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总结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清除中甲状旁腺保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于我院行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清除的患者,统计术后患者出现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低钙血症、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暂时性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发生率35.29%(36/102);低钙血症发生率69.61%(71/102);症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36.27%(37/102);无一例出现永久性低钙血症。结论:各种甲状腺术式对甲状旁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术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可能性越大。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预防,就在于术者必须秉承高度负责的态度,术中仔细识别甲状旁腺,精细化操作,注意对甲状旁腺动脉及回流静脉的保护,采取以原位保留为主,自体移植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探讨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患者452例,其中213例按照传统手术方案(不常规暴露甲状旁腺)进行手术(A组),239例采取甲状旁腺原位保护技术(B组);每组根据肿瘤性质分为良性组(A1、B1),恶性组(A2、B2)。分析各组患者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旁减)、低钙血症及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A、B两组患者术后血钙及PTH与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甲状旁腺素(PTH)及血钙下降均值差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A1组术后第1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钙血症、甲旁减、症状性低钙血症)分别高于B组、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术后第1天甲旁减发生率明显高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和B2组术后第1天低钙血症和症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会引起甲状旁腺功能损伤,提高对甲状旁腺的解剖认识、注重甲状旁腺的精细被膜解剖、保护其动静脉血供能降低术后暂时性甲旁减、低钙血症和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手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方法,降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并发症.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2月行全甲状腺切除术+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患者107例,术中根据典型外观对甲状旁腺进行识别并原位保留;在已切除的甲状腺表面和Ⅵ区淋巴结标本中仔细寻找辨认甲状旁腺,疑似组织切取一部分送术中冰冻检查,证实后剩余组织移植于胸锁乳突肌中;根据术后病理诊断报告,确定在甲状腺及Ⅵ区淋巴结标本中有无被切除的甲状旁腺;术后1~3d连续监测血钙并对症处理.结果 甲状旁腺的误切率为11.4%,离体旁腺的自体移植率为54.4%,低钙血症发病率32.7%,有症状低钙血症发病率16.8%,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结论 在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中,准确识别甲状旁腺是实现原位保留和自体移植的前提,是减少误切、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手术后需测定血钙值 ,对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后长期测定很费时 ,如能在术后第一天就能采用一种方法预测低钙血症则很有价值 ,因为习用的血钙测定方法受术后血液稀释而不精确。应用术中甲状旁腺激素 (PTH)测定可预测低钙血症的发生。作者研究 38例甲状腺手术病人 ,计男 6例 ,女 32例 ,中位值年龄 35岁 (15~ 80岁 ) ;甲亢 2 6例 ,甲状腺肿 10例 ,Plummer病 (毒性甲状腺腺瘤 )和乳头状甲状腺癌各 1例。 18例行近似甲状腺全切除 ,2 0例行甲状腺全切除 ,保护好甲状旁腺。比较习用的生化性低钙血症 (非症状性 )测定方法 (血清钙术后次晨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膜解剖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甲状腺手术病人211例临床资料。结果211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85 min,术后病理诊断,其中乳头状癌48例,髓样癌1例,甲状腺腺瘤21例,结节性甲状腺腺肿141例。术后有12例(4. 8%)发生短暂性有症状低钙血症,经对症治疗1周至1个月后症状消失;有3例(1. 4%)术后出现声音嘶哑,观察一个月后均恢复正常,未发生永久性低钙血症,未发生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随访期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精细膜解剖技术能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能降低甚至避免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损伤,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纳米炭结合精细被膜解剖法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中的操作技巧及对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保护效果.方法 对5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均采用纳米炭结合精细被膜解剖法,并回顾性分析低钙血症、喉返神经损伤等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喉返神经均全程解剖显露并保护完好,无喉返神经损伤.术后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为7.1% (4/56),临床表现均为手足麻木,经补钙后好转,无抽搐,停药后复查血钙正常.结论 纳米炭结合精细被膜解剖法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的应用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在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中,暂时性低钙血症在甲状腺外科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手术中频繁使用电刀导致甲状旁腺缺血引起甲状旁腺功能的损伤。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间行甲状腺全切或次全切除术的175例病人资料,在分离、切除甲状腺中不使用电刀,明显减少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辨识及原位保护在预防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效果。方法:对2003年7月—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420例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10例采用传统甲状腺全切术(对照组),210例在甲状腺全切术中采用甲状旁腺辨识及原位保护(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含量均较手术前下降,但观察组两者下降的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与低钙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为(2.38%vs.7.14%;5.71%vs.16.67%,均P0.05);观察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90%vs.9.52%,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中甲状旁腺辨识及原位保护对预防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和术后低钙血症治疗。方法选择134例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情况、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双侧甲状腺叶全切除及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状的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实施双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单侧腺叶次全切除及对侧腺叶部分切除术及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叶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甲状腺手术后1 d,患者血清Ca2+水平均有所下降,除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叶大部分切除术外,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血清Ca2+水平开始回升,术后5 d时,仅有一侧腺叶全切除及对侧腺叶部分切除术以及双侧甲状腺叶全切除及中央区淋巴清扫术两种术式较术前的血清C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中共有9例发生低钙血症。结论为患者实施甲状腺手术时,应避免伤及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可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手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临床上表现为低钙血症,严重影响病人的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如术中对甲状旁腺的解剖位置不清楚,不能准确辨认甲状旁腺,或甲状腺手术中保护技巧欠佳、术后处置不当等均可造成并发症。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就甲状旁腺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与定位、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的方法 .方法 对我院甲状腺手术患者行术中直视下显露并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并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结果 259例甲状腺手术中有12例未找到明确的甲状旁腺.术中见上甲状旁腺共242枚,其中221枚(91.32%)位置恒定于甲状腺背面甲状软骨下缘水平;确切显露61枚上甲状旁腺的血管,其中42枚(68.85%)由甲状腺下动脉上行支供血.下甲状旁腺共426枚,位置变异较大,212枚(49.77%)位于甲状腺背面下1/3部分,106枚(24.88%)位于甲状腺侧叶最下端近甲状腺下动脉入腺体处;确切显露128枚下甲状旁腺的血管,其中103枚(80.47%)的血供来自甲状腺下动脉或最下动脉的分支.术后发生低钙血症者27例,其中一侧叶全切除者1例(二次手术患者),一侧叶全切加对侧叶次全切除者3例,甲状腺全切除者4例,甲状腺全切加中央组颈淋巴结清扫者7例,甲状腺全切加一侧颈淋巴结清扫者11例,甲状腺全切加双侧颈淋巴结清扫者1例.无一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 甲状旁腺血供来源与其位置有密切关系.甲状腺术中完全可以直视下显露和保护甲状旁腺.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是术中精细解剖,尽量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或行必要的甲状旁腺自体移植.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秀军  邵雁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0):591-592
甲状腺术后病人常有低钙血症 ,原因是多方面的[1~ 4] :首先是围手术期的血液稀释 ,也是其他非甲状腺病人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主要原因 ;其次 ,对甲状腺的手术操作可引起血液降钙素浓度升高 ,从而导致血钙降低。甲亢病人由于胃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 ,为维持正常血钙浓度而动员骨钙释放到血液中 ,造成所谓“骨饥饿综合征” ;手术后骨组织反过来吸收血钙以补充骨钙的不足从而造成低钙血症。这也是甲亢病人术后低钙血症比相同术式的其他甲状腺病人更明显的原因。当然 ,引起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术中甲状旁腺或其血供损伤而致的甲状旁…  相似文献   

13.
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众多的并发症中,术后发生低钙血症常常被医生忽视.而引起术后低血钙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术中对于甲状旁腺的保护没有足够的重视,误切甲状旁腺或误断甲状腺旁腺的血供造成的.现就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的甲状旁腺保护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其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9年9月196例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手术均在全麻下沿甲状腺被膜精细分离,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并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供养血管,超声刀封闭甲状腺中静脉及甲状腺下动静脉分支等安全甲状腺外科技术.结果 术后病理:结节性甲状腺肿120例(其中胸骨后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甲状腺炎27例,Grave's病8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22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癌5例,甲状腺未分化腺癌3例,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1例.术后无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16.8%(33/196).术后出血需手术清创止血4例(2%),皮瓣下积液8例(4.1%).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靠,并不增加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低钙血症的发生,但术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是熟悉颈部解剖和精细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Nomogram图建立预测甲状腺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模型,并探究该模型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24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按照其术后低钙血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发生组、未发生组。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发生低钙血症的相关因素。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并建立Nomogram图预测模型,并纳入7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验证模型的效能。结果:247例患者中,共有82例(33.20%)发生低钙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示,女性、手术时间≥100 min、甲状旁腺腺体损伤均为影响甲状腺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单侧腺叶加峡部加对侧部分切除为保护性因素(P<0.05)。将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Nomogram图应用于训练集行内部验证,AUC为0.869 (95%CI:0.820~0.918);验证集外部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876(95%CI:0.796~0.956),校正曲线均接近理想曲线,预测概率与实测值基本一致。结论:甲状腺术后患者低钙血症发生风险较高,且...  相似文献   

16.
尽管外科手术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但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仍是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无论是术后短暂性还是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均可导致严重的低钙血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早期诊断及预测临床意义重大。因甲状旁腺素(PTH)由甲状旁腺直接分泌且凭其半衰期短的特征,临床上PTH既能实时反映甲状旁腺功能,又能体现术中PTH快速检查的意义。甲状腺围手术期PTH的监测应用于临床,具有实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优势。然而,对于甲状腺围手术期PTH监测的临床实际应用意义目前亦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仍需要大宗病例前瞻性研究来确认。总之,围手术期PTH的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及预测低钙血症发生,优化临床管理策略和方法,合理指导术后补钙方案。笔者对围手术期PTH监测的方法和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可由于手术创伤、切除或缺血而致甲状旁腺功能不全所引起,其它的发病机制有骨营养不良病人的骨摄入钙、甲亢病人的甲状旁腺功能抑制、围手术期暂时性血液稀释和肾钙排泄增加、甲状腺手术挤压引起的降钙素释放以及甲状旁腺供血血管的自身免疫性纤维化等。为了预先评估低钙血症的发生,有必要寻找其有关的危机因素。作者前瞻性研究了15例单侧和45例双侧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和危机因素,术前测定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碱性磷酸酶值,手术前后测定离子钙、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值,记录病人的年龄、性别、甲状腺切除范围、甲状旁腺切除和自体移植等情况,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等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全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旁腺的功能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全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发生情况,探索早期预测术后低钙血症的方法.方法 对124例患者(甲状腺癌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8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恶性患者加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前、术后1 h、1 d、2 d检测血钙和血PTH,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发生情况,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研究低钙血症早期预测指标.结果 58例发生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46.8%),甲状腺癌组22例(47.8%),结节性甲状腺肿组36例(46.2%),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λ2=0.033,P=0.857);1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0.8%),发生在甲状腺癌组.术后90例(72.6%)出现血钙下降,58例(46.8%)出现血PTH下降,40例(32.3%)出现低钙症状.甲状腺癌组术后血钙(F=21.358,P=0.000)、血PTH(F=18.253,P=0.000)下降程度重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术后1 h血PTH下降百分比可很好的预测有临床症状的低钙血症(曲线下面积为0.933),以PTH下降76.6%作为分界点,此时预测有临床症状的低钙血症的敏感性为89.7%,特异性为87.9%. 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术加行淋巴结清扫会加重术后血钙、血PTH下降程度但不会增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术后1 h血PTH下降百分比可预测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甲状腺肿瘤发生率的上升,甲状腺外科手术数量日益增加。甲状腺切除手术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临床上治疗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钙血症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重要问题,其原因是手术过程中对甲状旁腺的识别与保护较为困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报道了多种术中甲状旁腺识别的新技术,本文就这些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不同手术方式术后甲状旁腺素(PTH)、血钙的变化,总结预防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检测2012年1—5月19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PTH、血钙,比较术前、术后的变化,并按照手术范围分7组,比较各组之间术后PTH、血钙的变化。结果:各组术后较术前比较,血钙、血PTH均明显下降(P0.05)。同组术后1 d与4 d血PTH、血钙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低血PTH、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PTH下降幅度的比较:全甲状腺切除+双侧颈中央区淋巴清除组、全甲状腺切除+一侧改良颈清+对侧颈中央区淋巴清除组甲状腺双叶切除组甲状腺单叶切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全甲状腺切除,以及同样范围的颈中央区淋巴清除的基础上,是否行改良颈清,对于术后低PTH血症及症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以及PTH下降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钙的发生率比较: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与其他6种手术方式比较、甲状腺双侧腺叶切除与全甲状腺切除+一侧改良颈清+对侧颈中央区淋巴清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甲状腺术式对甲状旁腺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术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可能性越大。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根本,就在于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