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睡眠剥夺是指人因为环境或自身的原因导致正常量的睡眠无法得到满足的状态。正常成年人每24h需睡眠7h~8h,如果得不到足够的睡眠,就会发生睡眠剥夺。在现代生活中,睡眠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如夜间学习的学生、机车司机、加班工作的工人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睡眠剥夺时人的脑力工作能力下降[1],表现为反应时延长、警戒性降低、注意力受损等。情绪反映的是人对自身状态或客观环境的喜好与厌恶的感觉,它较其他心理指标对睡眠剥夺更为敏感。本实验旨在探讨急性睡眠剥夺情况下人的情绪状态的变化,为探索提高睡眠剥夺下的工作能力的措施和制订保障夜间工作者的身心健康的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医科大学一年级本科生8名,男性,健康,年龄19~21岁,体重(62.3±5.57)kg,身高(169.88±3.44)cm 。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2]得分25.75±12.20,处于正常范围。
二、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区组化实验设计,在27h的持续觉醒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一组相同的测试项目。实验前集中向被试者讲述实验的步骤以及各种量表的填写方法。实验前晚被试者按时休息,实验前 1周内禁止饮酒、茶、咖啡及剧烈运动,严格禁止服用各种中枢抑制性或兴奋类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睡眠剥夺对个体情绪图片主观评估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高校43名本科生,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n=23)和正常睡眠组(咒=20),因正常睡眠组有2人未参加后测任务,1人前测数据丢失,故正常睡眠组最终纳入被试17人.睡眠剥夺组在前测结束后进行睡眠录剥夺(22:00~次日08:00).正常睡眠组不做干预.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选取正、中、负性图片共216张(前测108张,后测108张;每类图片36张),通过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考察两组被试在前后2次测试中主观情绪的变化以及整晚睡眠剥夺对情绪图片主观评估的影响.结果 睡眠剥夺对正性和负性情绪图片的评分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中性图片的愉悦度评分存在负性偏倚,睡眠剥夺组对中性图片的愉悦度评分前、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睡眠组前、后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控制协变量主观情绪后,睡眠剥夺造成的对中性图片愉悦度评分上的负性偏倚依然存在;睡眠剥夺组被试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评分大于正常睡眠组(P<0.05).结论 睡眠在情绪评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睡眠剥夺可导致个体对中性刺激的评估发生负性偏倚.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睡眠惯性期间情绪主观评价及随时间变化情况。方法30h睡眠剥夺后,小睡组从14:00唤醒即刻开始测试,随后每30min测试1次,共5个时间点;非小睡组也在相同的时间点测试。采用情绪评价量表(POMS)和视觉类别问卷(VAS)评价。结果在睡眠惯性期间,POMS与基线值比较,V、F各时间点得分以及D的前两个时间点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P<0.05)。VAS在“警觉性”、“精力充沛的”、“思睡的”项目评分中,两组测试得分几乎与基线值差异均有显著性。对小睡组和无小睡组不同指标各时间点测值进行重复测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除POMS中A(E5.55=0.557),VAS中“易怒的”(E5.50=2.008),多话的(E5.50=2.027),其余指标各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30h睡眠剥夺后,1h小睡后的主观自评得分变化趋势和情绪正性自评好于无小睡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睡眠惯性期间情绪主观评价及随时间变化情况.方法 30 h睡眠剥夺后,小睡组从14:00唤醒即刻开始测试,随后每30 min测试1次,共5个时间点;非小睡组也在相同的时间点测试.采用情绪评价量表(POMS)和视觉类别问卷(VAS)评价.结果在睡眠惯性期间,POMS与基线值比较,V、F各时间点得分以及D的前两个时间点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01, P <0.05).VAS在"警觉性"、"精力充沛的"、"思睡的"项目评分中,两组测试得分几乎与基线值差异均有显著性.对小睡组和无小睡组不同指标各时间点测值进行重复测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除POMS中A(E5.55=0.557),VAS中"易怒的"(E5.50=2.008),多话的(E5.50=2.027),其余指标各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30 h睡眠剥夺后,1 h小睡后的主观自评得分变化趋势和情绪正性自评好于无小睡组. 相似文献
6.
睡眠剥夺对情绪反应性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大约有27%的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睡眠剥夺会造成人的工作记忆、决策判断及任务转换等认知能力和对情绪的处理能力下降。同时,男性和女性在情绪的觉知、处理、表达及体验等方面存在差异。目的 探究睡眠剥夺情况下个体情绪反应的性别差异。方法 于2018年5月6-26日,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广东某高校筛选出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非心理学专业大学生33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名,女18名。从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选取从负性到正性的一系列效价连续的情绪图片,并让被试在睡眠剥夺前后对这些图片的唤醒度(即被试的情绪体验强度:平静/兴奋)进行1~9的九级评分,进而从情绪反应性的角度来考察睡眠剥夺对男女情绪处理影响的差异。结果 性别对个体情绪唤醒度主效应显著,女性对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高于男性(P<0.001);睡眠剥夺主效应显著,睡眠剥夺后被试对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高于睡眠剥夺前(P<0.001);效价主效应显著(P<0.001)。性别与睡眠剥夺交互效应显著,女性睡眠剥夺后对对3种效价情绪图片的情绪唤醒度的评分高于睡眠剥夺前(P<0.001)。性别与情绪效价交互效应显著,男性对负性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高于中性情绪图片(P<0.001),对中性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高于正性情绪图片(P<0.001);女性对负性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高于中性情绪图片(P<0.001),对中性与正性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效价与睡眠剥夺交互效应显著,睡眠剥夺后对中性和正性情绪图片唤醒度的评分均高于睡眠剥夺前(P<0.001)。性别、效价和睡眠剥夺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P=0.08)。结论 睡眠剥夺会对个体的情绪反应性产生影响,情绪体验强度的差异不仅与性别有关,还与睡眠剥夺这一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睡眠剥夺具有快速抗抑郁的作用,而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但其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国外研究表明,睡眠剥夺的抗抑郁作用与多种神经生化物质和多条神经通路相关,如单胺能、γ-氨基丁酸能、谷氨酸能神经传递、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腺苷系统等.本文拟就睡眠剥夺的快速抗抑郁机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8.
睡眠剥夺具有快速抗抑郁的作用,而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和禁忌症,但其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国外研究表明,睡眠剥夺的抗抑郁作用与多种神经生化物质和多条神经通路相关,如单胺能、γ-氨基丁酸能、谷氨酸能神经传递、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腺苷系统等。本文拟就睡眠剥夺的快速抗抑郁机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9.
急性睡眠剥夺对情绪状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付兆君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2):143-144
睡眠剥夺是指人因为环境或自身的原因导致正常量的睡眠无法得到满足的状态。正常成年人每 2 4h需睡眠 7h~8h ,如果得不到足够的睡眠 ,就会发生睡眠剥夺。在现代生活中 ,睡眠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 ,如夜间学习的学生、机车司机、加班工作的工人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睡眠剥夺时人的脑力工作能力下降[1] ,表现为反应时延长、警戒性降低、注意力受损等。情绪反映的是人对自身状态或客观环境的喜好与厌恶的感觉 ,它较其他心理指标对睡眠剥夺更为敏感。本实验旨在探讨急性睡眠剥夺情况下人的情绪状态的变化 ,为探索提高睡眠剥夺下的工作能力的措… 相似文献
10.
褪黑素对睡眠剥夺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对睡眠剥夺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睡眠剥夺 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和实验组(睡眠剥夺 MT腹腔注射).采用小站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睡眠剥夺期间每日早8:00实验组腹腔注射MT(15ms/ks),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睡眠剥夺5 d后,测定各组血浆以及胃黏膜匀浆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测定胃黏膜损伤指数(UI)并在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降低(P<0.01),血浆、胃黏膜组织匀浆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血浆、胃黏膜组织匀浆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MT对睡眠剥夺导致的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T清除胃黏膜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1.
24小时睡眠剥夺对主观疲劳程度和心理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24h睡眠剥夺对主观疲劳程度和心理运动能力的影响,探讨自拟的疲劳评价问卷评估主观疲劳程度的可行性。方法对医科大学12名男学员进行24h睡眠剥夺,以微机化神经行为进行视简单反应时和光标追踪测试,以自认疲劳分级(RPE)和自拟的疲劳调查问卷进行主观疲劳程度自评。结果受试者睡眠剥夺后视简单反应时显著延长,光标追踪偏差有所增加,疲劳评价问卷的总评分和各因子分非常显著地高于剥夺前;睡眠剥夺前后疲劳评价问卷总分与RPE评分的相关系数为r=0.76(P<0.01)。结论24h睡眠剥夺能引起心理运动能力的下降;疲劳评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得到了初步验证,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睡眠剥夺对循环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分为睡眠剥夺组、实验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睡眠剥夺组 72h睡眠剥夺处理。检测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循环T细胞亚群和脾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对照组和睡眠剥夺组的白细胞 (12. 74×1012 /Lvs. 7. 94×1012 /Lvs. 7. 08×1012 /L)、淋巴细胞(9. 51×1012 /Lvs. 5. 61×1012 /Lvs. 5. 18×1012 /L)和中性粒细胞(2. 59×1012 /Lvs. 1. 84×1012 /Lvs. 1. 39×1012 /L)显著减少(P<0. 05或P<0. 01);睡眠剥夺组的单核细胞比例(3. 85% vs. 6. 54% )显著增高(P<0. 05);睡眠剥夺组与实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T细胞亚群和脾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72h睡眠剥夺对循环免疫细胞、T细胞亚群以及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气功对老年人情绪、睡眠的影响及老年练功者的个性。方法我们对36例坚持练鹤翔桩气功一年以上的老年人与36例从未练过气功的老年人对照,运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用自编睡眠情况调查表调查,对老年练功者进行MMPI测试,并与常模对照。结果练功组的SAS、SDS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在睡眠质量、晨醒后感觉、睡眠时间及睡眠的乐趣方面均好于对照组;练功组MMPI测试结果发现D、Hy、Pd、Pt、Sc量表得分较常模显著下降(P<0.05)。结论气功具有改善老年人焦虑、抑郁症状,促进睡眠作用,老年练功人员具有特有个性。 相似文献
14.
学习后不同时期睡眠剥夺对大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学习穿梭实验后的不同时间点睡眠剥夺睡眠剥夺,探讨特定时间内,睡眠对记忆及其保持的意义。方法用小平台水环境(FloerPot)法建立大鼠SD模型。学习穿梭实验后的不同时间点,共6个时间点,给予4小时的SD,其余时间在饲养笼中自由活动。分为GR1-4(学习后第1-4小时SD),GR5-8(学习后第5-8小时SD)GR9-12(学习后第21-24小时SD,每组有其正常对照组,观察记忆情况,并在3天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安慰剂与咖啡因对睡眠剥夺的对抗效果 ,寻找较合理的对抗方法。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 ,对 5名健康青年男性 (18~ 2 0岁 )进行五次 3 0h睡眠剥夺的实验 ,每次实验给予 1种处理 ,分别为 :完全睡眠剥夺、2 0 0mg咖啡因、2 0 0mg安慰剂、40 0mg咖啡因、2 0 0mg咖啡因结合 2 0 0mg安慰剂五种。药物洗脱期为 3d。每次实验进行 6次连续相加测验 ,观察测验成绩的变化情况。结果 (1)四种对抗措施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完全睡眠剥夺组 (P <0 .0 5 )。 (2 )同 40 0mg咖啡因组、2 0 0mg咖啡因加 2 0 0mg安慰剂组相比 ,2 0 0mg咖啡因组、2 0 0mg安慰剂组的测验完成时间明显延长 (P <0 .0 5 ) ,然而前两种处理之间以及后两种处理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3 )处理组间和组内在错误率上没有差异 ,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咖啡因的作用效果存在剂量相关性 ;安慰剂的暗示作用和咖啡因都可以减弱睡眠剥夺的不良影响 ;安慰剂同咖啡因联合作用可以互相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氧惊厥的影响。方法采用小站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模型,大鼠睡眠剥夺24h、48h、72h后高压氧暴露,记录氧惊厥潜伏期及氧惊厥严重程度(SOC)计分。结果大鼠睡眠剥夺各后组氧惊厥潜伏期小于氧惊厥组,且睡眠剥夺时间愈长潜伏期愈短,72h组(15.7±5.6)min<48h组(17.2±3.5)min<24h组(20.5±3.2)min(P<0.05),大鼠睡眠剥夺各组氧惊厥的SOC计分高于氧惊厥组,且睡眠剥夺时间愈长SOC计分愈高,72h组(98±4)分>48h组(83±6)分>24h组(74±5)分(P<0.01)。结论睡眠剥夺可以降低氧惊厥发作的阈值,加重氧惊厥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人体平衡能力在24h睡眠剥夺后的变化.方法 观察16名健康男性在24h睡眠剥夺前后静态姿势图的变化.结果 在24h睡眠剥夺后,睁眼时的动摇总轨迹长[0h:(564.40±42.07)mm,24h:(535.23±33.28)mm]、单位面积轨迹长[0h:(6.96±3.20)mm/mm2,24h:(5.49±2.65)mm/mm2]、左右动摇平均中心变位[0h:(7.01±2.79)mm,24h:(5.06±3.73)mm]显著性减少(P<0.05),前后方向的标准偏差[0h:(3.17±0.83)mm,24h:(3.98±1.34)mm]显著性增加(P<0.05);闭眼时的动摇总轨迹长[0h:(645.70±80.05)mm,24h:(587.27±64.87)mm]显著性减少.结论 24h睡眠剥夺后人体自发运动减少,控制平衡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8.
睡眠剥夺对大鼠脑5—羟色胺代谢及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长时间睡眠剥夺对大鼠下脑脑和脑干5-羟色胺(5-HT)代谢及行为的影响。方法 用水上转盘睡眠剥夺模型对大鼠分别进行24h,48h,72h睡眠剥夺,观察睡眠剥夺后下丘脑,脑干两脑区5-HT代谢的变化,同时利用矿场实验观察大鼠主动行为的改变。结果 睡眠剥夺大鼠的矿场得分较非剥夺大鼠高(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下降趋势,5-HT向5-羟吲哚乙酸(5-HIAA)转化在经过24h睡眠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