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究单髁置换术与全膝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抽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本院接收的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2)与研究组(n=32).研究组行单髁置换术,对照组行全膝置换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HSS)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56.12±17.26) min,术中出血量为(144.47±28.71) ml,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研究组VAS评分为(2.08±0.72)分、关节活动度为(121.62±5.06)、HSS评分为(85.10±7.77)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26%)与对照组(3.1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近期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改善关节疼痛、活动度及功能,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冯吉庆  谢斌 《贵州医药》2023,(6):868-869
目的 探讨与分析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对患者髌股关节退变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患者6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髁置换组(n=34)和对照组(n=33)。对照组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单髁置换组予单髁置换术治疗,评定患者髌股关节退变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单髁置换组的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髌股关节退变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单髁置换组与对照组的Lysholm评分显著增加,KDC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单髁置换组患者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单髁置换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能缓解患者的髌股关节退变,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通过规范化功能锻炼,观察其对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把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设为实验组,实验组病人术后给予规范化功能锻炼,与上年度5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做比较,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术前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2周有显著改善(P<0.01);术后2周两组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采取规范化功能锻炼,对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1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应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系统评价该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术后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且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症状改善明显,膝关节功能显著增强。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34例(38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对其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膝关节HSS评分,34例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4.1%,患者术后2周、6个月的HS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能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某医院就诊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包括疼痛评分、行走功能评分、稳定性评分、活动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NO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的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加强肌力训练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均在术后加强肌力训练,观察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 200例均康复出院,治疗后与治疗前KSS、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肌力训练,可促使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加快患者康复进程,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骨科及广州珠江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78例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实施髌骨置换的治疗;对照组39例则不进行髌骨置换,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3个月的KSS临床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KSS临床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3、6个月的Feller髌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5);而术后12个月Feller髌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髌骨置换能减轻疼痛且降低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能够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髌骨评分,增加患者的满意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进行传统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具体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膝关节曲度和膝关节功能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总评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6,(12):893-896
目的:对比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4例,通过计算机将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行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一年后的HSS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概率等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股四头肌肌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预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白介素-1β(IL-1β)、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3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6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加抽吸治疗,观察组采用TKA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IL-1β水平,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KS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及3、6个月后,IL-1β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膝关节KSS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大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KA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有效降低IL-1β水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Ⅰ期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7例,据置换方案分为Ⅰ期组(Ⅰ期置换)和分期组(分期置换),其中Ⅰ期组患者39例,分期组患者28例.对比两组患者置换前后关节活动度(ROM)、疼痛度(VAS)、膝关节评分(KSS)、骨关节炎指数(WOMAC)、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置换后ROM、VAS评分、KSS评分及WOMAC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组住院时间(16.4±2.5)d,显著短于分期组(29.2±2.8)d,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组并发症发生率28.2%,分期组并发症发生率21.4%,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组患者满意度87.2%,明显高于分期组64.3%,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期双膝关节置换与分期双膝关节置换治疗骨关节炎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疗效,但Ⅰ期双膝关节置换免去了二次手术,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105例110膝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1~5年(平均2.2年)。结果:治疗效果优10例,良86例,可14例,优良率87.27%;治疗后HH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于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配合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获得满意的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均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观察组加用阿仑膦酸钠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7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7周后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lequesne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 2=5.185,P<0.05);观察组治疗7周后MDA为(4.42±1.52) nmol/ml,SOD为(131.15±16.68) nU/ml,优于对照组[(6.87±1.84) nmol/ml、(112.24±14.24)n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周后行走能力、关节晨僵、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运动痛、休息痛评分分别为(1.02±0.42)分、(0.40±0.14)分、(0.36±0.11)分、(0.72±0.24)分、(1.16±0.31)分、(0.33±0.14)分,低于对照组[(1.87±0.49)分、(0.88±0.25)分、(0.72±0.26)分、(1.17±0.25)分、(2.00±0.49)分、(1.78±0.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3/35),观察组14.29%(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可显著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均给予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并进行半年随访。结果随访显示,患者均恢复良好,中HSS评分优23例,良5例。优良率达到100%,显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人工全膝置换术应用于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氨甲环酸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本院关节外科收治的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中和术后分别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进行治疗,均使用1次,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48 h凝血功能,术前和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统计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引流时间、创面干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48 h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全血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疼痛情况、行走稳定情况、行走距离、行走辅助、伸屈情况、肌力水平得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失血,降低术后引流量,缩短术后引流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同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且对凝血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治疗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某院收治的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在关节镜清理基础上给予采用罗哌卡因+透明质酸钠注射和罗哌卡因+透明质酸钠+激素注射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学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吕斯霍尔姆膝关节评分(lysholm)、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GQOLI-74),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WOMAC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GQOLI-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液MMP1和MMP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三联药物注射辅助关节镜清理治疗Ⅱ~Ⅲ级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缓解关节疼痛,提高肢体活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且有助于下调MMPs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使用45Hz高频振动训练的效果,及对患者骨密度和下肢肌肉耐力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18年7月~2020年9月期间治疗的125例老年KOA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给予30 Hz振动训练,观察组63例给予45Hz高频振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训练前后关节症状(西安大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