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成分是药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及新药研究开发的重要领域。本文综述了1年来我国药学工作者们所发现的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就化学结构而言它们包括蛋白质(肽)、多糖、生物碱、黄酮等生物成分。从来源分析,它们来自中草药(植物)、海洋生物以及微生物等。  相似文献   

2.
海洋生物作为抗肿瘤活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提供了许多结构新颖、活性特异的化合物,其中一些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已进入临床研究。随着现代分离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现主要介绍近5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新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其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脑苷脂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菌类、植物类、动物类及海洋生物组织细胞膜中含量很低的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就近年来发现的脑苷脂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特点与生物进化相关性、脑苷脂类的生物合成与体内转化、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为此类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仁华 《医学综述》1995,1(11):489-491
1988年Yaragisawa等首次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一种血管活性肽,命名为内皮素(Endothelin,ET)。ET具有十分广泛的生物活性,例如:收缩血管及气道平滑肌;促进细胞增殖和调节体内有关活性物质的释放。近年来研究表明ET与呼吸系统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对气道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ET对气道的病理、生理作用,以及在支气管哮喘、肺部肿瘤和呼吸衰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1 ET合成和ET受体ET是含有21个氨基酸的短链肽,分子量为2492。在体内先合成前内皮素原(Preproendothelin)。其由203个氨基酸组成,随后加工成…  相似文献   

5.
海洋生物活性肽的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导 《医学综述》2011,17(5):661-663
海洋生物活性肽(BAPP)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体内,或经蛋白酶酶解方法制得,具有多种特殊生理活性的肽类物质的总称。研究表明,海洋BAPP主要有防止胰岛细胞凋亡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护肤、抗肿瘤、抗氧化、抗高血压、降血脂、免疫调节、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质疏松等生理活性。海洋生物类产品来源广泛、性能温和、功能多、使用安全。随着海洋BAPP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也将使海洋创新药物和功能性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物中存在许多天然活性多糖,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三大类,海藻多糖,海洋动物多糖,海洋微生物多糖。由于其中不少海洋生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功能,并有部分已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另一部分则可望开发成新药。现从海洋生物多糖的种类及其生物活性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海洋药物的研究状态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海星学名海盘车,属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星纲(Asteroidea)。棘皮动物是海洋里常见的大型无脊椎动物,是研究海洋药物的良好材料,现已知1500多种。我国沿海海域有100多种。药理研究表明,很多海洋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对人类多种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主要生物活性表现在抗肿瘤、抗心血管病、抗菌、抗病毒、抗放射、抗衰老、止血、镇痛和消炎等方面。海星中含有大量结构独特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李国强等从海星中分离出17种化合物,其中主要是甾体类成分。这些甾体类成分具有细胞毒、溶血、抗病毒、抑菌等药理活性。许东晖等研究表明海星甾醇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海星提取物中的油性成分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GC-MS法对其油性成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天然非肽类小分子有望成为新的神经营养药物。从来源、结构特点、生物活性等方面,对近年来发现的具有神经营养活性的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状况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蜂胶是蜜蜂采集不同植物树脂、花粉等部位,混合其上颚分泌物及蜂蜡加工而成的胶状物。目前已从蜂胶中分离鉴定的成分有黄酮类、萜烯类、醌类、有机酸、氨基酸、酶类、维生素及大量的微量元素等,具有生理学和药理学活性的成分达300多种。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能够软化血管、减少血栓形成及改善人体的微循环。被誉为珍贵的天然“血管清道夫”。对于蜂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报道较多,乙醇冷浸提取法较简单,并且温度不高,某些易挥发和失活的有效黄酮类不易失去,但是提取率受时间限制,  相似文献   

10.
利用稻瘟霉分生孢子筛选有生物活性的海洋生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筛选有生物活性的海洋生物并研究其活性成分.方法:采用稻瘟霉模型筛选海洋生物提取物的活性,利用多种层析手段和波谱技术对活性提取物跟踪分离并鉴定其成分.结果:实验发现20种海洋生物醇提物和5种水提物对稻瘟霉显示生物活性,从叶托马尾藻、铁钉菜和蓝斑背肛海兔中分离鉴定了56个化合物,其中28个对稻瘟霉显示活性且对不同肿瘤细胞株显示不同强度的细胞毒性,8个化合物对裴氏着色真菌具抑制作用.结论:利用稻瘟霉模型对海洋生物的活性成分进行跟踪分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蛙皮索(bornbesin,BBS)是1971年由Ersparner等从欧洲铃蟾皮肤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含14个氨基酸的肽类物质。目前,已从两栖类动物皮肤中提纯了十余种肽类,称为BBS样肽,如雨蛙肽,细趾蛙皮素等。有些BBS样肽与某些激系(或活性物质)的氨基酸组成或生物学活性相似,如雨蛙肽与胃泌素有共同的羧基端5肽,在促进胃酸分泌方面也很相似。  相似文献   

12.
凹顶藻属于红藻中的松节藻科,近年来从凹顶藻发现了许多具有较好生理活性且结构新颖的化合物,部分具有极高的药学研究价值。软骨凹顶藻Laurencia cartilaginea是凹顶藻家族中的一种,国内外部分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发现了一些活性化合物。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差异,会影响海洋生物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海总合草苔虫和海绵中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从海洋生物总合草苔虫、棕色扁海绵及丰头皮海绵中寻找发现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活性跟踪方法,应用多种层析分离技术追踪分离活性单体,并以光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结构,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从总合草苔虫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均表现出极强的抗肿瘤活性;从棕色扁海绵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出其中6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Ⅳ和Ⅴ具有免疫抑制活性,对人工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有效;从丰头皮海绵中分离得到30个化合物,鉴定出14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Ⅱ具有抗肿瘤活性.结论:我国南海生长的总合草苔虫、棕色扁海绵和丰头皮海绵资源丰富,从中分离得到的单体显示出不同的抗肿瘤活性,对这些活性成分的研究为今后药用资源的开发和新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吴茱萸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研究概况予以综述,发现成分类别主要为吲哚类生物碱、喹诺酮类生物碱、苦味素、苯并色原酮和挥发油等。其中吲哚类生物碱17个,喹诺酮类生物碱17个,苦味素类化合物12个,苯并色原酮类化合物10个。生理活性显示吴茱萸属植物具有扩张血管、降压、强心、止泻、收缩子宫、杀虫、抗菌、抗病毒、抗溃疡、抗胆碱酯酶、抗遗忘症和诱导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蒜为常用中药,含有氨基酸、肽类、蛋白质、酶类、糖类、苷类、维生素、脂肪、无机盐及含硫化合物等多种成分,被誉为“天然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本综述了近年来大蒜抗病原生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进一步揭示红花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开发其活性成分。方法 对其水溶性部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经过大孔树脂、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反复柱色谱分得了3个化合物。结果 通过1D,2D NMR,ESIMS等波谱测定结合文献调查,确定了结构。结论 核苷、核黄素及其降解产物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核黄素是人体内黄酶的一种辅酶,在人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化合物Ⅰ具有很好的降压活性。  相似文献   

17.
概括来源于海洋海绵动物中新发现的36种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阐述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其化学成分具有生物碱、甾醇、萜类、大环内酯、肽类等。经药效评价且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心血管活性等药理作用。这些具明显药理作用的生理活性化合物,作为新药先导化合物进行研究开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海洋生物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故具有广阔的综合开发利用前景,从海洋生物体内获取的初生代谢和初生代谢产物不仅可研制海洋天然药物,且可开海洋保健食品、海洋化工产品等.近年来,从海洋生物中获得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抗心血管病等生化活性物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国内近五年来海洋生化活性物的功效与应用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范范 《医学综述》2010,16(17):2667-2669
植物内生真菌是一大类未被充分研究过的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随着对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的深入,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成分已成为研究热点。总结近年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产生的抗肿瘤、抗菌等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最新的研究进展,内生真菌活性成分已成为发现新颖结构化合物及新药物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0.
僵蚕抗凝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介绍用NaOH水解,再经乙醇分级分离的方法,从僵蚕提取液中获得抗凝血酶活性物质(成分)。该活性不被AT-Ⅲ抗体中和,表明其具有不依赖AT-Ⅲ的作用,活性物均在218nm左右有强吸收峰。其活性成分不属糖、蛋白质和生物碱类,而可能与水蛭一样系一种肽类或其它含氨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