。在13次提问次数下,便能获得辨证所需的核心症状,实现证候分类器90%以上的辨证效果。结论该问诊系统能够较好地解决中医问诊中"问什么、怎么问"的两个核心问题,相比依据问诊量表获取症状,极大地简化了问诊中关键症状获取的过程,并能够在证候分类中保持较好的分类效果,在问诊客观化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再议完善辨证方法体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中医辨证方法很多,各有特色,但不易推广。完善辨证方法体系的研究,目的是综合各种辨证方法的特点,丰富及规范证治内容。在此项研究中,要注意几个重要的理念:动态时空、内实外虚、多维界面是证候具有的特征;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是证候研究的依据;提取证候要素,厘定证候靶位,进行应证组合是完善辨证方法体系的步骤;据证言病,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是临床证候研究的主要原则;系统对照,回顾验证,互补互动是深化证候研究的重要措施。面对证候这样高度非线性的研究对象,我们预期达到广义相对论的整合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