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6(IL-6)和IL-17表达情况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FAB分型标准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3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61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6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IFN-γ、TGF-β、IL-6和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前,ALL组与AML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GF-β、IL-6、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L组血清IFN-γ与IL-6水平高于AML组(P<0.05).ALL组和AML组治疗后,完全缓解患者血清IFN-γ水平高于未缓解患者(P<0.05),TGF-β、IL-6和IL-17水平低于未缓解患者(P<0.05).ALL组和AML组中,IFN-γ与TGF-β、IL-6和IL-17呈负相关(P<0.05),TGF-β与IL-6和IL-17呈正相关(P<0.05),IL-6与IL-17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FN-γ 、TGF-β、IL-6和IL-17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急性白血病与评价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徐建辉  黄祖辉 《贵州医药》2016,(11):1138-1140
目的 探讨IL-12、IL-4、IL-8、转化生长因子-β1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3在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喘息组;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健康中心接受体检的婴幼儿40名为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婴幼儿1,25-(OH)D3及TGF-β1、IL-4、IL-8、IL-12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婴幼儿的1,25-(OH)D3、TGF-β1、IL-4、IL-8、IL-12水平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喘息组1,25-(OH)D3、TGF-β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喘息组患儿IL-4、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喘息组IL 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25-(OH)D3与TGF-β1呈正相关(r=0.749,P<0.05);1,25-(OH)D3与IL-12呈正相关(r=0.802,P<0.05);1,25-(()H)D3与II-4呈负相关(r=-0.895,P<0.05);1,25-(OH)D3与IL-8呈负相关(r=-0.736,P<0.05).结论 1,25 (OH)D3、TGF-β1、IL-12降低及IL-4、IL-8升高与婴幼儿喘息型支气管炎发病有关,检测1,25-(OH)D3、TGF-β1、IL-12、IL-4、IL-8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婴幼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I、L-10含量变化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3、0例正常妊娠妇女和30例正常非孕妇女外周血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含量,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研究对象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率(6.66±1.30)%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10.99±2.64)%(P<0.05)和正常妊娠组(12.63±3.05)%(P<0.05)。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TGF-β(123.64±27.31)pg/L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对照组TGF-β(179.25±24.67)pg/L(P<0.05)和正常妊娠组TGF-β(211.72±63.49)pg/L(P<0.05);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IL-10(145.37±42.45)pg/L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对照组IL-10(203.47±42.56)pg/L(P<0.05)和正常妊娠组IL-10(234.45±51.21)pg/L(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低下以及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含量降低可能参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I、L-10含量变化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3、0例正常妊娠妇女和30例正常非孕妇女外周血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含量,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研究对象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结果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百分率(6.66±1.30)%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10.99±2.64)%(P〈0.05)和正常妊娠组(12.63±3.05)%(P〈0.05)。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TGF-β(123.64±27.31)pg/L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对照组TGF-β(179.25±24.67)pg/L(P〈0.05)和正常妊娠组TGF-β(211.72±63.49)pg/L(P〈0.05);反复自然流产组妇女外周血IL-10(145.37±42.45)pg/L明显低于正常非孕组对照组IL-10(203.47±42.56)pg/L(P〈0.05)和正常妊娠组IL-10(234.45±51.21)pg/L(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低下以及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含量降低可能参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IL-8、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5例AA患者及30名健康人血清中IL-8、TNF-α水平.结果 血清IL-8、TNF-α水平AA组及急性AA(AAA)亚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AA(CAA)亚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A亚组明显高于CAA亚组(P<0.05).AA组血清IL-8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682,P<0.05).结论 A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IL-8和TNF-α过量分泌可能在AA特别是在AAA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计数、IFN-γ及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SLE患者24例及健康对照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的水平变化;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及IL-17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SLE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SLE患者血清IFN-γ及IL-1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活动组血清IL-17水平较非活动组明显升高(P<0.05);③SLE患者CD4+ CD25+ Treg细胞水平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r=-0.673,P<0.05);血清IL-17水平与SLEDAI平分成正相关(r=0.467,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的减少和血清中IL-17、IFN-γ水平的升高,可能与SLE患者的细胞免疫紊乱有关,且CD4+ CD25+ Treg细胞数量减少或IL-17水平升高可引起疾病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6例SLE患者和17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IFN-γ、TGF-β1的含量.结果 Th1/Th2升高组的IFN-γ测值高(P<0.05),IL-4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Th1/Th2降低组的IFN-γ测值低(P<0.05),IL-4测值高(P<0.05);Th1/Th2降低组的TGF-β1高于Th1/Th2升高组,但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h1和Th2细胞极化增强均参与了SLE的发病,TGF-β1可能与SLE患者的Th1、Th2细胞极化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药实践》2017,(7):493-497
目的:检测急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AITP)、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患儿外周血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白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三者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35例A1TP、31例C1TP患儿及20例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及血清IL-10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_1含量,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组Treg细胞百分率(4.23±0.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5±0.90)%(P<0.01);慢性组Treg细胞百分率(3.47±0.63)%显著低于急性组的(4.23±0.82)%(P<0.01)。急性组TGF-β_1水平(189.36±66.71)pg/mL低于对照组的(231.45±113.89)pg/mL(P<0.05),急性组IL-10含量(34.07±11.57)Pg/mL低于对照组的(43.83±10.96)pg/mL(P<0.05)。TGF-β_1水平及IL-10含量慢性组低于急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患儿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与TGF-β_1含量呈正相关(r=0.75,P<0.01)。ITP患儿外周血IL-10含量与Treg细胞百分率、TGF-β_1含量则无相关性。结论:ITP患儿Treg细胞减少及相关细胞因子含量降低可能与ITP的细胞免疫紊乱有关,免疫紊乱在慢性组尤其明显,这可能也是慢性患儿治疗效果不佳,呈现长病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瘦素、肥胖基因受体(OB-R)和白介素-β(IL-β)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2015年9月整形外科的110例组织标本,分为病理性瘢痕组50例(包括瘢痕疙瘩组27例和增生性瘢痕组23例)、非病理性瘢痕组30例和正常皮肤组30例.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且比较各组瘦素、OB-R和IL-β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病理性瘢痕组和非病理性瘢痕组的瘦素、OB-R和IL-β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皮肤组(P<0.01),且病理性瘢痕组高于非病理性瘢痕组(P<0.01).瘢痕疙瘩组瘦素、OB-R和IL-β表达水平高于增生性瘢痕组及非病理性瘢痕组(P<0.05),且增生性瘢痕组高于非病理性瘢痕组(P<0.05).结论 瘦素、OB-R和IL-β在瘢痕组织中表达异常增多,而其表达水平与瘢痕的纤维化程度相关,表明瘦素、OB-R和IL-β参与了病理性瘢痕组织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杨汀  樊光辉  刁波 《医药导报》2013,32(12):1583-1586
目的 探讨天麻素缓释片对高危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外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缓释片,疗程均为28 d.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Treg/(CD+4T)细胞比例及IL-17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Treg/(CD+4T)细胞比例及IL-17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reg/(CD+4T)细胞比例(15.30±2.97)高于对照组(13.48±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17浓度(184.63±65.76)低于对照组(231.91±6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素缓释片可能有助于改善高危后循环TIA患者的自身免疫炎症反应失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IL-33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 将7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10只、干预组30只、模型组30只,其中干预组和模型组皮下接种H22细胞,造模饲养一周后干预组给予重组小鼠IL-33蛋白皮下注射,干预两周后比较小鼠肿瘤大小、血清IL-2、IL-4、IL-I0、IL-12p40、IFN-γ浓度、肿瘤微环境当中Th1型免疫应答以及瘤体OPN、TGF-β表达情况.结果 采用IL-33干预后,干预组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小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IL-2、IL-12p40、IFN-γ显著降低(P<0.05),IL-4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IL-2、IL-12p40、IFN-γ显著升高(P<0.05),IL-4以及IL-10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与干预组各项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小鼠肿瘤肿瘤中浸润的CD45+免疫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干预组小鼠肿瘤肿瘤中浸润的CD45+免疫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且干预组小鼠肿瘤中CD8+T、NK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小鼠瘤体组织中OPN、TGF-β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有所降低.结论 细胞因子IL-33可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调节肿瘤微环境中Th1/Th2免疫应答,且抑制肿瘤中TGF-β、OPN蛋白的表达,具有着潜的抗肿瘤作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胶质瘤组织中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浸润及TGF-1、IL-10表达情况,分析肿瘤组织微环境中三者的相互关系,探讨Treg浸润及TGF-1、IL-10表达与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组织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等方法检测26例患者初发、同一患者复发的胶质瘤组织,7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中TGF-1、IL-10、Treg(CD4+Foxp3+)的表达。结果无论是组织石蜡切片还是新鲜组织蛋白上清液中,TGF-1、IL-10与Treg在初发组及复发组中均有表达及浸润,并呈现逐级增加,而对照组中未见表达及浸润。TGF-1、IL-10的表达与Treg的浸润在初发组与复发组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1、IL-10的表达与Treg的浸润情况三者之间两两互为正相关(P〈0.05)。结论复发胶质瘤组织微环境中Treg的浸润与TGF-1、IL-10的表达均有增多趋势,三者之间可相互促进,共同导致肿瘤的免疫逃逸及免疫耐受,从而避免了机体的免疫杀伤,促进了胶质瘤的恶变及复发,可作为评价胶质瘤进展及预后的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3.
黄莺  徐芳  万勇  孙洁民  李剑平 《安徽医药》2014,18(3):423-427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对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15只,随机分为博来霉素5只,生理盐水对照组5只,雷帕霉素干预组5只.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 mg·kg-1)的方法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采用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1.25 mL·kg-1)的方法制造阴性对照.气管灌注博来霉素后第3天给予雷帕霉素干预组大鼠雷帕霉素灌胃(每天1 mg·kg-1),连续10 d达到雷帕霉素对肺纤维化的干预.第28天分别处死动物,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17、IL-2、TGF-β和IL-6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调节性T细胞和CD8+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结果 雷帕霉素干预组肺纤维化严重程度较博来霉素组明显减轻,Ashcroft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 IL-6、IL-17、TGF-β和IL-2表达水平在博来霉素组较正常对照组和雷帕霉素干预组升高(P<0.01).雷帕霉素组的IL-17、TGF-β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但是较博来霉素组降低(P<0.01).各组总体样本数据行相关分析提示IL-6和IL-17表达水平具有正相关性,IL-17与TGF-β表达水平也具有正相关性.雷帕霉素干预组CD4+CD25+Foxp3+细胞占CD4+CD25+细胞、CD4+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升高,CD8+CD25+Foxp3+细胞的相关比例也较对照组和博来霉素组升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博来霉素组CD8+CD25+Foxp3+细胞占CD8+CD25+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雷帕霉素具有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可能通过促进调节性T细胞作者:雨林木风的诱导增殖及其对Th17细胞等效应性细胞的抑制作用发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HMGB1的水平和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发病、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03~2021-03收治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34例(研究组)以及健康孕妇34例(参照组)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进行Th17细胞流式检测盒测定Th17,Treg细胞,并开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分析患者的HMGB1、IL-6、IL-17、IL-10、TGF-β含量。结果:研究组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Th17、Th17/Treg含量高于参照组,研究组Treg含量低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6、IL-17高于参照组,研究组IL-10、TGF-β含量低于参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HMGB1和Th17、Th17/Treg、晚期糖基化终产物、IL-6、IL-17呈现出正相关性(r=0.457、0.490、0.530、0.400、0.440,P均<0.05);和Treg、IL-10、TGF-β呈现出负相关性(r=-0.554、-0.526、-0.440,P均<0.05)。结论:URS...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TGF-β1、IL-13水平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6例IPF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血清中TGF-β1、IL-13水平. 结果 IPF患者血清TGF-β1、IL-1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TGF-β1、IL-13水平治疗有效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无效组较治疗前升高(P<0.05).无效恶化组血清TGF-β1、IL-13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P<0.05). 结论 IPF患者体内高水平的TGF-β1、IL-13与IP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检测病情,判断疗效的客观指标以及IPF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7 (IL-17)、干扰素-γ(IFN-γ)及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收治40例初次诊断的CLL患者作为初诊组,治疗3个月后病情稳定者30例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组血清IL-4、IL-17、IFN-γ、TGF-β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IL-4、IL-17、IFN-γ、TGF-β、IFN-γ/IL-4及TGF-B/IL-17的差异.结果 初诊组血清IL-4、IL-17水平及TGF-β/IL-17比值分别为(18.46±4.66) pg/ml、(268.98±63.69) pg/ml、(18.25±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73±5.22) pg/ml、(135.25±78.42)pg/ml、(10.88±6.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诊组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分别为(21.14±4.47) pg/ml、(8.07±4.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8±4.54) pg/ml、(14.21±6.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血清IL-4、IL-17水平及TGF-β/IL-17比值分别为(13.61±4.38)pg/ml、(184.55±67.27) pg/ml、(14.43±6.52),明显低于初诊组的(18.46±4.66) pg/ml、(268.98±63.69)pg/ml、(18.25±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分别为(24.27±4.18) pg/ml、(11.06±7.05),明显高于初诊组的(21.14±4.47) pg/ml、(8.07±4.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初诊组患者中,TGF-β/IL-17比值随着Binet分期逐渐升高[分别为(12.52±6.42)、(17.66±8.37)、(21.30±10.74)],IFN-γ/IL-4比值随着Binet分期逐渐降低[分别为(10.22±2.85)、(9.09±3.05)、(7.78±2.46)],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结论 血清IFN-γ/IL-4和TGF-β3/IL-17比值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病情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可作为CLL患者病情进展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孔璐璐  马红钦 《江苏医药》2021,47(12):1193-1197,1201,封2
目的 探讨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调节性B细胞(Breg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关系.方法 45只NOD小鼠均分为A组(4周龄)、B组(8周龄)和C组(1型糖尿病小鼠)三组.HE染色观察小鼠胰腺组织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小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CD4+CD25+Foxp3+)、Th1 细胞(CD4+IFN-γ+)、Th17细胞(CD4+IL-17+)、B10细胞(CD19+CD5+CD1dhi B)和 IL-10+B 细胞(CD19+IL-10+)数量.结果 与A组比较,B组Th1细胞、Th17细胞、B10细胞和IL-10+B细胞增多,而C组Treg细胞减少,Th1细胞、Th17细胞、B10细胞、IL-10+B细胞、Th1/B10比例和Th17/B10比例增多(P<0.05);与B组比较,C组Th1细胞、Th17细胞、Th1/B10比例和Th17/B10比例增多,而Treg细胞、B10细胞和IL-10+B细胞减少(P<0.05).C组小鼠B10细胞数量与Th1细胞和Th17细胞数量呈负相关(r=-0.394、-0.472,P<0.05),而与Treg细胞和IL-10+B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459、0.786,P<0.05).结论 NOD小鼠存在Breg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免疫失衡,参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自然流产与T淋巴细胞及IL-2、IL-10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伟勤  施毕旻 《江苏医药》2007,33(4):328-329
目的 分析自然流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T、CD4 T、CD8 T细胞)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自然流产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IL-2、IL-10,化学发光法检测血孕酮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同时与健康早孕组比较.结果 (1)自然流产者外周血CD3 T、CD4 T、CD8 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早孕组(P<0.05).细胞因子IL-2水平在自然流产组较健康早孕组明显升高,而IL-10和孕酮水平明显下降.(2)孕酮水平与细胞因子IL-2及CD4 T淋巴细胞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IL-10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细胞免疫异常可能与孕酮的减少相关,并可能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 CD +4 CD +25调节性 T 细胞(Treg)、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GF-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 磺酸钠注射液,疗程为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每搏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绞痛积分、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血清Treg、IL-10、TGF-β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 CO、CI、LVEF、Treg、CD +4 T 淋巴细胞、Treg/ CD +4 T 淋巴细胞比值及 TGF-β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2组 LVEDD、心绞痛积分、心律失常发生率、IL-10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丹参酮ⅡA 磺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其机制与调节 CD +4 CD +25调节性 T 细胞数量及其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与分析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13 (IL-1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 1)与气道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哮喘患者,按照急性发作期与临床缓解期分为观察A组与观察B组,每组各40例,另选择同时收治的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三组人员的血清IL-13、VEGF、TGF-β 1,并给予肺功能检查,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B组与观察A组相比IL-13、VEGF、TGF-β 1均较低,FEV1及FEV1/FVC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B组相比IL-13、VEGF、TGF-β 1均较低,FEV1及FEV1/FVC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3、VEGF、TGF-β 1水平互相呈正相关性,即三者若其中一项升高,另外两项也随之升高(P<0.05).血清IL-13、VEGF、TGF-β 1水平与FEV1及FEV 1/FVC分别均呈负相关性,即血清IL-13、VEGF、TGF-β 1水平升高时,FEV1及FEV 1/FVC降低(P<0.05).结论 哮喘患者血清IL-13、VEGF、TGF-β 1与气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与诊断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