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新 《海南医学》2013,24(6):931-932
目的分析直型留置针配合改良式塞丁格技术在白血病患儿PICC置管中应用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6月我科收治诊断为急性白血病须进行PICC置管术患儿18例,运用直型留置针配合改良式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操作。结果置管成功18例,其中1针成功15例,2针成功3例,无失败例数。结论直型留置针配合改良式塞丁格技术可提高置管穿刺一次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传统盲穿与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致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对比结果。方法将笔者所在科室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86例PICC置管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采用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术,对照组43例采用传统盲穿PICC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管成功率以及置管后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送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栓发生率为4.65%,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18.60%,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改良塞丁格较传统盲穿技术能够有效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张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12):2041-2042+2055
目的:分析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用于白血病患儿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将80例白血病患儿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PICC置管及护理,研究组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及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置管成功率、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血病患儿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配合针对性护理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 PICC 置管术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 组(40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B 组(40例,传统 PICC 置管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A 组患者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 PICC 置管术相比,传统 PICC 置管术术中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较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高;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提高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2011年1~8月符合PICC置管条件但血管条件差的200例住院患者,将其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成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02).两组均使用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盲穿法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观察组采用SiteRite 5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比较2种不同方法进行PICC置管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1.63%、肢体肿胀2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局部感染7例、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2例;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4.12%、肢体肿胀1例,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率、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均为0;与对照组相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较盲穿法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提高了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了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使用静脉留置针行儿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拟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置管,观察组在B超引导下应用静脉留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的穿刺针进行置管操作.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静脉炎发生率、置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时间、术后静脉炎发生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静脉留置针代替改良塞丁格技术中的穿刺针进行B超引导下PICC置管,可以提高儿童PICC置管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后静脉炎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为患者进行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处理时采取盲穿与B超引导辅助措施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取本院2016年至2018年诊疗需进行PICC置管患者60例为分析对象,数字编序后随机将其进行分组,各组30例,A组患者在盲穿下采取改良塞丁格技术完成PICC置管,B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采取改良塞丁格技术完成PICC置管。对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后归纳两种辅助方式对PICC置管的影响。结果 B组PICC置管整体成功例数显著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后A组患者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情况显著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患者进行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时采取B超引导辅助能够提升整体的有效性、安全性,提高患者置管舒适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罗桂莲 《当代医学》2016,(35):45-46
目的 分析在复发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应用直型留置针配合盲塞法(改良式塞丁格技术)的具体优势.方法 选取复发肿瘤患者须进行PICC置管术者33例,运用直型留置针配合改良式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操作.结果 置管成功33例,其中1针成功28例,2针成功5例,无失败例数.结论 在复发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应用直型留置针配合盲塞法可有效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对烧伤患者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42例烧伤患者,行彩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观察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5.23%、90.47%,高于对照组66.66%、47.61%(χ~2=7.71、χ~2=9.024,P<0.05);导管留置时间为(112.48±15.26)d,长于对照组(93.67±11.28)d(t=6.962,P<0.05)。2组导管堵塞、静脉炎、穿刺点出血、穿刺点感染、导管脱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总发生率研究组(9.52%)明显低于对照组(3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5,P<0.05)。患者置管满意度研究组(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5,P<0.05)。[结论]烧伤患者行彩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能够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率,安全可靠,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创新》2016,(21):85-87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PICC盲穿术,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改良塞丁格穿刺PICC置管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异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第2天穿刺点渗血和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PICC置管术,能明显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欧小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720-172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术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需行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分析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发生静脉血栓。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能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置管时疼痛,降低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与传统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塞丁格方法PICC置管。比较2组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导管异位、静脉炎、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具有实用、安全、损伤小、定位准的优点,较传统PICC 置管适用性、成功率大大提高,减少了穿刺时的相关并发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李燕  王璇 《中国医药导报》2014,(12):116-1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静脉导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临床使用情况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采用常规穿刺行PICC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置管术过程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贵要静脉及其他静脉使用情况、肘上下适用情况、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肘上下穿刺置管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上下适用分别为96例和100例,对照组肘上下适用分别为11例和66例,观察组适用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贵要静脉利用情况分别为89例和6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95±18),(136±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为93.0%,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为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82,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总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置管总成功率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2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上臂静脉导入PICC术极大地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导管并发症,增加导管置管时间,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和传统盲穿置入PICC导管,比较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60例拟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上臂置管;B组采用传统盲穿在肘下置管,观察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上臂行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患者60例,根据护理管理方法分为常规管理组和细节管理组,每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一次置管成功、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置管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节管理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管理组(P0.05),留置导管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管理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置管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简称MST,也称微插管鞘技术)在PI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科2012年1~5月血管条件差,无法行传统PICC置管的12例患者,经B超引导下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三向瓣膜PICC导管.结果 患者均采用美国BD PICC及改良型塞丁格套件.置管成功率100%,其中1针成功7例,2~3针成功5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穿刺置管显著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有效的解决了肿瘤病人经多次放疗、化疗后肘部浅静脉血管很差,无法直接穿刺置入PICC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方法的比较研究护理。方法选择(PICC)患者13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PICC置管技术,观察组应用MST置管,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的穿刺成功率和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以上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中应用MST进行PICC置管效果优于传统的PICC置管,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县级医院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3例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作对照组,用传统盲穿技术行PICC置管;另选取17例相同情况患者作观察组,使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对比2组患者的穿刺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4.11%与60.86%,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8%与26.08%.结论 通过非超声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一次性成功率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在县级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MST)行上臂PICC置入和传统盲穿PICC置入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行PICC穿刺置入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置管方式分成采用超声导引结合MST行上臂PICC置入的观察组(35例)与传统盲穿置管的对照组(35例),在置管第7d对两组包括置管成功率、穿刺部位渗血、穿刺点异常、手指肿胀以及机械性静脉炎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置管成功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均为100%,置管第7d,观察组包括穿刺部位渗血、穿刺点异常、手指肿胀以及机械性静脉炎等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1]。结论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入能够有效改善PICC穿刺患者的穿刺点渗血、机械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和盲穿PICC置管后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100例行深静脉给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对照组50例采用盲穿PICC置管。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是8%(4/50),对照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是36%(1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穿刺置管能显著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