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社区更年期妇女对更年期症状、更年期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知晓情况,为开展更年期妇女的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200名分别在济南市天桥区、槐荫区及其周边郊区的44~55岁妇女,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询问有关更年期症状相关了解情况及保健知识.结果 平均绝经年龄为45.67岁,以询问法获得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51.5%.68.5%的妇女知道有关的更年期保健知识,农村妇女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城市妇女,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城乡更年期妇女中,有36.3%人去医院就诊,有47.9%人在控制饮食方面较强,48.0%人经常锻炼身体.结论 更年期女性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应加强有关更年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更年期症状和更年期保健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开展更年期妇女的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146名分别在重庆市长寿区、垫江县、涪陵地区的45~55岁妇女,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询问有关更年期症状相关了解情况及保健知识。结果平均绝经年龄为46.67岁;以询问法获得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51.5%。68.5%的妇女知道有关的更年期保健知识,农村妇女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城市妇女。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城乡更年期妇女中,曾经有36.3%人去医院就诊,但仅有47.9%的人在控制饮食方面较强,48.0%的人经常锻炼身体。结论更年期女性缺乏更年期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应加强有关更年期保健的健康教育并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农村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实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表、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量表和中医体质调查表,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长清区八里庄进行全面普查41岁~60岁的妇女共280人,了解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调查表273份,有更年期症状者240人,发生率为87.91%;其中,轻、中、重度更年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25.64%、51.28%、12.50%;更年期症状的有无及轻重与年龄、职业、个人月收入、家庭关系、情绪波动、是否绝经、遗传因素、睡眠、慢性疾病及不同中医体质等有关(P0.05);与饮食偏好、初次生育年龄、月经周期无关(P≥0.05)。结论:济南市长清区农村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影响因素复杂,应综合考虑各因素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4.
200例门诊更年期妇女相关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症状、行为和保健知识的状况,以进一步加强更年期妇女的预防保健工作。方法随访2004年3月-2007年4月就诊于门诊的200例妇女。结果绝经者152例,占76%,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更年期症状出现的平均年龄为(48±5)岁,主要症状包括烦躁、心慌、盗汗和阴道干燥。〈55岁有性生活的比例在80%以上,55岁后下降至38%。调查对象中了解更年期症状的占65.2%,接受激素治疗的占59.3%。结论自40岁开始即应注重更年期妇女心理卫生保健和性保健工作,加强多途径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5.
门诊更年期妇女相关症状、行为和知识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症状、行为和保健知识的状况,以进一步加强更年期妇女的预防保健工作.方法抽取2004年3月至4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更年期门诊的302例妇女,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99份.结果绝经者213例,占63.9%,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更年期症状出现的平均年龄为(48±5)岁,主要症状包括烦躁、心慌(68.5%),盗汗(63.9%)和阴道干燥(59.8%).小于55岁有性生活的比例在70%以上,55岁后下降至41.4%.调查对象中了解更年期症状的占63.9%,接受激素治疗的占80.3%.结论自40岁开始即应注重更年期妇女心理卫生保健和性保健工作,加强多途径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更年期妇女月经改变、绝经相关症状发生时间,对激素补充治疗(HRT)的知晓、使用及相关知识需求情况,为中老年妇女生殖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年龄≥40岁、至少有一侧卵巢、有月经周期改变或更年期症状的妇女进行有关问卷调查.结果:共纳入326例妇女,平均年龄49.49岁,绝经年龄49.1岁,月经改变年龄45.6岁,出现更年期症状年龄46.6岁;38.6%知晓HRT的相关知识,44.2%认为更年期综合征有必要治疗,42.1%愿意接受HRT但有诸多担心顾虑,96.7%希望得到更多围绝经期保健知识;HRT使用率为5.83%.结论:更年期妇女对HRT与更年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低,获取渠道主要为妇产科医生,应注重宣传教育,提供方便的医学支持服务,进一步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1182例更年期妇女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有819例出现各种不同的更年期症状,占69.3%.更年期症状主要出现在46~50岁;常见的主诉有月经紊乱、心悸、失眠、易激动、头晕等;更年期出现的慢性疾病主要有骨质疏松、高血压、冠心痛等.同时发现很多更年期妇女对更年期保健知识还很欠缺.因此,必须加强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大通县已婚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从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对全县20个乡镇22 370例(35~64)岁农村妇女免费进行生殖健康普查。结果:生殖道疾病患病率为76.07%;其中宫颈炎患病率为44.38%;阴道炎患病率为31.68%;原位腺癌3例,微小浸润癌3例,宫颈浸润癌4例,检出率4.47/万。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35岁~45岁育龄期是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发年龄阶段。定期组织农村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妇女保健知识,增强妇女防病意识,提高广大农村妇女整体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控制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月经对更年期妇女躯体症状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健康指导.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唐山市区400名更年期(45~55岁)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月经正常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70.4%,月经紊乱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93.8%,停经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86.9%.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月经紊乱和停经者更年期躯体症状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的调查,了解妇女在绝经后的特征。方法对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门诊的绝经后妇女进行更年期症状评分。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4名妇女完成调查,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前5位症状依次为疲乏(79.38%)、失眠(76.80%)、易激惹(74.23%)、抑郁(67.01%)、心悸(67.01%),绝经后妇女为膝关节疼痛(100.00%)、阴道干燥(100.00%)、尿失禁(100.00%)、疲乏(77.68%)、失眠(75.89%)。其中性交疼痛和蚁走感的发生率低于50.00%,潮热的发生率为55.36%。对194名妇女相关性分析显示:高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值、较大年龄、文化程度低妇女更年期症状重。结论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更年期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分布不同于西方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年龄、教育程度、FSH可能与更年期症状有相关性,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与更年期症状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社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对社区40~60岁妇女,随机抽取500名进行统一问卷调查2次(社区健康指导前及指导后1年各1次)并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1年后,社区妇女更年期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加强对更年期妇女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及饮食保健,鼓励女性走向社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可有效减轻和避免更年期症状的发生,对保证妇女顺利渡过更年期,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邓小虹  张淞文 《北京医学》2002,24(4):235-238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现状及其对相关保健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概率比率的方法,于1999年在北京地区18个区、县抽取10个群体,对样本群中7 232名40~65岁女性进行调查.结果①北京地区女性目前平均自然绝经年龄48.41岁,在近20年内提前了2.02岁.②更年期综合征包括更年期症状、更年期抑郁症、血脂异常、骨密度降低、骨折以及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明显升高;其中更年期抑郁症、骨密度降低、骨折以及冠心病的发病率,城区高于郊区,而更年期症状、高血脂、高血压发病率,郊区高于城区.③雌激素替代治疗是防治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但目前我市围绝经期妇女对这一知识的知晓率仅为7.90%,使用者仅占绝经妇女的4.40%,郊区极显著低于城区.结论我市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现状不容忽视,围绝经期妇女对雌激素替代治疗的知晓率很低,说明对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宣传工作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更年期妇女更年期症状的相关因素,为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唐山市359名妇女进行调查。问卷由基本资料部分、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表和CES-D表组成。结果359名妇女中有更年期症状的有297人(82.73%),其中以疲乏(64.35%)、失眠(61.00%)、眩晕(52.09%)、心悸(51.53%)等最为突出,与工作、月经、婚姻等因素有关。结论更年期妇女的更年期症状发生率高、症状重、认识存在误差,对社区更年期妇女加强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工作与否对更年期症状的影响,提高人们对更年期的重视,加强对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指导。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应用改良更年期Kupperman评分和流调用CES-D量表对保定市社区400名更年期(45~55)岁妇女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工作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73.4%,肯定抑郁的为4.1%,不工作的更年期妇女有更年期躯体症状的为91.1%,肯定抑郁的为12.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的更年期妇女比不工作的更年期妇女出现更年期症状比例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工作与否对更年期妇女更年期症状的影响,加强对更年期妇女的健康指导。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唐山市10个社区的400名更年期(45-55岁)妇女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工作的更年期妇女中有更年期躯体症状者占73.4%,肯定抑郁者占为4.1%;不工作的更年期妇女中有更年期躯体症状者占91.1%,肯定抑郁者占12.6%。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工作的更年期妇女比不工作的更年期妇女出现更年期症状的比例低。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1182例更年期妇女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有819例出现各种不同的更年期症状,占69.3%。更年期症状主要出现在46-50岁;常见的主诉有月经紊乱、心悸、失眠、易激动、头晕等;更年期出现的慢性疾病主要有骨质疏松、高血压、冠心病等。同时发现很多更年期妇女对更年期保健知识还很欠缺。因此,必须加强更年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更年期妇女代谢综合征(MS)的合并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参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年期综合管理一日门诊的394例更年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各项代谢指标情况,将其分为代谢正常组(n=94)和MS组(n=71)。比较并分析两组妇女的一般情况和更年期症状,探讨其合并MS的影响因素。结果 (1)394例更年期妇女的MS合并率为18.0%(71/394)。(2)两组妇女年龄、文化程度、初潮年龄、BMI及绝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初潮年龄、BMI及绝经情况对更年期妇女合并M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KMI)评分(≥1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眩晕,头痛,骨关节痛、肌肉痛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眩晕和骨关节痛、肌肉痛症状对更年期妇女合并MS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年期妇女的MS合并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初潮年龄、BMI及绝经情况,眩晕和骨关节痛、肌肉痛症状为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和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和自评抑郁量表,对于城区210例,45-55岁更年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状的发病率为46.1%,其中轻度为70%,中度30%,工人抑郁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P<0.01),有躯体病史的妇女抑郁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无躯体病史者(P<0.01),性欲下降及对丈夫,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不满意的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于性欲无变化和满意者(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不仅对躯体疾病进行药物治疗,还要注意心理咨询及治疗加强全社会更年期妇女的关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康指导对提升更年期妇女保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前来我中心接受保健的68例更年期妇女进行对比分析,其中34例研究组以集体形式开展健康教育,34例对照组则实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整体得到保健满意度为91.18%高于对照组67.65%,且差异P0.05;研究组对健康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也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将健康指导在更年期妇女的保健过程中,可有效提升妇女自身的健康保健知识,且获得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玉林城区更年期妇女糖尿病发生率,分析其与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探讨预防新途径。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等综合调查量表进行筛查和确诊,380例45-55岁更年期妇女为实验组,330例56~65岁妇女及230例35-44岁妇女为对照组,观察更年期妇女饮食习惯、运动量、SD6、SAS系数程度及SCIL90十大因子分值、血脂、WHR、MBI等19种因素的影响与糖尿病的相关作用。结果更年期妇女与2型糖尿病有相关性,SDS、SCL-90第一因子躯体化入选为预测风险因子(P〈0.001),其次为不爱运动(P〈0.001),SAS(P〈0.01)、WHR系数(P〈0.05)、饮食(P〈0.05)等风险因素。结论更年期妇女糖尿病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妇女,应加强更年期妇女的保健措施,纠正更年期妇女不良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