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内经》“秋伤于湿”应为“秋伤于燥”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汉辉 《中医药学刊》2001,19(5):465-465,508
  相似文献   

3.
湿燥论     
湿与燥,一阴一阳,异名同类,皆因于气所生,湿因于气虚不能运化,燥因于气虚不能生津。湿与燥在外感病及内伤病中,往往并存,外感病湿与燥可以兼夹,内伤病中,肺主燥,但可为湿邪所害;脾主湿,亦可因燥邪而伤;肾为水火之脏,燥湿相济。故在治疗上,外感病当明辨燥湿之转化,五脏病当权衡燥湿之多寡。凡辛温、发散之药皆不利于燥。酸咸厚重、辛凉沉降之药皆不利于湿。  相似文献   

4.
《内经》虽成书久远,文朴理奥,然而“湿”的文义并非生僻难解,古今义项,变化不大。学者校注疏证于此,往往随文顺释,不作深究,导致某些经文文意牵强,医理附会。笔者不揣浅陋,略作探讨: 一、《内经》中“湿”的一般义项 1、六淫病邪之一: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素问·痹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素问·生气通天论》)。“夫为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等。 2、节令、六气之一:如“在天为湿,在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对筋概念的研究,是尝试打开中医宝库的钥匙之一。本文运用语言学中基于语料库证据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筋字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定量研究了筋字在分布、数量、类型等方面所表达的意义。发现《内经》中的筋主要指深筋膜以及与其相连主司运动的肌腱、韧带,提供营养的血管,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和起调节控制作用的神经等。其在微观局部成线面,宏观整体成三维立体网络。筋性柔弱而喜热,筋病表现为急、挛、痛、缓四大主症,并有筋痹、筋痿、筋瘘、筋瘤、筋癫疾、转筋、疹筋等七大疾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内经》中道字进行检索、统计,以定量方式研究其分布、数量、类型等方面所表达的意义,以期对其基本含义及演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为经络研究提供原始文献考据资料。分析显示,道字含义有针灸之道、天地之道、阴阳之道、水道、脉道、气道、血道、津液道、使道等。得出结论,道字在《内经》时代其一般意义是道路,进而引申为法则、规律、原理,甚至进一步升华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直至道教概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内经》中多次提到"秋伤于湿",对此后世医家一直存有争议,大体分为秋伤于燥而不伤于湿、秋伤于湿而不伤于燥、秋分前伤湿而秋分后伤燥。在总结分析医家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秋伤于湿"为六气致病的特殊规律,燥与湿同源,湿郁亦可化燥,因此诊察疾病要知常达变,不可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8.
9.
《黄帝内经》是现存中医学里最早的一部古典医著。不仅较详尽记载医学内容,而且还有天文、哲学等方面知识。初学之明其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机、治则之后,知道文理,能语释深难词句,应该要掌握医理。不过此时体会不深,再学之,读本草、方剂、伤寒、金匮、各家学说之后,始知中药之性味为寒热温凉,以阴阳而言;方剂之功效能解表攻下滋阴温阳,以扶正祛邪而言;伤寒之辨证能分表里寒热虚实,以六经言;金匮之论治,能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以治病必求病而言;后世  相似文献   

10.
“谷气”是针刺治病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其名称首见于《灵枢·终始篇》。《内经》作为古代针灸的经典著作,十分强调“谷气”在针刺中的重要意义。可惜后世医家很少对此有所论述及阐发。近人研究针  相似文献   

11.
论《内经》之“舌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渝 《河南中医》2009,29(2):118-119
舌诊乃中医学的独特诊法,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内经》有关舌诊的论述虽然不是很多,但已肇研究之端,实为后世系统研究和发展的理论渊源和基础。本文搜集《内经》全书有关舌诊的散在论述,分为“舌诊的依据和原理”、“舌诊的内容与主病”两部分,后者涉及到舌质之形态、颜色、润燥,舌苔之颜色,以及语声、味觉等,并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发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6,(5):375-376
对《素问·疏五过论》脱营失精病名的由来、发病机制、与现代疾病的关系及其治疗进行论述。社会地位由高贵而后卑贱,由富有而后贫穷,人生处境由好转坏,内心产生极大落差,进而发展为脱营或失精。偏于营阴(血)失脱谓之脱营,偏于精气(液)失脱谓之失精。病机可分虚实两端,虚者因精微化生不足,实者因郁火内扰;该病之初包含现代意义上的抑郁症,进一步加重则易形成癌症。治疗时,初期或抑郁症阶段,虚者治以补益五脏,实者治以解郁化火;加重形成癌症者,则应补虚与解毒相辅相成。此外,脱营失精病包含情志因素,在治疗时应注意疏导患者的情绪,鼓励患者树立乐观豁达的心态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伤湿、伤燥的病证在秋季是客观存在的,《内经》“秋伤湿”与喻昌“秋伤燥”各阐述了问题的一个侧面。正确论治湿、燥,大抵应从时间、地点和病人体质等多方面具体分析,不可拘泥。  相似文献   

14.
脾喜燥恶湿,治脾病当顺其性制其恶。故临床应准确把握"脾湿证当用燥法治疗"的辨证关系,因人施医,区别用药,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15.
《内经》载"燥邪"有"淫"、"迫"之分,其"淫"者方为燥淫证之病因。此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等相关篇章中燥邪淫胜所致病证之证候、病机、治则治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内经》"病起于阴阳"之论,指出《内经》所论之燥淫证出于病因辨证,为感受燥淫之邪而病起于阳者,其证病位在表在里、在脏在腑,证候表现繁杂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且不止于"燥甚则干"一隅,当属"广义燥证";今内燥证和外燥证当属"狭义燥证"。前者出于病性辨证,以阴津失于濡润为要;后者虽亦出于病因辨证,但却囿于季节性燥邪所致之燥淫表证。西北燥证是感受燥邪为主病的复合型方域性中医证候,属广义燥证,故以病因辨证为本是开展西北燥证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内经》中“秋伤于湿”之论所遗留的千年之谜 ,至今仍为人们冥冥探索〔1〕。笔者纵览经书 ,浅探谜宫 ,与同道研究探讨之。1 “秋伤于湿”乃《内经》所留疑问“秋伤于湿” ,语出《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 ,秋为疒亥疟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 ,故曰 :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 ,秋必疒亥疟 ;秋伤于湿 ,冬生咳嗽。”〔3〕这两段经文均言“秋伤于湿” ,且病机十九条中又缺少…  相似文献   

17.
《内经》论情绪“致病”与“治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引起和抵制疾病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确认和重视。《内经》对此有着比较丰富和深刻的认识,值得发掘。一、情绪的产生 1.情绪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情绪是人的心理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一种表现,《素问·解精微论》说:心“有亡,忧知于色,是以悲哀则泣下”。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使“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大惑论》),喜怒忧思悲恐惊才因此而生。  相似文献   

18.
浅谈《内经》“秋、湿、咳嗽”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光明中医》2010,25(3):355-357
本文探讨《黄帝内经》中《素问》、《灵枢》有关四时感邪伏而发病的三处"湿"字意义。从历代医家对此三处"湿"的理解入手,并从其本身之义、气候、病理、内经经文解释等方面对"湿"字进行考证,提出三处"湿"已经包括了燥的内容,并认为应符合临床为根本理解原则。  相似文献   

19.
朱林贞 《四川中医》1997,15(6):15-15
“刺禁论”篇主要阐述人体有些部位或因某些原因,不适宜针刺。如《素问·刺禁论》指出:“脏有要害,不可不察。”又说:“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还说:“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刺禁论”篇主要从三方面阐述了针刺的禁忌:一是内脏禁刺。文中提出了五脏与胆膀胱的针禁;二是在机体气血紊乱的情况下禁刺如大醉。大劳、大饥、大怒、大惊、大渴等情况;三是指出了人体的某些穴位与部位,…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内经》诊法学说中,突出地体现着心理学的随意知觉的一个重要形式,这就是观察,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内经》关于如何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观察,以及它对影响观察的主要因素的认识作一初步讨论,以求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一、掌握运用观察的几个要点(一) 观察病人要有明确的目的:人的认识总是有一定目的的。目的性决定了观察的选择性和专注性。观察的目的任务愈明确,对知觉对象的反映就会愈清晰、愈完整和愈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