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88例符合CCMD-3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mg/日)或度洛西汀(60mg/日)口服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HAMD-17)评定临床疗效,采用抗抑郁药副反应评定量表(SER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后HAMD-17分值(分别为5.97±3.17,6.01±3.28)较治疗前(分别为23.81±3.06,24.05±2.87)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第1、2、4、6周末,两组间HAMD-17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第一周末,两组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治疗前比均有显著性变化;④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度洛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度洛西汀均能有效治疗抑郁症,两者疗效相当,起效快速,二者不良反应轻微,但艾司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度洛西汀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1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33例),治疗剂量分别为30~60m g/d和10~15m g/d,观察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第6周末度洛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24/31)和76%(2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临床痊愈率分别为52%(16/31)和55%(1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0.25,P〉0.05)。治疗第1周末,度洛西汀组起效率为35%(11/31),与艾司西酞普兰组36%(12/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χ=0.14,P〉0.05)。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大于10%的度洛西汀组为便秘、失眠和食欲降低,艾司西酞普兰组为失眠和疲劳。结论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4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34例),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于基线及6周末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6周末,度洛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13%和8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8,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点HAMD、CGI-SI、BPRS评分与基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各评定指标评分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周末,度洛西汀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SF-36总分与基线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67,3.203;P均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均较轻。结论度洛西汀和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同样安全有效,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对女性老年抑郁症伴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77例门诊和住院女性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的患者按照诊疗顺序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决定服用艾司西酞普兰(研究组)和西酞普兰(对照组),研究组39例,对照组38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筛选入组患者和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糖脂代谢生化指标和体重指数评定不良事件。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HAMD、HAMA评分在治疗2、4、6、8周均有统计学意义(t=8.75~18.08,P均0.01),研究组治疗1周评分即有统计学意义,HAMD(t=2.52,P0.05)、HAMA(t=5.30,P0.01),对照组治疗1周仅HAM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两组间HAMD、HAMA评分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11和0.64,P0.05),治疗1周比较HAM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2.18,P0.05)、治疗2、4周比较HAMD评分有统计学意义(t=-2.58和-2.14,P0.05)。TESS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3.08%和2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药对糖脂代谢和体质量均无明显影响。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对女性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的患者均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7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疗效与不良反应相似,但艾司西酞普兰组起效较快;治疗1周,两组HAMD评分比较,艾司西酞普兰组降分较多(t=2.486,χ2=4.883,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可作为老年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舍曲林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78.1%,舍曲林组7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2,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第2周末与舍曲林组HAMD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66,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6%,舍曲林组43.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6,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相当,艾司西酞普兰起效较舍曲林快。  相似文献   

7.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设计,将107例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到两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52例,帕罗西汀治疗组55例,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RSD)和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评估患者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疗效分析采用意向性分析法(Intent to Treat Analysis,ITT),对中途退出或失访的病例采用末次分析截转法(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LOCF)处理缺失值。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期间脱落率低于帕罗西汀组(21.1%vs.40.0%,P=0.034)。在治疗8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痊愈10例(19.23%),显著进步11例(21.2%),好转17例(32.7%),无变化14例(26.9%);帕罗西汀组痊愈9例(16.4%),显著进步12例(21.8%),好转21例(38.2%),变化13例(23.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抑郁症状评分改善的时间早于帕罗西汀组[治疗第一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GDS分(13.7±4.5)低于帕罗西汀组(17.3±5.1),P0.001;治疗第二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RSD评分(16.6±3.5)低于帕罗西汀组(24.4±6.1),P0.001),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帕罗西汀组(28.8%vs.47.3%,P0.05)]。结论:与帕罗西汀相比,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起效快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于2013年1月-2014年4月接诊的80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所有接诊患者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周、4周、6周,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68,-2.462,-1.99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出汗、口干、恶心呕吐、体重增加、视物模糊、头疼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114,5.591,4.013,5.165,5.165;P<0.05)。结论: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发挥更快,可以更快地改善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其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和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较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疗效更好、起效更快,患者依从性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喹硫平,对照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疗程为8周。治疗前、治疗后第2、4、6、8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依据HAMD总分减分率判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研究组有效率70.59%,对照组有效率45.1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在第4周时HAMD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2.61,P〈0.05),第6周时CGI评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2.24,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能提高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文拉法辛组各40例,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第6周末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低于文拉法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5,P0.05);两组间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分比较自始至终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周后,两组间的疗效和总体有效率无差异。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与文拉法辛相似且有效,但较文拉法辛更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服用氯丙咪嗪,疗程8周,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2、4、6、8周进行评分。结果有效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40,P0.05)。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TESS评分显示在各时间点两组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氯丙咪嗪相似,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氯丙咪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符合CCM 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70例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各35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的缓解率分别为85.7%和78%,疗效差异无显著性(χ^2=0.85,P〉0.05)。两组的HAM D、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均比较轻,无显著性差异(χ^2=0.25,P〉0.05)。结论度洛西汀有快速抗抑郁作用且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评价阿戈美拉汀和度洛西汀在抑郁症治疗方面的效果和不良反应,为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经验。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间于我院精神科就诊的100例经确诊为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戈美拉汀治疗。经过16周治疗,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χ~2=4.88,P0.05);HAMD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8周末:t=7.35,P0.05;16周末:t=6.12,P0.05);头痛头晕、直立性低血压、嗜睡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2,4.33,P0.05;χ~2=7.11,P0.01)。结论:阿戈美拉汀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较好的改善抑郁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名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评定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但度洛西汀起效更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与舍曲林对老年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对照.方法 8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度洛西汀和舍曲林治疗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分别在基线、治疗1、2、4和6周末进行疗效评定比较,运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和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对72例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且伴焦虑、抑郁者,进行6周的随机对照研究,被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在常规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给予单纯的心理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5~20mg/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疗效评定,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糖化血红蛋白(GHb)用于血糖控制的监测.结果 ①研究组治疗前后HAMD及HAM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4.85,5.69;P<0.01);②两组间从治疗第2周末起,各时点HAMD及HAM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t=4.67,5.01;P<0.01)、TE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t=3.68,P>0.05);③研究组GHb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能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药物相互作用少,耐受性好,安全性高,起效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度洛西汀、西肽普兰对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血浆P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度洛西汀(60 mg/d,n=25),西肽普兰(20~40 mg/d,n=25)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8周末分别测定血浆P物质水平。结果 1度洛西汀组治疗4、8周末的血浆P物质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095,3.504;P=0.046,0.003);西肽普兰组治疗8周末,血浆P物质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170,P=0.040);2治疗前、治疗4周末,度洛西汀组、西肽普兰组血浆P物质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8周末,度洛西汀组血浆P物质水平显著低于西肽普兰组(t=2.030,P=0.047)。结论度洛西汀、西肽普兰均可使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血浆SP水平下降,但度洛西汀起效更快、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