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胎儿进行追踪随访,探讨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4年至2008年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胎儿心律失常患者436例,进行胎儿心脏结构检查,判断胎儿心律失常类型并给予正确的临床处理。结果1.23例胎儿选择终止妊娠,其中心脏结构异常6例(1.4%),4例(0.92%)出现胎儿心衰表现,另13例无心脏异常及心衰表现,仅因患者及家属不愿承担风险,而选择终止妊娠;2.17例给予宫内药物治疗,其中治疗有效为6例(35.3%),2例(11.8%)出生后好转,6例(35.3%)终止妊娠,3例(17.6%)出现心衰后死亡;3.随访继续妊娠胎儿除1例于新生儿期死亡,其余新生儿预后良好,心律失常于出生前或出生后消失。结论绝大多数胎儿心律失常,多不伴有心脏血管结构异常,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即可消失,临床预后良好。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胎儿水肿、心衰甚至危害胎儿生命,应积极进行治疗或选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力衰竭或心衰也称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ncy),是指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虽然对CHF的病理生理学理解的进展改善了症状,延长了生命,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素受体与心力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上腺素受体(adreneFgicreceptor,AR)与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存在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心衰时交感神经持续激活,循环儿茶酚胺水平与心衰的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而交感神经张力的改变直接通过AR的介导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影响心衰的进程。本文对心衰时心脏AR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在心衰治疗学中的意义进行综述。IAR在心脏中的分布、信号转导机制与介导的效应AR属于鸟着酸结合蛋白(G蛋白)偶联膜表面受体家族,由3个细胞外环、7个疏水性跨膜区及3个细胞内环组成。根据对特异性配基的亲和性、激动后信号转…  相似文献   

4.
心脏激素与心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钠素(BNP)是一个新的心室分泌的心脏激素,反映心室功能、尤其左室功能比心钠素(ANP)更具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区别心梗后有无左室功能异常,对于防治无症状左室功能异常发展为临床心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军涛  张华  杨书强 《医学信息》2008,21(2):109-111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15例心脏手术后发生迟发性心包填塞的病人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例死亡,13例治愈。死亡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3.3%(2/15)和0.95%(15/1579)。结论心脏手术1周以后病人出现低心排和充血性心衰表现时,应当高度怀疑迟发性心包填塞的存在,尤其是正在接受抗凝治疗和内科治疗低心排和心衰不见改善时,应立即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对迟发性心包填塞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迟发性心包填塞诊断成立,则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增加家兔心脏前后负荷制作心衰模型,研究DKK3( dickkopf 3)基因在心衰家兔心脏中表达改变,初步探讨DKK3在心力衰竭家兔中的作用。方法取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心衰组。心衰组家兔通过刺破家兔主动脉瓣造成反流,2周后缩窄腹主动脉;对照组仅行假手术。2月后测量心脏结构及功能,行HE和PSR染色评价家兔心肌细胞大小及胶原重构,免疫组化检测DKK3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家兔射血分数显著下降,心脏重量增加,心肌细胞增大,胶原增多, DKK3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在心力衰竭时, DKK3表达降低,加深了心脏重构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又称老年行性心脏瓣膜钙化性瓣膜病)是随年龄增长而表现的心脏瓣膜老化、退行性病变和钙质沉积所引起的老年性疾病,容易导致心律失常、心衰甚至猝死。现将我院2000年至2007年收治的184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选择心衰患者(心衰组)108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30名,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衰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表明:心衰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血浆NT-proBNP浓度随着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均P〈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633,P〈0.01)。血浆NT-proBNP水平可作为CHF患者心功能检测的有效生化指标,并与心脏功能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活性肽或其拮抗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衰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改变为心室重塑 ,近年来集中在改善重塑的研究。参与心脏重塑有多种神经内分泌因子 ,因此试图通过各种抑制性因子来治疗心衰 ,从而改变和防止神经内分泌或活性多肽物质对心脏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脏不同部位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脏功能及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影响,探讨绝对不应期电刺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最佳模式。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通过升主动脉根部套扎法建立兔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其分为心衰组、左室前壁(LVAW)刺激组、左室后侧壁(LVPLW)刺激组和右室心尖(RVA)刺激组。刺激组发放心脏收缩力调节信号(CCM),每天刺激6 h,连续刺激7 d。观察心脏功能及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变化。结果:与心衰组相比,LVAW刺激组、LVPLW刺激组及RVA刺激组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和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升高(P<0.05),其中以LVAW刺激组变化最为明显,其次为LVPLW刺激组与RVA刺激组。室间隔厚度和左室后壁厚度各组之间刺激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采用脉冲多普勒频谱测量主、肺动脉射血前间期之差评价心脏收缩同步性,各组之间刺激前后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心脏不同部位绝对不应期电刺激改善心功能的程度不同,左室前壁刺激组最为明显,其次为左室后侧壁与右室心尖刺激组。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并不影响左右心室之间的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梗后心衰大鼠的心肌损伤和心脏重构的改善作用,并初步研究其与细胞焦亡之间的关系。方法45只SPF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n=15)、心衰模型组(HF,n=15)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SK,n=15)。小动物超声用来评估各组大鼠心脏功能;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pro-IL-1β和pro-IL-18在各组大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ELISA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IL-1β、IL18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焦亡相关因子NLRP3和炎症因子pro-caspase-1、ASC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HF组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大鼠的EF和FS显著升高,而LVIDs和LVIDd显著降低;大鼠心肌纤维化范围明显减小,胶原蛋白染色区域显著降低。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显著抑制心衰大鼠ASC的表达,抑制IL-1β和IL-18在心衰大鼠心脏组织中的含量,下调NLRP3和caspase-1的水平,并上调pro-IL-1β和pro-IL-18的表达水平。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抑制心肌纤维化和改善心室重构,该结果...  相似文献   

12.
心肾学说和心脏循环病理生理理论的建立,使心衰患者从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正性肌力药物中获益。随着神经内分泌激素模式的建立,心衰的药物治疗发生了重大变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成为当今心衰的标准治疗措施。尽管拥有最先进的治疗措施,心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心衰的重要致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因而研究心衰的致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是心脏分泌的循环激素,可反映心室功能的变化,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充血性心衰、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方面;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相似文献   

14.
影响心衰患者心脏结果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损伤可以见到去甲肾上腺素摄取的异常。此研究目的是以123I-间碘苄胍(MIBG)探查急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脏神经功能。方法 1991.11~1997.06,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42±10岁)经临床、生物学、心电图和放射性核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1%±7%)资料提示为心肌炎的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者(年龄36±7岁,平均放射性核素LVEF60%±8%,P<0.05)。14例组织学为心肌炎阳性结果,1例为非特异性组织学资料。所有患者在7d内做静脉注…  相似文献   

15.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功能障碍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种复杂的综合征。目前,我国35岁以上人群慢性心衰的患病率约为0.9%[1]。随着人口老龄化,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增加,以及对急性心血管疾病治疗手段的提高,心衰的患病率必然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6.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NT-proBNP在检测左心室功能不全方面非常敏感,血清中的浓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充血性心衰(CHF)的危险分期(NYHA,纽约心脏协会分级)、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以及监测CHF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春山 《医学信息》2010,23(13):2180-2180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121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心电图和心电监护时检查发现121例患者中并发心律失常者78例,占64.46%。心律失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包括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左柬支传导阻滞(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I&#176;心衰22例,心律失常9例(40.90石);II&#176;心衰41例,心律失常25例(60.97%);III&#176;心衰58例,心律失常44例(75.86%)。三组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均〈0.01),提示心衰程度越重,并发心律失常率越高。结论心律失常是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是多种多样的、可变的。了解其心电图特点对慢性肺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蛋白微泡介导的外源性pcDNA3.1-FKBP12.6质粒转染对心衰犬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白蛋白微泡为载体,在超声破坏下将人工合成的pcDNA3.1-FKBP12.6质粒转染入快速起搏心衰犬心肌中。分别在转染后第4、14 d,通过超声和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定左室内径和心功能,同时检测血浆心钠肽(ANP)、脑钠肽(BNP),评价FK12.6结合蛋白(FKBP12.6)基因对心衰的治疗效果。应用RT-PCR检测各组FKBP12.6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超声微泡介导的转染可以提高心肌FKBP12.6 mRNA的表达。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浆ANP、BNP在第4 d可见明显好转,并在14 d时保持稳定,但EF、FS和心输出量(CO)一直低于正常水平。在第4 d时LVEDD无变化,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下降(P<0.05),在14 d时2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缩小(P<0.05,P<0.01)。结论: 通过超声微泡介导转染FKBP12.6基因可以改善心脏功能,是心衰基因治疗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9.
<正>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是导致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临床转归,而心脏重构是心衰的重要病理基础,其特征为伴有胚胎基因再表达的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细胞外基质过度纤维化或降解增加[1]。  相似文献   

20.
心脏辅助装置作为治疗心衰的重要医疗器械,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心脏辅助装置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心脏辅助装置的分类、国内外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心脏辅助装置的适应证等,而且还对心脏的生物力学指标、心衰的生物力学因素、心衰的评价指标、近几年国内外心脏辅助装置的血流动力学研究以及治疗心衰的新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进一步优化心脏辅助装置结构及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