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丹溪心法》痰病观浅析刘桂荣1隋广馨2王玉平31山东中医药大学各家学说教研室2500142山东省立医院2500213铁十四局门诊部250014关键词丹溪心法痰病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28痰之为病,多种多样,疑难杂病可从痰论治,虽然病机变化多...  相似文献   

2.
《丹溪心法》是由其弟子戴元礼、赵以德、刘淑渊等整理朱丹溪之心得,是一部比较全面反映朱丹溪临床治疗经验的医学著作,该书对经络的认识有独到的见解。朱丹溪提出的十二经见证、手足阴阳经合生见证,是对经络病候、诊断归经的充实和完善,进一步发展了《内经》的经络学说,丰富了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内容;灸法有补火泻火的功效,对灸法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对痰病的成因、治疗、用药及杂病与痰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见解独特,发前人所未发,为疑难杂病的治疗另辟了蹊径,为痰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医家之李东垣的代表作,其倡导的脾胃学说为后世医家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从《脾胃论》观点浅析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认为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基础,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为主因,湿热、气滞、血瘀为病理因素,治疗应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以补脾益胃为本,兼以清湿热、疏肝气、养胃阴、行气血,虚实兼顾,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丹溪心法》气血痰郁四伤学说治疗杂病的学术观点及用药特色。[方法]从气血论治、痰证论治、郁证论治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论述,并结合《丹溪心法》原文对朱丹溪气血痰郁四伤学说治疗杂病的学术观点及用药特色进行探究。[结果]气、血、痰、郁四伤学说能确切地反映杂病的病理变化,因而在杂病的辨证论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丹溪心法》中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学术观点。[结论]《丹溪心法》一书全面反映了朱丹溪气血痰郁四伤学说治疗杂病的经验,对后世医家治疗杂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怡堂散记》是清代新安医家许豫和的代表作,卷分上下,“列病证,详医方”,提倡法时用药,弘扬经典之说,详述药性医理,在儿科处方用药方面多有创见。文章试对《怡堂散记》学术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韩憨的生平及其著作《韩氏医通》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简要介绍,初步探讨了《韩氏医通》的辨证思路和论治特点,并选录若干原文加以分析。该书析理深入浅出,平正通达;其论证,抓住要领,一言中的;其处方用药,于平淡中出神奇,并善用异类有情之品以培本。其写作特点有三:一是每病填写医案一宗,以备考核,并借以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二是详于论方而略于论证候。三是讲究地道药材,注重药材的炮制配伍。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对反治法在温病过程中的应用作了较为全面地论述,认为在温病的治疗中“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的实质是清泻内郁之邪热,通下实热积滞,滋阴润燥以充化源。指出反治法是针对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某些表象而言的,就疾病的本质来说依然遵循“治病求本”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脾胃论》学术特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胃论》是李东垣的代表作,其学术特点集中体现在:养生治病,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益气升阳,潜降阴火;因时制宜,制方用药;立足脾胃,兼顾他脏;调理脾胃,远欲摄养等,对后世医家及中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丹溪心法》及朱氏相关著作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后人研究丹溪证治心法的系列著作进行考证,认为其蓝本是《金匮钩玄》。《丹溪心法类集》即是"心法"的陕板;程充徽板《丹溪心法》是"心法"系列著作的代表;卢和《丹溪纂要》、方广《丹溪心法附余》、高子正《丹溪先生治法心要》也各具特色。《脉因证治》、《丹溪手镜》系明代黄济之《本草权度》之伪托,当从系列著作中排除。  相似文献   

13.
朱丹溪论述瘀血的病因病机概括为情志失调、气滞血瘀,血虚脉道失充、血行不畅,寒凝血瘀,痰瘀互结,热壅血瘀、蕴毒成痈,湿热瘀互结,经产留瘀,跌打损伤、瘀血为滞。并阐述治法及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标本”的含义入手,从先治本病、急则治标、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标本先后5个方面论述了《内经》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标本的原则,体现了中医重视疾病本质的同时,更加注重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的辨证论治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标本"的含义入手,从先治本病、急则治标、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标本先后5个方面论述了《内经》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标本的原则,体现了中医重视疾病本质的同时,更加注重根据病情轻重缓急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的辨证论治特点。  相似文献   

16.
1 《内经》中标本的涵义《内经》中标本的涵义有多种 ,但主要是用以说明事物的本质与现象、根本与枝节、主要与次要、先与后之间的关系。 1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如《素问·汤液醪醴论》说 :“病为本 ,工为标。”即指医生与患者这一对立双方 ,称之为标本。医生的诊治与患者的病情符合了 ,就叫“标本已得”,否则叫“标本不得”。故经文中说 :“标本已得 ,邪气乃服”,“标本不得 ,邪气不服”。 2指病变的本末。如《素问·水热穴论》讨论水肿病时说 :“故其本在肾 ,其末在肺 ,皆积水也。”又说 :“故水病下为肿大腹 ,上为喘呼 ,不得卧者 …  相似文献   

17.
吴佩衡对《伤寒论》的研究和学术思想的发展龙德昭,张晓琳(云南中医学院中医系昆明650011)关键词名中医;吴佩衡;《伤寒论》;学术特点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先生以善用经方而著称,他妙用经方挽救垂危病人的佳话,至今仍广传于世。吴老多年潜心于《伤寒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医方集解》为明末清初著名新安医家汪昂所著,该书释方详细,博引众言、兼有己见,编撰严谨、敢于质疑,方简而精、适用广泛,重辨证论治、三因制宜。其对中医方剂学发展有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寓意草》为喻嘉言所撰医案专著,初刊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寓意草》促进了中医医案的格式化与规范化,促进了中医病机理论基础的细致化与病变机制的形态化,加强了中医医案的说理性与可读性,并反映了中国医学与民族思想文化的相通性和共生性。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在杂病辨证中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是诊治杂病的专著,辩证论治的典范。《金匮要略》对杂病的辩证,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疾病证候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将四诊手段全面用于临床,采用了脏腑辩证、经络辩证、八纲辩证、气血律液辩证、三焦辩证等丰富的辩证方法。对杂病进行病与证相结合、脉与证互参的辩证是本书的特色所在。同时阐述了脏腑经络辩证的特点及与六经辩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