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五苓散相关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笔者发现大多数医家对五苓散"水蓄膀胱,气化不利"病机的认识是有待商榷的。故首先对素有争议的太阳经与太阳府的问题进行考证,发现用太阳经和太阳府简单地划分太阳病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进而推出五苓散的病位应在脾而不是在膀胱;其次从脾之转输探讨脾与五脏之间的关系、基于药象理论分析五苓散药物配伍规律等方面作进一步论述,由此得出五苓散治疗水湿内停作用机制应是通过健运脾土达到消除各个脏腑水湿停聚的作用,最后以期对临床运用五苓散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五苓散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五苓散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主要为"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后世尤其是现代学者对此方的临床应用有颇多发展。在运用五苓散治疗泌尿系疾病、头晕、头痛、高血压、高血脂、水肿、脑积水等疾病的过  相似文献   

3.
正五苓散为张仲景治疗"太阳蓄水证"的经典方。笔者在现代医学辨病基础上结合六经辨治,将其用于皮肤病治疗,效如桴鼓。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1五苓散方证指征《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五苓散方证条文有多条,其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是提示运用五苓散的关键。皮肤病中的皮损所表现出的水肿、渗出或顽固性结节倾向,口渴而不多饮,舌淡、苔白滑或淡胖有齿痕为客观依据;从病机而言,即蓄水  相似文献   

4.
五苓散是著名的经方之一.首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71条,由猪苓、茯苓、泽泻、肉桂及白术组成.五苓散一向作为"太阳膀胱蓄水证"的主方而为广大临床医家称道,并且将此方更多运用临床实践.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在实验和临床方面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将其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成果作一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以胡希恕先生"以方类证"理论为基础,以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泽泻汤4首经方辨治水饮眩晕为例结合临证医案,分析总结胡希恕先生运用此4首经方的辨证要点与治案思路.经分析认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泽泻汤皆可治疗由于水饮所致的眩晕,临证需根据不同病机及方证选择相应经方:五苓散治太阳表虚,水饮内停;泽泻汤治心下停饮,...  相似文献   

6.
五苓散在《伤寒论》用于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其功用是通阳化气、利水渗湿。临床上五官科一些具有水液停聚表现的疾病,应用五苓散加减治疗,疗效满意。拓宽了五苓散得运用范围,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五苓散临床治验新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苓散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由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等药物组成,原方为"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此方上灵活加减运用,辨证施治,将五苓散广泛用于多种疾病,同时深化对疾病的认识,判断,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扩大此方的运用范围,以"异病同治"理论为指导,应用此方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太阳蓄水证是《伤寒论》太阳病篇重要的变证,对于其病机历代医家大多认为是"水热互结于膀胱"。而伤寒大家李克绍先生在其《伤寒解惑论》一书中则否定了这种观点,提出水邪滞留三焦、气化失司是太阳蓄水证的本质病机,认为三焦气化不利是使用五苓散的核心病机,从而拓展了五苓散的应用范围,使之临床应用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9.
五苓散为仲景治疗太阳蓄水证的著名方剂,临床应用广泛,效果颇佳。就其五苓散证的病因病机而言,一般认为乃"水蓄膀胱",但也有人认为是"脱水缺水",还有人提出"津伤表证"说。通过对五苓散与猪苓汤、小青龙汤、金匮肾气丸、小柴胡汤、茯苓甘草汤的方证进行比较,笔者主张"津液不足"说。认为气化失常是五苓散方证的病机实质,言其专治蓄水证或用于表证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设"蓄水"一证,主以五苓散治之,正是《黄帝内经》"膀胱主气化"理论的实践运用。五苓散乃仲景为水蓄太阳膀胱而设,但仲景又不唯用五苓散治蓄水,而是广泛用于心下痞、痰饮、霍乱等证,看似所治病证不一,但其病机一也,即皆为水蓄膀胱,津不化气而衍生。五苓散的主要功效在于通阳化气,而非利水之用,大凡膀胱阳气不振,水气凝而不化之证,皆可用之,其根本就在于心下痞、痰饮、霍乱等证皆阳气不振,水不化气之候,能知于此,则对《伤寒杂病论》五苓散证思过半矣。  相似文献   

11.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主要用于治疗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所形成的太阳蓄水证。在《伤寒论》中运用五苓散的原文共有8条之多,如下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  相似文献   

12.
五苓散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原文71条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4条云:“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五苓散原为太阳蓄水证而设,其病机为:太阳外邪不解...  相似文献   

13.
五苓散在临床中使用较多,可以治疗很多病症。五苓散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原书《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现代在临床上,经过医师的临床验证和不断总结,五苓散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肾衰,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穆志娟 《天津中医药》2019,36(4):346-348
对五苓散证的病机病位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膀胱蓄水"仅是五苓散证病机的一个方面,并结合《黄帝内经》、《难经》及张仲景原文分析,指出五苓散病位当在三焦,病机为三焦气化不利,津液输布失常。医者临床治疗皮肤病,凡符合此病机病位,均可尝试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五苓散源于东汉末年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为太阳病表里双解法代表方之一,功效健脾利水,温阳化气。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诠释五苓散方名。关于文献记载宋金时期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提出:"五苓之中,茯苓为主,故曰五苓散。"明代医家许宏认为"苓"是"令"的意思,在其著作《金镜内台方议》中写到五苓散"通行津液,克伐肾邪",乃"号令之主也。"清代陈灵石说:"苓者,令也。化气而行津液,号令之主也"。五苓散  相似文献   

16.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乃仲景用以治疗太阳受邪、经腑同病、气化失常而出现的膀胱蓄水证。笔者2002年1月~2005年12月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泄泻126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五苓散证作为《伤寒论》太阳病变证的重要内容,由桂枝、白术、泽泻、猪苓、茯苓5味药所组成,仲景用以治疗由于气化失常所致的蓄水诸证,临床运用颇为广泛.多年来伤寒学界和方剂学界对蓄水的具体病位争议颇多,其中"膀胱蓄水"说和"三焦蓄水"说备受推崇,各家观点皆有理有据,言之凿凿,令后学者难以适从.笔者试从临床所遇案例对蓄水之病位进行探讨,有不当之处,权当抛砖引玉,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8.
谈五苓散对蓄水证的运用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苓散是一张临床常用、疗效可靠的古方。它源于张仲景《伤寒论》,为太阳蓄水证之主方。用治太阳病发汗后,见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属水蓄气化不利,表亦不解之证。原方由桂枝、白术、猪苓、茯苓、泽泻五味药组成,剂型为“散”,故名“五苓散”。在《伤寒论》中论其运用就有八条之多,足见其临床运用自古即较广泛。五苓散的主要功效是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主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之五苓散临床应用广泛,笔者从运用五苓散治疗的2例慢性咽炎病案入手,详细阐述了五苓散的临床应用要点,指出"渴"是五苓散证的重要特点,其病机是津液输布异常,认为五苓散治疗"渴"是通过健脾益气,促进脾之运化,调节水液代谢,促进津液滋润濡养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体现了中医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小便不利的经典方剂,可以治疗水液代谢失调方面的诸多疾病~([1])。我们从《伤寒论》原文出发,通过对条文中相关症状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五苓散证的病机,从而更好地进行临床应用。1五苓散证的症状与病机五苓散见于《伤寒论》太阳病篇,第71、72、73、74条和第156条。在上述条文中,我们发现"口渴"与"小便不利"为其重要临床症状。在74条中提到"水逆",即"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其中隐含着胃中有停饮,这是五苓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