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并观察和分析咽鼓管咽口形态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将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3例(88耳)随机分成置管组和对照组,分别行鼻内镜下的咽鼓管置管术和传统的咽鼓管吹张术,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置管组38例(45耳):治愈17耳,占37.8%,好转21耳,占46.6%,总有效率84.4%;对照组35例(43耳):治愈8耳,占18.6%,好转22耳,占51.2%,总有效率69.8%.治疗后两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具有微创、安全、简单、疗效好等特点,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个良好方法;咽鼓管咽口形态可分五种类型,与分泌性中耳炎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鼓膜置管术联合罗红霉素胶囊口服与单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40例(40耳)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20例(20耳)和对照组20例(20耳),治疗组行鼓膜置管术联合罗红霉素胶囊口服2周,对照组单行鼓膜置管术.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治疗组治愈13耳(65%),有效5耳(25%),无效2耳(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10耳( 50%),有效6耳(30%),无效4耳(20%),总有效率为8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膜置管联合罗红霉素胶囊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高于单用鼓膜置管术,且具有安全、有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与传统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SOM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行传统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行咽鼓管置管术,术后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治疗SOM相比传统的鼓膜切开置管术,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后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0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30例(30耳)和对照组30例(30耳),观察组实施鼓膜置管术后注药治疗,对照组仅实施鼓膜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置管术后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黄丹远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455-1456
目的:探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和耳内镜下穿刺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6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5月~2019年2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耳内镜下穿刺术,试验组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观察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中耳积液时间(8.06±1.24)d、完全愈合时间(10.11±2.45)d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应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张锋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98-2399
目的观察咽鼓管注药联合鼓膜切开治疗鼻咽癌(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172耳的NPC放疗后SO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观察组采用咽鼓管注药联合鼓膜切开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鼓膜穿刺抽液与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6%)明显优于对照组(52.4%),并发症发生率(18.2%)明显低于对照组(52.4%)(均P〈0.05)。结论对NPC放疗后SOM患者采用咽鼓管注药联合鼓膜切开的综合治疗比传统的鼓膜穿刺抽液与鼓膜切开置管术更加有效,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7.
梁鸣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23-12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8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鼓膜切开置入硅胶管方法治疗.结果 88例(10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随访3-6个月,治愈85耳(85%),好转l4耳(14%),无效1耳(1%),有效率99%.结论 鼻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视野清晰、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性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有效率(89.58%)明显高于常规组(75.00%),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感染率(16.67%)明显高于观察组(4.17%),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感染,对增强患者治疗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琴  万俐佳 《北方药学》2011,8(8):61-61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01月~2010年05月病例65例,共11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将行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加鼻内镜下同期腺样体切除术共38例(66耳)作为研究组,将行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共27例(48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8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术后10个月复查,16例患者自诉听力均有所改善,无明显耳闭塞感,2例诉听力和耳闭塞感无明显改善。术前PTA为(58.5±20.5),ABG为(36.5±18.5),术后PTA为(51.5±29.5),ABG为(20.5±17.0),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注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高的近远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咽鼓管吹张加注黏液溶解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93例(157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和79.9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TA、ABG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咽鼓管吹张加注黏液溶解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提高,促进分泌性中耳炎的恢复,且操作简单、安全,尤其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切开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8例,采取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治疗;观察组18例,采取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及化脓性中耳炎的耳数分别为1、3、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术后发生鼓膜穿孔、听力下降及化脓性中耳炎的耳数分别为2、6、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样体切除结合鼓膜切开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好,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黏液促排剂对中耳炎性疾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6例(144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35例(4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9例(52耳)、胆脂瘤型中耳炎52例(52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实施相同手术治疗。对照组仅手术治疗,治疗组手术当天服用桉柠蒎肠溶胶囊,0.3g,2次/d,连续服用7~8周。两组患者于术后第2、4、6、8周进行听力学检查及评估,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治疗组术后第4周及第6周纯音测听检查、患者主观症状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组术后第4周及第6周咽鼓管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组第8周咽鼓管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耳炎性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并能取得满意疗效。围术期服用黏液促排剂,可改善咽鼓管功能,缩短术腔恢复时间,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单纯腺样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合并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将58例SOM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纯腺样体切除术,B组行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3个月A组有效44耳,无效10耳,有效率81.48%,B组有效51耳,无效4耳,有效率9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有效51耳,无效3耳,有效率94.44%,B组有效54耳,无效1耳,有效率98.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腺样体切除术及腺样体切除加鼓膜置管术均是SOM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明婧 《安徽医药》2014,18(2):311-313
目的探讨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鼓膜置管治疗,治疗组使用鼓膜置管联合乳突轮廓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听力学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0.56%),两组间差异显著(χ2=4.731 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气导言语频率和气骨导差均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气导言语频率和气骨导差降低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极显著(t=15.109 7,P〈0.01;t=19.333 3,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治疗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明显,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听力情况,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治疗效果、临床意义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84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急性期根据鼓膜穿孔情况给予局部治疗,观察组患者急性期在局部治疗基础上,给予上颌窦穿刺冲洗、负压置换治疗,必要时行鼻腔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远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平均住院治疗日明显优于对照组42例患者,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9例鼓膜未穿孔患者治疗过程中鼓膜穿孔率与对照组32例鼓膜未穿孔患者治疗过程中鼓膜穿孔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由于局部感染控制不佳,咽鼓管引流不畅等因素,治疗后极易反复发作,因此临床上应结合病因给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鼓窦口开放替代耳咽管通气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广艾  周祥宁 《天津医药》1997,25(7):416-417
对因耳咽管阻塞引起的渗出性中耳炎患者行乳突切除术,使鼓窦口向外耳道开放,用开放的鼓窦口替代已阻塞的耳咽管向中耳通气。治疗4耳渗出性中耳炎(胶耳),再与相应的中耳成形术相结合,治疗2耳粘连性中耳炎及1耳伴耳咽管阻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听力提高18 ̄32dB。术后经6个月随访,听力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