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壶腹周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指征和疗效。方法 对27例年龄超过70岁的壶腹周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后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外科并发症12例(44.4%),包括腹腔内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2例,胰瘘3例,胃潴留4例,切口裂开及感染3例,其中3例(11.1%)在术后30天内死亡。平均生存15.3个月(除外8例术后18个月仍健在者)。有4例生存超过3年,3年生存率21.0%(4/19)。结论 患者年龄因素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禁忌证,胰十二指肠切除是治疗70岁以上患者壶腹周围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赵东兵  单毅  王成峰  吴健雄  邵永孚  赵平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4):1390-1392,1404
目的:探讨胰头癌和壶腹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胰头癌和壶腹癌根治手术后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特点,χ2检验分析淋巴结转移与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01例胰头癌和壶腹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2.65%(16/49),30.92%(47/152),其转移淋巴结累及部位基本相同,其中88.89%(32/36)单个淋巴结转移位于胰十二指肠周围.x2检验显示壶腹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病理因素有:肿瘤直径(P=0.002),肿瘤分化程度(P=0.012),十二指肠壁浸润(P=0.008),T分期(P=0.000),胰腺受侵(P=0.005),胰头癌与上述病理因素无关,但神经浸润比例高.结论:胰头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特点与壶腹癌有所不同,手术方式的应有所区别,胰头癌应行扩大根治性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胰头及壶腹部癌手术切除术,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术后生存率。方法 总结26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治疗经验。结果 对26例胰头及壶腹部癌患者根据肿瘤不同分期行不同范围扩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并行改良Child重建术。切除范围注重区域性整块切除,包括周围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采用胰肠、胆肠端侧吻合。手术时间4.0-6.5h(平均4.6h),术中平均失血500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5.4%(4/26)。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18/26)、46.2%(12/26)、23.1%(6/26)。结论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由专业组人员完成。不同范围的清扫可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胰肠、胆肠端侧吻合操作不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壶腹周围癌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05例壶腹周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40.85%,25.00%。影响术后过 铲的主要因素有病程长短,肿瘤部位、大小;病理性质及组织来源,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无明显关系。结论:在进一步探讨手术方式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壶腹周围癌分子生物学行为,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加强辅助治疗,有望提高  相似文献   

5.
MRCP及LAVA联合应用在壶腹周围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动态增强扫描(LAVA)对壶腹周围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8例壶腹周围癌患者进行MRI、MRCP和LAVA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行对比分析.结果:48例壶腹周围癌共同的MRI表现为低位胆道梗阻和连接区的软组织肿块,不同来源的肿瘤引起胆管系统的改变及强化方式有一定的差异.本组壶腹周围癌MRI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者42例(87.5%),未明确诊断者4例(8.3%),不一致者2例(4.2%).胆管癌及乳头区十二指肠癌诊断符合率较高,壶腹癌及胰头癌诊断符合率略低.结论:MRI、MRCP和LAVA联合应用对壶腹周围癌的鉴别诊断及判断肿瘤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价值,其影像学结果对临床治疗决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院自1963年3月到1987年3月,手术治疗胰头及壶腹癌245例,其中5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切除率为22.4%,手术死亡率16.3%,1980年后为7.4%.重建方式,胰胆胃序43例,胆胰胃序为12例,1980年来始用胰管体外引流27例,其中1例发生胰瘘.全组胰瘘发生率由70年代12.5%,下降为80年代后的3.5%.病理诊断常作为切除的依据,但当术中病理难以确诊时,大体表现应高度重视,以减少贻误,提高切除率.死因分析中发现,96.5%的病人死于肿瘤复发,其中局部复发为62%.五年生存率,胰头癌5.8%,而壶腹癌为16.7%.  相似文献   

7.
本报道了16例可切除胰头及壶腹部癌行保留幽门的改良胰十二指断切除术外科疗效。结果表明:与传统术式相比,改良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但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还改善了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5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8.7%和31.2%,与传统方法相近。因此,作认为对肿瘤较小的胰头及壶腹癌,宜首选保留幽门的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壶腹周围癌包括胰头癌、壶腹部癌、胆管末端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据欧美及日本的统计,近10年来其发病率每年增加15%左右,男女之比为2~2.5:1,年龄在30~50岁之间占78%。由于壶腹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989~2000年2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病理情况,以期通过详细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对壶腹周围癌作出早期诊断.方法210例壶腹周围肿瘤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且均有病理结果.结果影像学检查中B超、CT、MRI、PTCD、ERCP及MRCP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3%、87.8%、86.1%、83.3%、91.7%、88.9%.结论对可疑高危病人行多种影像学检查结合详细临床资料可提高壶腹周围癌的早期诊断,并为手术可行性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Vater壶腹癌单个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26例单个淋巴结转移的特点,比较单个淋巴结转移与105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别。结果 152例Vater壶腹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26例单个淋巴结转移,占转移淋巴结的55.3%(26/47),84.6%(22/26)的单个淋巴结转移位于胰头十二指肠周围,4例发生跳跃转移。χ^2检验显示,单个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有肿瘤直径(P=0.007)、分化程度(P=0.003)、T分期(P=0.000)、胰腺受侵(P=0.009)。结论 单个淋巴结转移多位于胰头十二指肠周围,开展前哨淋巴结(SLN)检查有利于指导Vater壶腹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84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5组:手术切除 癌栓取出 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胸腺肽治疗组(A组)9例;手术切除 癌栓取出 术后TACE治疗组(B组)20例;手术切除 癌栓取出组(C组)7例;TACE治疗组(D组)38例;保守治疗组(E组)10例。比较各组癌栓变化和生存期。结果A、B、C、D、E各组对癌栓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70.0%、57.1%、7.9%和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0,7.0,8.0,5.0和2.0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4.4%、15.0%、14.3%、10.5%和0。结论 手术切除 癌栓取出术可清除大部分癌栓,术后TACE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胸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分析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整理54例胸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存资料,按Masaoka标准分期。其中根治切除18例(其中类癌9例),姑息切除17例,探查10例。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 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回顾性预后研究。结果 全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44.4%。肿瘤位于前纵隔和无钙化是其特点,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是否外侵和术后复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类癌与其他胸腺癌相比,病变较早,切除率较高,预后较好。结论 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是否外侵和术后复发是影响胸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分期指标的选择应参照该结果。胸腺癌的治疗应首先考虑完整切除,并根据病理类型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13.
手助腹腔镜行结直肠癌切除术14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u J  Shao Y  Rong W  Wang X  Zhao D  Wang J  Bi J  Gao J  Zhang H  Liu Q  Zhang J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6):599-601
目的:探讨采用手助腹腔镜(HALS)行大肠癌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14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HALS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结果:8例右半结肠癌中,6例采用HALS完成手术切除,手术时间为110-220min(平均160min),术中失血40-100ml,术后36-72h恢复肠鸣音,7-12d出院(平均8d),并均按综合治疗计划行术后化疗;另2例中转开腹。6例下段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根治切除术中,5例采用HALS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20-270min(平均180min),术中腹腔内失血40-80ml,术生24-72h恢复肠鸣音,12-18d出院(平均14d),患者均在术后7-8d拔除导尿管自行排尿,并按计划放、化疗;另1例因广泛盆腔粘连中转开腹。本组11例采用HALS行大肠癌根治术不仅达到了开腹根治术的要求,而且具备操作安全、简捷、微创、恢复快的优点,有利于患者免疫机能的恢复和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但HALS行大肠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Ⅳa期肝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对Ⅳa期肝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1998年间27例Ⅳa期肝癌患者,其中手术切除19例(切除组),减瘤术后术中无水酒精注射8例(减瘤术组),术中行B超检查,不溃漏任何一个病灶,尽量切除所有瘤结节,残留结节实施B超引导下的无水酒精注射术。将减瘤术置于多方法序贯治疗当中。结果 全部27例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55.6%和7.7%。切除组和减瘤术组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隆凸切除重建术治疗隆突、主支气管肿瘤及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的经验,探讨合理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27例患者行单纯隆突切除重建4例,右肺上叶切除及隆突切除重建19例,右全肺切除及隆突切除重建2例,左肺上叶切除及隆突切除重建1例,左全肺切除及隆突切除重建1例。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支气管吻合口瘘。常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肺不张和呼吸功能不全。隆突、主支气管肿瘤患者术后无瘤生存2~11年。支气管肺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68.8%,5年生存率36.4%,有1例生存>10年。结论:通过合理的麻醉插管方法,正确的气管吻合技术,良好的术后呼吸道管理,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40例原发性气管癌治疗结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Wu KL  Jiang GL  Fu XL  Zhou YZ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4):244-24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气管癌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方法 40例原发性气管癌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47岁。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0个月(1~60个月)。其中腺样囊性癌15例,鳞癌14例,腺癌8例,小细胞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32例,单纯放射治疗6例,单纯手术治疗2例。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0个月,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6%、59%和29%,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60%和50%,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7%、51%和84%。结论 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是原发性气管癌较合理的治疗模式。虽然本病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但积极的再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S-100阳性树突状细胞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 10 0 (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分布及意义。方法 :用抗S 10 0蛋白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人卵巢上皮癌患者肿瘤组织中DC的分布及数量。结果 :共检测 5 9例卵巢上皮肿瘤患者 ,肿瘤组织中见DC浸润 ,S 10 0 ( )DC数与肿瘤临床分期(r =-0 3 10 ,P <0 0 1)和组织分级(r =-0 45 8,P <0 0 5 )呈负相关 ;S 10 0 ( )DC数“大量组 (≥ 10 /HPF)”的 3、5年生存率 ( 5 8 3 %、41 7% )比“少量组 ( <10 /HPF)”( 3 1 4%、0 )明显提高 ;P <0 0 1。结论 :DC在卵巢上皮癌宿主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结果(附1 832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贲门癌的手术治疗结果,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832例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生存率用寿命表法计算,差异的显著性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本组切除率76.3%,根治切除率53.4%。5年生存率:切除术23.5%,根治性切除术29.9%。上切缘<5cm与≥5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8.4%和25.8%,下切缘<5cm与≥5cm分别为20.8%和24.5%。它们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前放疗与单一外科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9.4%及21.5%,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疗可提高生存率,但目前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切缘长度达到或超过5cm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45岁以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患者临床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45岁以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治疗情况及外照射参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手术+放射治疗组,放射治疗应用60Coγ线外照射。结果单纯手术和手术+放射治疗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5.3%,52.7%和87.1%,61.2%;2个组5年生存率,手术后复发率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带瘤生存时间与死亡原因构成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0年生存率与复发后再切除率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后复发率、复发后再切除率、带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1%,61%,3.4年和19%,63%,6.7年。死亡原因分析前者局部复发占65%,远地转移占19%;后者复发分别为28%,70%。结论45岁以上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于高危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组,预后不佳,外照射选择应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恶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恶性胸腺瘤的形态特点、临床分期、治疗等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诊治的64例恶性胸腺上皮肿瘤,按照Levine等提出的恶性胸腺瘤的标准分为Ⅰ型和Ⅱ型,参照Muller-Hermelink等提出的组织学分型标准对MT进行分类,依Masaoka提示的标准进行临床分期。 MT41例,TC23例。MT中无一例髓质型及混合型。皮质为主型、皮质型、分化好前胸腺癌、鳞癌及淋巴产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