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制作上颌放射性粒子布源器进行恶性肿瘤腔内照射治疗的新方法,以弥补原方法的不足。方法:6例上颌区恶性肿瘤已侵及眶底和颅底的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瘤后,将患者的头部螺旋CT扫描数据输入电脑,经Mimics 8.11软件和Geomagic 7.0软件处理后,获得患者肿瘤术后缺损部位的三维影像,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患者缺损部位的树脂模型,在此模型上制作患者缺损部位的高位弹性阻塞器,阻塞器戴入完成后,制定放疗计划,在组织内插植125I放射性粒子的同时,在阻塞器式布源器上对应靶区的部位埋入125I放射性粒子并计数,CT摄片检验放射性粒子稳定情况,并对患者随诊12个月。结果:全部患者的阻塞器固位、稳定良好,与设计的靶区组织贴合。阻塞器式布源器内的125I放射性粒子稳定性良好,6例患者阻塞器式布源器上植入的粒子数共计105粒,占总植入粒子数(189粒)的55.6%,阻塞器式布源器戴入后,照射患者靶区的放射性粒子数量比戴入前明显提高。随访12个月后,6例患者局部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制作上颌放射性粒子布源器,在其上植入放射性粒子对上颌恶性肿瘤术后的放疗靶区部位进行放射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放射性粒子的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分析单独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治疗口腔颌面 头颈部腺源性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2001年至2008年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头颈部腺源性恶性肿瘤患者43人,因全身或局部因素不能进行手术切除,肿瘤部位包括腮腺、舌、上颌、颌下、咽旁、颅底颞下凹和口底。肿瘤直径为2~8 cm。本组患者均采用了单独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粒子活度2.59×107~2.96×107 Bq(0.7~0.8 mCi),周缘匹配剂量为120~160 Gy。术后复查随访,统计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以及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使29人获得了肿瘤完全消退(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7人消退大于50%(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4人消退小于50%,2人无效,有效率CR+PR为83.7%。术后随访时间为8~48个月,平均21个月,失访1人,局部控制率为79%,总生存率为76.7%,最长无瘤生存已达48个月,未发现严重放疗副反应。结论:对于手术禁忌的患者或无法切除的腺源性肿瘤,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125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替吉奥辅助化疗治疗头颈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头颈外科就诊的头颈癌患者40例,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26例,低分化腺癌14例;按解剖部位分为:下咽癌17例,上颌窦癌15例,口腔癌4例;颈转移癌4例.所有患者均因全身疾病或局部晚期而不能手术治疗,予I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匹配周缘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90~110 Gy,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术后联合替吉奥辅助化疗80 mg/m2 2个周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急慢性放射性损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肿瘤完全缓解13例(65%),部分缓解5例(25%),无效2例(10%),有效率为90%.术后随访42个月,失访1例,1 a生存率80.0%,2 a生存率48.75%,3 a生存率13.0%,中位生存期16个月.主要并发症为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和局部出血.结论 I125粒子植入联合替吉奥辅助化疗对于有手术禁忌或无法切除的头颈癌近期疗效好,患者生存率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直视结合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视结合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植入治疗舌癌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11例舌癌患者,1例采用全身麻醉,10例采用局部麻醉,行直视结合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 cm,植入靶体积影像学边界外放1 cm,粒子间距1 cm;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145 Gy,每颗粒子活度0.40~0.50 mCi,每个病灶植入6~25颗粒子;6例患者术后1周加外放疗,每次200 cGy,总剂量40~45 Gy.术后24 h拍头颈正侧位平片或CT进行质量验证.结果:随访3~20个月,11例舌癌患者中6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例稳定,1例进展.局部控制率为91 %,随访至今除1例出现远处转移存活10个月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健在,无1例发生严重的放射反应.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近期疗效确切,尤其是对那些手术后或放疗复发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的、安全和微创治疗手段,其远期生存率有待进一步跟踪与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外放疗后复发唾液腺癌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 2016年7月收治的43例接受外放疗或手术联合外放疗后头颈部唾液腺癌复发患者,按照头颈部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方案(每天1次,每次1.8~2.0 Gy,每周照射5 d)计算本组患者既往累积放射治疗剂量:7例患者50 Gy以下,26例患者50~60 Gy,4例患者60~70 Gy,6例患者80 Gy以上(80~120 Gy)。患者末次外放疗至局部复发时间间隔为4~204个月,中位时间间隔为48个月。43例患者中,25例单纯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18例行手术切除后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近距离治疗的处方剂量为100~140 Gy。术后随访观察,统计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评价毒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2.5~149.0个月),其中,腺样囊性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2.5~112.0个月),黏液表皮样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5~149个月)。1、3和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6.5%、48.8%和42.7%,生存率分别为88.0%、56.7%和45.8%,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8.3%、45.4%和38.1%。单纯粒子近距离治疗组与手术切除后粒子近距离治疗组在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放疗反应Ⅰ/Ⅱ级2例,Ⅲ级及以上3例;晚期放疗反应Ⅰ/Ⅱ级8例,Ⅲ级及以上3例;Ⅲ级及以上放疗反应发生率为7%。结论: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为治疗外放疗后复发唾液腺癌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在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前提下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外放疗后复发唾液腺癌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7月至 2016年7月收治的43例接受外放疗或手术联合外放疗后头颈部唾液腺癌复发患者,按照头颈部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方案(每天1次,每次1.8~2.0 Gy,每周照射5 d)计算本组患者既往累积放射治疗剂量:7例患者50 Gy以下,26例患者50~60 Gy,4例患者60~70 Gy,6例患者80 Gy以上(80~120 Gy)。患者末次外放疗至局部复发时间间隔为4~204个月,中位时间间隔为48个月。43例患者中,25例单纯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18例行手术切除后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近距离治疗的处方剂量为100~140 Gy。术后随访观察,统计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评价毒副反应。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2.5~149.0个月),其中,腺样囊性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2.5~112.0个月),黏液表皮样癌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5~149个月)。1、3和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6.5%、48.8%和42.7%,生存率分别为88.0%、56.7%和45.8%,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8.3%、45.4%和38.1%。单纯粒子近距离治疗组与手术切除后粒子近距离治疗组在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放疗反应Ⅰ/Ⅱ级2例,Ⅲ级及以上3例;晚期放疗反应Ⅰ/Ⅱ级8例,Ⅲ级及以上3例;Ⅲ级及以上放疗反应发生率为7%。结论: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为治疗外放疗后复发唾液腺癌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在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前提下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腔肿瘤转移复发病灶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间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的4例消化系恶性肿瘤转移灶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有多年肿瘤综合治疗史,为处理局部转移灶行超声引导粒子植入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植入粒子20~53枚,剂量21.84~48.23 Gy。随访3~36个月,一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带瘤生存,无严重并发症,疾病无明显进展。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腹腔恶性肿瘤,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可有效控制局部肿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复发性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和血清中癌胚抗原(CEA)以及术后随访结果,评价热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直肠癌的有效性。方法:手术且放疗后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20例手术治疗患者,1例患者无法耐受热疗退出),术前应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粒子间距为1.0 cm,植入后立即复查CT,再行剂量验证,植入粒子数量为12~58颗,每颗粒子放射性活度为0.5 mCi,肿瘤周边匹配剂量为90~140 Gy。射频热疗,每次60 min,维持温度43℃,每周2次,连续3周。治疗后随访3个月,通过影像学结果和血清中CEA水平变化评价有效率,并评估尿频、尿痛、血尿和直肠出血等并发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随访6个月后影像学结果显示肿瘤缩小;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EA水平由治疗前(30.25±8.32) mg·L-1降低到(11.89±5.22) mg·L-1t=13.158,P < 0.01);局部有效率94.7%(18/19),疼痛缓解率为94.4%(17/18);治疗前NRS评分中位数为6(4,7)分,治疗后NRS评分中位数为1(0,3)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访期间患者未出现尿频、尿痛、血尿和直肠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热疗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复发性直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是复发性直肠癌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总结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应用手术联合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的疗效,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方法:75例原发性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患者,行原发灶扩大切除或部分切除,经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制定放射性粒子植入计划,于术中或术后植入放射性粒子,处方剂量60~120 Gy。患者定期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评估肿瘤控制及生存情况,并应用Cox回归分析对其相关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5例患者3年、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0%、78.8%,T1~T2患者分别为92.2%、82.0%,T3~T4患者均为82.6%。无瘤生存率为3年74.9%、5年54.3%。总生存率3年、5年分别为86.0%、79.6%,其中T1~T2患者均为91.3%,T3~T4患者分别为73.9%、59.7%。3年、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4%、76.7%,其中T1~T2患者分别为83.4%、79.6%,T3~T4患者分别为86.0%、67.8%。通过COX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年龄是影响患者局部控制的预后因素,肿瘤分期及肿瘤部位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预后因素。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口腔颌面部腺样囊性癌术后辅助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高龄者易出现局部复发,肿瘤分期高及肿瘤位于鼻腔、鼻窦者生存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内放疗治疗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外放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内放疗,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TNF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为88.57%,对照组为80.0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NF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TNF为(1.789±0.530)g/L,对照组患者为(1.725±0.487)g/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结论:125碘放射性粒子植入内放疗治疗肿瘤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且TNF升高水平与外放疗基本相似,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p21、p73及PTEN的表达状况在头颈部多原发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例头颈部多原发癌组织中的p21p、73和PTEN蛋白表达,比较先证癌与第二癌间指标的表达状况。结果:12例头颈部多原发癌的先证癌与第二癌组织中p21、p73或PTEN单一指标表达结果不一致的分别为7例、3例、8例;联合对比p21和p73、p21和PTEN或p73和PTEN两指标表达结果存在不一致的分别为8例9、例、9例;联合对比p21、p73及PTEN三指标表达结果存在不一致的为10例。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联合检测p21、p73及PTEN蛋白表达可提高头颈部多原发癌诊断的敏感性。多种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联合检测可成为头颈部多原发癌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头颈部专用立体定位装置配合三维TPS进行精确定位和放射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制头颈专用CT立体定位装置与STAR-2000三维TPS配合应用,对模拟靶和8例头颈癌患者进行了CT定位和治疗计划设计,并采用模拟定位机对其进行了对比和验证。结果:模拟靶和患者CT立体定位的结果均在模拟定位机上得到验证,达到临床精确定位和精确放射治疗的要求。结论:采用自制头颈专用立体定位装置按本文方法配合三维TPS能够达到对头颈癌进行精确定位和放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国产止吐药预防头颈部癌含顺铂(cisplatin,DDP)方案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3例患者采用含DDP方案化疗90周期,随机分为3组,各化疗30周期,分别给予国产恩丹西酮(欧贝)、格拉司琼(琼沙奥或君凯)、托烷司琼(赛格恩)预防恶心、呕吐反应.结果:防治恶心、呕吐的有效率格拉司琼组为93.3%,托烷司琼组为86.7%,恩丹西酮组为83.3%,3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种止吐药毒副反应相似,以便秘、倦怠及头痛多见,但程度较轻.结论:国产恩丹西酮、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均为头颈部癌含DDP方案化疗的有效止吐药,其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轻,病人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云南省肿瘤医院头颈恶性肿瘤的疾病构成比,为云南省头颈恶性肿瘤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头颈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分析所收集病例的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结果 头颈部恶性肿瘤构成比的前10位分别为鼻咽癌、甲状腺癌、喉癌、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涎腺恶性肿瘤、口腔恶性肿瘤、下咽癌、鼻腔鼻窦癌、口咽癌、原发部位不明的颈部转移癌;其中男性前5位依次为:鼻咽癌、喉癌、甲状腺癌、涎腺恶性肿瘤、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女性前5位则依次是:甲状腺癌、鼻咽癌、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涎腺癌、口腔癌.在前5位头颈部恶性肿瘤疾病中,46 ~ 60岁年龄段患鼻咽癌、甲状腺癌、涎腺恶性肿瘤的人数比例最大.结论 当前云南头颈部恶性肿瘤预防和控制的重点应为鼻咽癌和甲状腺癌;而喉癌、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防治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years,more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have been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Radiation-induced mucositis is a common and dose limiting toxicity of radiotherapy among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s.Patients undergoing radiation therapy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are also at increased risk of developing oral candidiasis.A number of new agents applied locally or systemically to prevent or treat radiation- induced mucositis have been investigated,but there is no widely accepted prophylactic or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mucositis.Topical Aloe vera is widely used for mild sunburn,frostbites,and scalding burns.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Aloe gel for wound healing,mucous membrane protection,and treatment of oral ulcers,in addition to antiinflammatory,immunomudulation,antifungal,scavenging free radicals,increasing collagen formation and inhibiting collagenase.Herein the author postulates that oral Aloe vera mouthwash may not only prevent radiation-induced mucositis by its wound healing and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but also may reduce oral candidiasi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head and neck radiotherapy due to its antifungal and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Hence,Aloe vera mouthwash may provide an alternative agent for treating 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 and candidiasis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s.  相似文献   

16.
国产一类抗癌新药盐酸博安霉素Ⅱ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国产一类抗癌新药盐酸博安霉素(BAM)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毒性进行评价。方法 对多中心应用BAM 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效果进行Ⅱ期临床分析。全组325例,其中单用BAM 治疗者105例,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者220例。结果 单一用药的总有效率为35% ,对恶性淋巴瘤、头颈部癌和乳腺癌的有效率分别为667% 、650% 和375% ;联合用药的总有效率为642% ,对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头颈部癌、食道癌和肺癌的有效率分别为885% 、625% 、500% 、472% 和458% 。盐酸博安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发热、寒战、肌肉疼痛、消化道反应、注射局部及皮肤反应,大多为Ⅰ~Ⅱ度。未见有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肺毒性显著低于博来霉素、培洛霉素及平阳霉素。结论 盐酸博安霉素对恶性淋巴瘤、头颈部癌、乳腺癌、食管癌等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疾病谱特点,为新疆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5年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 1 346例患者,男性占56.46%,女性占43.54%,中位年龄55岁;汉族占59.81%,维吾尔族占27.34%,哈萨克族占6.91%。构成比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口腔癌、甲状腺癌、鼻咽癌、喉癌、鼻腔鼻窦癌。此五大恶性肿瘤占全部患者的77.64%。男性位于前5位的肿瘤依次是:口腔癌、喉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甲状腺癌;女性位于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是:甲状腺癌、口腔癌、鼻腔鼻窦癌、鼻咽癌、喉癌。汉族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构成比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甲状腺癌、口腔癌、鼻咽癌、喉癌、鼻腔鼻窦癌;维吾尔族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口腔癌、鼻咽癌、喉癌、鼻腔鼻窦癌、甲状腺癌;哈萨克族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口腔癌、甲状腺癌、喉癌、鼻腔鼻窦癌、鼻咽癌。结论口腔癌、甲状腺癌是当前新疆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防治的重要任务;鼻咽癌、喉癌的防治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多原发癌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的临床特点、预后及与原发癌的关系。方法: 对1993年7月~2003年6月治疗的128例MP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同时性MPC41例,异时性MPC87例,双原发癌113例,三原发癌12例,四原发癌3例。先证癌发病高低顺序为头颈部、消化系统、乳腺、肺。先证癌中男性患者以头颈部、消化系统肿瘤为主,女性以乳腺、头颈部肿瘤为主。重复癌的发病高低顺序为消化系统、头颈部、肺、乳腺等。结论: 重视MPC的可能性,尤其是头颈部和消化系统肿瘤。对于诊断明确的MPC应予以根治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胸大肌肌皮瓣在各种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1988年至1998年间应用该肌皮瓣对32例头颈部癌术后缺损进行即刻修复效果。结果:32块胸大肌肌皮瓣中29块(90.6%,29/32)完全成活,取得了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效果。1块(3.1%,1/32)完全坏死,2块(6.3%,3/32)部分坏死。结论:胸大肌肌皮瓣是一种非常实用而优良的修复材料。它具有丰富的组织量,优良的血液供应,具与头颈部邻近,在多种情况下可以应用,特别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缺损的即刻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20.
柳玉玺 《医学综述》2011,17(19):2926-2929
恶性肿瘤细胞群内极少数具有无限自我更新潜能导致肿瘤发生和复发的细胞被称为肿瘤干细胞。研究证实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它们是恶性肿瘤发生和复发的根源。头颈部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干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表面抗原的识别,目前研究较多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表面抗原标志物有CD133和CD44以及其他一些标志物。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将使人们能够识别治疗的标靶,并将有可能使患者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