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是ALI/ARDS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内皮细胞的损伤始于内皮细胞激活。本文就内皮细胞激活的定义、内皮激活后的功能改变,内皮细胞激活的标记物,以及就ARDS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内皮细胞损伤导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是ALI/ARDS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内皮细胞的损伤始于内皮细胞激活。本文就内皮细胞激活的定义、内皮激活后的功能改变,内皮细胞激活的标记物,以及就ARDS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通过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 B,NF-KB)信号通路对L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稳定转染HBx基因的L02(L02/HBx)细胞系,用NF-KB信号通路阻断剂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on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阻断NF—KB信号通路。采用荧光双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及PDTC加入前后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失活情况,同时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及PDTC加入前后Liv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转染HBx基因后NF—KB信号通路被激活,Livin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PDTC加入后NF.KB信号通路被阻断,Livin基因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NF—KB信号通路可能是HBx上调Livin基因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到中枢调节作用,近年来通过对树突状细胞成熟与活化途径控制的研究如NF-KB通路的激活,以及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200、MD-1等的研究,出现了多种新的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NF-κB与内皮细胞基因转录的密切关系。通过NF-κ控制内皮细胞的激活,从而减少白细胞的粘附、聚集和激活,对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内Rac1信号激活是否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增加肾小球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和导致紧密连接酪氨酸磷酸化中起作用。 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作为实验对象。通过体外研究,检测跨内皮细胞电阻抗观察不同浓度VEGF(5和50 μg/L)对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内皮细胞转染野生型Rac1和显性负性Rac1质粒后,采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等方法观察上述效应是否源自Rac1信号的激活,并观察紧密连接occludin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状态的改变。 结果 高浓度的VEGF(50 μg/L)刺激可引起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显著增高(P < 0.05),并引起肾小球内皮细胞中GTP结合的Rac1和膜结合的Rac1显著增加(P < 0.01),同时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酪氨酸磷酸化也增加(P < 0.05)。用Rac1显性负性突变体转染肾小球内皮细胞能显著减弱VEGF对occludin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和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P < 0.05)。 结论 高浓度的VEGF可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其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酪氨酸磷酸化相关,这一作用需要Rac1信号途径的激活。糖尿病中增高的VEGF可能通过Rac1激活-occludin磷酸化导致肾小球内皮通透性增高,这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多形核粒细胞体外介导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多形核粒细胞(PMN)过度激活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用PMA将PMN过度激活后,与内皮细胞(EC)共同培养,观察PMN对EC的直接损伤作用。结果过度激活的PMN与EC共同培养时,EC的形态学发生明显变化,代表EC损伤的指标6-keto-PGF(lα)、LDH明显升高,预先加入lα-PI、SOD+CAT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6-keto-PGF(lα)、LDH的水平。结论PMN的过度激活在内皮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NF-κB与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因子NF-KB是一组存在于细胞和病毒中调控许多基因表达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之一。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某些病理改变时,NF-KB表现特异的活化。本文综述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KB的活化及其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长托宁(PHC)对脂多精(LPS)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HUVEC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LPS组、LPS/PHC( 10μg/L)组、LPS/PHC(25μ/L)组、LPS/PHC(50μg/L)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内皮细胞的存活率:化学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0)浓度;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iNOS蛋白质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核因子-KB (NF-KB)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活性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存活率[(60.31±8.76)%比(100.00±0.00)%]明显下降、LDH含量[(326±52) μmol/L比(125±25) μmol/L]和NO浓度[(55.49±10.16) μmol/L比(12.13±11.02) μmol/L]明显增加(P<0.01);而PHC可以逆转上述效应(P<0.05).同时PHC可以降低LPS导致的内皮细胞iNOS转录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下调NF-KB和STAT3的表达(P<0.05) 结论 长托宁可以减轻LPS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KB和STAT3信号系统,减少NO生成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索-1β(IL-1β)对肺Ⅱ型上皮A549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8(IL-8)的诱导作用,探讨相关的细胞内信号通道的激活和传导的机理。方法以1ng/ml终浓度的IL-1β干预经核转录因子-KB(NF-KB)的IKK2复合物抑制物(AS602868)预处理的A549细胞,Western blot检测IL-1β干预后细胞内磷酸化IKBa(p-IKBu)和IkBα蛋白的表达水平;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LSCM)检测NF-KB的p65和p50蛋白的核转移过程;ELISA检测NF-KB的p65和p50蛋白与DNA结合活性及IL-8蛋白的释放。结果IL-1β干预后细胞内p-IKBa蛋白明显升高,IKBd蛋白明显下降;LSCM扫描显示p65和p50蛋白从胞浆向胞核转移,同时p65和p50与DNA结合活性明显升高(P〈0.01);IL-8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经AS602868的预处理,阻断了细胞内p-IxBa蛋白升高和IkBa蛋白降解;减少了p65和p50蛋白的核转移和与DNA结合活性(P〈0.01);降低了IL-8蛋白的表达水平(P〈O.01)。结论IL-1β通过激活NF-KB介导了A549细胞分泌IL-8,结果提示可能通过抑制NF-kB信号通道的方法,减轻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的生物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张新华  南欣荣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2):1302-1306
目的:探讨Bcl-2和NF-KB在腮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侧49例腮腺腺样囊性癌和20例正常腮腺组织中Bcl-2和NF-KB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判断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Bcl-2和NF-KB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正常腮腺组织(P<0.05),Bcl-2、NF-KB的表达与病理无关(P>0.05),与TNM分期有关,Bcl-2和NF-KB两者存在正相关性(P<0.05,Kappa=0.387)。结论:在腮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NF-KB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体外循环后肺损害主要表现为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肺内分流、肺血管阻力、静态和动态顺应性增加,肺通气/血灌流失调,严重者引起ARDS。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激活的白细胞与肺血管内皮细胞及肺上皮细胞粘附并分泌炎性介质;同时补体、炎性介质和缺血再灌注也可激活内皮细胞。这一过程最终导致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破坏,使血浆、白蛋白和激活的白细胞进入肺组织间隙和肺泡腔,从而造成肺损害。日前主张通过调控炎性反应过程来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高糖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引起氧化应激将激活细胞内一系列应激激活的信号通路,包括NF-κB、p38MAPK等,主要结果是以不同基因表达产物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在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病因学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有许多研究报道了NF-κB和p38MAPK信息通路在高糖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为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提出了新的靶向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损伤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的损伤机理。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对有关进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各种致病因素造成细胞因子生成增多,激活了控制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核因子-κB,进而使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增强,促进单核细胞一血管内皮细胞为主的粘附形成增多,释放大量炎性介质(氧自由基及蛋白酶等),不仅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可以通过免疫机理使大量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结合,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同时,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由于膜结构的改变引起抗动脉抗体的产生以致补体系统被激活而加重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也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结论正确认识血管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受损机理,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细胞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上清条件培养液,加入培养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之中,采用MTT法检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率,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加入内皮细胞上清液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比对照组明显增加,且S期比例增高。结论:在瘢痕形成的过程中,内皮细胞被激活,激活的内皮细胞可能分泌某些活性物质,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刺激其进入细胞DNA合成期S期。  相似文献   

16.
炎症过程中内皮细胞的功能变化及其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细胞在介导炎症和凝血的交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血流机械应力的变化经内皮细胞转化为生物信号 ,激活NF κB等转录因子 ,炎症介质也可以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相互调节。抗凝和抗粘附治疗在治疗炎症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作用 ,对内皮细胞的病理生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内皮微粒对单核细胞介导的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超速离心法获取上清中的微粒;将内皮微粒与THP-1细胞株共培养,运用PCR和ELISA检测THP-1细胞株中VEGF-A的表达情况;将内皮细胞和原始单核细胞或者经内皮微粒激活的单核细胞放入Transwell小室内分隔培养,用WST-1试剂盒检测内皮细胞增殖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皮微粒刺激的THP-1细胞株表达VEGF-A mRNA的量升高,VEGF-A蛋白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增殖实验显示,与原始单核细胞共培养或者与内皮微粒激活的单核细胞共培养,内皮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殖;与内皮微粒激活的单核细胞共培养的HUVECs比与原始单核细胞共培养的HUVECs增生明显。结论:内皮微粒能促使单核细胞分泌VEGF-A,并促进单核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增生,参与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8.
体外循环炎性反应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嵘  王冬青  郭斌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2):1482-1483
体外循环(CPB)可通过多种因素诱发全身性炎性反应(SIRS),包括(1)血液与管道等异物接触激活补体系统;(2)CPB过程中心肺等多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3)肠道菌群移位引起的内毒素血症;(4)手术创伤。这些致炎性反应因素均可激活全身性的细胞与体液免疫系统而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如过敏毒素、缓激肽、细胞因子等,炎性介质进一步激活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其表面各种黏附分子如选择素、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等的表达,中性粒细胞在黏附分子的作用下与内皮细胞结合,通过释放细胞毒性蛋白酶及氧自由基引起内皮细胞的损伤,最终导致终末器官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后肺损害主要表现为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肺内分流、肺血管阻力、静态和动态响应性增加,肺通气/血灌流失调,严重者引起ARDS。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激活的白细胞与肺血管内皮细胞及肺上皮细胞粘附并分泌炎性介质;同时补体、炎性介质和缺血再灌注也可激活内皮细胞。这一过程最终导致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破坏,使血浆、白蛋白和激活的白细胞进入肺组织间隙和肺泡腔,从而造成肺损害。目前主张通过调控炎性反应过程来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主要有两种亚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前者在生理状态下正常表达,后者则在炎性刺激等病理情况下被大量诱生。由iNOS所产生的过量NO可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NF-kB是一种与急性炎症密切相关的核转录因子,多种炎症介质如iNOS等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均含有kB位点。前期研究证实异丙酚能减少脓毒症动物体内一氧化氮(NO)的产生,对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拟观察异丙酚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NOS、iNOS及NF-KB表达的影响,探讨异丙酚抗炎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