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76岁,因右眼视物不清3年,视物不见3月于1997年3月10日入院。患高血压12年。全身检查:血压24/14kPa(1kPa=7.5mmHg),心率68次/分,律整,心音亢进,A2>P2。眼科情况:视力右眼眼前手动,左眼0.8。右眼压Tn,角膜(-),前房正常,晶状体灰白色均匀浑浊。左眼前段正常。眼底视网膜动脉较细,动脉:静脉=1:2。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心室高电压。诊断:右眼老年性白内障成熟期,高血压。给抗生素眼液滴眼,口服巯甲丙脯酸25mg,消心痛10mg,1日3次,血压降至20/12kPa,于1997年3月15日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  相似文献   

2.
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滴致过敏性休克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强 《临床眼科杂志》2008,16(5):469-469
例1,男性,60岁。因“左眼视力逐渐下降半年”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过敏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2(不能矫正),眼压:右眼16mmHg(1mmHg=0.133kPa),左眼15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清,前房中轴中深,周边1/2CT,瞳孔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用0.25%托吡卡胺滴眼液点双眼,每5min1次,连续点3次,最后一次点药后患者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心率120次/min,呼吸频率240次/min,血压70/50mHg。立即给氧,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后患者逐渐清醒,心率80次/min,血压120/80mmHg,呼吸频率16次/min,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6岁,因“右眼经常胀痛,视物不清2年”入院,入院前3天症状加重,于家中用降眼压药症状缓解,2003年12月24日入院要求手术治疗。入院后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6;眼压:右眼眼压4.15kPa(35.76mmHg),左眼眼压2.31kPa(17.30mmHg)。右眼角膜内壁点状色素KP散在,前房浅,周边前房1/4角膜厚度,瞳孔3mm大,晶体皮质轻度混浊,眼底视盘C/D0.5。左眼角膜清,前房浅,周边1/4角膜厚度,瞳孔1.5mm大,晶体清,眼底视盘C/D0.3。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60岁。因“双眼红痛、视物模糊伴头痛1 d于2014年9月7日入院。1 d前在当地医院予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检查双眼白内障后出现上述症状。既往无全身疾病史,入院血压125/80 mmHg,空腹血糖6.1 mmol/ L。专科检查:双眼视力手动,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混浊,前房浅,周边前房深度小于1/4CT,KP(-),瞳孔欠圆,直径约6 mm,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混浊,眼底窥不清。眼压:右眼56.7 mmHg,左眼49.8 mmHg。初步诊断:(1)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2)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给予静滴20%甘露醇,局部点阿法根、贝特舒、哌立明滴眼液降眼压及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缩瞳。2 d 后复查眼压:右眼7.1 mmHg,左眼6.8 mmHg。眼痛、头痛症状缓解。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02,左眼0.25,双眼球结膜充血减轻,角膜水肿消退,前房仍浅,瞳孔药物性缩小,直径约3 mm,眼底检查发现右眼视乳头边界不清,静脉迂曲扩张,后极部视网膜以视乳头为中心沿静脉走行呈大片火焰状出血,黄斑区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左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UBM 提示右眼中央前房深度1.74 mm,5点、7点、12点位睫状体上腔与巩膜间可见裂隙状液性暗区;左眼中央前房深度1.65 mm,1点、6点、11点位睫状体上腔与巩膜间可见裂隙状液性暗区。补充诊断:(1)右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双眼睫状体脱离(图1,2)。给予静滴20%甘露醇、地塞米松和血栓通等对症治疗。1周后复查眼压:右眼12.4 mmHg,左眼11.8 mmHg, UBM提示双眼睫状体脱离复位(图3)。右眼眼底见视网膜出血灶较前有所吸收。  相似文献   

5.
控制性降压治愈脉络膜暴发性出血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76岁,主诉双眼视力下降2年、加重半年,右眼胀痛3个月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入院。入院时检查:视力双眼0.25。右眼角膜轻度水肿,左眼角膜透明。右眼周边前房1/4CT,左眼周边前房1/3CT。双眼瞳孔直径约3mm,光反射存在。双眼晶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右眼底视盘边界清、色淡,C/D=0.7,左眼C/D=0.3。眼压右眼61.75mmHg(1mmHg=0.133kPa),左眼20.55mmHg,右眼房角窄Ⅳ,左眼窄Ⅱ。给予充分降眼压治疗,术前右眼眼压降至25.81mmHg。局部麻醉下行右眼青光眼及白内障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83岁,住院号2801。因双眼视力渐进性下降5年,右眼视物不见3月,于1995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1990年确诊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直不规范药物控制眼压(出现眼胀症状即口服乙酰唑胺,噻吗心安液滴眼,症状消失停药)。入院查体:全身情况无明显异常,血压19/9kPa(1kPa=7.5mmHg),血糖,心电图检查正常。眼科情况:右眼视力手动/眼前,光定位中央(+),二侧(-),红绿色觉正常;左眼视力0.2。双眼角膜透明,巩膜无充血,前房浅,周边房角<cK,虹膜无前后粘连,无萎缩,瞳孔2.5mm大小,光反射迟钝。右眼晶状体…  相似文献   

7.
陈熙  万迪玲 《眼科新进展》2007,27(10):734-73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入院前半月干农活时左眼不慎被树枝弹伤,当时感到眼疼痛、畏光、视力下降,在外院诊断为“可疑青光眼”,给予药物降眼压、抗炎等治疗,病情加重。于2007年4月入我院。无既往眼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远视力0.6.+0.50 DS→0.8,近视力0.15/30cm;周边晶状体皮质少量均匀楔状混浊、核Ⅱ级;眼压20.55mmHg(1kPa=7.5mmHg),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脉络膜上腔暴发性出血是内眼手术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常见于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及穿透性角膜移植等手术。我院近15年来在白内障手术中遇到3例,报告如下。例1,女,52岁。因右眼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于1985年6月12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检查:BP22/13kPa(1kP=7.5mmHg)。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伴劳损。胸片示主动脉粥样硬化。眼科情况:右眼视力光感,光定位推确,眼压5.6kPa,前房浅,房角为闭角,晶状体肿胀混浊。经药物降眼压治疗4天,眼压下降至3.96kPa,球后麻醉下行右眼白内障冷冻摘出术。手术以3-9点角…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0岁,因双眼视物模糊进行性加重3个月于2013年10月10日至沧州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追问病史发现近半年嗅觉不佳,阵发性头痛伴恶心、呕吐。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8。眼压:右眼17mmHg,左眼19mmHg。  相似文献   

10.
王文山  杜成玲 《眼科》1997,6(1):54-55
目的:为研究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联合眼球按摩在小梁切除术后防治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54例(54只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的青光眼随机分5-FU联合眼球按摩组34只眼和对照组20只眼,5-FU联合眼球按摩组术后结膜下注射5-FU5mg并行眼球按摩2~3分钟。对照组Ⅰ10只眼术后结膜下注射5-FU5mg,对照组Ⅱ10只眼行眼球按摩。追踪观察10个月~3年,平均2年。结果:5-FU联合眼球按摩组术前平均眼压为4.54kPa(1kPa=7.5mmHg),术后平均眼压为2.23kPa,成功率为97%。对照组Ⅰ术前平均眼压为4.43kPa,术后平均眼压为3.43kPa,成功率为60%,对照组Ⅱ术前平均眼压为4.34kPa,术后平均眼压为4.04kPa,成功率为50%,P<0.0001。治疗组2只眼出现角膜混浊,1只眼出现低限压。对照组未见角膜损害及伤口渗漏。结论:5-FU联合眼球按摩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能起到防治瘢痕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对岁,因右眼被气枪子弹击伤后头痛复视1小时,于1996年12月8日入院。查体:血压14/7kPa(1kPa=7.5mmHg),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0.3,左1.2;右眼睑肿胀,淤血,眼球无外突,内斜10°,外展受限。眼底:视乳头边缘清,色正常,视网膜血管轻度痉挛,动静脉之比2:3,无静脉怒张,后极部领侧至周边视网膜可见片状灰白色渗出及出血。头颅CF:岩骨尖处有一0.8×0.5cm的金属异物,蝶窦积血,脑室大小正常。诊断:右眼内毗弹道伤,颅内金属异物。患者入院后出现渐进性头痛、恶心、呕吐,给予脱水、止…  相似文献   

12.
1病例 患者男,70岁。2009年9月21日入院。患者双眼晶状体浑浊,左眼底窥不清,右眼底见片状出血。有糖尿病史及高血压病史。术前检查:视力左眼光感,眼压22mmHg(1mmHg=0.133kPa),血压降至140/90mmHg,血糖6.0mmol/mL。术前准备:20%甘露醇250mL术前30min静脉滴注,鲁米那0.09mg口服。  相似文献   

13.
患儿袁某,男,8岁,住院号001243,3个月前,右眼被爆竹炸伤,当时在我院行角膜伤口缝合术,并发现晶体已混浊,X线检查未发现眼内不透X线的异物影。2周后行右眼外伤性白内障针吸术,术中发现晶体后囊不完整,并见前段玻璃体近晶体后囊处一红色块状物,疑为玻璃体出血。术后给予促进出血吸收药物,未见疗效。出院后门诊继续按玻璃体出血治疗,仍无效,于1994年5月2日再次住院,拟行玻璃体切除术。入院检查:全身(-);眼部:右眼,视力指数/40cm,不能矫正,眼压5.5/5=2.31kPa(1kPa=7.5mmHg),结膜无充血,角膜中央至9点见-6mm…  相似文献   

14.
华山  王玫 《眼科新进展》2005,25(4):324-324
1.1 一般资料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36例(36眼),其中男11例,女25例;右眼17例,左眼19例;年龄49~78岁,平均62.7岁。发病1~13d,平均4.7d。人院时眼压为50.48~81.45mmHg(1kPa=7.5mmHg),平均69.83mmHg;视力:黑朦2眼,光感4眼,手动9眼,眼前指数11眼,0.02~0.1者7眼,0.1者以上3眼。入院后均给予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12~48h,如眼压仍不能降至正常即急诊行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患者,罗××,男,56岁,因左眼失明4年于1996.12.2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前在门诊服降血压药治疗。入院检查:血压18/12kPa,心肺无异常,左眼视力0,眼压10/5=4.96kPa,球结膜睫状充血(+),角膜水肿(+),前房轴深2.5CT,周边<1/2gy,房闪(-),虹膜节段性萎缩,瞳孔直径4mm,光反射消失,晶体混浊(++++),眼底不能窥入。诊断:(1)左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2)左并发性白内障。入院后即给予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于1996.12.15左眼出现胀痛,测眼压10/3.5=6.25kPa,继续予抗青光眼药物并…  相似文献   

16.
作者自1978年-1997年共行白内障针拨术439例506眼,术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门诊和住院病例439例506眼,男196例,女243例。右眼179例,左眼193例,双眼67例134眼。年龄最小56岁,最大92岁。56-69岁164例(占37.35%)、70-79岁217例(占49.43%)、80-89岁49例(占11.16%),90岁以上9例(占2.05%)。全部为老年性白内障,其中核性白内障对例。高血压病血压在24/14kPa(1kPa=7.5mmHg)以上者183例(占41.69%);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无偏瘫者39例(占8.88%),偏瘫卧床者12例(占2.73%);糖尿病尿糖(++-++++)…  相似文献   

17.
自80年代Q一开关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用于临床以来,由于操作简单、迅速、不必切开眼球等特点,因而应用日趋广泛。我科自1986年开始应用Nd:YAG激光对.314例430跟进行了周边虹膜切开术,其中2例3眼发生了孔源性机网膜脱离,现报告如下。病例1,男,6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7天,于1993年7月12日诊项为“右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而入院。该患者曾于3年前因患慢性团角青光眼而行双眼激光虹膜切开术。术后双眼视力0.6,眼压1.94-2.74hP(1kPa=7.5mmHg)。激光能量:右眼56mJ2.次击射,左眼36mJ1次击射。入院检查:视力,右眼0.1…  相似文献   

18.
眼前段蛇毒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曹XX,男,28岁。因捉夹“野鸡项”毒蛇时,蛇毒液溅入左眼4小时,于1993年4月30日来我科急诊。伤后即感左眼疼痛不适,立即用自来水冲洗。1小时后,左眼胀痛,视物模糊,头昏头痛恶心欲吐。检查:精神差,面色苍白,反应淡漠,血压12/gkPa(1kPa=7.5mmHg),心率80次/分。左眼视力0.5(不能矫正),结膜充血,角膜大面积上皮点状脱落,荧光素着色(++),基质灰白色混浊水肿,内皮皱韬,房水闪辉(土),瞳孔直径5mm,光反射消失。眼后段无异常。右眼视力0.8,-100DS=1.5。诊断:左眼前段蛇毒伤。治疗:0.9%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9.
眼挫伤房角结构及眼压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眼挫伤病例前房角后退的程度、范围及眼压的变化。方法:对40例眼挫伤常规做前房角镜检查,并监测就诊后各时期的眼压,与同期健眼眼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例(45眼)眼挫伤发生前房角后退者39眼(86.67%),首诊时跟压≥21mmHg(1mmHg=0.133kPa)者11眼(24.44%),<10mmHg者6眼(13.33%),双眼眼压差≥5mmHg者21眼(46.67%)。经药物或手术治疗,11眼高眼压及6眼低眼压均在1-4周内恢复正常。结论:眼挫伤患者应注意前房角镜的检查,对范围大、程度重的前房角后退,应定期观察眼压。  相似文献   

20.
患者1女性,65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胀痛l周于1998年5月10日入院。体格检查:左眼指数/20mm,角膜水肿,前房浅,周边〈1/3CT,晶状体轻度混浊,瞳孔直径5mm,光反射迟钝,眼底窥不清,眼压52mmHg(1mmHg=0.133kPa);右眼视力0.2,角膜透明,前房浅,周边〈1/3CT,晶状体轻度混浊,瞳孔直径2.5mm,光反射灵敏,视乳头色淡,C/D=0.8,眼压:右眼30mmHg。诊断为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左眼急性发作期,右眼进展期。入院后予静脉滴注20%甘露醇及口服乙酰唑胺等降眼压。房角检查显示:右眼房角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