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斑块内出血是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重要标志物,意味着较高的卒中风险.因此,准确诊断斑块内出血是评估缺血性事件发生风险的重要举措.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能够无创、清晰显示斑块成分,且与病理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能够为探究斑块内出血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诊疗提供新的线索.本文就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检测颈动脉斑块内出血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场强磁共振设备及多种线圈、多序列扫描技术探测颈动脉粥样斑块,不仅能观察到斑块内脂核含量和纤维帽的厚度,斑块内出血、坏死等变化,还可以得到血管管壁形态学的改变、血管管腔及斑块自身的应力改变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钆螯合对比剂及超顺磁性三氧化二铁制剂增强成像,可以了解斑块内炎性改变,这与斑块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判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MRI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跃华 陆建平 张亚明 刘岐 白晨光 LI Yue-hu LU Jian-ping ZHANG Ya-ming LIU Qi BAI Chen-guang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1):1280-1283
目的:探讨将MRI应用于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并对其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高胆固醇饮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采用T1WI、T2WI、PDWI、TOF序列分别对实验动物进行扫描,同时对实验动物进行B超检查.结果:成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MR图像T1WI、T2WI、PDWI表现为兔动脉管壁增厚,斑块呈等信号、高信号或低信号,与病理切片检测结果符合率较高;MR成功检测斑块并分析其成分;与超声比较,MR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结论:MR可以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斑块并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7.
目的应用三维(3D)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分析颈动脉斑块内出血(IPH)的发生与斑块位置的关系,探讨斑块所处位置可能引起IPH的潜在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0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从放射科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中提取。应用ITK-SNAP软件3.6.0对原始图像进行横断面和矢状面多平面重建(MPR)。根据斑块在同步非增强血管造影和IPH(SNAP)成像序列的MRI信号特点判断有无IPH,记录斑块位置所处象限;观察增强前后的斑块信号差异,判断增强的程度。结果最后共6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52例患者双侧颈动脉各有1枚斑块,14例患者仅单侧有1枚斑块,共计118枚斑块。有IPH斑块28枚,IPH体积/斑块体积的比值为0.23±0.16,斑块强化率达100%(28/28);无IPH的斑块90枚,斑块强化率为62.22%(56/90);有IPH斑块的强化率显著高于无IPH斑块(P<0.05)。无IPH斑块的分布:第Ⅰ象限6个(6.67%),第Ⅱ象限28个(31.11%),第Ⅲ象限16个(17.7...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高分辨核磁共振成像(HR-MRI)检查中的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并符合研究条件标准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常规头颅MR和HR-MRI影像资料,总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位置、信号及有无强化等征象。结果 本组病例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共计50条颅内大血管发现粥样硬化斑块,分别为31条大脑中动脉和19条基底动脉。其中有25条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而6条位于M2段。本组病例中有39条血管硬化斑块为偏心性斑块,11条血管硬化斑块为环形斑块。其中32处偏心性斑块和2处环形斑块增强后有强化;偏心性斑块信号不均,在T1WI序列上以等或低信号为主,在T2WI序列上以高信号为主,PDW序列以稍高或高信号为主。结论 大脑中动脉M1段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部位;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多见,大部分斑块可发生强化,可能与其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血管壁成像技术用于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强化的可重复性,并探讨斑块强化特点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52例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行3.0 T常规头颅MRI、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及HR-MRI扫描,将每例患者的斑块分为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责任斑块为梗死灶供血动脉上唯一的斑块或最狭窄处的斑块,非责任斑块为非供血动脉上的斑块及梗死灶供血动脉上非最狭窄处的斑块。由两名观察者独立判断斑块的强化等级,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统计分析两组斑块强化等级和斑块处血管狭窄率的差异,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斑块强化等级与责任斑块的关系。结果 5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共118个,其中责任斑块52个,非责任斑块66个。责任斑块组中,40个斑块明显强化,9个轻度强化,3个无强化;非责任斑块组中,4个斑块明显强化,24个轻度强化,38个无强化。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对斑块强化等级评价一致性高(Kappa>0.75)。责任斑块组斑块强化等级(Z=-7.787,P<0.01)和斑块处血管狭窄率(Z=-5.327,P<0.01)均大于非责任斑块组,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斑块明显强化为责任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OR:74.3,95%CI:15.0~367.1,P<0.01)。结论 三维HR-MRI评价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强化的可重复性好;斑块强化多见于责任斑块,可能是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识别,及对血管腔狭窄程度的评估。方法采用高分辨彩超,对726例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纵横扫查颈总动脉和颈内及颈外动脉起始部斑块,观测其回声性质、大小、管腔狭窄程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参数。结果726例中29.89%(217/726)为混合斑,28.93%(210/726)为软斑,26.17%(190/726)为扁平斑,15.01%(109/726)为硬斑;颈总动脉分叉膨大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为斑块的好发部位,左右两侧发生斑块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检出管腔狭窄68例,轻度狭窄占35.29%(24/68),中度狭窄52.94%(36/68),重度狭窄11.76%(8/68);颈总动脉内径男性大于女性,右侧大于左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高分辨率彩超能准确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评估血管狭窄的程度,能为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及对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对通脉消斑膏外敷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研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进行口服拜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片及通脉消斑膏外敷,护理干预组予以特殊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其治疗前后IMT、Crouse积分、脱落率及皮肤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IMT及Crouse积分,显著改善颈动脉斑块的质与量(P<0.05),而护理干预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脱落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通脉消斑膏外敷的皮肤反应,总体增加临床有效率而减少脱落率,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循环单核细胞亚型比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于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246例体检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超声检查有无颈动脉斑块及斑块性质,将其分为健康对照组(无颈动脉斑块,40例)、稳定斑块组(101例)和不稳定斑块组(105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另招募3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稳定斑块15例、不稳定斑块15例)采集血液并使用流式细胞术对单核细胞进行分型,探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单核细胞亚型、血清Hcy水平之间的关联。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载脂蛋白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5年、Hcy≥15μmol/L比例、Hcy、单核细胞比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载脂蛋白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水平与单核细胞比例、TC、TG、LDL、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水平均呈较弱的正相关(P<0.05),而与HDL水平呈弱的负相关(P<0.05)。不稳定斑块组的单核细胞总数量、炎症型单核细胞数量、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炎症型单核细胞与血清Hcy水平呈弱的正相关(r2=0.664,P<0.001)。结论 不稳定斑块患者的炎症型单核细胞显著升高,Hcy水平与炎症型单核细胞水平呈正相关。结合超声检查、血清Hcy、炎症型单核细胞、血脂水平或可对不稳定斑块形成的预诊有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性质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1年1~10月223例脑血管病患者的CT血管造影资料,其中脑梗死组134例,无脑梗死组65例。采用256层螺旋CT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性质。结果脑梗死组发现斑块267个,其中脂肪、纤维及钙化斑块分别占56.9%、22.5%和20.6%;无脑梗死组发现斑块86个,其中脂肪、纤维及钙化斑块分别占26.7%、20.9%和52-3%;三类斑块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及无脑梗死组溃疡斑块分别为14.9%和4.6%,溃疡斑块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梗死组中,脂肪、纤维及钙化斑块出现中度以上血管狭窄比例分别为48.7%、18.3%和7.3%,中度以上血管狭窄在三组斑块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评价颈动脉斑块形态、性质,脂肪斑块、斑块溃疡具有不稳定性,易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超声造影分析。依据患者斑块回声图像特点分为软斑组、硬斑组及混合斑组,比较分析三者超声造影增强率以及包括斑块峰值强度和达峰时间等时间一强度定量分析指标。结果61个斑块中经超声造影后有38个斑块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增强率达62.30%。与软斑组相比,硬斑组和混合斑组造影增强率明显下降,造影未增强率明显提高,斑块峰值强度明显降低,达峰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够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正确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干预作用。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3粒(1.14g),每日3次,疗程均为6个月。每3个月后2组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和椎动脉,记录斑块性质、大小和数目,并检查血糖和血脂,同时记录不良事件情况。结果(1)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斑块数目体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2组经治疗后在软斑块消退、软斑转为硬斑、软斑体积数目减少、无变化和恶化等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2组治疗6个月后至1年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通心络能有效地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软斑块的发生发展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评价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内皮抑素和生理盐水处理,8周后将大鼠处死,测量血脂水平,取主动脉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测量斑块面积及内膜中膜面积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鼠单克隆抗体CD31培养以计数新生血管数目.结果各模型组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内皮抑素组内膜面积/中膜面积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内皮抑素组稳定性斑块比例大于模型对照组(P<0.05),新生血管计数内皮抑素组少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内皮抑素能抑制斑块内新生血管生长,抑制斑块进展,增加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强场磁共振(MRI)多序列与动态增强扫描对动脉易损斑块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脂饮食,2周后行右侧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拉伤,继续高脂饮食6~20周之后,分别行MRI多序列与多期动态增强扫描。MRI增强前后采用T1W抑脂序列,分别于增强前、注射对比剂Gd-DTPA后1、5、15和25 min进行扫描,并对病理与MRI影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个位于右侧髂总动脉和髂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易损斑块34个(42.5%),稳定斑块46个(57.5%)。MRI多序列扫描对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评估准确度为73.8%,对易损斑块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和67.4%。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的MRI强化方式不同,MRI多序列与动态增强检查相结合对易损斑块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94.1%和82.6%,均明显高于MRI多序列扫描(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易损斑块的检出和定性具有重要价值,不同的强化方式有助于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