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矫形器结合功能训练改善患者步行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矫形器结合功能训练对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对 3 6例步行困难患者 (腰膨大脊髓损伤 11例、脑血管意外及脑外伤 2 5例 )于不同康复训练阶段配合踝足矫形器 (AFO)进行强化训练 6周 ,分别在患者入院时、AFO训练前和AFO训练 6周后进行ASIA、FMA运动评分评定和限时的步行功能检查 (包括 6min步行评定和 10米步行时间评定 )。结果AFO训练 6周后 ,患者的步行功能评分与AFO训练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脊髓损伤患者的ASIA运动评分与入院时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脑损伤患者的运动评分与入院时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脑损伤患者的运动评分与AFO训练前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AFO结合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腰膨大脊髓损伤及部分脑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研究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采用神经生理学方法配合传统疗法及矫形器的应用 ,对 50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治疗 ,用ASIA标准评分、ADLBarthel指数、Lindmark法中的平衡、转移能力和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SCI患者的功能状况。结果 治疗后 ,脊髓部分损伤者ASIA运动评分有显著提高 (P <0 .0 1) ,感觉评分亦明显提高 (P <0 .0 5) ,颈髓完全损伤者ASIA运动评分有明显提高 (P <0 .0 5) ,颈髓完全损伤者ASIA感觉评分和胸腰髓完全损伤者ASIA运动、感觉评分虽有改善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颈髓完全损伤者ADL平衡和转移能力均无明显改善 (P >0 .0 5) ,其他患者ADL、平衡和转移能力均有显著提高 (P <0 .0 1)。痉挛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 ,以颈部为明显 (P <0 .0 5)。使用步行矫形器后 ,5例完全性T10 以下截瘫患者达到了功能性步行。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和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 ,其中以平衡和转移能力改善最为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3.
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对11例外伤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水中平板步行训练等康复治疗,记录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前后的ASIA运动评分、ASIA感觉评分。以及训练时的行走距离、最大步速和训练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变化。结果经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后,患者的ASIA感觉评分提高(P〈0.05),ASIA运动评分、行走距离、最大步速及ADL评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水中平板步行训练可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晓华  宫艺  刘俊兰 《中国康复》2004,19(3):150-152
目的 :探讨入院时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年龄、从发病到康复机构的时间、性别、有无合并症及瘫痪侧别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5 5例脑卒中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治疗 ,采用功能独立性评测 (FIM)评定患者的功能状况 ,在入院 7d及出院 3d内对患者进行初期和末期评定 ,治疗过程中每隔 1个月评定 1次。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 :入院时的运动功能对功能恢复的贡献最大 ,呈正相关 (P <0 .0 0 1)。入院时的认知功能、年龄、从发病到康复机构的时间与功能恢复呈负相关 (P <0 .0 5 ) ;合并症、瘫痪侧别和性别 3种因素与功能恢复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入院时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年龄、从发病到康复机构的时间与功能恢复高度相关 ,在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时 ,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针结合耳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估电针结合耳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1999年1月~2004年5月期间急性脊髓损伤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损伤分级A级和B级患者56例,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针灸治疗组采用双侧后溪和申脉点电针,与脊髓相关耳穴的耳针,同时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仅采用康复治疗。分别记录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1年ASIA损伤分级及ASIA神经(运动、感觉)功能状况评分、独立性功能评定(FIM)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神经(感觉和运动)功能和FIM评分方面针灸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采用电针结合耳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常伴有一定程度脊髓功能恢复,对比观察早期康复对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肢体感觉、肌力的影响。方法:将65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1例为药物和手术治疗,康复组34例为药物手术加早期康复,根据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脊髓损伤程度和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感觉、运动改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3,4周后康复组患者感觉改善率分别为(18.94&;#177;5.08)%,(23.64&;#177;5.95)%,运动改善率分别为(14.25&;#177;4.02)%,(13.79&;#177;4.06)%,两组比较康复组感觉、运动改善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早期综合治疗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早期康复介入能缩短恢复周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36例ISCI患者(分类为ASIAC或D),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减重组(各18例).所有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减重组还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接受减重平板步行训练3个月.在训练前后对患者进行ASIA下肢运动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步行能力评定、10 m步行速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结果 减重组患者ASIA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10 m步行速度的恢复好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前后减重组与对照组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够提高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后步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观察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后行走能力障碍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 :对 3 1例T12 ~L2 脊髓损伤患者在传统康复基础上 ,运用减重支持步行训练治疗。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 ,Fugl Meyer评定法 ,Barthel指数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3 1例患者经过减重步行训练后 ,步行能力、平衡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显著提高 (P <0 .0 5)。结论 :减重步行训练能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常伴有一定程度脊髓功能恢复,对比观察早期康复对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肢体感觉、肌力的影响。方法:将65例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1例为药物和手术治疗,康复组34例为药物手术加早期康复,根据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脊髓损伤程度和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感觉、运动改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4周后康复组患者感觉改善率分别为(18.94±5.08)%,(23.64±5.95)%,运动改善率分别为(14.25±4.02)%,(13.79±4.06)%,两组比较康复组感觉、运动改善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早期综合治疗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早期康复介入能缩短恢复周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截瘫行走架在脊髓损伤(SCI)患者早期康复中的治疗作用。方法:SCI患者15例,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早期佩戴动态截瘫行走架进行步行训练。治疗前后评定Barthel指数、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结果:训练2个月后,15例患者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能够达到治疗性步行。结论:早期康复治疗配合动态截瘫行走架步行训练能有效地改善SCI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类固醇激素治疗急性颈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基强地松龙、地塞米松对急性颈髓损伤的疗效,探讨激素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对59例颈髓损伤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治疗方法分为甲基强地松龙组(19例)、地塞米松组(25例)和常规组(15例),根据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脊髓损伤程度并比较疗效,记录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甲基强地松龙组感觉改善优于另外两组,运动改善优于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组与常规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3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类固醇激素可改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及感觉功能,甲基强地松龙的作用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康复介入对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的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早期康复介入组和晚期康复介入组,每组24例。观察不同时机康复介入对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和痛觉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早期介入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和痛觉评分均明显高于晚期介入组(P〈0.05);早期介入组患者的康复治疗时间与晚期介入组患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旱期康复介入对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综合康复治疗严重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对严重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72例严重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 3 8例 )和对照组 ( 3 4例 ) ,除常规治疗外 ,康复组从入院第 1天起即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结果经 2个月的治疗 ,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等进行评估 ,康复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0 5 )。结论综合康复对严重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药、针灸、按摩、脉冲电场刺激和PT、OT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对58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以FIM功能独立测量方法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5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ADL能力方面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能明显地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motor status and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SCI) was evaluated prospectively in 52 quadriplegic and 26 paraplegic patients. Motor status was measured within 72 hours of injury and quantified with the Motor Index Score (MIS). Functional status was evaluated with 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A senior physical therapist completed the MIS and the MBI when each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the spinal cord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every 30 days during rehabilitation. Early motor function was correlated with average daily improvement in functional status including self-care and mobility (p = .001). The initial M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functional status of quadriplegics at admission (p = .001), at 60 days, and at rehabilitation discharge (p = .001). In paraplegics, the overall MBI at admission, after 60 days of rehabilitation, and at discharge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early motor function. However, the MI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MBI self-care subscore at 60 days and at discharge (p = .01), but not with the mobility subscore. The initial MIS was also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functional status at discharge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lesions (p = .001), but was not related to functional status at discharge in patients with incomplete lesions. The MIS appears to be a useful tool in predicting function during rehabilitation, althoug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mbulation, particularly for patients with paraplegia, limit the predictive utility of this index.  相似文献   

16.
斜床站立治疗颈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斜床站立对颈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6例颈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斜床组和常规组,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每日监测卧立位血压,治疗前后评定脊髓功能。结果 两组治疗后感觉及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治疗后脊髓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36例颈髓损伤患者有27例(75%)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均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治疗后完全性脊髓损伤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两组均无明显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斜床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卧立位血压差值减少(P<0.05)。与常规组相比较,斜床组治疗后血压改善(P<0.05)。结论 颈髓损伤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其中完全性颈髓损伤均不同程度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斜床站立可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民致的体位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平面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和膈肌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05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颈、胸、腰段各平面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和膈肌运动功能(右侧隔肌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时的运动幅度),并对肺功能与性别、年龄、吸烟史、损伤平面、残损分级、ASIA感觉/运动评分、膈肌运动幅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平面脊髓损伤肺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平面脊髓损伤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右侧膈肌运动幅度、ASIA感觉/运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肺功能下降与损伤平面、残损分级、膈肌运动、ASIA感觉/运动评分和性别、吸烟史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特别是颈髓损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肺功能障碍,而损伤平面、残损分级、ASIA感觉/运动评分和膈肌运动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脊髓损伤恢复期运动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期运动治疗的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8年7月-2001年9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运动治疗部门训练的18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ASIA运动评分和MBI在训练后有显著提高(P<0.01),ASIA感觉评分训练前后无差异;痉挛严重程度与损伤时年龄及病程有很好的正相关(P<0.05);病程与治疗前MBI有很好的正相关(P<0.05),MBI与ASIA运动评分有很好的正相关(P<0.05);家属护理人数与患者损伤时年龄,病程和治疗前MBI有很好的负相关(P<0.05);ASIA运动平均效率为0.13,MBI平均效率为0.56。结论 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痉挛会逐步加重;运动治疗有助于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可减少家属护理人数,减轻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被动功能锻炼对脊髓损伤患者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6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实验组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照组按照外伤瘫痪患者护理常规进行。常规x线片观察两组患者锻炼前后(入组时和4个月后)腰椎及股骨近端的松质骨密度变化,同时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锻炼前后(入组时和4个月后)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钙、尿Ca/Cr及尿羟脯氨酸含量。结果腰椎及股骨近端的松质骨密度实测值与入组时比较,锻炼后(4个月后)两组均有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组时比较,锻炼后(4个月)实验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钙、尿Ca/Cr及尿羟脯氨酸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碱性磷酸酶血钙、尿Ca/Cr及尿羟脯氨酸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4个月)两组间除血清碱性磷酸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尿Ca/Cr及尿羟脯氨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脊髓损伤患者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