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冠心病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之一,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需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老年患者数量亦随之增加,我院心胸外科ICU自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对55例60岁以上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进行重点监护,使其尽快从麻醉状态清醒,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有效预防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并维持正常血氧水平,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作为冠心病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已在国内广泛开展.由于此类手术为高度精确手术,而患者常合并多器官病变等特点,术后会面临着许多并发症的威胁,循环系统并发症即是其一,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或死亡.我院心胸外科ICU自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期间,共收治CABG后患者113例,现将113例患者术后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监护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剑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8):788-789
在我院,食管癌患者术后常规送人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对重症监护病房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的120例 ICU 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平均分床法进行护理,研究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 ICU 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7%,护理人员满意度为68.4%,研究组为96.7%、94.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 ICU 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可合理分配护理资源,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监护特点和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49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监护得失。结果49例患者中46例顺利渡过术后监护期,痊愈出院。结论充分做好冠状动脉移植术患者回ICU前准备工作,术后加强循环,呼吸系统等方面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徐晶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4):187-187
文章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紧急气管插管出现并发症的护理配合分析,认为做好术前的评估,与术者的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是ICU患者紧急插管减少风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心脏康复对患者心肺耐力、情绪、住院日和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CABG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CABG常规护理,康复组术后第1天即行呼吸、运动训练,2次/日。结果:出院前康复组6分钟步行试验(6MWT)(P=0.018)、ICU住院时间(P=0.035)、离床时间(P=0.01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P<0.00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P=0.032)、住院日(P<0.001)及术后3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心理健康总评(P<0.001)优于常规护理组,心血管事件少于常规护理组。结论:早期心脏康复可改善CABG患者心肺耐力及情绪、缩短住院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ICU监护及治疗在临床危重病抢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4年3月-2005年12月共经ICU监护和治疗的患者78例(治疗组),非ICU监护和治疗的患者52例(对照组),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种、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昏迷与输氧、血象检测分别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血象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而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昏迷患者的昏迷时间、输氧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建立ICU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镇静治疗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湘南学院附属医院ICU收治128例ICU患者进行镇静治疗。结果102例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5例发生肺部感染,经治疗好转,1例死亡。结论对ICU患者镇静水平检测,妥善处理复发性躁动不安,避免由于镇静时患者的各种反应减弱而发生各种并发症是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对ICU患者在缓解期如何平稳度过,如何提高生命质量的探讨进程中,我们发现,过渡监护病房(progressive care units,PCU)在危重症患者的转归预后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过渡护理模式为护理工作者提供了系统分析并处理此类问题的思路。从ICU过渡期护理的临床实践及效果进行综述,为开展ICU过渡护理提供指引,应用过渡护理模式,发展与重症监护病房(ICU)相匹配的过渡监护病房(PCU),确保重症患者顺利过渡,提升此期间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抢救中的心理反应,以便有针对性的提供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访谈提纲对ICU患者抢救后病情稳定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焦虑、心理否认、忧郁、恐惧、依赖、敏感、急躁和绝望等是ICU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针对患者个体心理特性,加强护患沟通,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结论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ICU患者的心理不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患者术后ICU监护治疗意义。方法:对近2年我院ICU科收治ACST术后11例进行ICU系统监护,予抗休克、抗感染、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综合治疗。结果:10例(其中感染性休克4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3例。并发脏肾功能不仅一3例)病情好转稳定,转返普通病房,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ICU监护对ACST患者术后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ICU环境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影响人的生存,环境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也起较大的影响。随着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征的不断增多,提醒我们关注ICU的环境。现将ICU环境对患者的不利影响进行总结,并结合本院实施的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建立;在诊治危重患者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手(ICU)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医疗手段应增加,引起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增大。巍蒋我院近五年(ICU)收治的487例患者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成利群   《中国医学工程》2014,(9):184-18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12月在ICU收治的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将患者平均分配给各个护理小组,研究组患者首先进行重症监护护理评分,根据患者护理需求情况合理安排护理工作。统计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重症监护护理评分进行护理配置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广泛开展和现代专科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监测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心脏外科术后监护的重要护理内容.为了更好地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监护,笔者回顾性总结了我科78例搭桥术后的临床护过程,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订与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ICU临床路径.方法(1)术后ICU临床路径框架分析;(2)175例CABG患者回顾性调查;(3)临床多学科医疗、护理、药剂、检验等专家共同制订.结果制订CABG术后ICU临床路径的预期时间、诊疗护理项目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并实施了CABG术后ICU临床路径.结论CABG术后ICU临床路径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对监护患者的服务质量,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在ICU的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特别护理方案对20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护理,同时以未实施特别护理方案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病程发展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30%),P〈0.05。结论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特别护理,能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ICU(intensive care unit)即危重症监护病房,其任务是运用危重病症医学理论,集中一批有抢救危重病人经验的专业人员和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应用先进的诊疗护理技术,对危重病人进行强化治疗及精心护理。ICU病人病情复杂多变,运用现代化的仪器监护病人,通过监护仪器观测信息,因而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病情信息的观测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西宝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1):136-137
设立综合重症监护中心(ICU)是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我院实践,探讨综合ICU的建筑设计理念、管理模式以及医疗、护理、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