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式、策略、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8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9例患者术后1个月按GOS评分评定预后,其中5级74例(83.15%)、4级9例(10.11%)、3级3例(3.37%)、2级1例(1.12%)、1级2例(2.2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确实有效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尽早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 aneurysms)是脑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 ,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为首发症状 ,重者可出现血肿而发生脑疝 ,部分因瘤体压迫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80 %的动脉瘤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 ,即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约有 1/ 5动脉瘤为多发。动脉瘤多数呈囊性 ,少数动脉瘤基地较宽 ,称宽颈动脉瘤 ,部分动脉瘤为梭状。动脉瘤破裂出血常致患者残废或死亡 ,幸存者仍可再出血。颅内动脉瘤如能及时确诊、合理治疗 ,绝大部分患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因此主张积极外科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方…  相似文献   

3.
许尚臣 《山东医药》1999,39(2):20-21
近年来,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例,女5例;年龄31~68岁,平均55岁。6例均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入院。1例反复SAH3次,2例SAH2次,余3例SAH1次,均经头颅CT和腰穿证实。有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夹闭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夹闭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管内介入进行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量表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级评定并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轻残、重残、植物生存及死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夹闭55例,对照组完全闭塞46例,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x2 =5.07,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6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18.4±4.2)d,对照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为(17.1±4.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8,P>0.05).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均有效,尤以前者更佳,二者均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73例DSA影像显示直径〈5mm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治疗策略,并分析早期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病例随访采用DSA(46例)或磁共振血管造影(11例),随访时间为术后3个月至4年。结果术前经DSA诊断的73例79个动脉瘤,经手术探查证实并给予处理的77个;未处理的2个动脉瘤中1个未予探查(多发性动脉瘤),另1个为A2段分支动脉瘤,术中未探查到。行手术处理的77个动脉瘤中单纯包裹术的有3个、单纯夹闭术的有59个、夹闭加包裹术的有12个、烧灼后包裹的有2个、行动脉瘤切除的有1个。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的有59例,4分的有10例,3分的有2例,2分的有1例,1分的有1例。1例行包裹术的动脉瘤较前稍增大,2例夹闭术的动脉瘤颈部轻度复发,其余动脉瘤未见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对DSA不能证实,但具有明确动脉瘤破裂征象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积极开颅探查。  相似文献   

6.
许浩  李维英 《山东医药》2007,47(2):60-60
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为70例患者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监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1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6个动脉瘤)在开颅夹闭手术中,使用MDU 1 mm微探头检测载瘤动脉和相关穿支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根据血流信号,未行动脉瘤夹调整9例;处理动脉瘤后,载瘤动脉或穿支动脉血流信号降低或消失时,改变动脉瘤夹夹闭位置5例,使载瘤动脉或穿支动脉的血流恢复至正常。对比分析动脉瘤夹调整前后,载瘤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变化;同时将调整动脉瘤夹后的血流速度和PI与未进行动脉瘤夹调整的患者相比,并于术后1周对患者均行头部CT血管成像(CTA)或DSA复查。结果 (1)术中MDU监测显示,1例动脉瘤夹闭后分支血管闭塞,4例血管狭窄。对这5例患者调整了动脉瘤夹,MDU血流信号均恢复正常。5例患者动脉瘤夹调整前后载瘤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分别为(19.8±5.3)cm/s和(51.0±12.0)cm/s,舒张期末流速(EDV)分别为(1.2±0.4)cm/s和(20.2±7.4)cm/s,平均流速(MV)分别为(3.6±1.5)cm/s和(26.2±8.3)cm/s,PI分别为(5.06±1.08)和(0.95±0.15),调整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调整动脉瘤夹5例与未进行动脉瘤夹调整的9例患者相比,调整后与未调整的PSV分别为(51.0±12.0)cm/s和(43.2±14.0)cm/s,EDV分别为(20.2±7.4)cm/s和(19.4±9.9)cm/s,MV分别为(26.2±8.3)cm/s和(26.0±10.8)cm/s,PI分别为(0.95±0.15)和(0.94±0.22),两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监测相关并发症发生。(3)术后头部CT显示一例无脑梗死。术后1周CTA或DSA复查,显示载瘤动脉及分支血管保留良好、通畅,动脉瘤消失。结论 MDU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的特点。该技术有利于发现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中的误夹或载瘤动脉夹闭不全,以便及时调整动脉瘤夹位置,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直径≤2 mm微小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9例(34个动脉瘤)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4个动脉瘤中,21个为微小动脉瘤,对其中19个微小动脉瘤进行了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9个微小动脉瘤中,9个为破裂动脉瘤,10个为未破裂动脉瘤。单发颅内微小动脉瘤的6例患者,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随访手术治疗微小动脉瘤的疗效。结果使用迷你动脉瘤夹成功夹闭18个微小动脉瘤(9个破裂,9个未破裂),使用颞浅筋膜片包裹1个大脑中动脉未破裂微小动脉瘤。出院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5分17例,4分2例。平均随访14.1个月,未发生再次SAH。15例在出院后3~6个月复查DSA,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采用迷你动脉瘤夹夹闭微小动脉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微小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24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所有病例均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而就诊,经CT血管成像(CTA)或者(脑血管造影)DSA确诊为颅内多发动脉瘤.入院时患者的Hunt-Hess分级如下:1级3例,2级10例,3级8例,4级3例.本组24例患者中20例有2个动脉瘤,4例有3个动脉瘤,共有52个动脉瘤.动脉瘤均为囊状,瘤体直径2 ~19 mm,颈宽2~8 mm.2例患者在等待和保守治疗中二次破裂出血末及时手术治疗而死亡,1例因家属放弃治疗而出院,其余的21例均采用开颅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在所有的手术治疗病例中,手术时机选择如下:4例1~3级患者采用超早期手术,8例1~3级患者采用早期手术,10例1~3级患者采用巾期手术,2例4级患者采用延期手术.结果 21例经过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46个动脉瘤均被成功夹闭.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能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14例,轻度残疾(轻偏瘫和颅神经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自理)4例,重度残疾(完全偏瘫、失语和思维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顾)2例,植物生存(昏迷超过1个月)1例,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在术后进行了DSA或CTA复查,显示动脉瘤被完全夹闭,不再显影.结论 颅内多发动脉瘤手术治疗复杂,需要结合每个患者的具体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提倡在首先处理责任动脉瘤的前提下,尽早、尽量通过一期或者分期手术将所有动脉瘤处理,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谦东  熊峰  徐锐  丁伟  李凤荣 《山东医药》2006,46(10):64-65
2000年6月-2004年6月,我院治疗动脉瘤夹闭86例。现将围手术期处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回顾190例颅内动物瘤的手术与栓塞治疗,167例行手术治疗,23例行栓塞治疗,手术组正常或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为91.02%,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为7.19%,栓塞组各为91.31%,8.7%,认为多数颅内动脉瘤行开颅显微手术夹闭治疗,少部分动脉瘤可予选择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技巧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8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77例行瘤颈夹闭术、2例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行血管旁路移植合并动脉瘤切除术.术后均常规进行叫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监测手术结果.从Hunt-Hess分级、不同部位动脉瘤及不同手术时机三个方面观察预后,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结果 全组80例中,出院时GOS评分良好67例(83.8%),差9例(11.2%),死亡4例(5.0%).①Hunt-Hess 0~Ⅲ级的73例中,良好65例(89.0%); Hunt-Hess Ⅳ级的7例中,良好的仅2例(2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13.006,P 〈 0.001.②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瘤良好率分别为92.8%(13/14)和91.7%(11/12);床突旁动脉瘤和椎-基底动脉瘤良好率为60%~70%.由于各组例数不多,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99,P 〉0.05.③在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手术时机≤3d者良好率低于>3d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8,P〈0.05.结论 ①术中更充分地暴露、近端载瘤动脉的临时阻断、调整瘤夹以对瘤颈良好塑形、做好必要时血管旁路移植术的准备,是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成功关键.②手术疗效与Hunt-Hess分级和手术时机相关.③不同部位动脉瘤因样本量有限,未显示与手术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刘菲  庄静  孟庆芳 《山东医药》2004,44(11):20-21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动脉瘤颈夹闭手术。1999年1月~2003年7月,我院为35例患者行动脉瘤夹闭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颅内动脉瘤应选用显微手术夹闭还是血管内栓塞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38年Walter Dandy首次经开颅用银夹成功地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以来,该术式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标准方法。以后随着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以及动脉瘤夹、麻醉、手术中监护和手术后护理的改进,使动脉瘤夹闭术达到完美水平,以致至今仍被誉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是自从1991年发明经皮动脉腔内Guglielmi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动脉瘤以来,  相似文献   

15.
刘霞  王美芝  刘梅花  刘克 《山东医药》2006,46(15):11-11
2002-2005年,我们应用血管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86例。现将护理方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颅内动脉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30例自发性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结果。按Sundt标准评定:满意18例,良好3例,差0例,死亡9例。认为开颅夹闭术是颅内动脉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患者经济状况好且微导管能到位时,栓塞治疗也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手术时机、改良翼点入路的显微手术方法,术中和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以及可能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均经DSA和(或)CTA检查后明确其诊断。61例行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手术;1例行纵裂入路开颅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63个,包裹梭形动脉瘤1个,术中所见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致。术后随访51例,随访时间为1个月~2年。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的有45例(88.2%),轻度残疾的有2例(3.9%),重度残疾的有1例(1.9%),死亡的有3例(5.9%)。随访的患者均未出现颞肌萎缩及面神经颞支损伤等情况。术后有1例患者因CVS死亡,术中应用罂粟碱处理的22例患者,术后均无明确的CVS发生。有15例患者术中行终板造瘘,术后配合腰大池引流术,在6个月至2年的随访中只有2例发生慢性脑积水。结论①术前应行高质量的全脑血管造影,有利于手术的进行。②颅内前循环动脉瘤一旦被确诊应早期治疗。③改良翼点入路可以减少颞肌萎缩的发生,术后面神经损伤减少。④CVS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术中终板造瘘和术后腰大池引流术等综合措施有利于减少CVS和慢性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53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显微外科技术的开展提高了颅内动脉瘤直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5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情况及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均行一次性夹闭,共13个动脉瘤,手术后早期效果:良好10例,轻残2例,重残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能充分显露动脉瘤,临时阻断血流,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颅内复杂动脉瘤和巨大动脉瘤的治疗,给专科医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其占位效应和瘤体内栓子栓塞远端血管,是造成预后较差的原因。较其他动脉瘤而言,破裂的概率更大。由于病变复杂,从而使治疗更加困难,并发症也更多,通常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