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虫夏草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下的40只建立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后,将D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冬虫夏草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用药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糖、血肌酐、尿蛋白排泄量、血脂的变化.结果: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比较,冬虫夏草高、低剂量组血肌酐、尿蛋白排泄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降低(P<0.01-0.05),高密度脂蛋白虽有所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冬虫夏草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之一是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冬虫夏草(CS)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管细胞中AMPK/mTOR 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方法 60 只成年雄性Wistar 大鼠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复制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模型构建8 周后处死大鼠,常规测定尿蛋白量和血肌酐;HE 染色检测肾脏病理改变;TUNEL 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 检测磷酸化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和自噬相关蛋白Ⅱ(LC- Ⅱ)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CS 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物理和生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E 染色观察,CS 可以有效缓解肾小管损伤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死亡。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p-mTOR 蛋白含量升高,p-AMPK 和LC- Ⅱ的蛋白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冬虫夏草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自噬相关的AMPK/mTOR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冬虫夏草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2-型糖尿病(2-DM)肾病大鼠的肾脏细胞凋亡及中药冬虫夏草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以冬虫夏草大、中、小剂量灌胃的2-DM肾病大鼠,以安慰剂灌胃的2-DM肾病大鼠及正常对照组大鼠各10只,用药8周后,采用Hoechst荧光染色法测定肾脏细胞凋亡及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2-DM肾病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冬虫夏草组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较2-DM肾病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冬虫夏草可抑制2-DM肾病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分析中药甘草酸在糖尿病肾病(DN)的防治中作用。方法将Wister雄性大鼠40只,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α-硫辛酸(10 mg/kg/d)治疗组、糖尿病甘草酸(30mg/kg/d)治疗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发糖尿病,定期测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1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肾脏,测定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变化,取小鼠的部分肾皮质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及相关的电镜检查。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的皮质丙二醛水平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明显降低,P〈0.01,α-硫辛酸治疗组、甘草酸治疗组丙二醛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升高,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球基底膜异常增厚,系膜区域扩大,而治疗组的上述病变出现减轻,蛋白尿的排出量减少。结论 DN的发生及发展与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相关的抗氧化治疗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相关结构及功能,可一定程度的延缓DN的进展,中药甘草酸所具备的抗氧化作用与典型抗氧化剂α-硫辛酸较为相似,且其还具有价格低廉,副作用少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通络方剂对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通络方剂组和α硫辛酸组。干预组大鼠分别予以通络方剂(0.4g/kg/d)、α硫辛酸(100mg/kg/d)灌胃,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清和尿标本,测定肾重体重比,24h尿蛋白定量、BUN、Cr、Alb/Cr等肾功能指标,留取肾组织标本,体视学方法计数足细胞数量,计算足细胞相对密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肾皮质Nephrin的表达,同时测定肾皮质MDA含量和SOD活力。 结果:通络方剂组和α硫辛酸组大鼠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DM对照组,足细胞计数和Nephrin表达量高于DM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组相比,通络方剂组和α硫辛酸组大鼠肾皮质MDA含量较少,SOD活力较高(p<0.05)。 结论:通络方剂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香芹酚通过SIRT1/FOXO1通路减轻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氧化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N大鼠模型,将DN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L-XQF组(5 mg/kg)、M-XQF组(10 mg/kg)和L-XQF组(20 mg/kg)。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微量蛋白(urine microprotein,U-mAlb)的含量;之后处死大鼠,采集肾脏组织,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和纤维化情况;ELISA法检测肾脏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SIRT1/FOXO1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香芹酚能够降低DN大鼠FBG、BU...  相似文献   

8.
9.
10.
糖尿病肾病(DI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该病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既往认为DN的早期病变部位在肾小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肾小管的病变无论从发病时间或发病机制均有其独立性,并且肾小管病变及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比肾小球硬化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更为密切。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在正常范围时,就已经存在肾小管损伤。现对DN肾小管损伤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Klotho基因是一种抗衰老基因,在体内有广泛表达,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作用。近年研究显示,Klotho表达水平下降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展相关,过表达Klotho基因或给予外源性Klotho蛋白则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Klotho可能通过对内皮素-1对乙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产生影响。这些结果提示Klotho可望成为糖尿病的重要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出现几率较高,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糖尿病肾病病程中,氧化应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氧化应激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糖尿病可以增强氧化应激的活性,过度的氧化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导致肾间质、肾小球和肾足细胞的损伤,进而损伤肾脏的功能,由于氧化应激也与炎症细胞密切相关,二者经常同时存在,相互激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可以介导肾脏炎症的发生并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另外高糖也通过影响肾血流而影响肾脏的功能。基于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的密切联系,可以考虑应用抗氧化剂来治疗糖尿病肾病。目前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有维生素C(vitamin C,Vc)、维生素E(vitamin E,V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和一些其他的抗氧化剂如钙离子拮抗剂、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抑制剂,甚至是中药。将来可以以氧化应激为靶点研究更多更好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冬虫夏草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HIF-1α及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大鼠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CS)干预后对其的影响,探讨冬虫夏草的抗缺氧损伤的肾保护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作成糖尿病模型,4周时测定24 h尿蛋白>30 mg/d为DN模型大鼠(n=30),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n=15)和冬虫夏草组(CS组,n=15),另取15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NC,n=15)。CS组予CS提取原液5.0 g/(kg?d)灌胃,NC和DN组均予以等量饮用水灌胃,分别于灌胃2,4,6周时随机处死三组大鼠各5只,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尿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cetyl glucosaminidase,NAG酶)、血清肌酐水平;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反转录PCR方法检测HIF-1α和VEGF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HIF-1α及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较,DN组肾小管空泡变性明显,肾小球系膜区基质增多,24 h尿蛋白排泄量、尿NAG酶、血肌酐显著升高,肾组织HIF-1α和V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5),两者的表达均随着病程延长而逐渐增强,且两组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850,r=0.887,均P<0.05);与DN组相比较,CS组大鼠肾小管病变程度减轻,24 h尿蛋白排泄量、尿NAG酶、血肌酐降低,肾组织HIF-1α和V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下调(均P<0.05),但仍明显高于NC组(P<0.05),但CS治疗第4周、第6周HIF-1α的mRNA及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N病大鼠肾组织HIF-1α及VEGF表达上调,两者呈正相关,提示DN肾组织存在慢性缺氧。CS可通过下调DN肾组织HIF-1α及VEGF的表达起到抗慢性缺氧损伤的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乔静  邓华聪 《重庆医学》2004,33(5):739-740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给予氯沙坦治疗,测定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肾皮质SOD、CAT活性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MDA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UAE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UAER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氯沙坦可增强糖尿病大鼠肾脏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从而减少蛋白尿和肾脏损害,这可能是氯沙坦保护糖尿病肾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灯盏花素的抗氧化作用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晶  杨秋萍 《四川医学》2006,27(8):795-797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衰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灯盏花素通过押制氧化应激和增强机体的抗氧化的防御功能等多条途径来防治糖尿病肾病,是有研究及开发潜力的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一味中药。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的一个主要微血管并发症和发生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血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等临床指标是评估DKD患者肾组织损伤程度和肾功能进展的主要依据,但其仍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对于部分早期DKD患者不敏感.因此,亟须寻找拥有较高准确性的诊断及判断预后的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肾白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左侧肾脏摘除+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组。中药组将肾白宁浸膏溶于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予以2.97g·kg-1·d-1(含生药量),2mL混悬液灌胃;阳性对照组将盐酸贝那普利溶于生理盐水,配制成混悬液,予以中等剂量0.9mg·kg-1·d-1(含生药量),2mL混悬液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予以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日,灌胃,观察12周。检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结果肾白宁能明显降低DN模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肾白宁能明显降低DN模型大鼠肾组织MDA含量,升高T-SOD活性,且MDA含量降低水平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肾白宁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青云 《当代医学》2012,18(22):82-83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和冬虫夏草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自2006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积极控制血糖.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使用厄贝沙坦和冬虫夏草联合治疗本病.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24h尿蛋白,血脂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Scr、24h尿蛋白、TG、TC四个指标上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和冬虫夏草制剂联合使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血肌酐和尿蛋白,改善血脂.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分析及缬沙坦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小管功能损害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及缬沙坦干预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患者 139例及正常对照 6 8例 ,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 2 4 h尿微量白蛋白 (U AE) ,根据结果分为正常组 (N组 )、白蛋白尿组 (NU A组 )、微量蛋白尿组 (MU A组 ) 3个组 ,检测尿 α1- MG、β2 - MG、NAG和 RBP。将 MUA组 (70例 )随机分为 2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潘生丁组 35例口服潘生丁 ,缬沙坦组 35例口服缬沙坦 80 mg每日 1次 ,共 12周。第12周复查上述诸项指标。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 N组、NUA组、MUA组尿系列蛋白呈逐组升高的趋势 (P<0 .0 1) ,χ2检验显示 MUA组小管功能异常率显著高于 NUA组 (P<0 .0 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尿 RBP、β2 - MG、α1- MG分别与UAE、病程、年龄呈正相关 (P<0 .0 1) ,尿 NAG与上述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P>0 .0 5 )。干预结果显示缬沙坦组口服缬沙坦后尿系列蛋白均明显降低 ,而潘生丁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早期即已发生小管功能的损害 ,且与小球损害呈正相关。糖尿病肾病早期小管功能损害具有一定可逆性 ,及早对糖尿病肾病进行 ARB干预治疗可以改善小管功能 ,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冬虫夏苹制荆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TGF-β1、Ⅳ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及机制。方法选取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分别采取应用冬虫夏草治疗前和治疗后12及24周时的静脉血和24小时尿,测定患者血清TGF—β1、Ⅳ型胶原水平及24小时尿蛋白量,并与40例健康者(对照组)做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N组治疗前血清TGF—β1、Ⅳ型胶原及尿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DN组经治疗12、2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血清TGF—β1、Ⅳ型胶原及尿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冬虫夏草在临床上可降低耱尿病患者血清TGF-β1、Ⅳ型胶原水平及24小时尿蛋白量,其机制可能由于冬虫夏苹通过下调肾组织TGF—β1、CTGF表达,抑制胶原分泌,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从而有效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