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玲 《医学信息》2001,14(6):379-379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经济、安全、方便等特点。我科自 2 0 0 0年 5月分开展此项新业务以来 ,贲门及胃体癌手术病人应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 ,使病人病情恢复较快。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和方法 贲门癌患者 3例 ,胃体癌患者 6例。18岁1例 ,45~ 6 0岁 8例均于全胃切除 ,食管空肠吻合术后 2 0~2 4d,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1.2 结果 本组术后生命体征稳 ,9例术毕至肛门排气时间平均 3d,住院 14~ 18天 ,平均 16天 ,患者体重平均增加1.5 kg,手术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无显著异常 ,住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84例胃癌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肠内营养组(EN组)43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1例,分别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肠内和肠外营养,2组患者基本等氮、等热量;每组患者手术前后和术后第7天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观察术后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感染、营养支持费用等情况。结果术后EN组和PN组的营养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感染发生率低(P0.01)且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P0.01),与PN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方案,不良反应少、胃肠道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早期免疫强化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高龄胃癌胃切除术后患者疗效.方法:99选取我科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期间125例高龄胃癌行腹腔镜根治术后患者抽签法分组.对照组62例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63例给予早期免疫强化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胃肠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3d相比两组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EN)、CD8+均降低,CD3+、CD4+、CD4+/CD8+均上升(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进半流质饮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免疫强化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高龄胃癌胃切除术后患者治疗,可提升营养状态,改善免疫功能和胃肠功能,减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收集截至2020年12月存在于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EBSCO、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比较PD术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患者康复情况的文献;主要结局指标是胃排空延迟,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胰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和感染性并发症.结果: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研究、9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肠外营养组相比,肠内营养组能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并且不会增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和胃排空延迟.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有利于缩短PD术后住院时间及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30例)和肠外营养组(PN,30例)。检测手术前和手术后第4、10天营养指标和肝功能等变化,详细记录血糖变化,观察临床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波动较肠外营养组平稳(P〈0.01)。术后第4天EEN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恢复明显高于PN组患者(P〈0.01)。并发症发生率EEN组少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肠肿瘤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是一个较好的方法,方便血糖调控,同时可促进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冯丽霞  王漫丽  范风江 《医学信息》2010,23(15):2918-2919
目的分析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EN)和肠外营养(PN)对危重病患者治疗及营养代谢状况的影响。方法以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4例在入院24~48h内开始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则给予肠外营养。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营养指标及感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肠外营养组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和臂肌围指标较肠内营养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热量摄入、氮平衡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危重病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更好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代谢效应,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比较早期肠内营养(FEN)和肠外营养(PN)对危重病患者治疗及营养代谢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ICU收治的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4例在入院24~48h内开始肠内营养,对照组48例则给予肠外营养.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营养指标及感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肠外营养组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和臂肌围指标较肠内营养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热量摄入、氮平衡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 危重病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更好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代谢效应,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并发肠瘘患者的营养支持效率.方法 28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组,前者用市售普通营养制剂由空肠营养管持续滴入,进行管饲调节喂养.瘘口封闭后改由口服.后者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静脉营养支持.两组在热卡,糖、蛋白质、脂肪的组成比例及电介质、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均相似.营养支持开始后第7、14、21、28、35天清晨空腹采血.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测定血浆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血浆内毒素.结果肠内营养组的MDA及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肠外营养支持组.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保护肠道功能,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循环内毒素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9.
10.
闫瑞君  刘君 《医学信息》2010,23(17):3253-3253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并与全肠胃营养作一合理比较,选取近年来我院行胃癌及贲门癌3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EN-PN组)术后24小时经鼻饲管饲能全素(13例),对照组(TPN组)术后行完全肠外营养(17例),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实验组(EN—PN组)患者术后体重营养状态均较对照组(TPN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胃癌术后经鼻饲管肠内营养安全、可靠、经济、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胃癌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PN),观察组予以早期肠内营养(EEN)。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重下降、上臂肌围、血红蛋白、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 EEN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体重下降均较PN组出现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或〈0.01);治疗后PN组的ALB和TF的水平较治疗前和EEN组出现明显降低(P〈0.01),两组的AP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或者升高(P〈0.01),PN组的降低或者升高水平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上臂肌围、血红蛋白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N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炎症反应,是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内与肠外营养联合支持对重症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和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入院的急危重症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实验组48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首日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待病情稳定48小时后给予肠内肠外营养联合支持.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营养、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清ALB、TP水平和体脂量、肱三头肌皮肌褶皱厚度(Triceps skinfold,TSF)、上臂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较少(P<0.05)死亡率两组数据接近.结论: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支持相比于单一肠外营养治疗更有利于改善重症患者营养状况,提高ALB、TP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疗法(EEN)和完全肠外营养疗法(T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急性期炎性反应程度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SAP治疗过程中EEN对机体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80只180-22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EEN组、TPN组及假手术(S)和重症胰腺炎(SAP)组,各20只,成模后分别行TPN过渡至EEN、TPN、正常喂养和正常喂养。检测术后2周时血清淀粉酶(Amy)、CRP、IL-6、TNF-α水平及外周血CD4+、CD8+淋巴细胞计数。结果:(1)术后2周S组大鼠无死亡, EEN组大鼠生存率为75%, TPN组生存率为70%, SAP组生存率为0。EEN和TPN组血清Amy差异无显著(P>0.05)。(2)术后2周EEN组和TPN组血淀粉酶、TNF-α、IL-6、CRP均明显高于S组(P<0.05, P<0.01)。(3)术后2周EEN组和TPN组CD4+、CD8+均明显高于S组,但CD4+/CD8+比值明显高于S组(P<0.05, P<0.01)。EEN组CD4+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TPN组(P<0.01)。结论:EEN疗法可显著降低SAP大鼠死亡率,这可能与该疗法能有效地减轻病鼠急性期炎症反应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评价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方法肠外营养组(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肠内营养组(EN组)术后第1日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日开始经鼻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瑞素,并逐步增大剂量,减少静脉支持。在术后各个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各项指标及营养免疫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 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EN组营养和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PN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王华  简玉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3):280-281,28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治疗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老年胃癌术后行EEN支持的患者作为EEN组,同期老年胃癌术后行全肠外营养(TPN)的患者40例为TPN组.比较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口服进食时间、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电解质等变化情况.结果 EEN组出现肛门排气时间较TPN组显著缩短(P<0.01);EEN组消化道症状出现率高于TPN组,经对症处理后消失;EEN组术后较术前体质量下降(1.8±0.2) kg,该下降值显著低于TPN组的(2.6±0.4) kg;EEN组住院时间较TPN组也明显缩短(P<0.05).EEN组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A显著高于TPN组(P<0.01).EEN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EEN营养支持适用于老年胃癌切除术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缩短住院时间,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但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需要控制输注速度和输入量.  相似文献   

16.
背景:大多数肝移植受者移植前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常规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有肠外营养、肠内营养两种。近年来,营养支持正在向更新、更广的方向发展,代谢调理营养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倍受重视。 目的:探索肝移植后早期安全、有效和可行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肝移植后早期(移植后1~7 d)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受者45例,随机摸球法分成3组,即肠外营养支持组、肠内营养支持组、代谢调理组(肠内营养支持+谷氨酰胺+精氨酸),每组15例,各组营养支持均为等热量和等氮量。通过检测肝功能、测定氮平衡、观察术后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等手段,分析比较3种方法的疗效。 结果与结论:纳入患者4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和代谢调理营养更能有效地改善受者移植后营养状况,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与肠内营养相比,代谢调理营养更有利于改善受者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有其优越性。结果提示,肝移植后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和代谢调理营养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食道癌、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时间、方法,观察对比分析其对患者的术后肠功能恢复速度、营养状况、肠道继发感染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住院总费用等方面的影响,总结一套更加适合我市食道癌、胃癌患者术后治疗的捷径.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5月-2010年10月共29个月期间我院施行食道、胃切除术后52名患者,并随机选取同期食道癌、胃癌切除术后5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于术后20小时内开始经鼻肠管予肠内营养,观察对比分析其对食道癌、胃癌术后患者的肠功能恢复速度、营养状况、肠道继发感染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住院总费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 ①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试验组(49.5±3.9 )h,与对照组(61.4±6.7 )h,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②术后水电解质等生化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③肠道继发感染率:实验组(9.62%)与对照组(2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住院费用:试验组(6815.0±1094.2)与对照组(8725.9±1584.1),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对食道癌、胃癌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降低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肠功能恢复不良、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肠道继发感染等,且明显降低住院费用.进一步说明:对食道癌、胃癌术后患者实行"早期肠内营养"安全、便捷、经济,临床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疗效及肠内营养的优缺点.方法将28例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两组,每组14例.每例病人于术后2~3天开始给予营养支持,均为10天.结果两组病人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有较显著性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N与PN均能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对血糖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EN早于PN,无并发症和副作用,并且费用较低,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营养的疗效明显,而EN具有早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安全、有效、简便、易护理、费用低并可减少住院日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背景单独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患者热量需求的重症成年患者开始使用肠外营养的时机长期以来存在争议。方法在这项随机的、多中心的临床试验中,我们对比了早期开始肠外营养(欧洲指南)与晚期开始肠外营养(美国加拿大指南)以补充肠内营养不足的重症监护室(ICU)的成年患者。2312名患者在入住重症监护室48h内开始使用肠外营养(早期开始组),而2328名患者在入住8d后开始使用(晚期开始组)。两组患者均开展早期肠道营养,并使用胰岛素以维持血糖浓度正常。结果晚期开始组存活患者早出ICU(危险比,1.06;95%置信区间,1.00至1.13;P=0.04)和早出院(危险比,1.06;95%置信区间,1.00至1.13;P=0.04)的可能性相对增加6.3%,并且出院时功能状态没有下降的证据。两组患者在ICU内和住院期间的死亡率、90d时的存活率相似。晚期开始组患者与早期开始组患者相比,ICU内感染少(22.8%vs.26.2%,P=0.008)、胆汁淤积发生率低(P〈0.001)。晚期开始组需要2天以上机械通气的患者比例相对减少9.7%(P=0.006)、肾脏替代治疗持续时间减少的中位数天数为3d、治疗费用平均下降1110欧元(大约1600美元)(P=0.04)。结论晚期开始肠外营养与早期开始者相比,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0.
颅脑重症病人施行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颅脑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 (EEF)与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在摄入同等热能、同等氮量的条件下的优劣 .方法 颅脑重症病人 4 0例随机分成EEF组和TPN组 ,予摄入同等热能、同等氮量 ,于入院后第 1天、14天检测体重、2 4h排出氮、血清总蛋白 ,评估胃肠道功能 (上消化道出血、返流、腹泻、拒食、淤胆等 )及意识状态 (GCS评分 )的变化 .结果 EEF组的返流并无增加 ,腹泻、苏醒后拒食、淤胆、便秘的发生率显著减少 ,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减少 ,EEF组 2 4h排出氮明显少于TPN组 ,血清总蛋白等营养指标优于TPN组 .入院后第 14天 ,EEF组体重丢失[(- 1.1± 2 .0 )kg]显著少于TPN组 [(- 5 .2± 3.2 )kg],GCS评分较TPN组显著改善 (14 .2± 0 .9Vs 12 .7± 1.3) .结论 颅脑重症病人在摄入同等热能、同等氮量的条件下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