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浆NT-proBNP、乳酸、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入院24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病变程度及不同预后患者各指标差异,并比较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患者血浆NT-proBNP、乳酸、APACHEI、CRP均明显高于一般脓毒症组(<0.05);死亡组血浆各指标值均高于存活组(<0.05);NT-proBNP水平与乳酸、APACHE I 评分、CRP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0.525,0.537(<0.05)。结论血浆NT-proBNP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检测NT-proBNP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微循环学杂志》2015,(3):45-47
目的:回顾性分析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将172例老年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n=115)和死亡组(n=57);采用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比较血浆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组间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生存组血浆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1);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分别为0.352、0.234,P0.05)。结论:不同预后的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水平存在差异,监测这两个生物学指标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监测病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脓毒症组56例和非脓毒症组30例均在入院当天用抗生素前采血检测PCT和C-反应蛋白(CRP)及进行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后第1d、3d和7d分别复查,并根据28d病死率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结果:脓毒症组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d开始,存活组PCT、CRP水平随病情好转迅速下降,而死亡组虽有下降趋势,但仍持续高水平,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系数0.66(P<0.05).结论:血清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监测病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APACHEⅡ评分与其有较强的相关性.联合APACHEⅡ评分可作为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LBP)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挑选ICU的患者共80名,患者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阴性对照组)、脓毒症存活组和脓毒症死亡组;所有患者均于进入ICU后24 h内采集血清样本并进行APACHEⅡ评分分析;另挑选1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ELISA检测各组样本血清LBP、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浓度;并以APACHEⅡ评分、血清LBP、CRP和PCT浓度对脓毒症诊断和预后预测做ROC曲线,评价LBP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结果:与SIRS组相比,脓毒症组的APACHEⅡ评分、血清LBP、CRP、PCT浓度均升高(P0.05);与脓毒症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和血清LBP浓度升高(P0.05),而血清CRP和PCT浓度在脓毒症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P血清浓度高于26.84 mg/L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和95.9%;LBP血清浓度高于54.16 mg/L时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2%和80.0%。结论:与传统的脓毒症生物标志物CRP、PCT相比,LBP在脓毒症的诊断和预测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CT及CR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本文选取1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根据是否合并脓毒症分为非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脓毒症组CAP患者PCT、CRP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0.05);②根据患者好转情况分病情改善组及病情无改善组,CAP患者病情改善组治疗后PCT、CRP、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水平(<0.01);CAP患者病情无改善组治疗前后PCT、CRP、APACHEⅡ差异无显著性。(>0.05)。结论①PCT、CRP对判断肺炎合并脓毒症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中PCT优于CRP。②动态监测PCT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肺炎,尤其肺炎伴脓毒症患者预后,其水平越高,预后越差,与APACHEII等危重系统评分联用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齐蕊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0):1868-1871
目的:分析本院急诊重度患者住院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接收的急诊重度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30 d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n=30)与生存组(n=59).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诊重度患者住院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各预后指标预测急诊重度住院患者病情转归的价值.结果:死亡组与生存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乳酸(Lactic acid,La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Ⅱ,SAPSⅡ)、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epsis,MED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c、GCS评分、SAPS Ⅱ评分、APACHE Ⅱ评分、MEDS评分为影响急诊重度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ac、GCS评分、SAPS Ⅱ评分、APACHEⅡ评分、MEDS 评分预测患者死亡的 AUC 分别为 0.720、0.784、0.665、0.739、0.753(P<0.05).结论:Lac、GCS评分、SAPSⅡ评分、APACHEⅡ评分、MEDS评分为影响急诊重度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预测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应对措施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脓毒血症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与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76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按照确诊分为:休克组,28例;脓毒血症组,48例;选择一般感染患者50例为对照组,并以正常体检者50例为正常组.比较各组的血浆BNP、IL-27、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脓毒症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的差异.随访1个月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死亡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 休克组的BNP、IL-27、hs-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最高,脓毒血症组次之(P<0.05),而对照组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随访1个月死亡组的BNP、IL-27、hs-CR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BNP、IL-27及SOFA评分是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浆BNP与IL-27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8.
观察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临床作用。以19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表现分为脓毒症普通组(110例)和脓毒症肺损伤组(80例)。根据脓毒症肺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29例)、中危组(28例)和高危组(23例);按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临床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64例)和死亡组(1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情况,分别比较各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APACHE Ⅱ评分水平的差异以及Th17细胞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评价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对脓毒症肺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显示脓毒症肺损伤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IL-17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普通组患者(P0.05);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间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IL-17及APACHE Ⅱ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危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IL-17及APACHE Ⅱ评分最高,中危组次之,低危组最低(P0.05);死亡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IL-17及APACHE 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r=0.81,P=0.00)及死亡率(r=0.43,P=0.00)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曲线下面积(ACU)为0.842(95%CI:0.784~0.908),其最佳工作点为7.0%,此时判断脓毒症肺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83%和86.82%。研究表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的增加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其可作为一项有效的预测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创伤手术后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D64指数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创伤手术后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10月大坪医院收治的560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表现分为创伤手术后脓毒症组(210例)和创伤手术普通组(350例),根据创伤手术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脓毒症组分为低危组(64例)、中危组(75例)和高危组(71例);按创伤手术后脓毒症患者临床结局将脓毒症组分为存活组(178例)和死亡组(32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CD64指数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情况,分别比较各组外周血CD64指数及APACHEⅡ评分水平的差异以及CD64指数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评价外周血CD64指数水平对创伤手术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创伤手术后脓毒症组患者外周血CD64指数明显高于创伤手术普通组患者(P0.05);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间外周血CD64指数水平、APACHEⅡ评分及死亡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危组外周血CD64指数水平、APACHEⅡ评分及死亡率最高,中危组次之,低危组最低(P0.05);死亡组外周血CD64指数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CD64指数水平与APACHEⅡ评分(r=0.72,P=0.00)及死亡率(r=0.56,P=0.00)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以外周血CD64指数7.08为判断创伤手术后脓毒症患者预后不佳的临界值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6%和86.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95%CI(0.765~0.896)]。结论创伤手术后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D64指数水平的增加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其可作为一项有效的预测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8月-2010年3月脓毒症患者60例,另选20名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根据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临床诊断标准分为MODS(33例)和非MODS(27例)两个亚组.脓毒症组在明确诊断后第1、3、7天检测血浆sCD14的水平并且计算患者当天的APACHEⅡ评分.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血sCD14浓度显著升高(P<0.01);MODS组血sCD14浓度[(5.3±2.4) mg/L]与非MODS组sCD14浓度[(3.8±2.8) mg/L]比较明显升高(P <0.05);MODS组APACHEⅡ评分较非MODS组升高(P<0.05);血sCD14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中sCD14升高,sCD14浓度较高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高,病情危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并分析血肌酐(Scr)与肺炎严重指数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确诊的102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72例,死亡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长、机械通气等情况,采用碱性苦味酸(Jaffe)速率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Sc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记录两组患者肺炎严重指数(PS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血Scr、PSI、APACHEⅡ、CRP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血Scr、PSI、APACHEⅡ、CRP与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血Scr、PSI评分、APACHEⅡ评分、CRP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与住ICU时长、年龄、机械通气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Scr>14μmol/L(OR=...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动态变化对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及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7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积极临床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1、3、7天分别检测每位患者血浆8-iso-PGF2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FN-α)水平,同时评估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以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分析每个时间点血浆8-isoPGF2α水平与SOFA及APACHEⅡ的相关性。随访半年,根据患者预后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随访半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血浆8-iso-PGF2α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随访半年预后评估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增加,两组患者血浆8-iso-PCF2α及hs-CRP、IL-1、TFN-α水平进行性下降(P<0.05);而同时间点生存组患者的血浆8-iso-PGF2α水平均显著小于死亡组(P<0.05),但两组血清hs-CRP、IL-1及TFN-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的血浆8-iso-PGF2α水平与SOFA及APACHEⅡ均为正相关(P <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8-iso-PGF2α水平是随访半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评估血浆8-iso-PGF2α水平对随访半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有显著预测价值(P <0.05),且判定血浆8-iso-PGF2α水平切点为28. 7ng/mL时对预测随访半年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有85. 6%的灵敏度和78. 8%的特异性。结论血浆8-iso-PGF2α随治疗进行而降低,且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判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脓毒症患儿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的基础上,探讨心肌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ICU的重症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非脓毒症患儿为对照。选取入住PICU后第1次和24~72h的CK-MB和cTnⅠ数据作为心肌酶学观察指标。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获得与脓毒症病死相关的指标,选取病史资料中第1次检查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儿科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综合出院生存结局和出院后30d生存结局分为死亡亚组和生存亚组;依据APACHEⅡ评分结果分为APACHEⅡ评分≥25分亚组和〈25分亚组。以COX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CK-MB、cTnⅠ和APACHEⅡ评分与预后关系。结果 656例患儿进入分析,其中脓毒症组459例(男352例,女107例),非脓毒症组197例(男151例,女46例),两组性别、年龄和原发病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①复习参考文献提取15项与重症脓毒症患儿死亡相关的单因素变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组患儿的预后与CK-MB、cTnⅠ水平增高、APACHEⅡ评分≥25分、氧合指数〈200、平均动脉压〈60mmHg(1mmHg=0.133kPa)和Glasgow昏迷评分〈9分有关;②进一步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重症脓毒症死亡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CK-MB、cTnⅠ水平升高和APACHEⅡ评分≥25分;③脓毒症组205/459例(44.7%)CK-MB和(或)cTnⅠ水平升高,非脓毒症组37/197例(18.8%)CK-MB和(或)cTnⅠ水平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APACHEⅡ评分≥25分亚组CK-MB和(或)cTnⅠ水平显著高于〈25分亚组,存活亚组CK-MB和(或)cTnⅠ水平显著高于死亡亚组;各亚组24~72h的CK-MB及cTnⅠ水平均较入ICU时显著升高;⑤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25分,且CK-MB和(或)cTnⅠ水平升高患儿的生存时间最短;APACHEⅡ评分〈25分,且CK-MB和(或)cTnⅠ正常患儿的生存时间最长。结论血清cTnⅠ、CK-MB水平升高与重症脓毒症患儿的预后相关,与APACHEⅡ评分结合有助于判断脓毒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血浆脑钠素氨基末端前体 [N -terminalpro -brainnatriureticpeptide ,NT - proBNP(1- 76 ) ) ]和脑钠素 (brainnatriureticpeptide ,BNP)来自于同一前体 ,前者水平升高比后者更能反应左室功能不全的程度。本文旨在研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糖尿病患者血浆NT -ProBNP(1- 76 )水平的变化 ,以探讨NT -ProBNP(1- 76 )在上述疾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清晨空腹抽血 ,分离血浆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浆NT -ProBNP(1- 76 )含量。结果 :健康人血浆NT - proBNP(1- 76 )含量为 (36 0 8± 5 7 3)pg/ml,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异。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T - proBNP(1- 76 )水平分别为 (5 5 4 1± 195 9)和 (5 2 5 7± 199 1)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 (均为P <0 0 1) ,并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TCA术后 12h血浆NT - proBNP(1- 76 )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5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NT -proBNP(1- 76 )含量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5 5 2 6± 14 1 9pg/mlvs 36 0 8± 5 7 3,P <0 0 1)。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 2糖尿病患者血浆NT -proBNP(1- 76 )含量明显升高 ,提示NT - proBNP(1- 76 )可作为上述疾病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王强  程勇  汪兵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3):37-38,41,6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血糖波动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ICU病房的应激性高血糖危重患者56例,24h内动态监测患者血糖浓度和次晨空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C反应蛋白(CRP)水平。追踪观察28天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间的差异。结果:死亡组较存活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血糖波动幅度(GLUSD)、IL-6、TNF-а、CRP水平明显升高,平均住院日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危重患者入ICU24h内GLUSD与APACHEⅡ评分、IL-6、TNF-а及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583、0.514、0.523、0.608,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LUSD[优势比(OR)=2.463,95%可信区间(95%CI):1.315~4.523,P<0.05],TNF-а(OR=1.426,95%CI:1.012~2.387,P<0.05)、APACHEⅡ评分(OR=1.581,95%CI:1.427~1.739,P<0.05)为危重患者入ICU28天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控制血糖变化幅度,降低炎症应激反应程度,将有益于改善危重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肌钙蛋白(hs-TnI)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脓毒症患者112例,入院1h内检测hs-TnI水平,并将其分为hs-TnI正常组和hs-TnI升高组;入院24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分析hs-TnI升高组hs-TnI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急性肾损伤(AKI)分布;比较两组患者升压药、机械通气及针对AKI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使用率和使用时间;比较两组总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和住院死亡率、ICU死亡率。结果:hs-TnI升高组基础疾病比例和AKI发生率显著高于hs-TnI正常组(P<0.01)。hs-TnI水平升高患者APACHEⅡ评分也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2=0.5958,P<0.01)。两组机械通气和升压药使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s-TnI升高组机械通气和升压药治疗时间显著长于hs-TnI正常组(P<0.05或P<0.01),针对AKI的CRRT使用率高于hs-TnI正常组(P<0.05);hs-TnI升高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死亡率和ICU死亡率显著高于hs-TnI正常组(P<0.05)。结论:hs-TnI升高有助于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hs-TnI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7.
脓毒症患者血浆sCD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血浆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北京朝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8月~2010年3月脓毒症患者60例,另选20名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脓毒症组根据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临床诊断标准分为MODS(33例)和非MODS(27例)两个亚组。脓毒症组在明确诊断后第1、3、7天检测血浆sCD14的水平并且计算患者当天的APACHEⅡ评分。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血sCD14浓度显著升高(P<0.01); MODS组血sCD14浓度(5.3±2.4)μg/mL 与非MODS组sCD14浓度(3.8±2.8)μg/mL比较明显升高(P<0.05);MODS组APACHEⅡ评分较非MODS组升高(P<0.05); 血sCD14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中sCD14升高,sCD14浓度较高的患者APACHEⅡ评分较高,病情危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血浆凝溶胶蛋白(GSN)动态变化对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结局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的67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按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为:重症组:31例,ISS评分大于25分;轻症组:36例,ISS评分不大于25分.于治疗的第1、3、7、14d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浆GSN、降钙素(PCT)、肿瘤坏死因子(TFN-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IL)-1.随访6月,比较两组的APACHEⅡ评分以及阳性症状量表Ⅱ (SAPSⅡ)分值差异.依据预后结局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TFN-α、hs-CRP及IL-1各时间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GSN均随着治疗时间增加而增加(P<0.05),而血清PCT随着治疗时间增加而降低(P<0.05).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PCT、TFN-α、hs-CRP及IL-1水平在各时间均较高,而GSN水平在各时间均较低(P<0.05).随访6月后,重症组APACHEⅡ及SAPSⅡ分值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GSN显著较高,而PCT、TFN-α及IL-1水平显著较低(P<0.05).血浆GSN是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生存率的保护性因素,而PCT及APACHEⅡ是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浆GSN动态变化能有效评估重症多发性创伤患者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27(HSP27)、亲环素A(CyPA)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科收治的COPD患者180例,其中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无呼吸衰竭患者90例(COPD组),另选健康体检者9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SP27、CyPA水平;分析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HSP27、CyPA水平与FEV1%pred、FEV1/FVC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COPD合并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清HSP27、CyPA高于COPD组及对照组,COPD组患者血清HSP27、CyP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血清HSP27、CyPA高于存活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患者血清HSP27、CyPA水平与FEV1%pred和FEV1/FVC呈负相关,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示:APACHEⅡ评分、HSP27和CyPA是影响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示:HSP27、CyPA联合检测预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37和0.829.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HSP27、CyPA明显升高,与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对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入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44例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氧合指数、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检测及28 d预后情况。采用SPSS2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结果:死亡组患者肺泡灌洗液IL-17A[51.15(1.85,125.20) pg/ml vs 9.65(0.01,19.95) pg/ml]水平和APACHEⅡ(27.29±5.27 vs 21.81±5.00)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氧合指数[(131.14±60.95) mmHg vs (188.69±56.85) mmHg]比存活组更差(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7A、APACHEⅡ和氧合指数均为影响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33(95%CI=1.010~1.056)、1.228(95%CI=1.022~1.477)和0.984(95%CI=0.969~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