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亮  姚文虎  沈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1):1265-1265
我院于2004年12月~2005年2月共收治了14例流脑病人,其中有5例为某小学五年级的在读学生,只有1例培养出脑膜炎奈瑟氏菌C群.  相似文献   

2.
由于脑膜炎奈瑟菌菌群的变迁,近些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趋势逐渐由A 群向B群和C群发展,本世纪以来,我国曾出现多次C群流脑爆发流行[1],故其诊断和预防引起了学者的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对部分健康人群A群、C群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甘肃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发病情况及病原菌群类型、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采用疫情资料的流行病学分析及病原实验室检查方法。结果 2001-2009年全省流脑报告病例488例,死亡26例,年均发病率为0.21/10万,有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降至3例;以12月至次年5月为发病高峰,发病数占全年病例的79.10%。集中分布在临夏州、陇南市、定西市、天水市等免疫接种工作较差的地区,占全省病例的64.75%。人群分布:15岁以下儿童占63.73%,15~20岁占14.43%;学生、散居儿童和农民,分别占44.26%、24.18%和22.34%。近5年来,从105份流脑病例咽拭子、63份脑脊液、637份密切接触者咽拭子、2528份健康人群,分别检出流脑菌7株、8株、39株、8株,分别为A群52株、B群6株、C群4株。对其中36株进行药敏试验,头孢噻肟、氯霉素、环丙沙星敏感率为100%。结论甘肃省近年流脑发病处于历史最低时期,病例集中于免疫薄弱地区,散发,流脑菌型以A群为主,C群有所增多;加强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和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4.
固原市原州区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固原市原州区健康人群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状况。为制定相应的流脑防治措施提供数据资料。方法依据《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试行)》中规定的方法,于2006年4月在固原市原州区采集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检测。结果调查的210名人员中,A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阳性率为67.6%,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阳性率为44.3%。结论固原市原州区健康人群A群、C群脑膜炎奈瑟菌抗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存在局部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疾病控制机构应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开展流脑流行前期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我市正常人群流脑A群和c群免疫水平,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对高邮市三垛镇0~、1岁~、3岁~、5岁-、7岁-、15岁~、20岁~、40岁以上8个年龄组320名健康人群,每组随机抽取不少于40人,采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中的A群和C群流脑抗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320人中,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为74.06%,GMT为1:12.55;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62.81%,GMT为1:7.16。3岁以上年龄组的A群、C群流脑抗体阳性率较为满意;3岁以下年龄组流脑A群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高邮市三垛镇3岁以上年龄组A群、C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较好;0~、1岁~年龄组A群流脑抗体免疫水平不高,经分析其免疫史,与部分儿童初免二针未完成接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河北省首例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感染病例。方法查阅病例病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及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患者发热、间断性呕吐、伴有颈项强直,无惊厥、无皮肤瘀点瘀斑;血白细胞计数8.1×109个/L;脑脊液外观混浊、蛋白质2.63g/L、白细胞2.78X106个几。脑脊液培养得到可疑Nm菌株。初步诊断为流脑。最终脑脊液标本经荧光定量PCR基因检测确诊为W135群Nm感染病例。患者经抗菌药物治疗已痊愈出院。结论河北省存在W135群Nm流行可能性,应警惕W135群流脑疫情暴发。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快速、微量、可靠等优点,在流脑诊断方面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贺爱民  陈文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7):3814-3815
目的:通过对4例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患者的分离培养、分群及药敏分析,提高我们对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的检测水平,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先后分离出的4株脑膜炎奈瑟氏菌的鉴定、分群及药敏分析。结果:青霉素S2/4;头孢曲松S4/4;环丙沙星S2/4;复方新诺明S0/4。结论:C群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者首先头孢曲松预防流脑。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2013年首次发现的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病例特征,为流脑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急性脑炎/脑膜炎症状监测项目报告的脑炎/脑膜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其血标本和脑脊液标本进行常规检测、培养、RT-PCR检测。结果病例临床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与以往流脑特点相似;病前无同类病例接触史、流脑疫苗接种史及外出史。RT-PCR检测脑脊液W135群脑膜炎奈瑟菌阳性。结论 2013年石家庄市首次发现W135群流脑病例,提示存在W135群流脑潜在暴发的可能,应加强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在广东省广宁县和博罗县2~7岁人群中免疫后的安全性。方法研究者主动观察疫苗接种后30min,6、12、24、48、72h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并记录在疫苗接种日记卡上,通过主动报告和定期随访的形式收集4天~4周期间的异常反应情况。结果共接种观察了2974名适龄儿童,发生疫苗接种不良事件378例,异常反应率12.71%,其中发热反应率10.96%,局部反应发生率1.85%;疫苗接种后30min至72h期间的全身和局部反应率分别为8.61%和1.82%。不良反应分级主要为2级以下,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所有全身反应症状和局部反应症状分别消失于接种后12d内和6d内。结论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在2~7岁人群中接种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脑膜炎球菌并进行鉴定及血清分群,为做好福建省流脑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培养法和PCR检测对分离株进行鉴定;用Etest法进行药敏试验,病人血清要用ELISA方法进行流脑抗体检测。结果3份脑脊液培养,有2份培养阳性,检出菌株分别编号为2007-5、2007-23经鉴定均为C群脑膜炎奈瑟菌(Nm),PCR检测CrgA基因及SiaD(C)基因均呈阳性。1份培养阴性(样品编号为2007-4),但PCR检测CrgA基因及SiaD(C)基因均呈阳性。病例1及病例2双份血清流脑C群抗体滴度均为1:320,呈4倍增高。2株检出菌株对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利福平等6种抗菌药物均敏感,但对磺胺甲基异噁唑高度耐药,环丙沙星也产生耐药。结论2007年福建省3例流脑病例均系由C群脑膜炎球菌所致。该省流脑病原学发生新变迁,即A群和C群并存。福建省流脑病例治疗可首选头孢类、利福平等敏感抗菌药物,磺胺甲基异噁唑不适宜继续作为治疗和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11.
梁金 《开卷有益》2009,(2):21-21
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流脑易流行的季节。“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其病原是脑膜炎奈瑟氏菌。此菌依其荚膜多糖的差别可分为13型,主要的流行菌为A、B、C、Y、W135型.90%的流脑是由A、B、C型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龙岩市流脑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6-2009年龙岩市流脑疫情资料、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软件包统计处理。结果1986年来,龙岩市共报告流脑病例785例,死亡56例,病死率为7.13%;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2~4月为流行高峰期;病例以学生为主,10岁以下流脑病例占56.08%。健康人群抗体水平及有效保护率低。结论1986-2009年,龙岩市流脑发病率逐年稳步下降。加强疫情监测,推广A+C群流脑疫苗的免疫接种是今后龙岩市控制流脑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傅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2,9(8):586-587
脑膜炎奈瑟氏菌(N-meningitidis)又称脑膜炎球菌.本菌能产生内毒素,仅存在于人体中.主要引起人类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002年3月锦州铁路中心医院实验室从1例爆发型脑脊髓膜炎患者血液中分离到1株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起"外地来穗"W135群流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制订和调整流脑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采用病例收集、现况调查、实验室检测,病例诊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WS295-2008)》执行。结果患者以急性发病、反复发热伴全身瘀斑、瘀点入院,脑脊液样品经PCR扩增检测CrgA基因阳性,siaD(W135)阳性。密切接触者咽拭标本中1例检出并被鉴定为W135群脑膜炎奈瑟氏菌,该菌株对头孢曲松、阿齐霉素、环丙沙星等12种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该病例是广东省第2例由W135群脑膜炎奈瑟氏菌引起的普通型流脑病例;对于外地病例,各级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流脑监测方案要求,履行各自职责,分工合作,加强信息沟通。流脑流行的威胁仍然存在,防控工作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15.
杨秀燕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0):204-204
2006年3月14日洮南市瓦房中学发生了一起流恼疫情,接到报告后洮南市和白城市疾控中心有关人员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带菌状况和免疫水平,预测流脑发病的趋势,为流脑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宾县作为哈尔滨市流脑监测点。监测点按《全国流脑监测方案》要求,采集3个乡的〈1岁、1也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及20岁以上共7个年龄组人群的咽拭子及静脉血分剐进行健康人群带菌调查及人群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哈尔滨市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的总阳性率为82.86%(174/2101,C群流脑IgG抗体的总阳性率为62.38%(131/2101;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氏菌(以下简称Nm)的带菌率为3.33%(7,210)。结论哈尔滨市健康人群Nm带菌率较低,健康人群A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C群流脑IgG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表明大部分人对A群有免疫力,但C群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近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奈瑟菌群变迁、临床表现及特点、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方法 对流脑疑似病例,通过脑脊液及急性期血液分离脑膜炎奈瑟菌、PCR检测急性期血清或脑脊液中脑膜炎奈瑟菌的DNA特异片断进行确诊.对临床确诊及病原确诊的病例进行临床分型,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尤其对抗生素的疗效.结果 7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确诊),其中3例脑脊液经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出C群脑膜炎奈瑟菌基因核酸片断,而同时送检的血清标本,则未检出脑膜炎奈瑟菌基因片断.脑脊液及血液细菌培养均未培养出脑膜炎奈瑟菌.结论 九江地区有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散在发生.脑膜炎奈瑟菌基因核酸检测方法 可以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确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叶茂青  余祖辉 《广西医学》2007,29(3):465-465
我院于2006年9月12日收治了1例流行性脑膜炎,并从脑脊液培养出脑膜炎奈瑟氏菌C群.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岁,防城港市人.因抽搐2 d入院,检查发现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抽搐,口唇紫绀,抽搐后嗜睡,全身未见明显斑点,心肺正常,布氏征(-),莫氏征(-).血常规:白细胞7.4×109/L,N0.57,Hb 125 g/L,粪、尿常规正常.K 3.98 mmol/L,Na 140 mmol/L,Cl- 103 rmol/L,Ca2 2.65 mmol/L,Ute 3.8mmol/L,Glu4.9 mmol/L,Cr 59 μmol/L,UA 532 μmol/L.脑脊液细胞计数:白细胞12×106/L,以多核细胞为主.生化:蛋白50 mg/L,Glu 3.1 mmol/L,Cl-114 mmol/L.从脑脊液中培养出脑膜炎奈瑟氏菌C群.用甘露醇脱水、头孢噻肟抗感染等治疗,症状消失后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全市麻疹发病动态,对当前麻疹监测系统及防洛睛况进行评价。方法对全市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共报告确诊病例407例,报告发病率为18.19/10万;病例分布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模式,爆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18.18%;全年以5月和12月高发;病例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0.09%;流动人口165例,占40.54%;73.22%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麻疹发病主要与常规免疫接种不够及时及接种质量不高有关。应对全市0~7岁组儿童开展一定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湖北省黄石市商业服务人员,2009年2月5日在家出现畏寒、发热、乏力、双下肢疼痛半日,烦躁不安、伴有恶心、呕吐,少许咳嗽,无头昏、头痛症状,在家未治疗,2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