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2009年1月—2014年12月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37例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2例,女75例;年龄13~78岁,平均34岁。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胸引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7例患者,全胸腔镜下手术110例(80.3%),辅助小切口25例(18.2%),中转开胸2例(1.5%)。135例完成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间(105±48)min,术中出血量(92±36)mL,术后胸引管引流时间(4.8±1.7)d,术后住院时间(5.2±1.8)d。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137),其中胸腔活动性出血行再次手术止血2例,术后肌无力危象3例,膈肌麻痹2例,单侧肢体无汗1例。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安全有效,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周泉 《医学信息》2009,22(10):2188-2189
目的探讨面颈部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1970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15例面颈部坏死性筋膜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切开扩创引流、抗炎、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10例治愈,5例死亡。结论面颈部坏死性筋膜炎起病急、进展迅速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诊断处理不当死亡率较高,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早切开扩创引流抗炎支持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腹腔残余脓肿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腹腔残余脓肿患者,9例患者行B超定位下穿刺置管引流并行抗炎治疗,3例患者由于穿刺困难行保守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2例患者均治愈,9例穿刺置管引流患者引流管于发热停止,腹部症状消失,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自确诊至出院时间为5~10d,平均7.2d。结论对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患者,首先要预防其发生腹腔残余脓肿。但若已发生腹腔残余脓肿,则要尽早进行治疗干预,以期患者更快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CT引导下非经肺穿刺纵隔病灶组织芯活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CT引导下非经肺纵隔组织活检的操作方法,评价其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32例纵隔肿瘤病人,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49.3岁。均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组织活检。12例行经胸骨旁路径组织活检:4例行经胸骨组织活检。16例病人采用经胸膜腔路径,将22G小儿腰穿针插入胸膜腔,注入适量气体(平均692ml)制造人工气胸,调整病人体位,压缩拟进针部位肺组织,然后在CT引导下完成组织芯活检,术后抽出等量气体。结果所有组织芯活检(32/32)均顺利完成,取材1~6次,平均2.8次。31例(31/32)获得明确诊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非经肺穿刺纵隔病灶组织芯活检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性,42岁,因胸闷1个月余,发现前纵隔占位3周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胸闷,可自行好转。3周前患者至外院就诊,检查发现“前纵隔胸腺瘤”,未行治疗。2022年1月20日胸部(胸腔)CT增强扫描:(1)前纵隔肿块,邻近上腔静脉受压,考虑胸腺瘤可能。(2)右侧肺上叶炎症,局部肺不张,右侧胸腔积液。在超声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术:前纵隔内见一稍低回声,大小6.7 cm×6.6 cm, 形态欠规则,边缘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CT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对患有细菌性肝脓肿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患有细菌性肝脓肿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CT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细菌性肝脓肿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肝脓肿完全消失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CT定位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对患有细菌性肝脓肿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10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明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指实验等诊断指标对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统计诊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分析及手指实验等诊断指标,10例患者早期诊断为坏死性筋膜炎,手术扩创引流,结合早期足量抗生素、营养支持、局部创面处理、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坏死性筋膜炎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以手术清创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刘玉萍  高明  董栋 《医学信息》2010,23(14):2380-2381
目的探讨B超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在颈深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11例颈深部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1例病人共进行13次B超引导下PCD治疗,一次置管治愈率为82%,总治愈率为100%。一次置管的患者平均疗程6.2天。本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颈深部脓肿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相对较少的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超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在颈深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11例颈深部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1例病人共进行13次B超引导下PCD治疗,一次置管治愈率为82%,总治愈率为100%.一次置管的患者平均疗程6.2天.本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颈深部脓肿具有疗效确切,并发症相对较少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肠内外营养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黑龙江省医院烧伤科收治的30例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 = 15)和对照组(n = 15).创面治疗方案均采取手术清创、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创面基底床准备充分时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实验组术...  相似文献   

11.
刘建雄  魏鼎泰  余英清  袁涛 《医学信息》2009,22(7):1287-1288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介入治疗肝囊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在CT导引下对13例肝脏囊肿行穿刺抽液并注入硬化剂-无水酒精治疗.其中,男7例,女6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9岁.13例患者均为单个囊肿.囊肿最大径为12CM.最小径为3cM.13例肝囊肿均在CT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抽液后用无水酒精治疗,量为抽液量的15%-25%,使用18~21 G穿刺针.结果 13例肝囊肿均于术后CT随访6个月至2年,囊肿消失者7饲,明显缩小者3例,略有缩小2例,无缩小者1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肝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尽管传统开胸手术仍适合于多数纵隔肿瘤的切除,但胸腔镜(VATS)已越来越多地用于纵隔手术。本文分析了我院VATS切除纵隔肿瘤的临床资料,以评估其临床价值。1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间胸腔镜切除纵隔肿瘤38例,男10例,女28例,平均年龄38岁(17~64岁)。其中单纯胸腔镜31例,胸腔镜加侧胸壁小切口(≤6cm)(VAMT)7例。2结果2.1临床资料:38例纵隔肿瘤中16例(42.1%)术前无症状,22例(57.9%)有症状,包括:胸痛(11例)、胸腺伴综合症5例(重症肌无力3例,肾病综合征2例)、瘤侧肩臂痛(2例)、吞咽困难(2例)、憋气(2例)、贫血1例和全身不适(…  相似文献   

13.
肝脓肿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如未能及时确诊并充分引流,尽管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其预后往往不佳,死亡率达到80%。肝脓肿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方法,代价高,效果差,并发症多。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和置管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使肝脓肿的治疗和诊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3岁,入院前1月余因“感冒”咳嗽,在当地医院诊治中作胸片和CT检查证实为右后纵隔肿块,2006年1月5日入我院进一步诊治。一般体格检查正常。心、肺及腹部脏器检查均无异常。CT检查示右后纵隔有一肿块影,边界较清楚,右纵隔胸膜受压内移。肿块密度小均匀,普遍偏低,多数呈脂肪密度影,实质部分可轻度强化。肿块相邻肋骨及胸椎未见异常,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VSD负压引流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共收治的治糖尿病足患者2l例。结果持续负压吸引引流是种全方位引流方法治疗,具有引流管不容易被堵塞,操作方便、简单易行等优点。结论持续负压吸引引流对于糖尿病足创面引流效果好,创面愈合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真空垫固定乳腺癌患者在锥形束CT(CBCT)引导下行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每周的摆位误差及其在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12月CBCT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6例,年龄25~68岁,中位年龄49岁.均使用真空垫加楔形板固定,CT增强扫描定位;CBCT引导下执行调强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7例病人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34~64岁,平均48岁,发生于颈椎3例,其余4例均见于腰椎。结果 5例经修补硬脊膜、严密缝合、卧床休息、延长引流时间等愈合,1例拔管后出现脑脊液囊肿并发皮下感染,经伤口加压、抗炎、反复穿刺抽液治愈,1例术后1月复查时发现脑脊液囊肿并低颅压综合征,经再次置管引流治愈。结论术后引流液的量及颜色、术后症状的观察对诊断脑脊液漏至关重要,经积极的保守治疗均能治愈。  相似文献   

18.
胰瘘是由外伤、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或胰腺手术等引起的并发症,一旦合并腹腔脓肿,其治疗甚为棘手。2000年,我院收治2例,经用引流管冲洗配以抗炎、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均治愈。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48岁,入院前8小时,上腹被马踢伤,伤后上腹剧痛,2h后腹痛弥漫全腹。检查,T 37.8℃,P 96次/min,R 24次/min,BP14/10kPa,上腹剑突下可见一直径约15cm的圆形瘀斑,全腹压痛,反跳痛  相似文献   

19.
陶桂娥  苏卫华 《医学信息》2010,23(3):701-70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纵隔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诊为子宫纵隔的患者,在腹腔镜监视下行官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53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宫腔镜手术时间平均(22.36&#177;45.71)分钟,术中出血(15.06&#177;37.38)ml,无子宫穿孔、水中毒、感染及大出血等并发症。53例患者中20例已成功足月分娩,1例孕33周胎膜早破,3例发生妊娠中晚期流产;结论腹腔镜监视下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实现了两种微创手术的优势互补,提高了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治疗的有效性、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刘明昌  殷风兰 《医学信息》2007,20(10):925-926
目的应用钻孔置管注射尿激酶治疗中小量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方法根据CT定位在血肿中心处钻孔并放置引流管,分次向血肿腔内注射尿激酶引流血肿。结果3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上述方法对治疗无昏迷、病情无进行性加重的幕上中小量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