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魏鑫 《中国医药指南》2014,(26):216-217
目的探讨CIK维持治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TP方案化疗,观察组实施TP化疗+CIK维持治疗,治疗2周期后观察疗效,并采用EORTC-QLQ-C30量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T细胞及CD4+/CD8+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情绪、认知、社会功能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实施CIK维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组采用DC-CIK联合化疗法.对照组采取单纯化疗方式.结果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知,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07,P<0.05),由此可知,观察组采用DC-CIK联合化疗治方式所取得的肿瘤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采取DC-CIK联合化疗治疗方式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对照组单一化疗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要高于单纯化疗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疗后联合应用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细胞)干预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接受化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观察组采用化疗+DC-CIK细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8检出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胰腺癌化疗后应用DC-CIK细胞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加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s,CIK)治疗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细胞癌1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给予TACE联合DC-CIK免疫治疗,对照组仅给予DC-CIK免疫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及免疫功能,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外周血清甲胎蛋白(AFP)、H-亚基铁蛋白(HF)、癌胚抗原(CEA)、CA199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清CD3、CD8、CD56/CD3、CD16/CD3、IgG、IgM、IgA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CD8较治疗前和对照组降低,CD4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TACE联合DC-CIK治疗能改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5.
龚年金  梁欢 《肿瘤药学》2020,(2):232-236
目的探讨补元汤合桂枝茯苓丸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中晚期NSCLC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元汤合桂枝茯苓方加减。采用FCM法测定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元汤合桂枝茯苓丸对中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缓解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静脉化疗,试验组给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结果 试验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EA、CA125、CA19-9、NSE、TNF-α、CRP、IL-6、CD+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以上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失衡状态,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方万年青胶囊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和血清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中晚期NSCL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G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万年青胶囊口服治疗。以21 d为1个疗程,完成4个疗程的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h17、Treg、Th17/Treg比值、肿瘤标志物水平、凋亡因子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所有患者随访2年,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Treg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9±0.5)%比(4.8±0.8)%],2组Th17、Th17/Treg比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1.42±0.13)%比(1.25±0.11)%、(0.49±0.10)比(0.26±0.08)](均P&l...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行化疗治疗,研究组行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8+、IgA、IgG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均明显下降,而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有效率(58.0%)明显高于对照组(48.0%),临床获益率无统计学差异(94.0% vs.88.0%) (P>0.05).结论 斑蝥酸钠联合化疗治疗可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疗对老年胃癌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4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40例在本院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化疗前后患者白细胞计数(WBC)、NK细胞、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病例组化疗7、21 d时WBC明显低于化疗前,先降低后升高,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NK细胞含量在化疗前、化疗7、21 d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7 d时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21 d时与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7 d时CD3+、CD4+、CD4+/CD8+明显降低,化疗7 d时CD8+明显升高(P<0.05)。结论肿瘤医生在对胃癌患者进行化疗时应重视可能存在的免疫抑制,并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力及生活质量及增效减毒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院内收治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仅给予对应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患者免疫力、生活质量及增效减毒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及NK细胞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8及NK细胞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上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在应用化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不仅可较为有效的增强化疗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免疫力和生活质量,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认知干预对经 DC-CIK 治疗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命质量、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及肿瘤内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细胞癌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与对照组(74例)。两组均予肿瘤常规方案、DC-CIK 方案治疗及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同步予认知干预。治疗前后用肿瘤生命质量核心问卷( QLQ-C30)评估两组生命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价两组疼痛程度,评估两组近、远期临床疗效,记录两组中位生存期,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 QLQ-C30整体功能、特异性症状模块各指标及整体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 P ﹤0.05,P ﹤0.01),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01),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远期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且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在进行 DC-CIK 免疫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能很好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缓解疼痛、提高远期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CD3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CIK)免疫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5月48例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在淋巴瘤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CD34+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20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1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观察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D34+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且预后效果尚可.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kill activity of the whole tumor cell antigen (Ag) pulsed dendritic cell (DC) coculture with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 (CIK) for breast cancer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Methods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were isolated from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CTCs using a blood cell separator instrument. The epiderm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EpCAM ) (+) breast cancer CTCs enriched by MAC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The nested RT-PCR, cell immunofluorescence imaging (CK8/18),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CK8/18and CK19) methods, wer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ells. EpCAM (-) cells were routinely induced to DC and CIK, which were grouped into Ag-DC-CIK group, DC-CIK group, DC group and CIK group.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co-cultured DC-CIK against breast cancer CTCs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MTT assay. The cell morphology was observed by light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ResultsThe target band of CK19mRNA can be detected by nested RT-PCR. The expressions of CK8/18and CK19of EpCAM (+) cells in vitro were positive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co-cultured DC-CIK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IK (P<0.001). The positive rates of CD1α+, CD83+CD86+, CD83+CD11C+, CD86+CD11C+DCs and CD3+CD8+, CD3+CD56+CIK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g- DC- CIK group than those of DC- CIK group, DC group and CIK group (P<0.05). The apoptosis of breast cancer CTCs was induced in Ag-DC-CIK, DC-CIK and CIK3groups, and apoptotic rates were (56.83±3.07)%,(31.43±1.77)% and (24.70±1.51)%,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P<0.05).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howed the typical micro-structure of breast cancer CTCs induced apoptosis.ConclusionMACS in combination with cell immunological methods can improve significantly the detective sensitivity of breast cancer CTCs. The co-cultured Ag-DC-CIK is highly effective immune cells,which shows a high er proliferation and cytoxicty against breast cancer CTCs. This may be used as a clinically immunotherapy means of anti-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观察干细胞负载树突细胞诱导的杀伤细胞(CSC-DC-CIK)作为效应细胞对同源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探讨CSC 抗原参与肿瘤杀伤作用的可行性。方法 培养肾癌细胞株A498 和肺癌细胞株A549,用流式分选术分离纯化CD133+细胞,分别作为肾癌干细胞(KSC)和肺癌干细胞(LSC),冻融法制备抗原。提取健康产妇脐带血的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诱导生成DC 和CIK 细胞。分别用上述CSC 抗原负载DC,与CIK 共培养(CSC-DC-CIK),流式细胞术分析DC 和CIK 细胞免疫表型,ELISA 法检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CSCDC- CIK 对同源肿瘤细胞的杀伤效率。结果CSC-DC 的DC 免疫表型CD40+、CD80+、CD86+及HLA-DR+的表达均高于单纯DC 的相应免疫表型的表达(P < 0.01);DC、CSC-DC 与CIK 共培养后的DC 免疫表型CD40+、CD80+、CD86+ 及HLA-DR+的表达均高于共培养前(P < 0.01);CSC-DC 与CIK 共培养后的DC 免疫表型CD40+、CD80+、CD86+及 HLA-DR+的表达高于DC 与CIK 共培养后的相应免疫表型(P < 0.01);DC、CSC-DC 与CIK 共培养后的CIK 免疫表型CD3+、CD8+、CD56+的表达高于共培养前(P < 0.01);CSC-DC 与CIK 共培养后的CIK 免疫表型CD3+、CD8+、CD56+ 的表达高于DC 与CIK 共培养后的CIK 相应免疫表型(P < 0.01);DC、CSC-DC 与CIK 共培养后的IFN-γ、TNF-α和 IL-2 分泌水平高于共培养前(P < 0.01);CSC-DC 与CIK 共培养后的IFN-γ、TNF-α和IL-2 分泌水平高于DC 与CIK 共培养后的相应细胞因子表达(P < 0.01);KSC-DC-CIK 组和LSC-DC-CIK 组对靶细胞的杀伤率为(50.21±4.24)% 和(49.32±3.89)%,明显高于DC-CIK 组的(30.25±3.11)%(F=89.157,P < 0.01)。结论 CSC 抗原负载DC 活化CIK (CSC-DC-CIK)对同源肿瘤细胞有更好的杀伤作用,对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CIK免疫疗法对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效果。方法采用化疗(方案以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卡培他滨为主)联合CIK免疫疗法治疗2005年10月-2010年1月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收治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86例(观察组),将同期仅接受化疗的63例晚期消化道肿瘤设为对照组,分别于完成第2、4个疗程后2周检测两组相关免疫指标( CD56+、CD3+、CD3+CD56+、CD3+CD8+T细胞),完成第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重减轻、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改善情况和总生存期,同时对比疗效。结果完成第2、4个疗程后观察组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完成第2个疗程后观察组体重减轻、消化道出血、恶心和呕吐症状均明显缓解(P〈0.05,P〈0.01)。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0.5~5年,观察组中位生存期28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9个月,log-rank检验两条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1,P=0.028)。结论化疗联合CIK免疫疗法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21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观察两组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能提高临床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李威威  张海萍  吴敏  王林 《河北医药》2016,(19):2900-2904
目的:分析DC-CIK细胞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81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行NP化疗联合DC-CIK细胞治疗者设为观察组(40例),行NP化疗者设为对照组(41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体力状态( Karnofsky评分法)、免疫功能变化、血常规、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生存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37垐.50%,对照组为29.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8, P >0.05);疾病控制率、体力状态总提高率观察组为87.50%、90.00%高于对照组的75.61%、73.17%(χ2=5.374、10.957, P <0.05)。截止到随访日期,观察组40例患者,死亡30例,存活10例,其中位无瘤生存期7.5个月(95%CI为5.16~8.95),中位生存期14.5个月(95%CI为10.05~17.95);对照组41例患者,死亡35例,6例存活,其中位无瘤生存期4.5个月(95%CI为3.17~6.92),中位生存期11.5个月(95%CI为9.11~14.87);Log-rank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长于对照组(χ2=6.557, P <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4, P >0.05)。2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接近( t =1.395, P >0.05;t =1.864, P >0.05;t =1.647, 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较治疗前升高( t =5.627, P <0.05;t =5.974, P <0.05;t =6.057, P <0.05);对照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较治疗前降低( t =1.412, P >0.05;t =1.967, P >0.05;t =1.754,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8+、CD5+6阳性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t =12.367, P <0.05;t =13.574, P <0.05;t =10.324,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率高于对照组χ2=6.549, P =0.032);2组患者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脱发、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14, P >0.05;χ2=1.247, P >0.05;χ2=1.954, P >0.05;χ2=1.358, P >0.05;χ2=1.657, P >0.05;χ2=1.028, P >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给予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 DC-CIK细胞联合常规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考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三腔二囊管行肠内营养对老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EVB)患者预后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胸外科收治的GEVB进行三腔二囊管急救止血110例,按营养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三腔二囊管行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静脉肠外营养,配合口服肠内营养乳剂.观察并比较两组止血效果、营养指标、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上臂肌围和体质量增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Alb增加、PT缩短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周后CD3+、CD4+、CD4+/CD8+值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值增高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三腔二囊管肠内营养对老年GEVB患者可有效止血并防止治疗后短期再出血,有助于早期营养物质合成以及机体各项功能达标,提高免疫功能和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热化疗对肺癌术后的近期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值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肺癌术后患者热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值,并与正常对照作比较。结果患者热化疗前后淋巴细胞绝对数值均低于正常对照值(P〈0.05)。热化疗有效者总T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3^+,CD4^+)、NK细胞(CD16^+CD56^+)均显著升高(P〈0.05),抑制T淋巴细胞(CD3^+,CD8^+)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CD19^+)变化不显著(P〉0.05)。热化疗无效者CD3^+、CD3^+,CD4^+、CD16^+,CD56^+显著降低(P〈0.05),而CD3^+,CD8^+、CD19^+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有效热化疗能提高患者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临床上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值的观察,有助于对患者的治疗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