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增殖细胞核抗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细胞增殖周期与细胞增生的研究是目前细胞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以与细胞增殖周期相关的周期蛋白(cyclin),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yclindepen dentkinase,Cdks)、p16蛋白、p53蛋白等的研究发展较快。其中,增殖细胞核...  相似文献   

4.
探讨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位增殖情况。方法 对 2 4例瘢痕疙瘩组织和周围正常皮肤行增殖细胞核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比较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增殖指数 (Proliferatingindex ,PI)。结果  2 4例瘢痕疙瘩PI平均值为 1.44,两者经配对t检验 ,P <0 .0 0 1,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活跃。结论 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在瘢痕疙瘩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判断预后价值及其与常用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乳癌的PCNA表达,并对此57例进行了定期随访。结果 57例乳癌中,PCNA阳性者35例(61.4%),阴性者22例(38.6%),经中位时间为32个月的随访,7例出现远处转移或死亡者均为PCNA阳性表达者。PCNA与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转移或死亡率有显著相关(P〈0.0  相似文献   

6.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表面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一前列腺疾病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包括轻度中和中度不典型增生)和前列腺癌中PCNA的表达,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PCNA增殖指数为6.0%±2.2%,不典型增为11.4%±3.7%,前列腺癌为30.1%±7.9%,前列腺癌PCNA增殖指数明显高于性前列腺增生,且随肿瘤分有的上升而增高,与肿瘤分期也有关系。认为PCNA可作为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判断、  相似文献   

7.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肿瘤细胞增生活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是第一个可大规模用于常规石蜡包埋组织检测肿瘤细胞增生活性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对PCNA分子生物学,PCNA作为生物标记物的可行性,优越性及其在泌尿系肿瘤物,本文对PCNA分子生物学,PCNA作为生物标记物的可行性,优越性及其在泌尿系肿瘤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了解血管瘤的不形态学类和同一类不同时期的内皮细胞增殖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1例不同形态学类型的血管瘤标本进行了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检测和比较。其中包括婴幼儿期血管瘤标本29例及成人期标本12例。结论PCNA的表达对血管瘤的分类,诊断及治疗选择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肾盂输尿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模型,实验组移植后即时给予奥美拉唑,对照组予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肝移植术后分为5组(n=8),观察术后3、5、7、10、14d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值、移植肝重/供肝减体积前全肝重比值、移植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指数、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指数及血清胃泌素值。结果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5d肝细胞再生达高峰,实验组的再生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MI为(2.54±0.24)%和(1.71±0.16)%(P〈0.01)、PC—NA指数为(26.96±2.09)%和(18.73±1.94)%(P〈0.01)、BrdU指数为(10.24±1.11)%和(5.75±0.88)%(P〈0.01)。术后7d,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肝重/全肝重比值分别为(76.3±1.6)%和(71.2±1.0)%(P〈0.05),血清胃泌素水平分别为(441.9±25.9)ng/L和(292.9±14.2)ng/L(P〈0.05)。术后14d,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肝重/全肝重比值分别为(94.5±1.7)%和(86.9±1.5)%(P〈0.01),血清胃泌素水平分别为(487.8±29.4)ng/L和(291.7±21.6)ng/L(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ALT、AS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拉唑能促进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的肝细胞再生,其作用可能与胃泌素分泌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大鼠肝移植后肝切除-肝再生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肝移植后肝细胞的再生功能。方法 从肝左静脉根部到肝脏面的肝右叶和肝中叶交叉点进行肝切除。肝切除后定时屠杀,标本行苏木素-伊红(HE)、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检查。血液行动脉血酮体比(AKBR)测定、血清白蛋白测定。结果 术后第3天对照组的再生肝对残肝重量比为(2.19±0.18)倍,3、6、12个月实验组分别为(1.66±1.11、1.66±0.17、1.17±0.31)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 1 d的 PCNA染色阳性细胞总数达最高值(459.2±21.5)个,7 d为(35.7±7.2)个。3、6、12个月实验组术后7 d分别为(356.2±40.8)个、(341.2±17.6)个、(359.7±23.0)个,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实验组第3、7天的血清白蛋白值比对照组降低。对照组术后 1、3 d的 AKBR值分别是 0.56±0.26和0.79±0.12,全部实验组的 NBR值术后显低值,3、6、12个月实验组术后 1 d的 AKBR值分别为0.33±0.12、0.31±0.12、0.30±0.05,3 d分别为 0.29±0.09、0.28±0.09、0.26±0.1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移植肝脏肝切除后的再生功能,比正常肝组织缓慢。肝移植后肝脏的预备能减弱,再生延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 Batroxobin 等药物对兔静脉移植模型早期增殖细胞核抗原( P C N A) 表达的影响。 方法 兔颈静脉移植于颈动脉后应用 Batroxobin 、 L M W H 、 Urokinase 和 Verapa mil 治疗, 并于不同时间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管平滑肌 P C N A 表达的变化。 结果 术后3 、7 、14 天均有 P C N A 的表达;3 天时 Urokinase 、 L M W H 两组 P C N A 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相反 Verapa mil 及 Batroxobin两组的 P C N A 指数均低于对照及其他两组;术后7 、14 天动、静脉 V S M C 中的 P C N A 各组的表达均与术后3 天相同只是强度略有下降;移植静脉 P C N A 指数均略低于相应动脉。 结论  Urokinase 、 L M W H对血管移植后动、静脉 V S M C 内的 P C N A 表达无影响, Verapa mil 及 Batroxobin 对移植静脉及相应动脉平滑肌细胞的 P C N A 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维甲酸对大肠粘膜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维甲酸对大肠粘膜细胞增殖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维甲酸对大鼠大肠癌的诱发过程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癌变率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维甲酸治疗组(Ⅱ组)较未加维甲酸治疗的对照组(Ⅰ组)大肠癌发生时间晚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Ⅰ、Ⅱ组PCNA指数显著高于未用诱癌剂的Ⅲ、Ⅳ组(P<001)。组内对比结果显示,Ⅰ组PCNA表达有随着诱癌时间延长而增强的趋势(P<005),至诱癌后期PCNA指数已达168±14,接近高分化腺癌水平,低于低分化腺癌。Ⅱ、Ⅲ、Ⅳ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Ⅱ组PCNA指数早期与Ⅰ组差异无显著意义。中后期显著低于Ⅰ组(P<001)。结论我们认为维甲酸可完全或部分阻逆实验性大肠癌的癌变过程,降低其发生率,为临床应用维甲酸防治大肠癌提供了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增生的组织形态及其PCNA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BPH)手术标本的组织形态及其细胞增殖状态的区域分布特征。方法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合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方法,对24例BPH手术标本的三个区域中组织构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间质面积百分比和间质/上皮比值在尿道周围区、中间区和包膜下区中均依次递减(P<0.01),而上皮和腺腔面积百分比则依次递增(P<0.01);三区间腺腔/上皮比值差异无显著性。尿道周围区PCNA指数高于其它两区(P<0.05)。结论BPH的组织构成和细胞增殖状态存在着区域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16.
肾上腺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特征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肾上腺肿瘤细胞增殖特征,对肿瘤恶性度及预后作出判断,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4例肾上腺恶性肿瘤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并与25例肾上腺良性肿瘤和12例增生、正常肾上腺组织对比,以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片做积分吸光度测定,并进行PCNA指数计数。结果显示:肾上腺恶性肿瘤PCNA表达高于良性肿瘤,两者又高于增生、正常肾上腺表达。结果表明:图像分析积分吸光度测定对判断肿瘤恶性度和不良预后方面有重要价值,PCNA可用于细胞增殖特征评估。  相似文献   

17.
膀胱移行上皮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L  Wang X  Mei H  Chen W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8):484-486
目的研究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细胞凋亡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并初步探讨其与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DNA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87例表浅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细胞凋亡及PCNA表达情况,计算出细胞凋亡指数及PCNA表达指数,并对复发组与非复发组进行比较。结果复发组与非复发组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无显著意义,而凋亡指数与PCNA指数比值在复发组小于非复发组(P<001),显示在复发组癌细胞的增殖程度明显高于细胞凋亡程度。结论对凋亡指数及PCNA阳性指数的综合分析,即凋亡指数与PCNA阳性指数的比值,可更全面的反映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平衡状态,对判断肿瘤的复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鼠肝切除术后肝损伤程度与肝再生状态的动态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肝损伤程度与肝再生状态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假手术组;(2)正常大鼠肝切除组;(3)肝硬化大鼠肝切除组,建立大鼠肝切除模型,观察围手术期血清和肝组织匀浆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肝重/体重、肝再生率,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检测肝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肝切除后肝硬化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显著,持续时间较长(P<0.05);PCNA在肝切除后肝组织的表达显著延迟(P<0.05),血清ALT和AST水平与肝再生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肝损伤程度和肝再生状态呈负相关,肝损伤的程度影响肝再生状态,肝切除后检测血清ALT、AST水平的变化可以间接的了解肝再生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系恶性淋巴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肿瘤类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0例泌尿生殖系恶性淋巴瘤组织PCNA及免疫表型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肿瘤类型(组织学类型和免疫表型)与PCNA增殖指数有关,免疫表型或肿瘤生物学行为属T细胞性,淋巴瘤的PCNA指数高于B细胞性和非T非B细胞性淋巴瘤,前者预后亦较后者差。结论PCNA可作为评估淋巴瘤病人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采用TEF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细胞增殖、微血管密度和组织学分级的影响。方法 24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接受TEF新辅助化疗二个疗程后进行手术切除,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分别检测24例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和24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nuclear antigen,PCNA标记指数以及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对两组患者的HE染色标本进行组织学分级,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中临床CR2例,PR21例,NR 1例,病理CR 1例,PR 22例,NR1例。两组比较PCNA标记指数有显著差异(P<0.01),MVD和组织学分级也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TEF新辅助化疗方案近期临床疗效明显,可以显著地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降低组织学的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