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棉酚片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方法75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复方醋酸棉酚片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症状,子宫和肌瘤的体积,子宫血流阻力指数,血生殖激素水平,血钾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月经过多及痛经等症状明显改善。子宫及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子宫动脉及肌瘤血管阻力指数增加(P>0.05),血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血钾及肝、肾功能无显著变化。结论复方醋酸棉酚片通过作用于子宫内膜受体对卵巢雌、孕激素具有明显调节作用,减少子宫血流而发挥其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4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服用米非司酮12.5mg,每天1次;中药组服用宫瘤清胶囊,1次3粒每日3次;中西药组服用米非司酮12.5mg,1日1次,同时服用宫瘤清胶囊,1次3粒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1个疗程后停药,随访6个月。监测肌瘤大小、激素水平和子宫动脉及肌瘤主要血管阻力指数。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体征明显改善,子宫和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血清激素水平都有所改变,子宫动脉及肌瘤主要血管阻力指数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董洁 《北方药学》2013,(8):15-1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次、1次/d,连用8周;另外,对患者子宫、肌瘤大小以及对体内激素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后患者子宫及肌瘤缩小(P<0.05)、体内相关激素水平也有所降低。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联合组:口服米非司酮及甲基睾丸素,米非司酮10mg,甲基睾丸素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及安慰剂,服药方法同联合组。监测用药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变化,观察用药前后子宫与肌瘤体积变化。结果:85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闭经、下腹部胀痛及贫血等得以纠正,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均缩小,以联合组效果明显,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类似且不需处理。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较安全而有效的保守疗法,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45例子宫肌瘤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进行非手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用肌瘤三维径线和B超测定子宫和肌瘤的体积,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体内各激素水平、子宫以及肌瘤体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均显著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体内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和雌二醇(E2)各激素水平较治疗前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米非司酮可以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用于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6.
GnRH-a治疗子宫肌瘤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 RH- a)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作用。方法  4 0例子宫肌瘤患者皮下注射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 RH- a) 3个月 ,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子宫和肌瘤的体积、血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子宫平均体积缩小 38% (P<0 .0 1) ,肌瘤平均体积缩小 4 4 % (P<0 .0 1) ,血激素水平明显下降。 3例诱导后绝经 ,2例不孕病人转经后妊娠。结论  Gn RH- a对围绝经期和伴不孕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拟手术病人在术前用药后可使子宫肌瘤缩小、肌瘤血供减少 ,从而降低手术难度 ,避免子宫全切 ,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鲍冬梅 《海峡药学》2010,22(11):181-18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胶囊(Ⅱ)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5例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且经过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证实的患者。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胶囊(Ⅱ)1次5mg,1日1次,睡前口服,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子宫及瘤体体积、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等激素水平和三大常规检查等。结果用药后30例当月出现闭经。治疗后子宫及最大肌瘤平均体积较前缩小,血清E2和P平均浓度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同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的治疗方案,较适合于近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妇科养荣胶囊4粒,口服3次/天,同时加用米非司酮30mg·d-1,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米非司酮30mg·d-1,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连服16周。治疗前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及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孕酮和雌二醇的含量。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1);实验组患者用药后子宫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7.9%(P<0.05),肌瘤体积缩小57.1%(P<0.01),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子宫体积比用药前缩小18.8%(P<0.05),肌瘤体积缩小38.2%(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及肌瘤缩小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孕酮和雌二醇的含量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米非司酮,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孕酮和雌二醇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利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在2013年1月1日~2014年9月31日这段期间内诊断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44例,所有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记录比较治疗前后子宫肌瘤患者的平均子宫体积与平均最大肌瘤体积变化情况、血清生殖激素平均水平变化情况,以此来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在治疗后平均子宫体积与平均最大肌瘤体积比较治疗前均减小,治疗后FSH、LH、E2、P平均水平比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RL与T平均水平变化不明显,患者治疗前后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显著减小患者的子宫体积与最大肌瘤体积,降低FSH、LH、E2、P平均水平,值得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结果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贫血得以纠正,血色素上升。部分患者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的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少,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38例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晚一次,连服3个月,另辅以饮食指导及纠正贫血药物;应用彩色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同时监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3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症状缓解。雌孕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子宫体积缩小约31.18%(P〈0.01),肌瘤体积缩小约35.26%(P〈0.01)。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升高19.8g/L。12例患者出现恶心、食欲减退、潮热、性欲减退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确切疗效,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子宫肌瘤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口服12.5mg,1次/d连续3个月为一疗程,用药前后均查肝肾功能,行妇科检查,B超测量最大子宫肌瘤的3条经线,计算治疗前后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用药3个月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肌瘤比子宫缩小更显著。有20例显效、19例有效,总有效率达88.6%,仅见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可减少子宫肌瘤的血供,使子宫及肌瘤缩小,近期疗效较好,而且不良反应小,是子宫肌瘤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郝焕妮 《医药世界》2010,(10):1234-1234,1237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进行米非司酮周期治疗。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简称A组;单纯米非司酮,简称B组。于治疗前后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3个疗程后两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A组肌瘤缩小占50.22%;B组肌瘤体积缩小占48.6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效;加雄激素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4.
何晓芳 《海峡药学》2011,23(10):152-15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50例单发子宫肌瘤的患者自月经第三~五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天1次.连用3个月,观察服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变,用B超测定子宫及肌瘤体积并测定用药前后卵泡期静脉血E2、P水平。结果42例患者出现闭经,13例痛经患者用药后症状缓解,所有贫血患者的贫血症状均得到纠正。用药前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缩小(P〈0.05)。静脉血E2P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有效缩小子宫及肌瘤的体积。降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可有效治疗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遵循随机分配的方案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组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12周时的肌瘤与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的SPV、EDV、RI及PI变化均大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患者子宫肌瘤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较大,疾病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内美通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内美通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米非司酮组,100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B组为米非司酮配伍内美通组,100例,每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同时口服内美通2.5mg,每周2次,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行子宫内膜病检观察子宫内膜变化;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观察服药后的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子宫内膜及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增殖早期,血红蛋白上升。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最大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治疗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子宫和最大肌瘤的体积缩小更明显。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与不配伍内美通治疗子宫肌瘤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米非司酮配伍内美通是更有效、更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运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31-132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米非司酮组)和观察组(少腹逐瘀汤组),每组各35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清E2、LH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血清E2、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及降低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肌瘤患者在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d,给予米非司酮片,每片25mg,每晚睡前1片,口服,连用21d为1个周期,1个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体积。结果连续应用米非司酮3个疗程,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65例,总有效率为92.85%;肌瘤无明显缩小或改变5例,占7.14%。服药后子宫和肌瘤的平均体积均较服药前明显缩小。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丰富了保守治疗方法,是一种更为经济,更有前途的药物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10 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 :米非司酮组 5 0例 ,从月经周期第 1天开始 ,每天口服 2 5 m g,连服 90 d;B组 :随诊观察组。在治疗前后 B超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检测雌、孕激素水平、血红蛋白、肝肾功能 ,观察副反应。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缩小 ,雌、孕激素水平下降 ,血红蛋白水平上升。与随诊观察组相比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2年6月-2006年3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54例,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0mg,1次/天,连服90天为一疗程,应用彩色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变化,测定肝、肾功能,血红蛋白,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54例患者服药期间均出现闭经,贫血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缩小(p〈0.05),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均下降(P〈0.01)。服药早期出现消化道不适,1周后症状消失,未见肝肾功能改变。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经济、副反应小,特别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