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蓉娟  许艳蕾  刘雪琴  魏丽莉 《河北医药》2012,34(17):2576-2579
目的观察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癌细子宫内膜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用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与子宫内膜细胞株共同温育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细胞Bcl-2蛋白表达情况,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在形态学上表现为出现细胞质浓缩,变圆,核染色不均匀,核物质边聚成新月形或块壮;电泳呈凋亡特征性Ladder带;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反义寡核苷酸在细胞进入DNA合成期前引起DNA损伤,使细胞停滞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河北医药》2012,34(17)
目的 观察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对癌细子宫内膜癌细胞株的作用.方法 用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与子宫内膜细胞株共同温育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检测细胞Bcl-2蛋白表达情况,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 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在形态学上表现为出现细胞质浓缩,变圆,核染色不均匀,核物质边聚成新月形或块壮;电泳呈凋亡特征性Ladder带;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反义寡核苷酸在细胞进入DNA合成期前引起DNA 损伤,使细胞停滞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端粒酶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能抑制端粒酶活性,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的增殖.  相似文献   

3.
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宫颈癌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 (ASON)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 针对端粒酶RNA的ASON作用于HeLa细胞 ,台盼蓝排斥法测定细胞存活力 ,以PCR为基础的TRAP法测定端粒酶的活性 ,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 ASON连续治疗 5d ,HeLa细胞的存活力无明显下降 ;在FuGENE6的介导下 ,ASON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与ASON的浓度和治疗时间呈正相关。FCM未检测到特征性的亚G1 峰 ,ASON组中G2 /M期的DNA含量显著增多。结论 针对端粒酶RNA的ASON能抑制HeLa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并将细胞阻滞在分裂期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发夹状shRNA封阻原癌基因(c-myc),抑制癌细胞增殖、生长的作用。方法:针对c-myc的构建发夹状shRNA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人结直肠癌Colo320细胞。荧光定量RT-PCR检测c-myc及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的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c-myc、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eriptase,hTERT)蛋白表达水平。Southernblot检测端粒的长度,PCR-ELISE法检测端粒酶活性。3H-thymidine实验分析DNA合成和细胞增殖。结果:转染细胞增殖、生长皆受到抑制。同时c-myc和hTERT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端粒的长度明显缩短,端粒酶活性降低。结论:c-myc的shRNA对人结直肠癌Colo320细胞的生长增殖、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有特异性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奥曲肽联合顺铂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奥曲肽、顺铂以及一定浓度的奥曲肽联合顺铂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应用MTT 法分析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 奥曲肽及顺铂对MGC-803细胞的生长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并具有量效、时效及饱和性;大多数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S期和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凋亡率增加.结论 奥曲肽联合顺铂抑瘤率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用奥曲肽或顺铂治疗组,表明奥曲肽和顺铂有协同作用,这为临床奥曲肽联合顺铂治疗胃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任慕兰  沈杨  蔡云朗  程云英  宋萍 《江苏医药》2004,30(11):804-806
目的 探讨顺铂和紫杉醇对卵巢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TRAP ELISA法分别检测顺铂 (5 μg/ml)和紫杉醇 (10 6M )作用不同时间后卵巢癌HO 8910细胞端粒酶活性改变 ,并以TUNEL法同步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 ,HO 8910细胞株的凋亡率逐渐增加 ,而端粒酶活性逐渐降低。在紫杉醇作用 6 0h后 ,细胞凋亡达 (88 30± 1 0 0 ) %时 ,端粒酶才完全丧失活性 ;而顺铂作用 12h后 ,该细胞株的端粒酶活性完全消失时细胞凋亡率仅有(11 4 3± 0 2 3) %。结论 端粒酶活性抑制可能是顺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临床监测端粒酶活性表达有助于对抗卵巢癌化疗药物的疗效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端粒酶RNA组分反义寡脱氧核糖核昔酸类对人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改良的端粒重复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端粒酶在四种人肝癌细胞株中都有表达,而在正常人肝细胞中却不表达.端粒酶RNA组分的反义寡脱氧核糖核苷酸类在体外明显抑制BEL—7404人肝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Q_2/M期.结论:端粒酶RNA组分的反义寡脱氧核糖核苷酸类在体外可抑制人肝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_2/M期.  相似文献   

8.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由重复的DNA序列组成的特殊结构,能维持染色体的完整和稳定。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特殊逆转录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的DNA片断,补充因细胞分裂造成的端粒序列的丢失。在端粒酶的作用下,可使必死细胞转化成永生细胞。大多数正常细胞端粒酶处于低活性状态,而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较高,故基于调节端粒酶为目的的基因治疗而引起的肿瘤细胞凋亡,为抗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MKN45胃癌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奥曲肽对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奥曲肽MKN45细胞c-er bB2、p53、bax基因表达的作用;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观察奥曲肽对MKN45细胞超微结构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奥曲肽对MKN45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以1×10-6mol/L最为明显;奥曲肽组细胞c-erbB2的表达无改变;奥曲肽作用后MKN45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奥曲肽组细胞凋亡比例未见明显增加。结论奥曲肽在体外对胃癌细胞MKN45增殖有抑制作用,但并不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奥曲肽抑制人卵巢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在体内外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生长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观察体外奥曲肽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生长抑制作用.建立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四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A组)、奥曲肽(B组)、顺铂(C组)及两药联用(D组)处理,处死裸鼠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 奥曲肽可抑制体外SKOV3细胞生长,且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各用药组瘤重、瘤体积、VEGF的表达均低于A组(P<0.05).结论 奥曲肽能抑制体内外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生长,对肿瘤VEGF表达的抑制可能为其抑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半边旗多糖对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凋亡和端粒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半边旗多糖对人肺腺癌细胞系SPCA-1的诱导凋亡作用和对端粒酶活性及亚单位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形态学等方法观察半边旗多糖对SPCA-1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TRAP-ELISA法测定端粒酶活性,RT-PCR观察端粒酶亚单位mRNA的表达。结果半边旗多糖对SPCA-1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明显的时间和剂量效应(0.09375-3mg/ml,24h-72h);可使G0/G1期比例明显升高.G2/M期比例下降、S期先降后升;细胞形态变化较大,有凋亡细胞出现;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端粒酶亚单位TP1和hTRTmRNA无明显变化.hTERTmRNA表达减少。结论半边旗多糖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时相分布、诱导凋亡以及下调端粒酶hTERTmRNA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而抑制SPCA-1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线性DNA分子末端,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对维持染色体稳定、防止染色体末端融合和保证DNA完整复制起着重要作用。端粒酶(telom-erase)是使端粒延伸的反转录DNA合成酶,是一种核糖核酸蛋白复合体。端粒酶以其RNA组份为模板,以端粒3′末端为引物,在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的蛋白组份的催化下合成端粒重复序列。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端粒酶广泛表达于各类恶性肿瘤细胞,但人正常细胞一般阴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有文献报道,端粒酶  相似文献   

13.
姜云游 《中国药师》2011,14(6):772-774
目的:探讨奥曲肽抑制前列腺癌生长的药理作用与多药耐药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方法:MTF比色分析法测定奥曲肽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生长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PC-3细胞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mRNA水平。结果:1×10^-9~1×10^-6mol·L^-1的奥曲肽能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同时下调MRPmRNA的表达水平。但PC-3细胞检测不到P-gPmRNA的表达。结论:奥曲肽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抑制MRP-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的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培养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以MTT比色法、生长曲线、及流式细胞术测定Oxy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免疫沉淀法并ERK活性试剂盒测定ERK活性;免疫印记法测定p-ERK1/2、Cyclin D1、p21waf/cip1、Bax及Bcl-2表达。结果:MTT实验及生长曲线显示Oxy明显抑制Eca109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显示Oxy可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免疫沉淀法显示Oxy可抑制ERK活性,免疫印记法显示Oxy抑制p-ERK1/2、Cyclin D1及Bcl-2表达,同时上调p21waf/cip1和Bax表达,Bax/Bcl-2比值增加。结论: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机制与影响ERK及下游CyclinD1、p21waf/cip1表达有关;其诱导凋亡途径与上调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端粒酶是一种RNA-蛋白复合体,以其RNA为模板,以端粒3′末端为引物,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端粒酶活性的激活是阻止端粒重复序列缩短并使细胞获得永生性的必要途径。研究表明人类正常组织细胞除生殖细胞、一些淋巴细胞和造血于细胞外,端粒酶都不具有活性,而90%以上的肿瘤细胞端粒酶都有活性,端粒酶的激活与肿瘤细胞的发生、转移有密切关系。因此,了解端粒酶在永生性细胞中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机制,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  相似文献   

16.
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膨大的粒状结构,由简单重复的端粒DNA序列和结合蛋白组成。人端粒DNA重复序列为TTAGGG,长度5~20kb。端粒长度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当缩短到一定程度即不能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细胞最终死亡。人端粒酶由模板RNA、端粒相关蛋白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构成。人端粒酶以其分子RNA为模板,在hTERT的作用下,不断合成新重复序列添加到染色体DNA的3'末端,从而阻止端粒DNA序列的缩短。正常人体细胞除一些更新较快的组织细胞如生殖细胞等外,一般无端粒酶活性,而肿瘤细胞由于端粒酶的激活,使端粒维持在一定的长度不再缩短,成为无限增殖的“永生性”细胞。本文就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罗非昔布联合奥曲肽增强对胰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环氧合酶 2抑制剂———罗非昔布联合奥曲肽能否协同增强对人胰腺癌生长的抑制。方法 采用3 H 胸腺嘧啶核苷参入法了解这两种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 3DNA合成的影响 ,根据中效原理判断联合用药是否产生协同效应。观察这两种药物单用或联合应用对裸鼠人胰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罗非昔布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3 H 胸腺嘧啶核苷参入 ,药物浓度与3 H 胸腺嘧啶核苷参入值呈负相关 ,r=- 0 990 ,P <0 0 1。罗非昔布联合奥曲肽在多数效应范围内的合用指数小于 1,有协同作用。与对照组比较 ,罗非昔布或奥曲肽均能抑制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 ,但联合用药的抑瘤率(97 4 % )明显高于单用奥曲肽 (5 7 0 % )或罗非昔布(87 7% ) ,P <0 0 1。结论 罗非昔布联合奥曲肽可协同增强对人胰腺癌的生长抑制  相似文献   

18.
邓雪松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40-3441
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能延长端粒末端的特异性逆转录酶,以自身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DNA重复序列,对细胞增殖、衰老、永生化和癌变起重要作用。端粒酶在各类原发肿瘤中的特异性高表达,针对端粒酶的治疗比单纯针对某个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治疗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维。现将端粒酶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目前针对抑制端粒酶活性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A阿霉素肾病 血管紧张素Ⅱ - 1型受体拮抗剂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 (4) 2 84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研究 (1 0 ) 772爱母行动 产时保健服务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5 ) 346奥曲肽 奥曲肽对食管癌细胞DNA合成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7) 5 2 5BBatroxobin自发性纤溶 PAI 1和TAFIa对机体内源性纤溶的调控作用 (1 0 ) 74 9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 β3 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与肥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群体水平研究 (9) 6 4 7白内障 表面麻醉下手法碎核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抑制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及亚单位hTERT的表达并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曲古菌素A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0 nmol.L-1TSA作用后的细胞凋亡情况,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RT-PCR分析端粒酶三个亚单位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曲古菌素A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nnex-inV/PI双染色体法检测凋亡显示,600 nmol.L-1TSA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率为42.6%。600 nmol.L-1曲古菌素A作用12、24和48 h后,端粒酶活性分别下降为1.95±0.25、1.73±0.12和1.52±0.09。RT-PCR显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表达下降,而端粒酶RNA模板(hTR)和端粒酶相关蛋白(hTP1)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TSA)抑制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下降,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曲古菌素A下调hTERT转录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